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的提升,同時不能忽略軍卒的頭腦武裝。趙曦是深知思想武裝頭腦重要性的。
護衛營大門照壁的忠誠、服從訓誡,以及以此為基準,衍生出來的軍伍榮譽感,家國理念,信仰等等,在護衛營每一位軍卒逐漸提高的生活水準時,全麵的,成體係的灌輸給了每一位軍卒,並經過多年的反複,讓整套體係在心中生根……這才是這些年護衛營真正的變化,或者說升華。
也因此,在訓練新軍時,把整個護衛營的思想體係,全麵的傳輸給每一位新軍軍卒,從而完成國朝禁軍的真正改造。
這一切,並不是隻停留在護衛營,應該說整個趙曦構建的產業體係內,都在被這種思想、理念籠罩著,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價值觀,形成一個規模的思想環境……待以後,整個國朝的改變,才是徹頭徹尾的改變。
有些變化,那些朝臣們是能感覺的到的,不過,所有人都會以為,這是潛邸舊臣的慣例,都是以為帝國繼承人服務為榮。
沒人會以為,所有太子殿下產業體係的,那種傲嬌是發自內心的,是因為自強自立而自然而生的傲嬌。
“官家,曦兒如此處置,內外有別,並沒有偏向於自己的親軍,這是在設定獎懲的標杆和模範。”
“從嚴明紀律而言,有牛犇先例在前,往後處置西軍將領,前線任何人都沒理由反駁。”
“從整體戰事而言,以牛犇為教訓,提醒各路將帥,在作戰之前,要開展必要的偵查和評估。如此,避免浪費是一方麵,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大規模的軍卒傷亡。”
“國朝多年對夏之戰,每有大敗者,均為將帥盲目,對西賊估計不足,從而因某些偶然因素,導致一次又一次的敗局。”
“曦兒如此做,是在告知整個前線將領,沒有確鑿的偵查和評估,即便最終取得了勝利,那也是運氣,不應該得到獎賞。”
曹皇後有這樣的見地嗎?不可能的,那怕是她出生軍伍世家,也不可能有如此深遠的見解。
其實就是趙曦在擬訂對牛犇不予獎懲的決定時,也沒考慮這麽多。
但他這一手操作完了,再仔細琢磨,那味道就有點大了……
而曹皇後的這番言論……完全是來自宮外,是她娘家,以及高家、石家,包括當朝的各位相公,多次討論而形成的結論。
隻不過是借皇後的口,把這些傳給官家而已。
每遇戰事,就是官家夜不能寐的時候……官家不是個膽子大的人,一點小事也會憂憂著,這時候,官家還特別敏感。
盡管認同了兒子的處理意見,可他總是在想:如此刻薄身邊人,兒子又身處前線,沒善待親軍,就意味著身邊存在太多不安全因素了……
這都兩天了,依然愁眉不展,這是有捷報啊!
官家的心裏想啥,相公們是很清楚的。如今大戰在即,官家是萬萬不能有含糊的……
所以,才多方集議,把形成的結論,借皇後之口傳遞給官家了。
也是,若相公們過後再這樣說,還指不定官家有多了什麽心思……這時候真的需要君臣同心。
其實,都多心了,就是朝臣和相公,也想多了。
趙禎是主意不定,可戰事鋪開,不可能變卦的。他真正擔心兒子安危,比擔心戰局勝敗更甚。
果然,這一番說辭過後,趙禎明顯放鬆了許多……
當時處置牛犇,各方有各方的反應。可過後了,再思量,都感覺到了太子殿下這一手的深遠。
趙曦若知道都這樣想……估計自己睡覺也要笑醒了。
種諤好戰,一開始在聽到各路軍指揮有相當的臨機決斷權時,他是有些興奮的。
甚至在聽說首戰首功被東路軍拿下,並且完整了解了整個作戰過程後,更是有些雄心勃勃。
東路軍有萬數新軍,一百多架火藥彈發射器,五十多門車輪炮,還有數不盡的火藥彈,以及足可以食用三月的新軍糧……這些,足可以讓他打到興慶府了。
對於太子殿下處置牛犇的事,他開始隻看做是另一種的維護……
“折兄,再派斥候吧,這一次遠放五十裏,要覆蓋整個邊境線。”
明白了太子殿下的寓意,原本決定直接打穿葭蘆河,把晉寧軍和綏德軍鏈接起來的種諤,不得不更加慎重和謹慎起來。
說實話,這年代,其實沒有什麽明顯的國界線,別說跟國朝不認可的西夏,就是跟北遼也沒有具體劃分過國界線。
基本上是都是模糊的,大概的隨便那麽一說:那個地方是誰家的。
而葭蘆河對岸,在晉寧軍與綏德軍,也就是麟府二州和延川之間,有一塊三角形的區域,因為葭蘆河的灌溉,是一片水草豐富的區域,幾次對夏作戰,幾次拉鋸,這一片最終還是被西夏給占據了。
種家和折家,分別守衛著國朝的麟府二州和清澗延川,可幾次朝廷對夏作戰,幾次打穿,最終都因主力戰線慘敗,遵朝廷詔令,一次次的打下來再讓出去。
而所謂議和期間,又不能妄挑邊釁,特別是像葭蘆河流域這種水草豐富的區域,就是西夏也在意。
這一次,種諤到麟州,目的就是與折家商量,在執行往中路推進的過程中,趁機再次拿下葭蘆河流域,從而把麟府二州與延川清澗連起來,最終形成頑固的防線。
這是在秦州二人就商量好的,畢竟看到了太子殿下對這次征戰的充分準備。
並且在軍備提升,物質周全的的情況下,這一次再打下來,應該不會有還迴去的可能了。
隻是,太子殿下這一次對首戰首功的措施,讓種諤這個激進性子的人,也相對謹慎了很多。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必須建立在偵查詳細,評估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開打……這應該是太子殿下這次征戰的總體要求。
東西兩路,不可能躲避著西夏,單純的往中路推進,這也是太子殿下所說的:兩路指揮都有臨機決斷之權,也就是說,東西兩路都要有戰事。
但如何打,能打出怎樣的戰績,並保證最終決戰的不失期,才是太子殿下唯一的要求。
這種放手給武將自我發揮的大方略,還真有點讓人不適應。
護衛營大門照壁的忠誠、服從訓誡,以及以此為基準,衍生出來的軍伍榮譽感,家國理念,信仰等等,在護衛營每一位軍卒逐漸提高的生活水準時,全麵的,成體係的灌輸給了每一位軍卒,並經過多年的反複,讓整套體係在心中生根……這才是這些年護衛營真正的變化,或者說升華。
也因此,在訓練新軍時,把整個護衛營的思想體係,全麵的傳輸給每一位新軍軍卒,從而完成國朝禁軍的真正改造。
這一切,並不是隻停留在護衛營,應該說整個趙曦構建的產業體係內,都在被這種思想、理念籠罩著,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價值觀,形成一個規模的思想環境……待以後,整個國朝的改變,才是徹頭徹尾的改變。
有些變化,那些朝臣們是能感覺的到的,不過,所有人都會以為,這是潛邸舊臣的慣例,都是以為帝國繼承人服務為榮。
沒人會以為,所有太子殿下產業體係的,那種傲嬌是發自內心的,是因為自強自立而自然而生的傲嬌。
“官家,曦兒如此處置,內外有別,並沒有偏向於自己的親軍,這是在設定獎懲的標杆和模範。”
“從嚴明紀律而言,有牛犇先例在前,往後處置西軍將領,前線任何人都沒理由反駁。”
“從整體戰事而言,以牛犇為教訓,提醒各路將帥,在作戰之前,要開展必要的偵查和評估。如此,避免浪費是一方麵,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大規模的軍卒傷亡。”
“國朝多年對夏之戰,每有大敗者,均為將帥盲目,對西賊估計不足,從而因某些偶然因素,導致一次又一次的敗局。”
“曦兒如此做,是在告知整個前線將領,沒有確鑿的偵查和評估,即便最終取得了勝利,那也是運氣,不應該得到獎賞。”
曹皇後有這樣的見地嗎?不可能的,那怕是她出生軍伍世家,也不可能有如此深遠的見解。
其實就是趙曦在擬訂對牛犇不予獎懲的決定時,也沒考慮這麽多。
但他這一手操作完了,再仔細琢磨,那味道就有點大了……
而曹皇後的這番言論……完全是來自宮外,是她娘家,以及高家、石家,包括當朝的各位相公,多次討論而形成的結論。
隻不過是借皇後的口,把這些傳給官家而已。
每遇戰事,就是官家夜不能寐的時候……官家不是個膽子大的人,一點小事也會憂憂著,這時候,官家還特別敏感。
盡管認同了兒子的處理意見,可他總是在想:如此刻薄身邊人,兒子又身處前線,沒善待親軍,就意味著身邊存在太多不安全因素了……
這都兩天了,依然愁眉不展,這是有捷報啊!
官家的心裏想啥,相公們是很清楚的。如今大戰在即,官家是萬萬不能有含糊的……
所以,才多方集議,把形成的結論,借皇後之口傳遞給官家了。
也是,若相公們過後再這樣說,還指不定官家有多了什麽心思……這時候真的需要君臣同心。
其實,都多心了,就是朝臣和相公,也想多了。
趙禎是主意不定,可戰事鋪開,不可能變卦的。他真正擔心兒子安危,比擔心戰局勝敗更甚。
果然,這一番說辭過後,趙禎明顯放鬆了許多……
當時處置牛犇,各方有各方的反應。可過後了,再思量,都感覺到了太子殿下這一手的深遠。
趙曦若知道都這樣想……估計自己睡覺也要笑醒了。
種諤好戰,一開始在聽到各路軍指揮有相當的臨機決斷權時,他是有些興奮的。
甚至在聽說首戰首功被東路軍拿下,並且完整了解了整個作戰過程後,更是有些雄心勃勃。
東路軍有萬數新軍,一百多架火藥彈發射器,五十多門車輪炮,還有數不盡的火藥彈,以及足可以食用三月的新軍糧……這些,足可以讓他打到興慶府了。
對於太子殿下處置牛犇的事,他開始隻看做是另一種的維護……
“折兄,再派斥候吧,這一次遠放五十裏,要覆蓋整個邊境線。”
明白了太子殿下的寓意,原本決定直接打穿葭蘆河,把晉寧軍和綏德軍鏈接起來的種諤,不得不更加慎重和謹慎起來。
說實話,這年代,其實沒有什麽明顯的國界線,別說跟國朝不認可的西夏,就是跟北遼也沒有具體劃分過國界線。
基本上是都是模糊的,大概的隨便那麽一說:那個地方是誰家的。
而葭蘆河對岸,在晉寧軍與綏德軍,也就是麟府二州和延川之間,有一塊三角形的區域,因為葭蘆河的灌溉,是一片水草豐富的區域,幾次對夏作戰,幾次拉鋸,這一片最終還是被西夏給占據了。
種家和折家,分別守衛著國朝的麟府二州和清澗延川,可幾次朝廷對夏作戰,幾次打穿,最終都因主力戰線慘敗,遵朝廷詔令,一次次的打下來再讓出去。
而所謂議和期間,又不能妄挑邊釁,特別是像葭蘆河流域這種水草豐富的區域,就是西夏也在意。
這一次,種諤到麟州,目的就是與折家商量,在執行往中路推進的過程中,趁機再次拿下葭蘆河流域,從而把麟府二州與延川清澗連起來,最終形成頑固的防線。
這是在秦州二人就商量好的,畢竟看到了太子殿下對這次征戰的充分準備。
並且在軍備提升,物質周全的的情況下,這一次再打下來,應該不會有還迴去的可能了。
隻是,太子殿下這一次對首戰首功的措施,讓種諤這個激進性子的人,也相對謹慎了很多。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必須建立在偵查詳細,評估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開打……這應該是太子殿下這次征戰的總體要求。
東西兩路,不可能躲避著西夏,單純的往中路推進,這也是太子殿下所說的:兩路指揮都有臨機決斷之權,也就是說,東西兩路都要有戰事。
但如何打,能打出怎樣的戰績,並保證最終決戰的不失期,才是太子殿下唯一的要求。
這種放手給武將自我發揮的大方略,還真有點讓人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