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西州迴鶻於十日前,突破邊境,向東侵入我大遼二百餘裏,擄走牧民千人,牛羊騾馬五百餘。”

    “並且,西州迴鶻貴族將我大遼上京道以西一帶,方圓上百裏的牧場瓜分……”

    “渤海國餘孽高永昌,原本是我大遼蘇州留守,於八日前宣布渤海國成立,脫離我大遼統治。”

    “在宣布渤海國成立三日後,率軍向北進軍,劍指我大遼遼東一帶……”

    本來就凝重的北遼宮帳裏,聽到這樣的奏報後,氣氛更加陰沉了。

    沒想到如今,渤海國、西州迴鶻這些垃圾也敢趁火打劫了。難不成我大遼真的淪落到隨便什麽勢力都可以欺負嗎?

    想當年……還是別想當年了,看看如今吧。

    看到如今大遼的現狀,沒有人不恨耶律乙辛的…~

    可真正造成耶律乙辛禍亂大遼的根本原因又是啥?是大遼的皇帝陛下呀!

    恐怕這時候陛下也後悔吧,後悔這些年不務正業……

    耶律重元確實有點後悔。

    然而,事到如今,後悔還有用嗎?沒用!大遼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陛下,臣以為,應該遣使與宋國談判,要求停戰。待朝廷將西州迴鶻和高永昌平滅以後,再決戰!”

    “宋國一直視為正統王朝,以聖人教化為尊,厭惡叛亂。遼宋兩國百年兄弟之邦,焦點為燕雲十六州。”

    “臣以為,宋國會答應大遼談判…~”

    北遼也有迂腐、天真的孩子……

    “陛下,將士們征戰兩年,戰馬輪換都有困難,後勤補給匱乏。別說宋國不一定會談判,即便是談判,我大遼能否繼續支撐兩年征戰?”

    “現在不是在他國境內作戰,是在我大遼境內。不管是西州迴鶻入侵,還是高永昌叛亂,以及與宋國的大戰,都是在我大遼境內,根本不存在就糧於敵。”

    “前年耶律乙辛叛亂,導致我大遼南京道、中京道陷入混亂。而中京道、南京道為我大遼稅收重地,此二地的戰亂,造成我大遼兩年來朝廷財政空虛。”

    “去歲,耶律乙辛禍亂境內,平息後,朝廷的賞賜至今尚未落實,將士們多有怨言……”

    話倒是實話,可這個時候說出來,有點動搖軍心的味道了。

    在場的,可不都是貼心為耶律家族的,也不全是後族……

    “休得胡言!如今我大遼騎兵五十萬,可戰之勇士更是可籌集百萬!”

    “不論是宋國的這場大戰,還是平滅高永昌叛亂,以及驅趕西州迴鶻,都輕而易舉!”

    真的是這樣嗎?誰都不傻!

    開戰多久了?別說將宋國擊潰,能擋住宋國的推進都難。

    從戰爭開始,統計的戰損比,大遼和宋國幾乎是二比一…~

    “陛下,能否想在西京道那邊一般布置疑兵,然後抽調部分兵力去平滅高永昌。”

    “至於西州迴鶻,臣以為,不管是擄走牧民還是侵占草場,待與宋國之戰結束後,都很容易討迴來。”

    “倒是高永昌叛亂之事有問題。遼東一帶,原本的室韋、奚、女真等國餘孽不少。高永昌不滅,恐怕遼東難靖!”

    計劃倒不是說不好,歸根結底,還是兵員和後勤供給的問題。

    “抽調兵力?那那麽容易?宋國將整個河北道都當成戰場了。大遼的南京道,一直到西京道,整個全部是戰線。”

    “五十萬騎兵,根本顧不過來,那有閑餘兵力抽調?”

    ……

    “陛下,臣有一計。大遼是騎兵,優勢在機動,不如照搬西京道疑兵之策,集中優勢兵力,衝擊宋國中軍。”

    “宋國皇帝親征,長在深宮裏的帝王,又如何能承受幾十萬騎兵衝鋒的陣勢?大軍壓上去,宋國皇帝若後撤,甚至逃竄,無非又是一次高粱河之戰而已……”

    似乎這是個辦法……耶律洪基也覺得可以一試。

    對於大遼目前的境況,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要說後悔,應該從他皇叔謀反時,他就該重視了。結果,滅了一個耶律重元,他有寵信了一個耶律乙辛。

    北遼之所以落到今天這地步,作為君王的耶律洪基,是罪魁禍首!

    “諸卿以為如何?”

    耶律洪基真有點無所適從了,本來殺伐決斷的帝王,這時候也需要臣工們的建議了。

    “陛下,臣以為可以一試!”

    “陛下,將士們疲憊,上次平滅耶律乙辛叛亂的賞賜尚未落實……”

    “陛下,西州迴鶻入境百餘裏,若不重視,大遼上京道將盡失……”

    ……說什麽的也有,各自站在各自立場上。

    “陛下,諸位,有所不知,漢人有一種陣法叫一字長蛇陣。如今宋國的戰線,就是一個橫向的一字長蛇陣,攻中軍,兩翼動。”

    “一旦我方攻擊中軍,東西兩邊的大軍圍剿,恐怕會出現三軍盡被圍剿的可能。”

    “所謂說宋國皇帝長於深宮……陛下,宋國皇帝十五歲就率軍南征,更是在西征時,在好水川大敗西夏,導致最終西夏滅亡。”

    “據傳,甚至宋國和我大遼的河東之戰,也是宋國皇帝一手策劃的。臣以為,此計難成!”

    “陛下,這時候不是說宋國有沒有防備的問題,也不是說宋國的一字長蛇陣是否有可能圍剿。”

    “對於我大遼而言,根本無法支撐繼續這樣的對戰。臣觀戰場,沒有三倍以上的優勢兵力,根本不可能衝開宋國的戰車防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我大遼與宋國這種對戰,局部很難形成優勢兵力。更有宋國番騎隊協調作戰,這樣對戰更是無法建功。”

    “大遼的優勢是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性,現在的對戰是拋棄了我大遼的優勢。臣以為,集中兵力衝擊宋國中軍可行。”

    “不管是能不能擊潰宋國中軍,傾全力衝擊宋國中軍,彰顯出我大遼的戰力是目的。有一次我大遼戰力的宣揚,再進行談判,不至於完全處於劣勢!”

    原本的北遼朝廷,幾乎是耶律洪基的一言而決。當形勢到了這種地步時,北遼的各方勢力也都敢各抒起見了。

    扯後腿也罷,出謀劃策也好,總是耶律洪基沒以往強勢了。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北遼朝廷的各方勢力,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尊重陛下了。

    被西州迴鶻和高永昌叛亂這兩個信息攪亂的北遼前線指揮部,吵吵嚷嚷的,一直吵了近一天,總算是達成了一致…~

    當趙曦接到高永昌叛亂和西州迴鶻入侵北遼的奏報時,也是有一陣愣神。

    都挺會抓時機的,趁火打劫的水平確實高。

    “官家,是不是四皇子那邊發力了?”

    “現在皇城司的情報是共享的,朕知道什麽,爾等也知道什麽。不過,朕以為,高永昌叛亂與四子無關。”

    王安石想問的,趙曦清楚。趙曦說的共享情報,是真正的共享,一點都沒有藏著掖著。

    就包括二皇子在安南的情況,一點都沒保留的跟內閣共享了。

    “臣也以為高永昌叛亂與四皇子無關。自從四皇子第一次聯絡高永昌無果後,連軍備買賣都停止與高永昌交易了,不可能再慫恿高永昌叛亂。”

    “不過,早期的軍備交易,確實為高永昌叛亂打下了基礎。這一次,高永昌恐怕是準備趁火打劫,還不想依附於我大宋……看來他是真的想建立什麽渤海國!”

    章惇對於四皇子這邊的情況還是相當熟悉的,他跟呂惠卿一直想策劃遼東勢力依附大宋判出北遼的。

    當初也從官家處討過授權。可惜,一直沒成。這時候高永昌叛亂,讓章惇很不爽…~

    “四皇子那邊情況如何?”

    “四皇子那邊,自從北遼朝廷大軍平息女真禍亂後,軍備買賣不好做了。但是,因為遼東戰亂,導致當年遼東的莊稼減少六成收成。四皇子有被官家恩準南下,便開始轉糧食生意了。”

    “從南洋轉運糧食到遼東……四皇子幾乎壟斷了整個海運糧食營生。加上今年北遼收刮的厲害,這時候遼東的糧價幾乎是原來的十倍。”

    “不僅僅是海運,就是國朝境內的糧商,現在也開始往遼東那邊轉運糧食了。若不是四皇子的陸戰隊控製了直沽口一帶,恐怕陸地的糧商會擠滿河北道。”

    大宋的前線指揮部就要輕鬆很多。呂惠卿還能這樣輕鬆的說商賈之事……也就是說,大宋對這場大戰的結果,根本不擔心。

    “國朝糧價如何?”

    聽了呂惠卿的話,王安石有點著急的問了。

    “沒事,國朝糧價穩定,沒變化。市易寺控製的很好。”

    “二皇子的隊伍,在西南高將軍的支持下,已經向南突進三百裏。安南稻穀隨地都是,太子殿下遣人南下,二皇子承諾確保國朝糧食運進。”

    “現在二皇子是用糧食在交易國朝的淘汰軍備……”

    這些其實奏報裏都有,甚至北遼那邊缺糧缺到什麽程度,皇城司的情報都表明了。

    之所以現在都扯這些,是不確定官家對高永昌叛亂和西州迴鶻入侵北遼的態度。

    說起來,這兩件事對大宋是有利的,特別對現在宋遼兩國的戰事有利。

    隻是,高永昌當初拒絕了四皇子的拉攏,現在卻動手了。

    而西州迴鶻更是在借國朝大戰北遼的風。

    這種情況下,真不知道該如何對待他們。是坑,還是扶,不好定。

    坑,無非是配合著北遼將戰爭烈度降低,默許北遼抽調兵力去平息內亂。

    扶,那辦法就多了。不管是正麵戰場加大進攻,還是背地支援他們,都可以做。

    隻是,現在官家似乎走神了……

    “國朝軍械庫的淘汰軍備儲量如何?”

    “迴官家,自朝廷全部對軍伍更換火器後,朝廷將所有州府郡縣的軍備全數收繳到軍械庫了。”

    “這十幾二十年,朝廷未用過舊軍備,最大的消耗就是扶植耶律乙辛,而他們又是以強弩為主。早期的弓箭、刀槍劍戟等,軍械庫留存很多。”

    章惇在準備扶植遼東勢力時,就曾調查過軍械庫。

    “糧食呢?朕是問海運糧食量比原來增加了幾成?”

    “迴官家,由於四皇子南下,參與了北遼內亂後等地的糧食生意,就繁榮了南洋十八國的糧食交易。”

    “如今還是糧食交易幾乎是耶律乙辛內亂前的三倍,比朝廷出兵前增加了三成。”

    “也是因為如此,國朝各州府郡縣的常平倉,新舊糧食的輪換加快了。但,據監察衙門奏報,國朝各州府郡縣常平倉的糧食,空倉世間不超過三日,可以說是隨時保證滿倉狀態。”

    如今在隨軍的大臣中,呂惠卿是前線的軍需總管,跟在汴梁薛向承擔著大軍後勤保障職責,了解的很清楚。

    “諸位,對於西州迴鶻和高永昌的行為,朕很厭煩,甚至厭惡。但是,本質上是有利於朝廷跟北遼這次大戰的。”

    “所以,朕即便是厭惡,暫時也不會有任何動作。他們若以為可以坐收漁翁利,那就打錯算盤了,有什麽想法,等滅了北遼再說。”

    “不管是西州迴鶻,還是什麽高永昌,對於大宋而言,暫時沒什麽威脅,以後是番騎隊功勞,朕給他們留著。”

    “至於說現在,朕以為,倒是可以在糧食和軍備上做些文章……”

    戰爭財是利潤最大的。

    剛才趙曦出神,就是想起了後世發戰爭財的一些事……

    “不過,必須在確保國朝境內糧價穩定的情況下,才可以將糧食外運。這一點,不管是朝廷的官方商隊,還是民間商隊,都必須遵守。”

    “官方商隊朕就不說了,對於民間商隊,在確保原本往國朝境內運送糧食的基礎上,朝廷可以允許民間商隊出口糧食。”

    “隻需要在進出防線時,適當收取一定比例的糧食……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軌道運送糧食的負荷。”

    “至於說定價,朕以為,朝廷必須統一所有出運糧食的價格。每一次出口糧食的價格,必須在外界流通價格的基礎上增加一成。”

    趙曦這樣的決定,對於大宋朝廷和商賈,絕對是有利的。

    隻是,這樣的決定,對於北遼,對於高永昌,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本來就已經高企的糧價,恐怕在北遼會更加的飆升。

    這是在收割呀!收割整個北遼的財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袋外的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袋外的麥芒並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