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等,也真是等了。
自接到南征深入安南境的奏報以後,朝堂就沒有再接到廣南東路,以及荊楚路關於供應大軍糧草的奏報了。
這也讓朝堂輕鬆了很多,切切實實的等奏報就行了。
雖然度日如年,趙禎也別無他法。
他很想再遣禁軍南征,算是接應兒子。可他也知道,這議題朝堂不會通過。
西軍不可能再抽調萬人,而京師禁軍、河北禁軍,他也都清楚。
真派過去,除了浪費錢糧,沒什麽用。
再之,慈明宮裏,不管是曹氏,還是高氏,居然沒一個像他這般憂心忡忡的,好像都一點也不擔心曦兒。
曦兒是有書信給她們……戰場是有意外的。想當年大遼的蕭氏……這不能想,這是汙蔑尊長功勞的。
可,都就那麽放心曦兒深入險地嗎?
當然不可能一點也不擔心,隻不過曹氏和高氏要比趙禎更了解趙曦。
從書信的字裏行間,能讀懂趙曦的輕鬆,還有些對國朝的擔憂。
廣南之亂,趙曦是親眼所見,而禁軍的素養趙曦也清楚。
雖然書信的口氣裏,趙曦把這次打安南,看做是當爹的教訓不聽話的兒女。可也同樣表達了對安南、大理覬覦國朝疆土的擔憂。
所以,深入險地是勢在必行。
這些,她們都沒多想,國朝還不到讓她們操心的時候。她們對趙曦所說的,將來廣南會有筆大收益很關注。
世人都說廣南的煙瘴之地,是發配之處,可趙曦說廣南不止是有山水,更有物產。
她們信趙曦的,所有趙曦說過的,都會成為事實。
這樣下來,她倆相比較而言,擔心就沒那麽嚴重。
再說了,官家已經這般了,若她倆也是憂心忡忡的,恐怕官家真會有什麽不適宜的舉措。
為避免攪亂心神,她倆甚至連娘家人,都拒絕進宮探望了。不為啥,畢竟娘家都是軍伍,生怕娘家人的推演,會推倒她們心中的信念。
這樣,就沉浸在趙曦那輕鬆的語氣中,也就沒那麽擔心了。
趙曦也確實輕鬆。在跟人磨牙這事上,餘靖和孫沔比他強。他有時候會不想控製情緒……都把你打趴下了,還跟我講價錢?
可餘靖和孫沔不怵這個。不就是磨牙嗎?不就是鬥嘴嗎?不就是扯淡嗎?這些都早在朝堂上練就了。
關鍵是現在都清楚安南很急。既然對方急,那咱們就不能急。慢慢來,反正有糧草供應……
……
汴梁也沒有等多久,大概也就是十來天吧。
趙禎已經快等不下去了。也就每天放衙後,在慈明宮能讓心態放鬆了。
隻要在朝堂,總有不開眼的扯廣南的事兒。甚至還有人叫囂著,讓朝廷趕緊派遣正旦使,前往安南化解……
相公們不搭理,也不反駁,隻留趙禎一個人頭疼心煩了。
還好,前方的奏報終於來了。是大捷報!
“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上萬!”
“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上萬!”
……
從城門口就吼著,一路奔向宮城。
多久了?可能汴梁城的老人們還有印象。
自太宗以降,國朝再沒有攻破過他國的城池。
多少年了?汴梁的百姓聽到最多的是王師又損失了多少軍卒,賠了多少錢糧。
這次……
在愣神間,急遞已經竄出去一裏地了,人們才反應過來,這次是王師攻破了他國的城池,就是那個攛掇儂人作亂的安南。
然後,那怕是平時一直是謙謙君子樣,在這一刻也抑製不住興奮,不由的跟著喊起來。
然後,整個汴梁城沸騰了。
“何事?為何如此吵鬧?”
很奇怪,最後知道消息的,偏偏是最應該知道消息的,特別是這種需要告知全民的捷報。
趙禎每天還憂憂著,隻是知道了沒多大用。這些天也該幹嘛幹嘛了。
這時候正在延福宮批閱奏折,本來就挺煩躁了,卻又聽到宮牆外似乎是全城的百姓都在亂。
“陛下…陛下……是捷報!是捷報呀!”
有內侍跌跌撞撞的跑進來,感覺跑了很遠,還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
“什麽?”
“陛下,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一萬!”
“啊……”
趙禎愣了一下,一時居然沒反應過來。緊接著,就站起來,一手握拳,不停的拍打另一個手掌,不停的在地上踱步。
他都不知道說什麽,也不知道做什麽,好像怎樣做都無法表達自己那份激動。
就這樣來迴的踱步……
“官家…官家,相公們來了……”
“哦,大伴,吾該設宴……對,設宴!”
這後半晌的,不辰不節的,可趙禎就是覺得該設宴。
正好,相公們來了,一同慶賀一番。
相公們是來慶賀的,更是來商談下一步怎麽辦的,並不是來飲宴的。
可這檔口,官家的心情大夥也能理解,也就這麽著了。
唉……
自廣南混亂開始,朝堂上已經把整個廣南的地形了解清楚了,也就知道,過了廣源和永平寨,就是一馬平川。
如今王師即便攻破高邦,那也是一塊飛地,國朝不可能占領……沒用,圖耗錢糧!
這是朝堂共識!
找官家,是為了盡快拿出個決策來,也好給前方提供意見……
(以高邦沒用作為基準,這樣的意見拿不拿吧!)
急遞中是有詳細戰報的,是餘靖經多方問詢後,據實把太子殿下與狄青,率領萬數軍卒,轉戰安南境內的詳情,做了奏報。
這時候官家的飲宴也不是一點用沒有,最起碼大夥能在一起探討一下太子殿下的戰術。
“這就是萬尹山的放大!”
“非也。太子殿下此戰術,揣度人心比軍卒勇武更重要。”
“安南之地形適宜。此乃因地製宜。”
“若非火藥彈這新創,若取這般大勝也不易!”
………
隨便說吧,這是事後,誰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唯有真正知兵事,或者說跟太子殿下接觸過的,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精髓。
比如富弼和文彥博。
萬尹山和安南北部是兩個概念,取得這樣的勝利,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或缺,關鍵是,得有太子殿下那天馬行空的想法。
自接到南征深入安南境的奏報以後,朝堂就沒有再接到廣南東路,以及荊楚路關於供應大軍糧草的奏報了。
這也讓朝堂輕鬆了很多,切切實實的等奏報就行了。
雖然度日如年,趙禎也別無他法。
他很想再遣禁軍南征,算是接應兒子。可他也知道,這議題朝堂不會通過。
西軍不可能再抽調萬人,而京師禁軍、河北禁軍,他也都清楚。
真派過去,除了浪費錢糧,沒什麽用。
再之,慈明宮裏,不管是曹氏,還是高氏,居然沒一個像他這般憂心忡忡的,好像都一點也不擔心曦兒。
曦兒是有書信給她們……戰場是有意外的。想當年大遼的蕭氏……這不能想,這是汙蔑尊長功勞的。
可,都就那麽放心曦兒深入險地嗎?
當然不可能一點也不擔心,隻不過曹氏和高氏要比趙禎更了解趙曦。
從書信的字裏行間,能讀懂趙曦的輕鬆,還有些對國朝的擔憂。
廣南之亂,趙曦是親眼所見,而禁軍的素養趙曦也清楚。
雖然書信的口氣裏,趙曦把這次打安南,看做是當爹的教訓不聽話的兒女。可也同樣表達了對安南、大理覬覦國朝疆土的擔憂。
所以,深入險地是勢在必行。
這些,她們都沒多想,國朝還不到讓她們操心的時候。她們對趙曦所說的,將來廣南會有筆大收益很關注。
世人都說廣南的煙瘴之地,是發配之處,可趙曦說廣南不止是有山水,更有物產。
她們信趙曦的,所有趙曦說過的,都會成為事實。
這樣下來,她倆相比較而言,擔心就沒那麽嚴重。
再說了,官家已經這般了,若她倆也是憂心忡忡的,恐怕官家真會有什麽不適宜的舉措。
為避免攪亂心神,她倆甚至連娘家人,都拒絕進宮探望了。不為啥,畢竟娘家都是軍伍,生怕娘家人的推演,會推倒她們心中的信念。
這樣,就沉浸在趙曦那輕鬆的語氣中,也就沒那麽擔心了。
趙曦也確實輕鬆。在跟人磨牙這事上,餘靖和孫沔比他強。他有時候會不想控製情緒……都把你打趴下了,還跟我講價錢?
可餘靖和孫沔不怵這個。不就是磨牙嗎?不就是鬥嘴嗎?不就是扯淡嗎?這些都早在朝堂上練就了。
關鍵是現在都清楚安南很急。既然對方急,那咱們就不能急。慢慢來,反正有糧草供應……
……
汴梁也沒有等多久,大概也就是十來天吧。
趙禎已經快等不下去了。也就每天放衙後,在慈明宮能讓心態放鬆了。
隻要在朝堂,總有不開眼的扯廣南的事兒。甚至還有人叫囂著,讓朝廷趕緊派遣正旦使,前往安南化解……
相公們不搭理,也不反駁,隻留趙禎一個人頭疼心煩了。
還好,前方的奏報終於來了。是大捷報!
“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上萬!”
“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上萬!”
……
從城門口就吼著,一路奔向宮城。
多久了?可能汴梁城的老人們還有印象。
自太宗以降,國朝再沒有攻破過他國的城池。
多少年了?汴梁的百姓聽到最多的是王師又損失了多少軍卒,賠了多少錢糧。
這次……
在愣神間,急遞已經竄出去一裏地了,人們才反應過來,這次是王師攻破了他國的城池,就是那個攛掇儂人作亂的安南。
然後,那怕是平時一直是謙謙君子樣,在這一刻也抑製不住興奮,不由的跟著喊起來。
然後,整個汴梁城沸騰了。
“何事?為何如此吵鬧?”
很奇怪,最後知道消息的,偏偏是最應該知道消息的,特別是這種需要告知全民的捷報。
趙禎每天還憂憂著,隻是知道了沒多大用。這些天也該幹嘛幹嘛了。
這時候正在延福宮批閱奏折,本來就挺煩躁了,卻又聽到宮牆外似乎是全城的百姓都在亂。
“陛下…陛下……是捷報!是捷報呀!”
有內侍跌跌撞撞的跑進來,感覺跑了很遠,還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
“什麽?”
“陛下,王師攻破安南高邦,陣斬五千,俘虜一萬!”
“啊……”
趙禎愣了一下,一時居然沒反應過來。緊接著,就站起來,一手握拳,不停的拍打另一個手掌,不停的在地上踱步。
他都不知道說什麽,也不知道做什麽,好像怎樣做都無法表達自己那份激動。
就這樣來迴的踱步……
“官家…官家,相公們來了……”
“哦,大伴,吾該設宴……對,設宴!”
這後半晌的,不辰不節的,可趙禎就是覺得該設宴。
正好,相公們來了,一同慶賀一番。
相公們是來慶賀的,更是來商談下一步怎麽辦的,並不是來飲宴的。
可這檔口,官家的心情大夥也能理解,也就這麽著了。
唉……
自廣南混亂開始,朝堂上已經把整個廣南的地形了解清楚了,也就知道,過了廣源和永平寨,就是一馬平川。
如今王師即便攻破高邦,那也是一塊飛地,國朝不可能占領……沒用,圖耗錢糧!
這是朝堂共識!
找官家,是為了盡快拿出個決策來,也好給前方提供意見……
(以高邦沒用作為基準,這樣的意見拿不拿吧!)
急遞中是有詳細戰報的,是餘靖經多方問詢後,據實把太子殿下與狄青,率領萬數軍卒,轉戰安南境內的詳情,做了奏報。
這時候官家的飲宴也不是一點用沒有,最起碼大夥能在一起探討一下太子殿下的戰術。
“這就是萬尹山的放大!”
“非也。太子殿下此戰術,揣度人心比軍卒勇武更重要。”
“安南之地形適宜。此乃因地製宜。”
“若非火藥彈這新創,若取這般大勝也不易!”
………
隨便說吧,這是事後,誰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唯有真正知兵事,或者說跟太子殿下接觸過的,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精髓。
比如富弼和文彥博。
萬尹山和安南北部是兩個概念,取得這樣的勝利,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或缺,關鍵是,得有太子殿下那天馬行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