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四五天,期間有早朝也有奏對,卻沒人提及過水泥的事。
趙曦有些奇怪,就是連他老爹都有些著急了。趙禎也不想一直把這近百萬軍民,就靠著汴河的漕運活。
難不成相公看透自己的把戲了?問題是,趙曦不覺得看透了會影響他們出資呀。為什麽會出現現在的境況?
“殿下,新幣與舊幣兌換,已經一對二了。”
錢監雖然完工了,朝廷也給了銅礦,就是錳礦也一直有運送過來的,甚至東川那邊已經開始運行了。
可太子殿下一直沒讓錢監正常運行,甚至還是壓著新幣的產量。
這不,新幣都已經一對二了,還是銅六的舊幣。
聽蘇頌這麽一說,趙曦明白了。原來是嫌水泥來錢慢呢,炒作新幣倒是來錢快。
也罷,這就真怪不得我了。
“著令呂教導延遲迴京,護衛營派一都軍卒趕往成都路,自成都路訓練一萬廂軍,成立長江航運及過蜀道至關中的陸路運輸隊伍。”
“長江航運到荊楚南路後,折道西北,走漢水,然後水陸並用。蜀道運輸,以滇馬為主。所有銅礦運輸,全部避開漕運線路。”
“吾會在明日將所有章程做好,由西去護衛營軍卒攜帶,並交付呂教導。廂軍訓練,以章程條例為準。”
“吾不管過程,告知呂教導,三月,最遲三月後,吾需要大批量的銅鐵礦及白鉛至京。”
“另,蘇教導,務必通知廣南,必須保證錳礦需求!且運送盡量不借用朝廷漕運,一律以商賈名義。”
“將近段兌換新幣所得錢糧,盡數使用,確保三月後,可鑄幣五百萬貫新幣之原料備齊。”
“明仲,汝需要加班加點,三月以內,完成銅鐵爐的施工。那怕加大賞賜,也務必完成。”
廂軍的處置權在地方,解決一萬廂軍的出路,不用朝廷負擔,想必朝堂很樂意,也作為呂公弼主事成都府路的功績吧。
趙曦本來還想著跟軌道路線築路兵,以及護路兵一並向朝廷奏請呢。
現在嘛!
趙曦是真有點火了。明路指出來了,硬是不走,就喜歡在死胡同裏閉著眼撞牆。也罷,讓你們知道疼也好。
新幣還一如既往的,每月照常是新舊幣搭配著發放,國朝各州雖然量少,但一樣會搭配一部分新幣。
整體的量,與朝廷提供的銅錠等同,也就是說,朝廷對汴梁錢監的鑄幣數量相當了解。
說實話,就這樣的鑄幣情況,新幣沒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迴歸到所謂的價值上來……這是太子殿下的話。
太子殿下說了,錢幣的價值,就是麵值,是朝廷賦予的,高低都應該是朝廷說了算。
現在可不是這樣,整個國朝,天下諸多州府郡縣,應該說找不到一處是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一枚新幣一文錢。
就是太子殿下所說的新幣基準物……糧食,也一樣。舊幣三十文,而新幣十五文甚至十文一鬥。
就連那些糧商,都感覺炒作新幣應該來錢快。
除了那些純粹的草民,所有稍微有點能耐的,都在關注著新幣。
這時候去樊樓,議論最多的話題,肯定是新幣,比那些頭牌的小娘子還吸引人。
倘若新幣剛出現那陣,四文銅錢兌換三枚新銅幣,還當作是圖新奇。
可就是因為開始這種新奇的兌換,經過近半年的市井驗證,越來越多的新幣出現,不但沒有使這股兌換之風下降,反倒愈演愈烈。
因為,相比於國朝舊幣,新幣的美觀、硬度、顏色、質地,以及儲藏和防仿製功能,遠遠要強於任何一版的舊幣,甚至於置於地下,再翻出來,隻需要用水一衝,仍然光亮如新。
真有人這樣嚐試過,還不止一人。
所以,這就讓那些儲藏了不少銅錢的地主老財們,爭先恐後的搶購新幣。
原本國朝官員還是當一文錢花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幣越漲越高,幾乎到了有價無市的境況。
而從將作監,以及政事堂傳來的消息,任何人都知道了新幣的發行量……若想替換國朝的舊幣,沒個三五年是很難實現的。
如今國朝每年鑄幣二三百萬貫,拋去損耗,流散至外邦,以及草民擁有量外,怎麽說也得有四五百萬貫的舊幣存世。
想要達到太子殿下所言,一文即一文,談何容易?
這不,朝廷似乎也覺察這樣的情況了……這個月,明顯增加了銀幣和金幣的發放量,甚至有將新銅幣兌換迴去的意向。
可惜,金銀幣出現時,大把的銅錢也出現了……
別以為市麵上隻喜歡銅幣,隻要是新幣,無論金銀銅,一律被人哄搶。
“陛下,諸位臣工,如今新幣兌換之風激烈,已然到了一對三四之程度。臣懇請朝廷,應將新幣鑄造配方廣而告之,使國朝九處錢監皆可鑄幣,以緩解國朝錢荒之亂。”
有人憋不住了,這應該是錢監的代言人吧?
“純屬胡言!何為錢荒?朝廷並未迴收舊幣,如今乃新舊幣同樣流通,實際是增加了錢幣數量。汝所言錢荒從何而來?”
嗯,這個應該是手裏新幣不少的主。
整個國朝,真正為朝廷的有,比如包黑子哪類的,就是富弼、文彥博、曾公亮之流的,也能算半個。
能走到執宰這一步,多數人的操守還是過得去的。
就比如老包,趙曦就聽說,這老小子為了省錢,盡拿新幣采買日常貨品了。
可現在張嘴扯淡的,趙曦不得不考慮他們的立場。
這樣也好,不用自己多嘴,就已經杠上了,自己隻需要看戲即可。
“新幣不足,如此下去,勢必傷及國朝根本,黎民會因無錢可用而顛沛流離,導致民不聊生。”
危言聳聽者,光扯淡了,沒把目的說出來。
“一派胡言!如今新舊幣兌換之風,可曾有黎民參與?鬥米三十文,可與新幣發行之前有別?”
有道理,這是事實。從太子殿下錢幣與糧食掛鉤的說法看,糧食沒漲,傷不到農。
“既然國朝欲推行新幣,何不令九處錢監皆鑄幣?”
“秦皇一統,尚且製統一貨幣。國朝九處錢監鑄幣之緣由是何,想必諸公皆明。如今太子殿下於大理置下銅礦,國朝已無缺銅之憂,隻需將銅礦開采,並交於漕運運輸,數日可達汴梁……”
後麵的不聽了。開始的話,趙曦還以為是個明白人,聽到後麵……原來人家是漕運立場。
趙曦有些奇怪,就是連他老爹都有些著急了。趙禎也不想一直把這近百萬軍民,就靠著汴河的漕運活。
難不成相公看透自己的把戲了?問題是,趙曦不覺得看透了會影響他們出資呀。為什麽會出現現在的境況?
“殿下,新幣與舊幣兌換,已經一對二了。”
錢監雖然完工了,朝廷也給了銅礦,就是錳礦也一直有運送過來的,甚至東川那邊已經開始運行了。
可太子殿下一直沒讓錢監正常運行,甚至還是壓著新幣的產量。
這不,新幣都已經一對二了,還是銅六的舊幣。
聽蘇頌這麽一說,趙曦明白了。原來是嫌水泥來錢慢呢,炒作新幣倒是來錢快。
也罷,這就真怪不得我了。
“著令呂教導延遲迴京,護衛營派一都軍卒趕往成都路,自成都路訓練一萬廂軍,成立長江航運及過蜀道至關中的陸路運輸隊伍。”
“長江航運到荊楚南路後,折道西北,走漢水,然後水陸並用。蜀道運輸,以滇馬為主。所有銅礦運輸,全部避開漕運線路。”
“吾會在明日將所有章程做好,由西去護衛營軍卒攜帶,並交付呂教導。廂軍訓練,以章程條例為準。”
“吾不管過程,告知呂教導,三月,最遲三月後,吾需要大批量的銅鐵礦及白鉛至京。”
“另,蘇教導,務必通知廣南,必須保證錳礦需求!且運送盡量不借用朝廷漕運,一律以商賈名義。”
“將近段兌換新幣所得錢糧,盡數使用,確保三月後,可鑄幣五百萬貫新幣之原料備齊。”
“明仲,汝需要加班加點,三月以內,完成銅鐵爐的施工。那怕加大賞賜,也務必完成。”
廂軍的處置權在地方,解決一萬廂軍的出路,不用朝廷負擔,想必朝堂很樂意,也作為呂公弼主事成都府路的功績吧。
趙曦本來還想著跟軌道路線築路兵,以及護路兵一並向朝廷奏請呢。
現在嘛!
趙曦是真有點火了。明路指出來了,硬是不走,就喜歡在死胡同裏閉著眼撞牆。也罷,讓你們知道疼也好。
新幣還一如既往的,每月照常是新舊幣搭配著發放,國朝各州雖然量少,但一樣會搭配一部分新幣。
整體的量,與朝廷提供的銅錠等同,也就是說,朝廷對汴梁錢監的鑄幣數量相當了解。
說實話,就這樣的鑄幣情況,新幣沒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迴歸到所謂的價值上來……這是太子殿下的話。
太子殿下說了,錢幣的價值,就是麵值,是朝廷賦予的,高低都應該是朝廷說了算。
現在可不是這樣,整個國朝,天下諸多州府郡縣,應該說找不到一處是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一枚新幣一文錢。
就是太子殿下所說的新幣基準物……糧食,也一樣。舊幣三十文,而新幣十五文甚至十文一鬥。
就連那些糧商,都感覺炒作新幣應該來錢快。
除了那些純粹的草民,所有稍微有點能耐的,都在關注著新幣。
這時候去樊樓,議論最多的話題,肯定是新幣,比那些頭牌的小娘子還吸引人。
倘若新幣剛出現那陣,四文銅錢兌換三枚新銅幣,還當作是圖新奇。
可就是因為開始這種新奇的兌換,經過近半年的市井驗證,越來越多的新幣出現,不但沒有使這股兌換之風下降,反倒愈演愈烈。
因為,相比於國朝舊幣,新幣的美觀、硬度、顏色、質地,以及儲藏和防仿製功能,遠遠要強於任何一版的舊幣,甚至於置於地下,再翻出來,隻需要用水一衝,仍然光亮如新。
真有人這樣嚐試過,還不止一人。
所以,這就讓那些儲藏了不少銅錢的地主老財們,爭先恐後的搶購新幣。
原本國朝官員還是當一文錢花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幣越漲越高,幾乎到了有價無市的境況。
而從將作監,以及政事堂傳來的消息,任何人都知道了新幣的發行量……若想替換國朝的舊幣,沒個三五年是很難實現的。
如今國朝每年鑄幣二三百萬貫,拋去損耗,流散至外邦,以及草民擁有量外,怎麽說也得有四五百萬貫的舊幣存世。
想要達到太子殿下所言,一文即一文,談何容易?
這不,朝廷似乎也覺察這樣的情況了……這個月,明顯增加了銀幣和金幣的發放量,甚至有將新銅幣兌換迴去的意向。
可惜,金銀幣出現時,大把的銅錢也出現了……
別以為市麵上隻喜歡銅幣,隻要是新幣,無論金銀銅,一律被人哄搶。
“陛下,諸位臣工,如今新幣兌換之風激烈,已然到了一對三四之程度。臣懇請朝廷,應將新幣鑄造配方廣而告之,使國朝九處錢監皆可鑄幣,以緩解國朝錢荒之亂。”
有人憋不住了,這應該是錢監的代言人吧?
“純屬胡言!何為錢荒?朝廷並未迴收舊幣,如今乃新舊幣同樣流通,實際是增加了錢幣數量。汝所言錢荒從何而來?”
嗯,這個應該是手裏新幣不少的主。
整個國朝,真正為朝廷的有,比如包黑子哪類的,就是富弼、文彥博、曾公亮之流的,也能算半個。
能走到執宰這一步,多數人的操守還是過得去的。
就比如老包,趙曦就聽說,這老小子為了省錢,盡拿新幣采買日常貨品了。
可現在張嘴扯淡的,趙曦不得不考慮他們的立場。
這樣也好,不用自己多嘴,就已經杠上了,自己隻需要看戲即可。
“新幣不足,如此下去,勢必傷及國朝根本,黎民會因無錢可用而顛沛流離,導致民不聊生。”
危言聳聽者,光扯淡了,沒把目的說出來。
“一派胡言!如今新舊幣兌換之風,可曾有黎民參與?鬥米三十文,可與新幣發行之前有別?”
有道理,這是事實。從太子殿下錢幣與糧食掛鉤的說法看,糧食沒漲,傷不到農。
“既然國朝欲推行新幣,何不令九處錢監皆鑄幣?”
“秦皇一統,尚且製統一貨幣。國朝九處錢監鑄幣之緣由是何,想必諸公皆明。如今太子殿下於大理置下銅礦,國朝已無缺銅之憂,隻需將銅礦開采,並交於漕運運輸,數日可達汴梁……”
後麵的不聽了。開始的話,趙曦還以為是個明白人,聽到後麵……原來人家是漕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