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琮做不了主。雖然內苑未具體叮囑,可此事乃鄂王爺親自撥弄,也就是說,王爺看重此事。
曹琮好不容易說了明日迴話,才把一群登門求財的人打發了,便趕緊遣人向內苑遞話……此事如何操辦,還得那個娃娃說了算。
曹皇後沒趙曦心大,應該說沒譜更合適。
趙曦一樣去進學了,去聽孫複倒騰那滿腹牢騷去了。
從人品上,孫複確實是個性情中人。
自己的舉主都被貶外放了,而自己卻因弟子得濟,銀魚緋衣,夙願得償。仍居廟堂,為皇子之師。
所以呢,對於一心為國朝殫精竭慮的舉主鳴不平,喊叫幾聲,很值得讚頌。
可從為官為師上,拋開學問的傳導,對皇子和世子們倒騰些國朝弊端,又是不恰當的。
在其位謀其責,為一日師,就該承擔一日老師的職責,沒必要扯國朝那些有的沒的。沒必要,都是些孩子,還沒有摻和朝堂的資格,如此倒顯得的小氣了。
或者你幹脆掛印辭官,自請外出也罷。
偏偏孫複還一如既往地過來授課,總是授課的間隙,夾帶些私貨,很憤懣的針砭時局,從國朝弊端到奸人當朝,反正就是整日的含沙射影,指桑罵槐。
作為孩童,應該是聽不懂的,偏偏趙曦不是純粹的孩童……唉!書生而已,由著他唄。總體來說還是個好人。
曹皇後對於趙曦鄭重其事的關注抵報,還自降身份為蹴鞠嬉戲撰文,要說不在意,根本不可能。
曦兒從來就不是個玩物喪誌的孩子,從來就懂得輕重緩急,絕不會行無為之舉。
從來或許不太對,應該說自病愈……
曹皇後今日連昨日劉毅送來的進項賬目都懶得看,腦子裏就想搞明白,那個抵報到底是什麽讓曦兒如此用心?
“迴娘娘,曹祥帶來國舅爺話。”
有迴話了?該是抵報的事吧?曹皇後清清腦袋,準備聽些可能打擊曦兒的結果。
“講!”
“昨日連夜印製,於今晨卯時之前,蹴鞠報盡數售空。國舅爺安排翻印,已連印五版,仍售罄。”
劉毅說到這,停頓了。他覺得娘娘應該需要消化這番話。他開始就不會相信這抵報能賺錢,隻是因為是王爺交代,才著重對曹祥強調了。
今日曹祥傳來話,他就是被驚著了。
曹皇後確實愣了,本來還以為是報憂的,結果還是欣喜……隻是這反轉也太大了。
“汝繼續!”
“是,娘娘。因抵報一日便是全城皆知,故蹴鞠行會與兩王府差人到國舅府上打探,欲摻和抵報一事。國舅爺以此事需從長計議為由,暫時送走了客人。”
“國舅爺著重提出,訪客明日求果,還望內苑早日定奪。”
摻和?行會和王府?這又是怎麽迴事?
曹皇後不明白。那隻是抵報,即便是場麵火熱,又能賺得了幾個錢?還至於讓行會與王府上門討教?
“劉毅……”
“小的在。”
“你可知抵報成本如何?利潤又如何?”
成本和利潤的說辭,都是曦兒首創的,這名詞與商賈之事倒也契合。
“稟娘娘,小的估算過抵報收益,原本每版必雕,若以現時每份一文的價格,能維持已不易。可如今有王爺所言之活字印刷,整個雕版之費用即是抵報收益。且,收益會因抵報翻印和售量增加而逐步增多。”
相當於沒說。白唿完了,曹皇後還是雲裏霧裏的沒搞明白。
大概隻是知道有些利潤,而利潤並不高。可為什麽會引起行會和王府如此看重?
曹皇後一直沒想通,一直等到趙曦下學迴來。
“曦兒,抵報一日翻印五版仍售罄。汝娘舅因行會與王府登門,以求摻和。此事尚需汝定奪。”
咦?一天就看出來了?沒想到都還不蠢,居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能明了其中訣竅。
“娘娘,若入份子,必須確保娘舅家有絕對話語權。若他人另起爐灶,活字印刷技術隻授權,不出賣。”
“且需以官府契約為準。若他人抵報出現非議朝堂,妄議國朝政事者,授權停止,不退換相關授權費用。”
又把曹皇後搞糊塗了。她其實就想知道,行會和王府為何要摻和此事……她覺得並非為錢財。
“曦兒,此又是為何?”
“娘娘,抵報利潤並非在出賣一途,或者說出賣抵報隻是利潤其中一點。”
“孩兒做個比方,假如,抵報發行已久,而汴梁子民已習慣從抵報知曉賽事。故,若有一日之賽事抵報未刊登,便不會有子民買撲,甚至不會有子民購票觀看。”
“另,當習慣從抵報知曉蹴鞠之事後,無論是蹴鞠社團,還是蹴鞠好手,以及主家等等各種信息,都需要通過抵報廣而告之。甚至其他行業的商賈,也可借抵報將販賣之物廣而告之。”
這是權威信息發布與廣告行業的領域,趙曦不覺得大宋的商賈搞不清。應該說很快就會延伸到廣告行業了。
曹皇後思謀一天了,始終無法窺其門徑,諸多可能她都曾設想過。可整一日思謀,尚不比曦兒隨意點通。
就幾句話,曹皇後已經完全明白了。
也徹底明白了曦兒為何如此看重此事。這不是朝堂抵報,這是麵對整個汴梁城子民,甚至以後會如蛋糕配方一般,可以授權天下軍州。
這孩子,腦袋到底咋長的?
曹琮在晚上接到皇後娘娘的迴話時,也有這樣的疑問:王爺的腦袋到底怎樣長得?
那怕是行會和王府過府相詢,他也隻以為都是看著抵報火爆的銷售眼熱,被王爺這般一說,他才知道,商賈之事,他還真不算精通。
不管行會與王府出於怎樣的心思吧,有了王爺的這兩條做基準,接下來的合作就容易多了。
最起碼對於曹家是容易多了,很簡單,自己拿著關鍵點,也或者說,整個抵報行業自己都是最頂端的。
行業入了份子,而王府各自另起爐灶了。
不一樣,對於王府而言,習慣了頤氣指使,自然不想做陪襯。至於非議朝堂,宗親從來就是混吃等死的,朝堂對士子仁慈,對宗親從來沒有仁慈過。
誰曾想,當寒冬來臨時,抵報也迎來了寒冬。
曹琮好不容易說了明日迴話,才把一群登門求財的人打發了,便趕緊遣人向內苑遞話……此事如何操辦,還得那個娃娃說了算。
曹皇後沒趙曦心大,應該說沒譜更合適。
趙曦一樣去進學了,去聽孫複倒騰那滿腹牢騷去了。
從人品上,孫複確實是個性情中人。
自己的舉主都被貶外放了,而自己卻因弟子得濟,銀魚緋衣,夙願得償。仍居廟堂,為皇子之師。
所以呢,對於一心為國朝殫精竭慮的舉主鳴不平,喊叫幾聲,很值得讚頌。
可從為官為師上,拋開學問的傳導,對皇子和世子們倒騰些國朝弊端,又是不恰當的。
在其位謀其責,為一日師,就該承擔一日老師的職責,沒必要扯國朝那些有的沒的。沒必要,都是些孩子,還沒有摻和朝堂的資格,如此倒顯得的小氣了。
或者你幹脆掛印辭官,自請外出也罷。
偏偏孫複還一如既往地過來授課,總是授課的間隙,夾帶些私貨,很憤懣的針砭時局,從國朝弊端到奸人當朝,反正就是整日的含沙射影,指桑罵槐。
作為孩童,應該是聽不懂的,偏偏趙曦不是純粹的孩童……唉!書生而已,由著他唄。總體來說還是個好人。
曹皇後對於趙曦鄭重其事的關注抵報,還自降身份為蹴鞠嬉戲撰文,要說不在意,根本不可能。
曦兒從來就不是個玩物喪誌的孩子,從來就懂得輕重緩急,絕不會行無為之舉。
從來或許不太對,應該說自病愈……
曹皇後今日連昨日劉毅送來的進項賬目都懶得看,腦子裏就想搞明白,那個抵報到底是什麽讓曦兒如此用心?
“迴娘娘,曹祥帶來國舅爺話。”
有迴話了?該是抵報的事吧?曹皇後清清腦袋,準備聽些可能打擊曦兒的結果。
“講!”
“昨日連夜印製,於今晨卯時之前,蹴鞠報盡數售空。國舅爺安排翻印,已連印五版,仍售罄。”
劉毅說到這,停頓了。他覺得娘娘應該需要消化這番話。他開始就不會相信這抵報能賺錢,隻是因為是王爺交代,才著重對曹祥強調了。
今日曹祥傳來話,他就是被驚著了。
曹皇後確實愣了,本來還以為是報憂的,結果還是欣喜……隻是這反轉也太大了。
“汝繼續!”
“是,娘娘。因抵報一日便是全城皆知,故蹴鞠行會與兩王府差人到國舅府上打探,欲摻和抵報一事。國舅爺以此事需從長計議為由,暫時送走了客人。”
“國舅爺著重提出,訪客明日求果,還望內苑早日定奪。”
摻和?行會和王府?這又是怎麽迴事?
曹皇後不明白。那隻是抵報,即便是場麵火熱,又能賺得了幾個錢?還至於讓行會與王府上門討教?
“劉毅……”
“小的在。”
“你可知抵報成本如何?利潤又如何?”
成本和利潤的說辭,都是曦兒首創的,這名詞與商賈之事倒也契合。
“稟娘娘,小的估算過抵報收益,原本每版必雕,若以現時每份一文的價格,能維持已不易。可如今有王爺所言之活字印刷,整個雕版之費用即是抵報收益。且,收益會因抵報翻印和售量增加而逐步增多。”
相當於沒說。白唿完了,曹皇後還是雲裏霧裏的沒搞明白。
大概隻是知道有些利潤,而利潤並不高。可為什麽會引起行會和王府如此看重?
曹皇後一直沒想通,一直等到趙曦下學迴來。
“曦兒,抵報一日翻印五版仍售罄。汝娘舅因行會與王府登門,以求摻和。此事尚需汝定奪。”
咦?一天就看出來了?沒想到都還不蠢,居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能明了其中訣竅。
“娘娘,若入份子,必須確保娘舅家有絕對話語權。若他人另起爐灶,活字印刷技術隻授權,不出賣。”
“且需以官府契約為準。若他人抵報出現非議朝堂,妄議國朝政事者,授權停止,不退換相關授權費用。”
又把曹皇後搞糊塗了。她其實就想知道,行會和王府為何要摻和此事……她覺得並非為錢財。
“曦兒,此又是為何?”
“娘娘,抵報利潤並非在出賣一途,或者說出賣抵報隻是利潤其中一點。”
“孩兒做個比方,假如,抵報發行已久,而汴梁子民已習慣從抵報知曉賽事。故,若有一日之賽事抵報未刊登,便不會有子民買撲,甚至不會有子民購票觀看。”
“另,當習慣從抵報知曉蹴鞠之事後,無論是蹴鞠社團,還是蹴鞠好手,以及主家等等各種信息,都需要通過抵報廣而告之。甚至其他行業的商賈,也可借抵報將販賣之物廣而告之。”
這是權威信息發布與廣告行業的領域,趙曦不覺得大宋的商賈搞不清。應該說很快就會延伸到廣告行業了。
曹皇後思謀一天了,始終無法窺其門徑,諸多可能她都曾設想過。可整一日思謀,尚不比曦兒隨意點通。
就幾句話,曹皇後已經完全明白了。
也徹底明白了曦兒為何如此看重此事。這不是朝堂抵報,這是麵對整個汴梁城子民,甚至以後會如蛋糕配方一般,可以授權天下軍州。
這孩子,腦袋到底咋長的?
曹琮在晚上接到皇後娘娘的迴話時,也有這樣的疑問:王爺的腦袋到底怎樣長得?
那怕是行會和王府過府相詢,他也隻以為都是看著抵報火爆的銷售眼熱,被王爺這般一說,他才知道,商賈之事,他還真不算精通。
不管行會與王府出於怎樣的心思吧,有了王爺的這兩條做基準,接下來的合作就容易多了。
最起碼對於曹家是容易多了,很簡單,自己拿著關鍵點,也或者說,整個抵報行業自己都是最頂端的。
行業入了份子,而王府各自另起爐灶了。
不一樣,對於王府而言,習慣了頤氣指使,自然不想做陪襯。至於非議朝堂,宗親從來就是混吃等死的,朝堂對士子仁慈,對宗親從來沒有仁慈過。
誰曾想,當寒冬來臨時,抵報也迎來了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