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變得越來越舉足輕重,但秦人仍然以質樸無文、舉止粗野著稱。惠文王的長子,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一次酒後為了炫耀他的力量,試圖舉起一隻非常沉重的青銅大鼎,這使他受傷,旋即暴斃。曾有一些較小的諸侯國統治著河穀的土地,秦國吞併了它們,於是秦的疆土深深延伸到了南麵、西麵。好在征服者質樸而粗獷,雖然秦國疆土空前擴大了,但並沒有讓所有的地區改變原來的統治方式。雖然秦自己也不時經歷戎狄入侵,它的西、北邊境開始建立起防禦性的長城,這樣造就了像山巒一般的自然屏障。現在,秦國跟遠離它的齊國交換貴族作為人質,齊國將它的儲君送到秦國作“客”。
此時,周王室仍號稱它是天下名義上的共主。秦國陶醉於對其戎狄鄰居的不斷征服,它徵發大量奴隸和刑徒去構築西陲的長城,以便建立起遊牧民族不能入侵的防線。公元前300年,在那位因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的少弟—秦昭王(公元前307—前251年在位)統治期間,長城終於建成了。
公元前3世紀的80年代,看上去像是秦、齊互相企圖超越對方的年代。公元前288年,這兩國諸侯王都號稱自己是天下的統治者,就像傳說中的古帝王那樣。其他國家,此時還強大得足以拒絕這種宣稱,這種稱帝的雄心和鬧劇很快退場並被淡忘。秦昭王本人曾在燕國作過人質,他於公元前284年參加了反對齊國的聯盟,他派兵跟他先前的敵人趙、魏一起組成聯盟,由燕國一位將軍(樂毅)領導,入侵齊國。
神聖的命運(6)
聯盟很快就崩潰了,因為別的秦軍繼續在吞噬著這次盟國們的疆界。但聯盟還是達到它的主要目的,那就是齊國曾強大到能跟秦國分庭抗禮,它是秦國最大的心腹之患,此刻,它被削弱了,它跟以前的齊國比隻是個影子罷了。
當時的人們認為,世界末日肯定快要來了,權威還在繼續下降的周王更是這麽認為。甚至有的人認為根本不可能尋找一個(名義上或者實際上)可替代周朝的。孔子死後,他後來的信徒開始認為他是“素王”,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讓孔子真正君臨天下,所以一片混亂。行星的災變也預示著當時局勢的混亂和下一個救世主即將出現,後人在迴顧時認為孔子出生是聖人的出世,在此後的五百年將不再有聖人出現。如果上天放棄了對周王的合法保佑,那麽,取代它的理想候選人也早就沒了。
這樣的觀點在學者們中很有影響,尤其孔子的後學們,他們認為孔子才是理想的政治家。但孔子本人隻是作為一個傳統的傳承和解釋者出現的,並沒有建立其任何新的東西,他的後來者們經常認為孔子如果施教於整個世界,人們將真正認識自我。
在秦始皇出生以前的時代,最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來自一個小國,但在齊國完成教育,他成了一名引人注目的學者,三次做過東方地區最高學府—稷下學宮的領導人。稷下學宮的名稱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一種穀物—稷。稷下學宮鼓勵學術爭論,許多偉大的思想都產生於其中。它的神聖性同樣產生了鼓勵追求真理和一切可能性的氛圍。“稷”是至關重要的民之食物,這寓意著政治家們的工作是為了讓天下人遠離饑饉,遠離外交上的爭鬥,讓農夫們確信他們將毫無剋扣地獲得他們的收成。
荀子詮釋著先人的施教,這導致了另一種在秦看來的“胡言”的來臨。事實上,他繼承了孔子的觀點並走得更遠。他敢於宣稱關於神靈們的故事僅僅是傳說,他像一個偉大的憤世嫉俗者那樣質問:如果天子在獻祭時儀式有什麽閃失,是否真的將發生災異?難道天上的龍真的會吞噬太陽?還是月亮的影子遮住了它?如果僅僅是月亮的影子遮住了它,那麽,人們在發生日月之食時是否敲鑼打鼓或獻祭,對日食是毫無影響的!
自從荀子認為那些傳說中的神靈和他們神話般的戰爭缺乏依據開始,他就對傳說時代不感興趣。正如他之前的孔子那樣,荀子對怪、力、亂、神也是不感興趣的,他以這種理性而嚴格的態度影響著自己的學生,他迴避任何建立在這些神話基礎上的爭論,他讓自己的學生們注意真正已知的事物,尤其是孔子留給他們的歷史書籍(《尚書》《春秋》)。這些上千年來真實可信的政治事件、戰爭、締約等,值得學者們用一種以往事教育後人的態度去編纂。
孔子的著作中尤其是《春秋》,被荀子當作範例精心教授。荀子全心全意地贊同它。孔子總結了這些早期歷史中的失誤和外交事件,他希望這些經驗可以證明:隻有真理,才能在即使罪惡的時代占上風。荀子對這些並沒有充分的信心。荀子從孔子總結的歷史中看出了一個簡單的、並不受歡迎的事實,那就是隻有刑罰才真正起作用。孔子注重禮儀,希望通過嚴肅的儀式和莊重的舉止,人們能夠知曉自己的責任;荀子則把禮儀當作又一項繁瑣的累贅,它不如一種更具有強製性的力量—法 ;孔子認為善舉可以產生更多的善舉,以及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像別人希望獲得的那樣誠懇地對待他,他讚揚人天生的善良本性,事實上,他的許多理想都是建立在這一希望上的。相比之下,荀子更現實,他對學生們強調,有些人必須通過別人由正確的途徑來引領,而這引領方式,有時是需要用大棒的,而不是用胡蘿蔔。這使荀子暗示他的學生,要以正確的行為對待他人,對儀式充滿敬意。不過最終這一切還是要歸結於對“法”的強調,尤其是刑法。荀子斷言,一個聖賢般的統治者在麵對犯罪和犯罪原因之際應是嚴峻果斷的,這就是荀子的法家思想。
</br>
此時,周王室仍號稱它是天下名義上的共主。秦國陶醉於對其戎狄鄰居的不斷征服,它徵發大量奴隸和刑徒去構築西陲的長城,以便建立起遊牧民族不能入侵的防線。公元前300年,在那位因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的少弟—秦昭王(公元前307—前251年在位)統治期間,長城終於建成了。
公元前3世紀的80年代,看上去像是秦、齊互相企圖超越對方的年代。公元前288年,這兩國諸侯王都號稱自己是天下的統治者,就像傳說中的古帝王那樣。其他國家,此時還強大得足以拒絕這種宣稱,這種稱帝的雄心和鬧劇很快退場並被淡忘。秦昭王本人曾在燕國作過人質,他於公元前284年參加了反對齊國的聯盟,他派兵跟他先前的敵人趙、魏一起組成聯盟,由燕國一位將軍(樂毅)領導,入侵齊國。
神聖的命運(6)
聯盟很快就崩潰了,因為別的秦軍繼續在吞噬著這次盟國們的疆界。但聯盟還是達到它的主要目的,那就是齊國曾強大到能跟秦國分庭抗禮,它是秦國最大的心腹之患,此刻,它被削弱了,它跟以前的齊國比隻是個影子罷了。
當時的人們認為,世界末日肯定快要來了,權威還在繼續下降的周王更是這麽認為。甚至有的人認為根本不可能尋找一個(名義上或者實際上)可替代周朝的。孔子死後,他後來的信徒開始認為他是“素王”,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讓孔子真正君臨天下,所以一片混亂。行星的災變也預示著當時局勢的混亂和下一個救世主即將出現,後人在迴顧時認為孔子出生是聖人的出世,在此後的五百年將不再有聖人出現。如果上天放棄了對周王的合法保佑,那麽,取代它的理想候選人也早就沒了。
這樣的觀點在學者們中很有影響,尤其孔子的後學們,他們認為孔子才是理想的政治家。但孔子本人隻是作為一個傳統的傳承和解釋者出現的,並沒有建立其任何新的東西,他的後來者們經常認為孔子如果施教於整個世界,人們將真正認識自我。
在秦始皇出生以前的時代,最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來自一個小國,但在齊國完成教育,他成了一名引人注目的學者,三次做過東方地區最高學府—稷下學宮的領導人。稷下學宮的名稱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一種穀物—稷。稷下學宮鼓勵學術爭論,許多偉大的思想都產生於其中。它的神聖性同樣產生了鼓勵追求真理和一切可能性的氛圍。“稷”是至關重要的民之食物,這寓意著政治家們的工作是為了讓天下人遠離饑饉,遠離外交上的爭鬥,讓農夫們確信他們將毫無剋扣地獲得他們的收成。
荀子詮釋著先人的施教,這導致了另一種在秦看來的“胡言”的來臨。事實上,他繼承了孔子的觀點並走得更遠。他敢於宣稱關於神靈們的故事僅僅是傳說,他像一個偉大的憤世嫉俗者那樣質問:如果天子在獻祭時儀式有什麽閃失,是否真的將發生災異?難道天上的龍真的會吞噬太陽?還是月亮的影子遮住了它?如果僅僅是月亮的影子遮住了它,那麽,人們在發生日月之食時是否敲鑼打鼓或獻祭,對日食是毫無影響的!
自從荀子認為那些傳說中的神靈和他們神話般的戰爭缺乏依據開始,他就對傳說時代不感興趣。正如他之前的孔子那樣,荀子對怪、力、亂、神也是不感興趣的,他以這種理性而嚴格的態度影響著自己的學生,他迴避任何建立在這些神話基礎上的爭論,他讓自己的學生們注意真正已知的事物,尤其是孔子留給他們的歷史書籍(《尚書》《春秋》)。這些上千年來真實可信的政治事件、戰爭、締約等,值得學者們用一種以往事教育後人的態度去編纂。
孔子的著作中尤其是《春秋》,被荀子當作範例精心教授。荀子全心全意地贊同它。孔子總結了這些早期歷史中的失誤和外交事件,他希望這些經驗可以證明:隻有真理,才能在即使罪惡的時代占上風。荀子對這些並沒有充分的信心。荀子從孔子總結的歷史中看出了一個簡單的、並不受歡迎的事實,那就是隻有刑罰才真正起作用。孔子注重禮儀,希望通過嚴肅的儀式和莊重的舉止,人們能夠知曉自己的責任;荀子則把禮儀當作又一項繁瑣的累贅,它不如一種更具有強製性的力量—法 ;孔子認為善舉可以產生更多的善舉,以及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像別人希望獲得的那樣誠懇地對待他,他讚揚人天生的善良本性,事實上,他的許多理想都是建立在這一希望上的。相比之下,荀子更現實,他對學生們強調,有些人必須通過別人由正確的途徑來引領,而這引領方式,有時是需要用大棒的,而不是用胡蘿蔔。這使荀子暗示他的學生,要以正確的行為對待他人,對儀式充滿敬意。不過最終這一切還是要歸結於對“法”的強調,尤其是刑法。荀子斷言,一個聖賢般的統治者在麵對犯罪和犯罪原因之際應是嚴峻果斷的,這就是荀子的法家思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