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覺得有點任重道遠,卻也沒含糊。

    因為他對講武堂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是一個幹淨純粹的地方,那怕是官家的條令條例管製的原因,或者是官家的那一套教化理念灌輸的原因,都不能否認講武堂是純粹的。

    這個差事,他接下了。

    “臣已老邁,但對陛下之謀劃滿懷信心。也正因為老邁,便有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很希望有生之年能見到大宋之中興盛況。”

    “陛下,老臣對講武堂那一套教化方式看好,為避免斷層,也作為嚐試,臣懇請陛下準許老臣攜三五臣工入駐講武堂。”

    趙曦隨手將一份名單遞給了歐陽修……當歐陽修看到章惇和蘇轍時,就欣然的笑了,他似乎看到了官家對於未來執宰的要求。

    趙曦之所以將章惇和蘇轍這兩位嘉佑二年的中堅臣工遣到講武堂,確實有為將來儲備宰相的想法,也是這二位針對青苗法和市易法的奏折,讓他看出了這兩人性格和處事能力的端倪。

    不管歐陽修還是章惇、蘇轍,本官都沒有變化,隻是差遣變成了講武堂的教導…~這是延續護衛營的叫法。

    其實朝堂對講武堂和工坊城的認知,還是放在官家私人領地的概念裏。

    不可否認,那是絕對被官家寵信的地方。工坊城還好說,至於講武堂嘛……因為將整日跟一群丘八打交道,讓人著實不喜。

    章惇和蘇轍都沒這樣的感覺,對於這樣的差遣,他倆感到的隻有欣喜。

    不管是反對新法還是支持新法,他倆立場相反,但基點卻相同,又都是偏離核心,或者說偏離朋黨的存在。

    也就是說,他倆的重心是國朝。

    歐陽修的調遣,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詫異,畢竟都知道富彥國要迴來了。

    富弼似乎很急,在朝廷詔令發出後第五天,議政廳這幾位還沒有說出個道道之前,富弼已經到了汴梁。

    洛陽本來就離汴梁不遠,又有軌道暢通,算不得急迫。

    “陛下,臣已從抵報得知陛下對工坊城產品工藝的幾點要求,甚是必要。昨日入城,受同僚接風,談及此事諸多,因糾葛太多,導致至今不能定論。”

    “老臣以為對於工坊城產品工藝授權一事,應該撇開朝堂諸公的糾葛,一視同仁,方為解決之道。陛下,若有定論,還請陛下不吝指明……”

    富弼到任,規定的流程要覲見官家。沒想到富弼進入角色這樣快,還沒有確定具體職銜,就先以朝廷緊要的事入手了。

    這樣做……沒有明說,但卻以執宰的角色跟官家奏對。同時,可以從官家這裏得到明確的操作細則,然後在議政時可以迅速在政事堂樹立威信……

    老頭真不簡單。

    富弼相對於韓琦,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官家的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差異。

    自富弼從京兆府入京,也就是趙曦南征之前,一直到三年前丁憂,富弼一直在朝中,也曾是官家東宮時的太子師。跟官家交流頗多,也對官家的一些理念了解,這不是韓琦可比的。

    就像現在,富弼覲見,寒暄後就這樣直白的要官家拿章程。因為他了解,官家並不是喜歡委婉,也不是要戲耍朝臣以顯示自己的智力。而是在自己離開朝堂後,王介甫入朝革新,導致了政事堂相公跟官家在特定範圍內的對立,官家不得不這樣。

    這是富弼對三年來朝廷抵報的總結分析。

    並且,富弼很清楚官家的大局觀,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會盡量顧及各方利益,會選擇讓人想象不到的切入點把政策推開。

    “富相,表麵看,這次隻是工坊城在授權一些產品的工藝,是利益方麵的閑事。其實,我最終的目的並非如此。”

    “工坊城是個榜樣,從一開始我籌建工坊城就是榜樣的目的。這次讓工坊城出售工藝,一是工坊城確實要注重於研發,製造一項就會放在次要位置,並且工坊城還擔負著國朝軍備更新的重任。”

    “如此,工坊城那些民用產品的產量就遠遠不能夠滿足需求。經過這些年,工坊城產品已經被廣泛認可。”

    “這些都不重要,可以看成是工坊城出售工藝的噱頭。而工坊城產品工藝出售後,引導各地照搬或者改進發展工坊城模式才是我的目的之一。”

    工業化的發展,絕不是一城一地能促成的,工坊城隻是一個先鋒帶頭作用。

    趙曦也沒想過一個君王去專門做這事。樹立榜樣,把發展的事交給這個時代,這才是符合實情的發展道路。

    死搬硬套,把後世的照搬過來,或者以自己的見識左右這個時代的發展方向,在趙曦看來都是不可取,不切實際的。

    社會的發展有其必然性,工業化也一樣。就如後世的特色理論,隻要符合的才是最好的。

    趙曦認為,引導並給予支持,讓這個時代自行選擇發展,才是最恰當的做法。

    違背時代脈絡,勢必導致混亂。

    “第二個目的,工坊城產品與軍備的關聯性,決定了即便是出售或者授權工藝,也必須有官方來主導。”

    “我有意建立一個新的體係,就是官辦產業體係,作坊均是官辦民助的模式,但整個作坊的管理由朝廷到地方形成獨立的體係。”

    “作坊的東家由朝廷、地方州府郡縣、朝官京官地方官以及地方鄉紳組成,作坊的管理層由官員擔任。”

    “整個產業體係的官員考評和升遷,不僅僅接受吏部的考評,同時所有東家的意見也是官員擢升和轉任的參考指標。”

    這是後世那些特大型企業的改良版。

    趙曦迎合時代特征,把官府、官員、鄉紳納入各類產業的所有人範疇,並給予他們除了主導權以外的相應權利,可以有效避免貪瀆,同時因為利益攸關,也能最大程度的促使管理層盡心盡力。

    還有另外的目的,讓當下這些著重於土地的官勢富姓,在長期平抑糧價和作坊盈利的情況下,逐步改變對土地的依賴,以此改變國朝土地兼並的弊端。

    讓國朝的官勢富姓有了除了土地以外的資產,利用有恆產者有恆心的認知,促進這部分人對趙宋王朝的認同,加大抵製朝代更迭決心。

    同時,有了這一套獨立於朝廷的官僚體係,還可以改變國朝冗官之弊。

    這才是趙曦真正謀劃此事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袋外的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袋外的麥芒並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