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和藥,流水一樣地在乾宸宮進進出出。
衛晏洵坐在階上,一夜之間,臉上就長滿了一圈青黑色的胡茬。
周皇後來看,見滿宮的太醫圍在一起看著脈案,愣是找不到一張眉目舒緩的臉,而衛晏洵喜怒不形於色,可那周身皆是悲愴的氣息。
禎和帝是個主意大的人,年輕的時候,周皇後尚覺得跟他心貼著心,能明白彼此,可隨著年歲越長,帝王越發深沉,越發叫她看不透,越發獨斷專行,漸漸地,兩顆心也就離遠了。
捫心自問,周皇後此刻心中不好受,卻並未過分悲傷。
這是帝王的悲哀,也是後宮女人的悲哀。
她歎了口氣,端了一碗燉湯給他。
“洵兒,天大的事也要保重身體,你就這麽熬著,鐵打的身子也會受不了的。”
“母後。”
衛晏洵抬起頭,臉上的表情竟有些可憐。
“母後,兒臣會不會,還是救不了父皇?”
成王早就被他殺了,今生衛皓也未能如願以償,隻差一點點,他就能保父皇安然無恙了。
就差一點點。
他怎麽能出差錯呢?
衛晏洵恨極了自己,一把摔了碗,抱著自己的腦袋發瘋。
“洵兒!”
周皇後抱住他,含淚道:“你別太自責,你是人,不是神,不能什麽都往自己頭上攬。”
母子說著話,殿中傳來一聲驚喜的叫喊:
“聖上醒了!”
衛晏洵立刻跳了起來,扶著周皇後往裏快步走。
“父皇!”
禎和帝果然醒了,隻是傷得重,坐不起來,仍臥在床上,太監往他腰後墊了兩個軟枕,讓他能側躺著。
衛晏洵跪在床邊望著他,禎和帝麵頰消瘦,雖然臉上還是沒什麽血色,但精神似乎不錯。
“父皇,您覺得如何?還有哪裏不舒服?兒臣即刻叫太醫給您煎藥!”
禎和帝搖搖頭,咳了幾聲,望向周皇後,眉目很是溫和。
“朕和咱們兒子單獨說幾句話。”
周皇後屈膝福了福,帶著太監宮女,全部退了出去。
寢殿轉眼隻剩下他們父子二人。
衛晏洵握著禎和帝變得枯瘦的手,強忍住哽咽:“父皇想說話,有的是機會,何必緊在今日?您眼下最該好好休息,養好傷病,整頓精神。”
禎和帝嘴邊勾起一絲笑意:“現在不說,父皇就沒機會跟你說了。”
衛晏洵的眼淚洶湧而下。
他埋下頭,貼在禎和帝手臂上。
“父皇萬歲,父皇還有長長的一輩子可以告訴兒臣,兒臣現在不想聽,兒臣去叫太醫!”
“沒用的。”
程良碩那一刀,甚至和趙貴妃的那一摔,都不是造成他氣數將盡的主要原因。
最致命的,其實是每次去錦春宮臨幸妙荷前,為了保持神智清醒不被蠱惑,他都會吃下巫蠱大師為他製的,抵抗催心蠱的藥。還有此次讓他假裝重傷不醒,足以騙過所有醫士的藥丸。
那些藥,效果極佳,也極損人根基。
即便沒有受外傷,他也沒有一年好活了。
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與衛皓的較量。
他不喜歡受威脅,不喜歡夜不安眠,為了剜除衛皓這個心腹大患,他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釜底抽薪,一了百了。
現在他賭贏了,固然要死他也不後悔。
總比他百年之後,衛皓突然跳出來,從他的皇兒手裏竊取江山強,那樣他真的九泉之下死不瞑目。
禎和帝慢慢撫摸著衛晏洵的頭,重生以來,這是衛晏洵第一次感受到他這般慈愛。
有一種歌盡黃昏,遲暮的溫柔。
但衛晏洵寧可不要。
禎和帝道:“你摸一摸床底。”
衛晏洵抬起頭,淚眼婆娑的,卻聽從了他的話,手在床底摸索了一會兒,摸出一個狹長的匣子,打開之後,裏麵是一卷明黃的聖旨。
衛晏洵已經知道那是什麽了。
“父皇……”
禎和帝抬手製止了他,他輕撫著那詔書,眸光微蕩。
“朕這一生勵精圖治,不曾有絲毫懈怠,唯獨管教孩兒上,一敗再敗。宣王未能經住誘惑與考驗,乃至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來,江山社稷,就隻有靠你了。”
衛晏洵低著頭,覺得手裏的東西有千斤重。
禎和帝把他驅趕到蜀地,衛晏洵本來已經做好了內外兩手準備,打算放手一搏,去蜀地一趟也隻為掩人耳目,沒想到去到那兒之後,迎接他的是早已打造好的一支精兵良將。那個時候他便知道了,禎和帝並沒有被蠱惑。
恭王被他控製之後,給宣王身邊的邵先生下指令的一直是他。邵先生偷聽到宣王要借十一皇子之手下毒弑君,他便讓邵先生把那毒藥掉了包。但是衛皓做了兩手準備,給宣王身邊的護衛下了蠱。
禎和帝沒被那狂暴的護衛傷到,卻自己選擇借趙貴妃之手,落個重傷不起的假象。
大印到了自己手中,衛晏洵卻一絲高興的心情都沒有。
他不相信,今生已經處處規避了錯處,為什麽還是不能保住父皇?
禎和帝很是平和:“別難過,也別自責,朕說幾句話,你要記住。”
“宣王不孝,朕已經吩咐了下去,毒酒一杯賜死,信陽侯等背主忘恩之輩,絕不能輕饒。至於姬家婁家,該放就放了,朝堂亂了這麽久,要重新整頓,少不了這些肱骨老臣。”
“朕百年之後,你要記住,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不論是誰,你都不能被牽著鼻子走,謹防外戚幹政,可明白?”
衛晏洵眼淚掉下來:“兒臣明白。”
“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答應朕。”
“父皇盡管吩咐。”
“千萬……不能選嶽淺靈進你的後宮。”
“父皇!”
衛晏洵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什麽,禎和帝慢慢給他解釋:
“你的後妃,可以是小家碧玉,可以是大家閨秀,權臣之女、奸臣之女,都行,隻要你心誌夠堅定,但唯獨,不能是一個對帝王皇權沒有敬畏心的人。”
嶽淺靈是個好姑娘嗎?
禎和帝覺得是,但那不代表她能為後為妃。
這個小丫頭片子,心中缺少了一份對皇權的畏懼與服從,所以在靈犀台的時候,她不想自己被沾身,就敢毫不猶豫地用迷針刺傷龍體。
迷針是沒損傷到他,但是已經足見她的叛逆不屈。
他是帝王,天下之主,他要的是別人毫不猶豫地為他犧牲。
而衛晏洵本身就待嶽淺靈多了一份柔軟,假如有朝一日,衛晏洵也損傷到她,這個姑娘會不會起了殺心,扶自己的孩兒上位,垂簾聽政呢?史上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
禎和帝不敢賭,所以隻能扼殺掉兒子這個念頭。
禎和帝一句一句交代完,已經快要透不過氣來。
“之後的路,你要自己去走,父皇、父皇……”
他重複了幾遍,慢慢停了下來,胸口也不再起伏。
衛晏洵淚如雨下。
太監也抹了一把淚,走到了殿外。
“陛下……駕崩了!”
衛晏洵坐在階上,一夜之間,臉上就長滿了一圈青黑色的胡茬。
周皇後來看,見滿宮的太醫圍在一起看著脈案,愣是找不到一張眉目舒緩的臉,而衛晏洵喜怒不形於色,可那周身皆是悲愴的氣息。
禎和帝是個主意大的人,年輕的時候,周皇後尚覺得跟他心貼著心,能明白彼此,可隨著年歲越長,帝王越發深沉,越發叫她看不透,越發獨斷專行,漸漸地,兩顆心也就離遠了。
捫心自問,周皇後此刻心中不好受,卻並未過分悲傷。
這是帝王的悲哀,也是後宮女人的悲哀。
她歎了口氣,端了一碗燉湯給他。
“洵兒,天大的事也要保重身體,你就這麽熬著,鐵打的身子也會受不了的。”
“母後。”
衛晏洵抬起頭,臉上的表情竟有些可憐。
“母後,兒臣會不會,還是救不了父皇?”
成王早就被他殺了,今生衛皓也未能如願以償,隻差一點點,他就能保父皇安然無恙了。
就差一點點。
他怎麽能出差錯呢?
衛晏洵恨極了自己,一把摔了碗,抱著自己的腦袋發瘋。
“洵兒!”
周皇後抱住他,含淚道:“你別太自責,你是人,不是神,不能什麽都往自己頭上攬。”
母子說著話,殿中傳來一聲驚喜的叫喊:
“聖上醒了!”
衛晏洵立刻跳了起來,扶著周皇後往裏快步走。
“父皇!”
禎和帝果然醒了,隻是傷得重,坐不起來,仍臥在床上,太監往他腰後墊了兩個軟枕,讓他能側躺著。
衛晏洵跪在床邊望著他,禎和帝麵頰消瘦,雖然臉上還是沒什麽血色,但精神似乎不錯。
“父皇,您覺得如何?還有哪裏不舒服?兒臣即刻叫太醫給您煎藥!”
禎和帝搖搖頭,咳了幾聲,望向周皇後,眉目很是溫和。
“朕和咱們兒子單獨說幾句話。”
周皇後屈膝福了福,帶著太監宮女,全部退了出去。
寢殿轉眼隻剩下他們父子二人。
衛晏洵握著禎和帝變得枯瘦的手,強忍住哽咽:“父皇想說話,有的是機會,何必緊在今日?您眼下最該好好休息,養好傷病,整頓精神。”
禎和帝嘴邊勾起一絲笑意:“現在不說,父皇就沒機會跟你說了。”
衛晏洵的眼淚洶湧而下。
他埋下頭,貼在禎和帝手臂上。
“父皇萬歲,父皇還有長長的一輩子可以告訴兒臣,兒臣現在不想聽,兒臣去叫太醫!”
“沒用的。”
程良碩那一刀,甚至和趙貴妃的那一摔,都不是造成他氣數將盡的主要原因。
最致命的,其實是每次去錦春宮臨幸妙荷前,為了保持神智清醒不被蠱惑,他都會吃下巫蠱大師為他製的,抵抗催心蠱的藥。還有此次讓他假裝重傷不醒,足以騙過所有醫士的藥丸。
那些藥,效果極佳,也極損人根基。
即便沒有受外傷,他也沒有一年好活了。
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與衛皓的較量。
他不喜歡受威脅,不喜歡夜不安眠,為了剜除衛皓這個心腹大患,他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釜底抽薪,一了百了。
現在他賭贏了,固然要死他也不後悔。
總比他百年之後,衛皓突然跳出來,從他的皇兒手裏竊取江山強,那樣他真的九泉之下死不瞑目。
禎和帝慢慢撫摸著衛晏洵的頭,重生以來,這是衛晏洵第一次感受到他這般慈愛。
有一種歌盡黃昏,遲暮的溫柔。
但衛晏洵寧可不要。
禎和帝道:“你摸一摸床底。”
衛晏洵抬起頭,淚眼婆娑的,卻聽從了他的話,手在床底摸索了一會兒,摸出一個狹長的匣子,打開之後,裏麵是一卷明黃的聖旨。
衛晏洵已經知道那是什麽了。
“父皇……”
禎和帝抬手製止了他,他輕撫著那詔書,眸光微蕩。
“朕這一生勵精圖治,不曾有絲毫懈怠,唯獨管教孩兒上,一敗再敗。宣王未能經住誘惑與考驗,乃至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來,江山社稷,就隻有靠你了。”
衛晏洵低著頭,覺得手裏的東西有千斤重。
禎和帝把他驅趕到蜀地,衛晏洵本來已經做好了內外兩手準備,打算放手一搏,去蜀地一趟也隻為掩人耳目,沒想到去到那兒之後,迎接他的是早已打造好的一支精兵良將。那個時候他便知道了,禎和帝並沒有被蠱惑。
恭王被他控製之後,給宣王身邊的邵先生下指令的一直是他。邵先生偷聽到宣王要借十一皇子之手下毒弑君,他便讓邵先生把那毒藥掉了包。但是衛皓做了兩手準備,給宣王身邊的護衛下了蠱。
禎和帝沒被那狂暴的護衛傷到,卻自己選擇借趙貴妃之手,落個重傷不起的假象。
大印到了自己手中,衛晏洵卻一絲高興的心情都沒有。
他不相信,今生已經處處規避了錯處,為什麽還是不能保住父皇?
禎和帝很是平和:“別難過,也別自責,朕說幾句話,你要記住。”
“宣王不孝,朕已經吩咐了下去,毒酒一杯賜死,信陽侯等背主忘恩之輩,絕不能輕饒。至於姬家婁家,該放就放了,朝堂亂了這麽久,要重新整頓,少不了這些肱骨老臣。”
“朕百年之後,你要記住,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不論是誰,你都不能被牽著鼻子走,謹防外戚幹政,可明白?”
衛晏洵眼淚掉下來:“兒臣明白。”
“還有一件事,你一定要答應朕。”
“父皇盡管吩咐。”
“千萬……不能選嶽淺靈進你的後宮。”
“父皇!”
衛晏洵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什麽,禎和帝慢慢給他解釋:
“你的後妃,可以是小家碧玉,可以是大家閨秀,權臣之女、奸臣之女,都行,隻要你心誌夠堅定,但唯獨,不能是一個對帝王皇權沒有敬畏心的人。”
嶽淺靈是個好姑娘嗎?
禎和帝覺得是,但那不代表她能為後為妃。
這個小丫頭片子,心中缺少了一份對皇權的畏懼與服從,所以在靈犀台的時候,她不想自己被沾身,就敢毫不猶豫地用迷針刺傷龍體。
迷針是沒損傷到他,但是已經足見她的叛逆不屈。
他是帝王,天下之主,他要的是別人毫不猶豫地為他犧牲。
而衛晏洵本身就待嶽淺靈多了一份柔軟,假如有朝一日,衛晏洵也損傷到她,這個姑娘會不會起了殺心,扶自己的孩兒上位,垂簾聽政呢?史上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
禎和帝不敢賭,所以隻能扼殺掉兒子這個念頭。
禎和帝一句一句交代完,已經快要透不過氣來。
“之後的路,你要自己去走,父皇、父皇……”
他重複了幾遍,慢慢停了下來,胸口也不再起伏。
衛晏洵淚如雨下。
太監也抹了一把淚,走到了殿外。
“陛下……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