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孩兒魯莽了。不過孩兒是不得已如此。”
“爹爹曾教導孩兒,與朝臣要以仁愛之心籠絡。但因謀反之事,孩兒不得不殺一些文臣,這肯定會在文臣中產生一股逆流。這是孩兒如此做的原因之一。”
這事趙曦沒有跟老爹事先溝通,是真不想讓老爹操心。
老爹什麽性子趙曦清楚。一旦提前溝通了,老爹這幾天肯定會一直憂慮通過的可能性。還不如這樣直接得到結果後再解釋。
“另外一個原因,孩兒是想對殿前司和上四軍開刀。孩兒想用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讓護衛營軍卒接管整個殿前司和上四軍。”
“並且,孩兒準備將西軍和殿前司上四軍更戎,同時根據標準對殿前司和上四軍裁撤和轉民。最終全部變成新軍。”
“這所有想法的施行,都必須朝堂的支持。而為朝臣代訓親衛,孩兒也不會盲目施行。還有一點,孩兒想試試,護衛營那整套成體係的理念,能否抗衡家族觀念,能否改變以家為尊的陳例,為將來的軍製變革提供支持。”
趙禎也想到了護衛營影壁上的大字:忠誠、服從!
曦兒這樣,或許真的能行。
藩鎮割據……這是趙禎費很大勁表達的意思。
前車之鑒,這也是國朝如今既定國策的根本,必須防止藩鎮割據。
對於如何管控軍伍,趙曦多千年的見識,如何連藩鎮割據都無法避免,趙曦真對不起穿越者這個身份。
“爹爹,孩兒明白!朝堂臣工對於國朝國策的執行力,應該不比孩兒思謀差。況且,因軍備的原因,未來軍卒對於朝堂的依賴,要遠遠大於現在。”
這一點趙曦是考慮過的。一個軌道對運兵能力的提升,一個火器軍備更換,這兩點都是加強朝廷統治的手段。
是否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麵,除了家國理念的教化,忠誠度的培養,隊伍給養也是關鍵且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新軍,拋開隊伍忠誠方麵的樹立,單從軍備對朝廷的依賴程度而言,比原來的軍種,對朝廷的依賴程度更高。
一旦火器成為隊伍的主要作戰方式……工坊城,或者說軍備製造比將領忠誠更重要。
這也是趙曦敢去嚐試家國理念衝突的原因。
護衛營培訓體係與如今家族利益高於國朝利益的衝突,趙曦認為應該盡早嚐試,希望能用這一次的所謂親衛代訓,把問題暴露出來,讓他看到新舊觀念的差距,也好為自己未來的做法提供參考。
“爹爹,在孩兒看來,盡管國朝文武界限分明,其實在本質上,或者說私底下,文武關係並非真如朝堂所表現的。”
“為國朝長遠計,孩兒想把私底下的問題,直接擺在桌麵上,這樣更利於管理。”
或許兒子這樣考慮是對的,趙禎很欣慰。雖然他沒看到過火器作戰的現場,也不清楚火器是否真的對朝廷依賴性大。不過有一點趙禎清楚,就是護衛營變化。
護衛營從籌建到成型,所有的過程,趙禎都很清楚,真的與所有記載的隊伍大不同,即便是後來的新軍,趙禎從皇城司的奏報中,也窺到了不同,大不同。
度……這是趙禎對兒子的提醒,或者是說對兒子未來執政的籠統提醒。
至於現在,那怕自己隻是個用眼睛說話的牌位,有些事,他還是能替兒子擋一擋。
早知道,應該提早嚐試來著,那樣或許自己能為兒子多做點,沒想到自己就這麽突然的廢了……
朝堂是帝王的朝堂,也是臣工的朝堂。就國朝如今的狀況,吃獨食是很難的。
所以,當太子殿下準備為朝臣代訓親衛,以及擴充護衛營的議題被廣為流傳後,從京官到地方,每一方勢力都有了各自的想法,也導致了這件事成了如今朝堂最大的事。
那怕是已經致仕休養的老臣工,也懷著憂國憂民的大情懷,不斷的往朝堂遞折子。
如其說是關注朝堂,不如說是刷存在感,讓朝廷在此事上不能把致仕的老臣給丟一邊了。
甚至那些有功名在身,卻沒有差遣的閑人,都投門扒窗,用不同的方式,借不同的渠道往政事堂以及趙曦這兒遞折子。
各種言論都有,反對的,讚同的,分析利弊的,建議管理的,甚至還有規劃未來的……等等。
在趙曦看來,字裏行間都在說一個意思:別忘了我!
趙曦僅僅是丟出去這麽一個議題,還真是丟出去了。
自從那次集議時提了那麽一嘴後,趙曦再沒有主動說過這事,甚至都沒有詢問過,所有關於這方麵的折子,趙曦都丟一邊了,就更沒這事一樣。
趙曦明白,他不能有一絲的急切,不能有一點的熱衷。
趙曦之所以如此做,背後的目的很大,很長遠,或者說是在設一個套。
首倡是他,還是一個明顯對臣工有利的議題。如果他表現的急切了,反倒會讓朝堂臣工以為他有背後的想法……他確實有。
他就那麽一說,然後直接放一邊,反倒是打消懷疑最恰當的做法。
臣工、相公、帝王,這個平衡趙曦很清楚,他冷處理的目的,就是想來個大挪移,想把這件事的主導交出去,自己好置身事外,做一個裁決者,而不是實施者。
他是想由原來自己與朝臣的爭端,變成臣工和執宰的爭端。矛盾轉移,是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法。
至於這種提議會不會夭折,趙曦不擔心。
是自己首先提議的,集議時老爹又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了不樂意的情緒,加上自己後來的冷處理,不可避免的給朝堂造成了他有反悔的意思……這應該可以掩蓋他真實的意圖,反倒能促成這事的推行。
這是一個要我做和我要做的區別。
一件事,他人要求你做,和你自己想做,在心態上是兩個概念,也會直接導致結果上的不同。
現在應該是一個誰比誰更能沉住氣的態勢。
對於趙曦這種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五步的大謀略帝王,政事堂的執宰們沒有單純的從議題上去看,他們都在揣度太子殿下背後的目的。
之所以趙曦能見到如此多這方麵的折子,完全是政事堂有意為之,想給趙曦造成一個整個朝堂熱議並很有可能促成的現象。
如今暫停了早朝,隻要集議時太子殿下再次提出來,政事堂就有了設置條件的主動權。
“爹爹曾教導孩兒,與朝臣要以仁愛之心籠絡。但因謀反之事,孩兒不得不殺一些文臣,這肯定會在文臣中產生一股逆流。這是孩兒如此做的原因之一。”
這事趙曦沒有跟老爹事先溝通,是真不想讓老爹操心。
老爹什麽性子趙曦清楚。一旦提前溝通了,老爹這幾天肯定會一直憂慮通過的可能性。還不如這樣直接得到結果後再解釋。
“另外一個原因,孩兒是想對殿前司和上四軍開刀。孩兒想用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讓護衛營軍卒接管整個殿前司和上四軍。”
“並且,孩兒準備將西軍和殿前司上四軍更戎,同時根據標準對殿前司和上四軍裁撤和轉民。最終全部變成新軍。”
“這所有想法的施行,都必須朝堂的支持。而為朝臣代訓親衛,孩兒也不會盲目施行。還有一點,孩兒想試試,護衛營那整套成體係的理念,能否抗衡家族觀念,能否改變以家為尊的陳例,為將來的軍製變革提供支持。”
趙禎也想到了護衛營影壁上的大字:忠誠、服從!
曦兒這樣,或許真的能行。
藩鎮割據……這是趙禎費很大勁表達的意思。
前車之鑒,這也是國朝如今既定國策的根本,必須防止藩鎮割據。
對於如何管控軍伍,趙曦多千年的見識,如何連藩鎮割據都無法避免,趙曦真對不起穿越者這個身份。
“爹爹,孩兒明白!朝堂臣工對於國朝國策的執行力,應該不比孩兒思謀差。況且,因軍備的原因,未來軍卒對於朝堂的依賴,要遠遠大於現在。”
這一點趙曦是考慮過的。一個軌道對運兵能力的提升,一個火器軍備更換,這兩點都是加強朝廷統治的手段。
是否會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麵,除了家國理念的教化,忠誠度的培養,隊伍給養也是關鍵且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新軍,拋開隊伍忠誠方麵的樹立,單從軍備對朝廷的依賴程度而言,比原來的軍種,對朝廷的依賴程度更高。
一旦火器成為隊伍的主要作戰方式……工坊城,或者說軍備製造比將領忠誠更重要。
這也是趙曦敢去嚐試家國理念衝突的原因。
護衛營培訓體係與如今家族利益高於國朝利益的衝突,趙曦認為應該盡早嚐試,希望能用這一次的所謂親衛代訓,把問題暴露出來,讓他看到新舊觀念的差距,也好為自己未來的做法提供參考。
“爹爹,在孩兒看來,盡管國朝文武界限分明,其實在本質上,或者說私底下,文武關係並非真如朝堂所表現的。”
“為國朝長遠計,孩兒想把私底下的問題,直接擺在桌麵上,這樣更利於管理。”
或許兒子這樣考慮是對的,趙禎很欣慰。雖然他沒看到過火器作戰的現場,也不清楚火器是否真的對朝廷依賴性大。不過有一點趙禎清楚,就是護衛營變化。
護衛營從籌建到成型,所有的過程,趙禎都很清楚,真的與所有記載的隊伍大不同,即便是後來的新軍,趙禎從皇城司的奏報中,也窺到了不同,大不同。
度……這是趙禎對兒子的提醒,或者是說對兒子未來執政的籠統提醒。
至於現在,那怕自己隻是個用眼睛說話的牌位,有些事,他還是能替兒子擋一擋。
早知道,應該提早嚐試來著,那樣或許自己能為兒子多做點,沒想到自己就這麽突然的廢了……
朝堂是帝王的朝堂,也是臣工的朝堂。就國朝如今的狀況,吃獨食是很難的。
所以,當太子殿下準備為朝臣代訓親衛,以及擴充護衛營的議題被廣為流傳後,從京官到地方,每一方勢力都有了各自的想法,也導致了這件事成了如今朝堂最大的事。
那怕是已經致仕休養的老臣工,也懷著憂國憂民的大情懷,不斷的往朝堂遞折子。
如其說是關注朝堂,不如說是刷存在感,讓朝廷在此事上不能把致仕的老臣給丟一邊了。
甚至那些有功名在身,卻沒有差遣的閑人,都投門扒窗,用不同的方式,借不同的渠道往政事堂以及趙曦這兒遞折子。
各種言論都有,反對的,讚同的,分析利弊的,建議管理的,甚至還有規劃未來的……等等。
在趙曦看來,字裏行間都在說一個意思:別忘了我!
趙曦僅僅是丟出去這麽一個議題,還真是丟出去了。
自從那次集議時提了那麽一嘴後,趙曦再沒有主動說過這事,甚至都沒有詢問過,所有關於這方麵的折子,趙曦都丟一邊了,就更沒這事一樣。
趙曦明白,他不能有一絲的急切,不能有一點的熱衷。
趙曦之所以如此做,背後的目的很大,很長遠,或者說是在設一個套。
首倡是他,還是一個明顯對臣工有利的議題。如果他表現的急切了,反倒會讓朝堂臣工以為他有背後的想法……他確實有。
他就那麽一說,然後直接放一邊,反倒是打消懷疑最恰當的做法。
臣工、相公、帝王,這個平衡趙曦很清楚,他冷處理的目的,就是想來個大挪移,想把這件事的主導交出去,自己好置身事外,做一個裁決者,而不是實施者。
他是想由原來自己與朝臣的爭端,變成臣工和執宰的爭端。矛盾轉移,是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法。
至於這種提議會不會夭折,趙曦不擔心。
是自己首先提議的,集議時老爹又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了不樂意的情緒,加上自己後來的冷處理,不可避免的給朝堂造成了他有反悔的意思……這應該可以掩蓋他真實的意圖,反倒能促成這事的推行。
這是一個要我做和我要做的區別。
一件事,他人要求你做,和你自己想做,在心態上是兩個概念,也會直接導致結果上的不同。
現在應該是一個誰比誰更能沉住氣的態勢。
對於趙曦這種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五步的大謀略帝王,政事堂的執宰們沒有單純的從議題上去看,他們都在揣度太子殿下背後的目的。
之所以趙曦能見到如此多這方麵的折子,完全是政事堂有意為之,想給趙曦造成一個整個朝堂熱議並很有可能促成的現象。
如今暫停了早朝,隻要集議時太子殿下再次提出來,政事堂就有了設置條件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