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廉的牢獄是自己從心底設立的,也是無形的。
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君王的形式,卻感覺看不到門,也看不到窗,被死死的囚禁著。
沒有任何信息,不管是大理的還是大宋的,甚至連市井的信息也沒有。
沒人看管他們,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出去,隨便在汴梁城逛。
不但有人護衛,還有人付錢。
汴梁的臣民是友好的,看著他們的眼神,總是帶著憐憫。
都知道這是大理的流亡王室,也都知道是陛下仁慈,才接納了他們,並且發兵為他們討迴公道。
可沒人跟他們接觸,可憐是可憐,可因為他們,國朝不得不在守孝期間動兵事。
總是有一些隔應。
段思廉試探著讓自己的親衛跟守護府門的人接觸,沒拒絕,很熱情,甚至都不吝讓他的親衛使用火槍,還講述征戰西夏的榮耀。
護衛說了,這輛一直停在府門的馬車,那是宋國最頂級的馬車,狼牙棒也別想砸開。
段思廉感覺自己特別需要狼牙棒,看能不能砸開這個無形的牢籠。
有一點是欣慰的,家人們很快樂。
妹妹不時會賞賜些新鮮吃食和物事,就是宋國陛下,自己的那個妹夫,也時不時會賞賜些物件。
說起來他作為流亡的君王,能得到這樣的待遇應該是很滿足的,可段思廉就是覺得不安。
這種不安跟做大理王時不同,跟知道高氏謀反時也不同,甚至跟逃亡時也不同。
按說他已經不是大理王,也沒有什麽光環和價值,偏偏這種不安如影隨形。
呂惠卿在接受差遣後,有心立馬就去跟段氏交涉……
朝廷在大理段氏到達汴梁後半個月,才定下了他這個館伴使,這不符合常理。
明白了,朝廷是要熬……
“大宋集賢殿校理,大理館伴使呂惠卿,參見大理王殿下……”
嘴裏說著參見,也就是拱了拱手。
“段王殿下,因惠卿擔負國子監教義,雖朝廷早已委任館伴,隻因士子學業不敢懈怠,故讓段王殿下久等了。恕罪,恕罪……”
給朝廷找個借口,給自己提個標格,一句話呂惠卿玩了不少花活。
隱晦的告訴段思廉,他呂惠卿是個士子,然後才是官員,把教化士子看的比朝廷差遣還重。
朝廷沒有怠慢大理王的意思,是他呂惠卿這樣做了!
可惜,段思廉根本無意聽這話外之音。
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把館伴使盼來了,哪有計較其他的心?
館伴使來了,就意味著這宋國有什麽要求,他可以知道了。
館伴,畢竟是正式公事的差遣。
“呂館伴言重了。大宋風華,美不盡收,有此良機拜呂館伴所賜,豈有怪罪之理?”
這些場麵話,段思廉還真不怵,更不會怵一個館伴使。
這時候館伴使來了,他也就踏實了。
死不怕,就怕等死的感覺。
這時候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見著館伴使,段思反倒放開了。
好像他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宋國沒有跟他談公事……這應該是最真實,也是潛意識的認知。
一個君王,那怕是逃亡中,也不覺得自己一點用處沒有。
哎呦,看來還不夠呀!跟我耍君王的排場?你還不夠資格。
“段王有所不知,汴梁之市井,並不能代表我大宋之精華。今日惠卿誠邀段王一行,瀏覽我大宋漕運,觀摩我大宋工坊城……”
既然不著急,那我也不急,再溜達溜達唄。
呂惠卿不敢肯定可以申請到進入工坊城的批複,他還是想試一試。就是他也沒機會全麵了解工坊城。
“此乃工坊城羊紡坊……如今羊紡品已經是北遼西夏,乃至國朝過冬之必備……”
“此處乃是工坊城調度中心,通過軌道馬車,朝廷可以在三日內,到達國朝所有邊州……”
“此為鑄幣坊,國朝幣種,開天下之先,更是率諸國之行……”
“此乃工坊城食品區,蛋糕、奶糖、餅幹之類,皆出於此……”
呂惠卿在盡情的顯擺,段思廉再一次被震撼……
這樣的扯淡日子,由過了幾天。
“政事堂相公與呂惠卿留對……”
若不是前線出現了狀況,趙曦不介意呂惠卿這樣把段氏王室溜下去。
現在,恐怕不得不進入實質階段了。
朝臣對這樣的留對情況,並沒有多少疑問。
畢竟現在大理段氏王室在汴梁,而呂惠卿又是館伴使,至於相公們,那就更應該了。
“官家,可是前線奏報之事?”
奏報在朝堂也有,戰況如何政事堂也清楚,富弼認為還到不了需要進一步的程度。
“確實,目前大軍推進緩慢,結合戰報,我認為到了段氏起作用的時候了。”
“官家,雖然大軍推進緩慢,這也是應有之情況。畢竟對於南征軍而言,是在大理境內作戰,對於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不足。穩紮穩打,前線並無差錯。”
韓琦也清楚前線奏報,雖然推進緩慢,但傷亡並沒有增加。在他看來,這是前線在偵查,擬訂下一步全麵推進的方案。
朝廷不應該去催促幹預。
“如果僅僅是偵查並醞釀下一步行動計劃,我不會如此這般。從奏報看,沒有戰損,卻消耗增大。”
“不管是火藥彈,還是車輪炮彈,以及火槍子彈都消耗增多。我分析,是大軍被小部分部落騷擾了。”
“由於達不到作戰規模,或者說殲敵數量不明,前線並未奏報。”
這時代的人不會懂,可趙曦不會不懂。汪洋的人民戰爭,是對異地作戰軍伍最致命的。
很顯然,大軍之所以推進緩慢,而且消耗增多,是被大理那些山裏人騷擾了。
富弼等人,拿起案桌上的奏報,把官家圈定的內容仔細看了,又對照進入大理後的所有奏報……
的確如此!
殲敵沒有,推進沒有,但軍備卻在不斷的消耗。
就憑南征軍的配置,絕不會存在讓火器外流的可能,剩下的也隻有官家分析的這一種可能了。
每個人都有份凝重!
大軍止步不前,又處於大理那種地形下,山高林密,當地山民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前線能保持沒有太大傷亡,已經是極限了。
拿下大理,講究的事兵貴神速,不希望在大理各勢力形成聯盟之前,先打垮高氏。
可如今,大軍尚未到達鄯善府,就陷入麻煩中了。
可現在,恐怕段氏還沒有擠壓到極限。
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君王的形式,卻感覺看不到門,也看不到窗,被死死的囚禁著。
沒有任何信息,不管是大理的還是大宋的,甚至連市井的信息也沒有。
沒人看管他們,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出去,隨便在汴梁城逛。
不但有人護衛,還有人付錢。
汴梁的臣民是友好的,看著他們的眼神,總是帶著憐憫。
都知道這是大理的流亡王室,也都知道是陛下仁慈,才接納了他們,並且發兵為他們討迴公道。
可沒人跟他們接觸,可憐是可憐,可因為他們,國朝不得不在守孝期間動兵事。
總是有一些隔應。
段思廉試探著讓自己的親衛跟守護府門的人接觸,沒拒絕,很熱情,甚至都不吝讓他的親衛使用火槍,還講述征戰西夏的榮耀。
護衛說了,這輛一直停在府門的馬車,那是宋國最頂級的馬車,狼牙棒也別想砸開。
段思廉感覺自己特別需要狼牙棒,看能不能砸開這個無形的牢籠。
有一點是欣慰的,家人們很快樂。
妹妹不時會賞賜些新鮮吃食和物事,就是宋國陛下,自己的那個妹夫,也時不時會賞賜些物件。
說起來他作為流亡的君王,能得到這樣的待遇應該是很滿足的,可段思廉就是覺得不安。
這種不安跟做大理王時不同,跟知道高氏謀反時也不同,甚至跟逃亡時也不同。
按說他已經不是大理王,也沒有什麽光環和價值,偏偏這種不安如影隨形。
呂惠卿在接受差遣後,有心立馬就去跟段氏交涉……
朝廷在大理段氏到達汴梁後半個月,才定下了他這個館伴使,這不符合常理。
明白了,朝廷是要熬……
“大宋集賢殿校理,大理館伴使呂惠卿,參見大理王殿下……”
嘴裏說著參見,也就是拱了拱手。
“段王殿下,因惠卿擔負國子監教義,雖朝廷早已委任館伴,隻因士子學業不敢懈怠,故讓段王殿下久等了。恕罪,恕罪……”
給朝廷找個借口,給自己提個標格,一句話呂惠卿玩了不少花活。
隱晦的告訴段思廉,他呂惠卿是個士子,然後才是官員,把教化士子看的比朝廷差遣還重。
朝廷沒有怠慢大理王的意思,是他呂惠卿這樣做了!
可惜,段思廉根本無意聽這話外之音。
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把館伴使盼來了,哪有計較其他的心?
館伴使來了,就意味著這宋國有什麽要求,他可以知道了。
館伴,畢竟是正式公事的差遣。
“呂館伴言重了。大宋風華,美不盡收,有此良機拜呂館伴所賜,豈有怪罪之理?”
這些場麵話,段思廉還真不怵,更不會怵一個館伴使。
這時候館伴使來了,他也就踏實了。
死不怕,就怕等死的感覺。
這時候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見著館伴使,段思反倒放開了。
好像他所有的不安,都來自宋國沒有跟他談公事……這應該是最真實,也是潛意識的認知。
一個君王,那怕是逃亡中,也不覺得自己一點用處沒有。
哎呦,看來還不夠呀!跟我耍君王的排場?你還不夠資格。
“段王有所不知,汴梁之市井,並不能代表我大宋之精華。今日惠卿誠邀段王一行,瀏覽我大宋漕運,觀摩我大宋工坊城……”
既然不著急,那我也不急,再溜達溜達唄。
呂惠卿不敢肯定可以申請到進入工坊城的批複,他還是想試一試。就是他也沒機會全麵了解工坊城。
“此乃工坊城羊紡坊……如今羊紡品已經是北遼西夏,乃至國朝過冬之必備……”
“此處乃是工坊城調度中心,通過軌道馬車,朝廷可以在三日內,到達國朝所有邊州……”
“此為鑄幣坊,國朝幣種,開天下之先,更是率諸國之行……”
“此乃工坊城食品區,蛋糕、奶糖、餅幹之類,皆出於此……”
呂惠卿在盡情的顯擺,段思廉再一次被震撼……
這樣的扯淡日子,由過了幾天。
“政事堂相公與呂惠卿留對……”
若不是前線出現了狀況,趙曦不介意呂惠卿這樣把段氏王室溜下去。
現在,恐怕不得不進入實質階段了。
朝臣對這樣的留對情況,並沒有多少疑問。
畢竟現在大理段氏王室在汴梁,而呂惠卿又是館伴使,至於相公們,那就更應該了。
“官家,可是前線奏報之事?”
奏報在朝堂也有,戰況如何政事堂也清楚,富弼認為還到不了需要進一步的程度。
“確實,目前大軍推進緩慢,結合戰報,我認為到了段氏起作用的時候了。”
“官家,雖然大軍推進緩慢,這也是應有之情況。畢竟對於南征軍而言,是在大理境內作戰,對於地形地貌的熟悉程度不足。穩紮穩打,前線並無差錯。”
韓琦也清楚前線奏報,雖然推進緩慢,但傷亡並沒有增加。在他看來,這是前線在偵查,擬訂下一步全麵推進的方案。
朝廷不應該去催促幹預。
“如果僅僅是偵查並醞釀下一步行動計劃,我不會如此這般。從奏報看,沒有戰損,卻消耗增大。”
“不管是火藥彈,還是車輪炮彈,以及火槍子彈都消耗增多。我分析,是大軍被小部分部落騷擾了。”
“由於達不到作戰規模,或者說殲敵數量不明,前線並未奏報。”
這時代的人不會懂,可趙曦不會不懂。汪洋的人民戰爭,是對異地作戰軍伍最致命的。
很顯然,大軍之所以推進緩慢,而且消耗增多,是被大理那些山裏人騷擾了。
富弼等人,拿起案桌上的奏報,把官家圈定的內容仔細看了,又對照進入大理後的所有奏報……
的確如此!
殲敵沒有,推進沒有,但軍備卻在不斷的消耗。
就憑南征軍的配置,絕不會存在讓火器外流的可能,剩下的也隻有官家分析的這一種可能了。
每個人都有份凝重!
大軍止步不前,又處於大理那種地形下,山高林密,當地山民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前線能保持沒有太大傷亡,已經是極限了。
拿下大理,講究的事兵貴神速,不希望在大理各勢力形成聯盟之前,先打垮高氏。
可如今,大軍尚未到達鄯善府,就陷入麻煩中了。
可現在,恐怕段氏還沒有擠壓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