http://.biquxs.info/


    </p>


    君府


    成為封君之後,對薑華而言,各方麵的變化其實並不算大,也就是把太守府改成了君府,其他地方沒啥太大變化,每天還是前往虛界處理政務,坐在書房裏處理重要的政務,偶爾出去曬曬太陽釣釣魚。每天還得學習最新的期刊,有不懂的地方,幹脆直接喊人過來給自己講述。


    是的,很多道人有時都會受到邀請,專門前往太守府給薑華講述某項法術的原理,或某項神通、某件法寶的理念,好讓薑華繼續學習、進步。


    過去的時候,這件事主要是內閣成員講解,如今薑華修為高了,內閣成員的修為就有些不夠看了,於是就時常邀請道人過來講課。


    政務處理很重要,實力提升同樣很重要。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後者比前者很多時候還要更重要一些。


    隻要你實力夠強,完全可以垂拱而治,執政治理的好就獎勵執政,執政治理不好,那就砍了執政再換一個就是。


    書房之中,薑華正在查看最新一期的黃級期刊。


    如今的黃級期刊,種類是越來越多,除了官方之外,還有很多報備審核之後,非官方群體發行的期刊。


    比如眼前這份,就是學宮自己辦的黃級期刊。


    裏麵的內容,都是學宮內部的術士、道士們,靈機一動誕生的新想法。最初之時,這些新想法都會投稿到內閣主辦的那一份黃級期刊之中,可是時間久了,內閣人手不足,審稿太慢,學宮裏麵的諸位祭酒一商量,幹脆自己辦一份得了。


    然後,薑華就同意了。


    同意了之後,學宮之中的某位專門負責金行行業的祭酒就也開始打報告,說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金行道法,想要辦一個專門刊登金行道法的期刊,這樣重點突出,也有利於大家研究進步。


    薑華看到了報告,也給批了。


    這一批,越來越多的人就開始打報告了。


    到了如今,黃級期刊已經多達四十多份了,而且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


    “如今,民間逐漸有人私發期刊以及報紙……”


    “諸多大臣,有的建議全麵開放期刊、報紙,有的建議全麵追查……”


    說到這裏,風逸就拿了一摞文件,裏麵全是大臣們關於此事的討論。


    讚同開放的放在左邊,讚同追查的放在右邊,保持中立或者和稀泥的放在中間,這一放就是好幾百份,看的薑華一愣一愣的。


    “這些大臣,都這麽閑嗎?每天那麽多政務,應該很忙才是……”薑華直接問道。


    在薑華身邊久了,知道薑華喜歡什麽風格,所以風逸也就有話直說了:“這些上書,不少都是跟風,都是借機在主君麵前露個麵。”


    “至於此事到底怎麽樣,其實很多大臣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隻是他們有沒有趁此機會在主君麵前露臉,有沒有讓自己的名字被主君記住。”


    “對於很多常年見不到主君的臣子而言,上書也是一種加強主君記憶的方式。”


    聽到這兒,薑華就想起了前世清朝時期某位官員和皇帝老子之間的奏折,堪稱奇葩。


    大臣:皇帝您好嗎?


    皇帝:我很好!


    過了幾天,大臣繼續上書:陛下您好嗎?


    陛下:朕很好!


    再過幾天,大臣繼續上書:陛下,今兒您吃的怎麽樣?


    皇帝:朕很好,吃的也很好!


    又又又過了幾天,大臣繼續上書:陛下,今兒天真好,您好嗎?


    皇帝:朕甚好!


    乍看之下,會覺得大臣是無所事事,是浪費時間,君主也是在浪費時間。


    可是實際上,這何嚐不是一種君主信任大臣,讓大臣放心、安心的手段?


    要是哪天君主覺得,你這人真煩,不要再給朕上書了,估計這個大臣就該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主君的信任,往後辦事的時候,心裏都要打鼓。


    薑華翻了翻這些奏折,還真是像風逸說的那樣:“君上,近期聽說正在討論是否放開期刊、報紙之事。”


    “臣覺得此事不簡單,背後八成有他國之人暗中推波助瀾,可以從這個角度嚴查一波。”


    “如今咱們鹽城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關注咱們鹽城的人很多。這種時候,肯定有他國之人看上了這一點。”


    “一旦開放,他國之人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把自己想說的話利用鹽城順利的傳向整個天下。”


    然後,上述內容僅僅隻是這份上書的前麵一半,後麵一半是這樣的:“君上,臣所在的這個縣,是椿木郡治下的一個縣,此縣的規劃並不合理,數千年前,此縣發展甚好,最終因為貴族爭搶利益,將此縣一分為二,為了更好的發展……”


    看完了這份奏折,薑華就換了一份,前麵一半是講述看法的,後麵一半就成了問候薑華今天心情怎麽樣了。


    “而且,如今黃天世界開放,很多縣令出於各種目的,都在黃天世界之中找了個執念,開辟成一個小小的夢境世界,每天在夢境世界裏麵辦公。”


    “大多數的夢境世界,一比十的時間流速還是有的。”


    “這樣,現實中一個時辰,夢境世界就是十個時辰。時間充裕了之後,縣令們處理政務之時就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很多事情也就能處理的更精細,辦事之時效果也更好。”


    “據臣所知,已經有縣令開始利用這一點,頻繁在夢境世界之中和村長們麵談了。”


    “麵談之時,往往夢境世界之中隻有縣令和村長兩個人,縣令問村長答,使用這種方法,很多縣令上任之後都有效且迅速的掌握了治下的縣,成了名副其實的縣令,而不是被底下鄉長架空的縣令。”


    權力是什麽?


    有人說就是人事和財權。


    還有人說,就是讓對方畏懼你。


    還有人說,權力是讓別人給自己幹活的力量。


    而這位縣令,通過很簡單又很不簡單的麵談的方式,徹底了解了整個縣,也了解了各個鄉,當縣令自己手握第一手資料的時候,鄉長們再想蒙蔽他就變得很困難。


    很多曆史上所謂的昏君,其實智商沒啥問題,隻是缺少常識,很多關鍵信息不了解,然後就做出了一些看似大傻子一樣的事兒。


    就像晉朝之時有一個智力或許真的有問題的皇帝,老百姓遭遇了饑荒,他就問自己的老師:何不食肉糜?


    最後,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家夥,竟然把這段對話給傳了出去,然後大家就覺得小皇帝腦子有問題,八成是個傻子。


    至於小皇帝本人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此事之後,大家就把他當傻子看待。


    本質上講,小皇帝能問出這句話,說明他本人還是關心災民們的。如果完全不關心災民死活,不會問為什麽老百姓沒飯吃不去吃肉。


    小皇帝的錯誤在於他根本就不知道底層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麽樣子的,沒有人告訴他,他就隻能推己及人:自己不吃飯的時候可以喝肉粥嘛。


    這其實是大臣們,是教育小皇帝的文臣們的過失。


    可是,這事兒傳出去之後,小皇帝本人卻成了傻缺皇帝,智力有問題的皇帝。


    “挺好的,不過,孤就不特意發文嘉獎了,這位縣令叫什麽?修為如何?”薑華直接問道。


    “這位縣令庶民出身,陳氏名陰陽,據說原本平平無奇,後來曾經在溪頭被一個老人點化,直接入道,一日夜間,成為道士,也是一大佳話。”


    “滅道令發布之前,他一直處於隱居狀態。滅道令發布之後,他就加入了咱們鹽城,論功的話,一郡太守也能做一做。”


    “隻是一方麵他實力還欠缺些許,另一方麵他自己也不願意當郡守,覺得麻煩。”


    聽到這裏,薑華微微點頭。這位陳陰陽,他還是很有些印象的。


    當初滅道令下達那會兒,整個鹽城,道士就是最高級的戰力了。


    然後陳陰陽此人,本來隱居山野,沒有在鹽城有一官半職,按理說這種時候大可以直接跑路,可是他卻選擇留下來和鹽城共患難,還主動加入了當時的鹽城學宮,為鹽城效力。


    隻是如今鹽城變化太大,道士已經從高層變成了中層。


    即使從酬功的角度,也可以給一個太守做做,隻是陳陰陽對於官場不是很感興趣。如今看到鹽城什麽事兒都沒有,甚至已經有了辭官隱居的想法,還是郡丞雨勸說他才留了下來。


    “這個方法挺好的,孤也有必要學一學,剛好如今各郡太守嚴重欠缺……”


    可能這也是這些縣令們瘋狂上書的原因之一。


    過去的時候,薑華成為鹽君以前,一百多個縣都是太守府直轄。如今,剛剛成為鹽君,不管怎麽看,接下來都要定下十個太守。


    至於郡丞雨,他完全可以當執政,負責鹽城整體政務嘛。


    定誰不定誰,都是一個麻煩事兒!


    就在薑華埋頭於政務之中,為各種政事頭疼的時候,夫差也迎來了第一位大貴族嫡子:魏氏的公子斯。


    這位公子不是自己一個人過來的,他帶著自家的同窗一起過來的。和夫差一起吃喝交流了數日後,公子斯就帶著同窗一起,來到了巢河邊緣的河內郡。


    “大家有什麽想法都說說?”


    “咱們過來,我先定一個基調,咱們此次不是為了求得勝利,當然,勝利也很重要。不過,此行最重要的是找到突破的機會。如果咱們中能有一個人趁此機會成為初代君主,那麽即使此次輸了也是贏了。”


    “如果此次,咱們有兩個人成為初代君主,那此行就是贏麻了!”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趁此機會成了初代君主,那就要給對麵寫感謝信,然後再給他們捐助一些物資、人口,助其更進一步。”


    坐在主位上,公子斯笑嗬嗬的道。他看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那麽的陽光燦爛,給人一種極其強烈的親和感。


    他的同窗也是他的知己好友,也是他給自己找的未來執政李悝拱了拱手,說道:“接下來,我先談談河內郡的現狀以及咱們接下來的發展方略。”


    “此行的目標是河對岸的太平郡,太平郡是最早開始改革的,也是受關注最多的,太平道人的實力在初代君主以下也是最強的,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如今的太平郡,治下已經有了六個鎮,每一個鎮都有足足三萬左右的人口,說是六個鎮,其實就是六個小縣!”


    “再說說咱們的河內郡,此郡麵積很大,得益於過去的水運生意,河內郡的人口原本是很多的。”


    “不過,自從野人可以直接送到鹽城換成各種物資之後,就有大量的野人被抓捕,直接送去販賣。”


    “我聽說鹽城如今總人口都快要達到九百萬了……”


    “雖然這些野人並沒有記錄在冊,可是據我估算,河內郡去歲之時,尚有人口三百萬,可是如今,估計隻有一百五十萬了。剩下的一百五十萬,這會兒可能都已經到了河對麵,興許有些正在大營之中鍛煉,半月之後就會成為十郡之地的人口。”


    “即使是這剩下的一百五十萬,也有五十萬左右的人口,已經被貴族們暗地裏定了下來,哪裏歸哪家,都已經被本地貴族們當成了自家的財富,暗中豢養,甚至有些貴族都開始每隔一定時間按時掠奪人口,按時圈養了……”


    “和這麽一群蠢貨共事,又怎麽能成就霸業?連霸業都無法成就,又如何才能成就大一統之偉業?”


    這些愚蠢的貴族,按照李悝的標準的話,有一個算一個,全得給殺了!


    反正是巢國的貴族,又不是魏國的貴族,李悝早就打算進行改革,把世卿世祿製度徹底廢掉了!


    愚蠢的公卿!


    愚蠢的貴族!


    統統幹掉!


    還別說,曆史上李悝還真就這麽改革了,改革的內容還卓有成效。


    不過,曆史上李悝能成功,和坐在高台至上的公子斯的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這個時代,每一個傑出大臣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無聞支持他的主君!


    管子的背後是齊桓公,商鞅的背後是秦孝公,李悝的背後是魏文侯……


    曆史上李悝主張廢除世祿世卿製度,然後荒年賣糧豐年收糧也是他開始幹的,還有獎勵有功之臣。


    隻能說,陳勝的那句話不是一下子就喊出來的,是從戰國時代就開始奠定基礎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諸侯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二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二先生並收藏神話諸侯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