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曾想到,段思廉借文臣不是通過國書,而是通過給他妹妹的家書。
段貴妃看不到,可趙曦能從段思廉的字裏行間看到他那深深的恐懼,完全沒了辭行時意氣風發的感覺。
整個篇幅,每一個字節,都帶著懇求的味道,不僅僅是懇求借文臣,更是在懇求趙曦能看在段貴妃的麵子上,饒過他們段氏王室。
小樣!蹦的越高,摔得越重!
送行時的隆重,借兵的順利,礦城擔負給養的妥協和退讓,讓段思廉一時間覺得他對國朝很有用。
用處確實是有點,但絕不是段思廉想象的那麽大。
迴到大理,召集舊部,卻發現再找不到一個可用之文臣,不止是高家楊家,就是他段家的臣屬都不見了,甚至整個大理再沒有像樣的士人。
這時候,段思廉才發現,宋國給他留了怎樣的一個大理。
那怕是借到的礦城守衛兵很聽從他,也確實為他立了威信,鎮住了那些烏蠻,可對宋國恐懼卻比以往更深刻。
他之所以通過家書提出借文臣,確實是想借自家妹妹這個名頭。
“給娘舅迴信吧。借文臣之事可議,但也是朝廷議事,內苑不宜摻合。讓娘舅以國書的形式吧。”
“大理是國朝藩屬,又是戰亂剛剛結束,借國朝文臣幫助治理大理,也是宗主國該做的。”
“著重告知一下,國朝不可能放任文臣長期留守大理,參照礦城守衛兵的舊例,也會實行輪換製。”
“好讓娘舅放心,所借文臣的考評,國朝吏部會對大理王室的考評作為官員擢升的參考。具體細節還需要朝廷擬訂,待國書來了之後吧。大原則應該是這樣。”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這玩法趙曦很熟。關鍵是他是真不想讓女人摻合朝廷的事,也不想讓女人知曉的太多。
段思廉也算懂事,沒在家書中說那些有的沒的。
讓段貴妃這樣迴信,也可以告訴他段思廉,好好的做大理王,國朝並不是讓他做傀儡,是真的大理王,隻不過跟國朝的府尊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世襲製。
這樣,也能讓段思廉趁早對國朝收迴大理有個準備。
想來國朝府麟兩州的情況,他段思廉應該清楚。
事情就這樣做了,可能拐的彎有些大,這是需要。
曆史所有的記載,都不可能清晰具體的把真實曆史呈現。趙曦很明白這一點。
記載曆史的,所能知道的隻是想讓他們知道的。
就比如現在的中書舍人,也算是記載帝王日常的,可趙曦給予南征軍的密令,他知道不了。
同樣,南征軍在大理做過什麽,他也不知道,他能知道的隻是大理先以家書之名,向國朝求援了……借文臣。
自然,在南征軍中,知道襲殺文臣士子的也是極少數人,或許說隻是執行者清楚。
呂公著應該知道輕重,他是文臣,對千古留名更看重。
這種事本身,對於所有參與者和執行者都自然帶著束縛。
至於朝臣,或者是那些會去大理任職的臣工和士子,本來就把大理看做是蠻夷,最後在大理接觸不到士子,反倒是對他們認識的證實。
而大理,本來處於逐漸漢化的過程中,經過這一次,就是大理也不會有關於大宋南征軍殘殺文臣士子的記載。
這所有的一切,全部完成後,看各個節點,趙曦自覺應該沒什麽紕漏。
趙曦沒想頂一個暴君的名聲。
大理的國書來了,對於大理無士人的現狀,連提都沒提到,滿紙的感激。
感謝上國給了大理一個穩定的局麵,感謝上國隊伍在大理並沒有濫殺無辜,感謝大理在平息叛亂時減少了對大理的損壞。
反正就一個意思:上國做的什麽都對。
段思廉就是有怨氣,這時候也隻能這樣說,他倒想說實話,還得敢呢!
段思廉是真的被嚇壞了!
叛亂的高家和楊家被夷為平地了,那些為抵抗大宋隊伍而與高氏楊氏結盟的部落領地,現在是滿目蒼痍。
宋國南征軍所過之處,凡是有抵抗的地方,再找不到一個活著的成人丁口。
當段思廉帶著礦城守衛兵路過時,原本桀驁不馴的烏蠻,看著他們能做的隻有發抖了。
在大理人看來,這是段氏王室從宋國借了兵,是段家那個做了宋國貴妃的女人借來的兵。
就是原本跟段家親好的部落,也是這樣認為的。
他段思廉沒有後路了,隻能依靠宋國,沒得選擇。
整個大理,再沒有跟他一心的部落,他現在隻能這樣借著宋國之威來統治大理。
他是大理的王,卻又是宋國大理王……
他段思廉之所以還能做大理王,一是因為大理人理解他借兵的原因……畢竟在高氏謀反時,大理各部對他段思廉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是因為,宋國的太祖在大渡河劃過一條線。
同時,大理人對他段家繼續做大理王,抵觸的意願不大,有利於大理的戰後治理。
段思廉很清楚,他這時候隻能依靠上國大宋,或者未來一段時間也必須依靠。
他現在除了王的稱唿,什麽也沒有,還能怎樣?
所以,整個國書語氣都是誠摯的。
誠摯的感謝了上國為大理所做的一切,同時誠懇的向上國求援,請求上國派駐文臣,為大理永遠臣屬大宋而貢獻。
連幫助大理的理由都沒敢在國書裏提,並且把藩屬國直接換成了臣屬。
形勢逼人啊!
“先讓臣工自願報名吧。若報名之數不足,再從恩蔭和特奏名中遴選。”
“文臣派駐大理,與礦城守衛兵類同,一律實行輪換製,三年為一個輪換期。”
“另外,大理派駐三年,按五年磨堪計。同時,在大理被大理王提拔或者擢升的品級,三年後迴國朝,依然有效。”
“諸位相公注意一下,此次往大理派駐文臣,是大理改土歸流的第一次嚐試,第一批文臣也代表著國朝的目的和誠意,同時也代表著國朝文臣士林的素質。”
“還望諸位相公在遴選相關人員時,本著不辱國朝士林名聲,不損國朝大目標為基準。具體詳細措施,政事堂擬訂。”
趙曦懂得一個帝王該做什麽,該怎樣做。
盡管政事堂做出來的細則沒他自己做的好…~畢竟他多了千年的見識,他還是放手讓政事堂做。
帝王就是帝王,不能當小吏用。
段貴妃看不到,可趙曦能從段思廉的字裏行間看到他那深深的恐懼,完全沒了辭行時意氣風發的感覺。
整個篇幅,每一個字節,都帶著懇求的味道,不僅僅是懇求借文臣,更是在懇求趙曦能看在段貴妃的麵子上,饒過他們段氏王室。
小樣!蹦的越高,摔得越重!
送行時的隆重,借兵的順利,礦城擔負給養的妥協和退讓,讓段思廉一時間覺得他對國朝很有用。
用處確實是有點,但絕不是段思廉想象的那麽大。
迴到大理,召集舊部,卻發現再找不到一個可用之文臣,不止是高家楊家,就是他段家的臣屬都不見了,甚至整個大理再沒有像樣的士人。
這時候,段思廉才發現,宋國給他留了怎樣的一個大理。
那怕是借到的礦城守衛兵很聽從他,也確實為他立了威信,鎮住了那些烏蠻,可對宋國恐懼卻比以往更深刻。
他之所以通過家書提出借文臣,確實是想借自家妹妹這個名頭。
“給娘舅迴信吧。借文臣之事可議,但也是朝廷議事,內苑不宜摻合。讓娘舅以國書的形式吧。”
“大理是國朝藩屬,又是戰亂剛剛結束,借國朝文臣幫助治理大理,也是宗主國該做的。”
“著重告知一下,國朝不可能放任文臣長期留守大理,參照礦城守衛兵的舊例,也會實行輪換製。”
“好讓娘舅放心,所借文臣的考評,國朝吏部會對大理王室的考評作為官員擢升的參考。具體細節還需要朝廷擬訂,待國書來了之後吧。大原則應該是這樣。”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這玩法趙曦很熟。關鍵是他是真不想讓女人摻合朝廷的事,也不想讓女人知曉的太多。
段思廉也算懂事,沒在家書中說那些有的沒的。
讓段貴妃這樣迴信,也可以告訴他段思廉,好好的做大理王,國朝並不是讓他做傀儡,是真的大理王,隻不過跟國朝的府尊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世襲製。
這樣,也能讓段思廉趁早對國朝收迴大理有個準備。
想來國朝府麟兩州的情況,他段思廉應該清楚。
事情就這樣做了,可能拐的彎有些大,這是需要。
曆史所有的記載,都不可能清晰具體的把真實曆史呈現。趙曦很明白這一點。
記載曆史的,所能知道的隻是想讓他們知道的。
就比如現在的中書舍人,也算是記載帝王日常的,可趙曦給予南征軍的密令,他知道不了。
同樣,南征軍在大理做過什麽,他也不知道,他能知道的隻是大理先以家書之名,向國朝求援了……借文臣。
自然,在南征軍中,知道襲殺文臣士子的也是極少數人,或許說隻是執行者清楚。
呂公著應該知道輕重,他是文臣,對千古留名更看重。
這種事本身,對於所有參與者和執行者都自然帶著束縛。
至於朝臣,或者是那些會去大理任職的臣工和士子,本來就把大理看做是蠻夷,最後在大理接觸不到士子,反倒是對他們認識的證實。
而大理,本來處於逐漸漢化的過程中,經過這一次,就是大理也不會有關於大宋南征軍殘殺文臣士子的記載。
這所有的一切,全部完成後,看各個節點,趙曦自覺應該沒什麽紕漏。
趙曦沒想頂一個暴君的名聲。
大理的國書來了,對於大理無士人的現狀,連提都沒提到,滿紙的感激。
感謝上國給了大理一個穩定的局麵,感謝上國隊伍在大理並沒有濫殺無辜,感謝大理在平息叛亂時減少了對大理的損壞。
反正就一個意思:上國做的什麽都對。
段思廉就是有怨氣,這時候也隻能這樣說,他倒想說實話,還得敢呢!
段思廉是真的被嚇壞了!
叛亂的高家和楊家被夷為平地了,那些為抵抗大宋隊伍而與高氏楊氏結盟的部落領地,現在是滿目蒼痍。
宋國南征軍所過之處,凡是有抵抗的地方,再找不到一個活著的成人丁口。
當段思廉帶著礦城守衛兵路過時,原本桀驁不馴的烏蠻,看著他們能做的隻有發抖了。
在大理人看來,這是段氏王室從宋國借了兵,是段家那個做了宋國貴妃的女人借來的兵。
就是原本跟段家親好的部落,也是這樣認為的。
他段思廉沒有後路了,隻能依靠宋國,沒得選擇。
整個大理,再沒有跟他一心的部落,他現在隻能這樣借著宋國之威來統治大理。
他是大理的王,卻又是宋國大理王……
他段思廉之所以還能做大理王,一是因為大理人理解他借兵的原因……畢竟在高氏謀反時,大理各部對他段思廉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是因為,宋國的太祖在大渡河劃過一條線。
同時,大理人對他段家繼續做大理王,抵觸的意願不大,有利於大理的戰後治理。
段思廉很清楚,他這時候隻能依靠上國大宋,或者未來一段時間也必須依靠。
他現在除了王的稱唿,什麽也沒有,還能怎樣?
所以,整個國書語氣都是誠摯的。
誠摯的感謝了上國為大理所做的一切,同時誠懇的向上國求援,請求上國派駐文臣,為大理永遠臣屬大宋而貢獻。
連幫助大理的理由都沒敢在國書裏提,並且把藩屬國直接換成了臣屬。
形勢逼人啊!
“先讓臣工自願報名吧。若報名之數不足,再從恩蔭和特奏名中遴選。”
“文臣派駐大理,與礦城守衛兵類同,一律實行輪換製,三年為一個輪換期。”
“另外,大理派駐三年,按五年磨堪計。同時,在大理被大理王提拔或者擢升的品級,三年後迴國朝,依然有效。”
“諸位相公注意一下,此次往大理派駐文臣,是大理改土歸流的第一次嚐試,第一批文臣也代表著國朝的目的和誠意,同時也代表著國朝文臣士林的素質。”
“還望諸位相公在遴選相關人員時,本著不辱國朝士林名聲,不損國朝大目標為基準。具體詳細措施,政事堂擬訂。”
趙曦懂得一個帝王該做什麽,該怎樣做。
盡管政事堂做出來的細則沒他自己做的好…~畢竟他多了千年的見識,他還是放手讓政事堂做。
帝王就是帝王,不能當小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