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琳記得自己是有娘的,那時玉琳還很小,連路都不會走,娘常把她抱在懷裏,親著她的小臉:“娘的乖乖小肉團,要快快長大。”娘身上的味道很好聞,有一雙含笑的眼睛,還有耳朵上戴的小巧的銀杏墜子。

    可是說給侍女們,侍女們都笑:“公主當然有娘,可是公主生下來不到滿月,側妃就病逝了,是王妃把公主抱到身邊的,公主記得的,該是王妃。”每次侍女們都這麽說,可玉琳知道,侍女們說的不對,王妃對玉琳,雖然也是和藹笑著的,但王妃的眼裏不會含笑,而她耳邊,也沒有小巧的銀杏墜子。

    慢慢地玉琳就不再說了,讓侍女們誤會去吧,有些事情隻有自己知道就好。玉琳還記得自己會走路的時候,娘挺著大肚子,牽著玉琳的手去摸:“這是弟弟啊,娘的小肉團,等弟弟出來,你要好好照顧弟弟。”

    這樣的話玉琳更不會說給侍女們,倒有一迴在宮裏時候,吳淑妃有孕,玉琳突然想起這件事,說了出來,眾人都愣住,還是皇後身邊的侍女笑著說:“公主記得的,該是娘娘懷太子的時候,那時公主才兩歲,公主真是記性好。”

    或許是吧,玉琳也隻跟著眾人笑,可心裏的疑惑沒解,就算說出來,別人也不信,不如就這樣吧。

    想著,玉琳睜開眼,尚未直起身侍女已經上前為她卷起帳子:“公主今兒醒的早,昨晚公主隻怕睡的不香,要不去和娘娘說,拿些安息香來用。”

    玉琳掩口打個哈欠才道:“不過偶然一夜,有什麽擔心的,扶我起來吧?也不曉得爹爹起來沒有?”

    “王爺早已起來,還讓人來傳話,說今日精神好,想帶公主出去外麵走走呢。”另一侍女已經插嘴。當年先帝駕崩,臨終前沒有留下誰即位的遺詔,皇後沒有兒子,諸子中當立長子,可皇長子素來不得先帝喜歡,懦弱無能,柳貴妃所出皇三子聰明俊秀,一時朝臣中為立誰爭論不休。

    皇長子再懦弱無能,也是皇家血脈,對那個位子沒想頭是不可能的,得到皇後支持的他正待稱帝之時,皇三子搶先宣詔,並尊柳貴妃為太後。皇長子哪肯甘心就此稱臣,試圖發動宮變,宮變後皇長子和皇三子都同歸於盡,群臣請皇後出來主持,諸子中唯皇五子年紀最長,皇五子遂登基,既為今上。

    今上登基後尊皇後為太後,追封長兄為楚王,貶皇三子為庶人,柳貴妃因是先帝妃子,雖被貶為庶人,卻沒有誅殺而是送去甘露寺為尼,終身不得出寺。至於在宮變中因保護自己而受傷終身不能行走的皇六子,今上封為吳王,並在玉琳四歲時封玉琳為公主,封號永樂。

    雖說玉琳是由吳王女兒被封公主,可在整個皇朝,她的待遇不亞於任何公主,甚至在有些方麵,還要高出一二。除了皇帝想通過玉琳來感激吳王,另一原因是,玉琳是吳王唯一的孩子,自從宮變後,雖有王妃、側妃、侍妾,但再沒有任何人能懷上吳王的孩子。有人偷偷地說吳王或許不能再禦女,不然王妃怎會鬱鬱而終?

    這些玉琳都不在意,畢竟對她來說,除了沒有娘的照拂,就再無缺憾了。而在玉琳很小時候,吳王抱著她就對她說過,人生在世,最難求的是圓滿,所以,做到九成就好。

    梳洗過後玉琳來到吳王用膳的地方,進去時候吳王正端著碗粥在喝,身後站了側妃林氏站在他身後,見玉琳過來,林氏忙給玉琳打了碗粥,雙手送過來。

    玉琳對林氏點一點頭這才接過對吳王笑著道:“爹爹,你今兒起的倒早。”或者是因雙腿不便,吳王從來都是深居簡出不苟言笑。隻有在女兒麵前,才會露出慈愛一麵。

    此時瞧見女兒,吳王已經笑了:“我昨晚在那想,還有幾日我的玉琳就十八了,也許,該為她尋個合適的夫婿了。”玉琳故意用手把麵捂一下:“爹爹取笑我。”吳王看著女兒也笑了,麵上有追憶神色:“你長的越來越像你娘了,記得她嫁給我的時候,也是十八歲。”

    玉琳的眉不由微皺一下,自己這張臉,人人都說長的像父親,隻有吳王會很懷念地說長得像已逝的娘,但玉琳隻是哦了一聲,接著眉就又重新飛起:“所以爹爹也要我十八歲出嫁?”那個女子,那個如火一般的女子,眼裏總是含笑,偏偏耳邊卻隻愛戴一對小巧的銀杏墜子。女兒越長越像她了,吳王收起思緒,笑著說:“是啊,你娘說,女孩家未出閣前是最歡喜的,所以要多留幾年女兒。”

    林氏聽著他們父女的對話,不由心生羨慕,皇朝裏麵最尊貴的女兒,出嫁後又有誰敢不讓著三分?但就算如此,吳王依舊以出閣後的女兒沒有在家那麽自在,留玉琳直到十八歲。隻為了那個從沒謀麵的女子一句話,那個在吳王心裏,占據著重要位置的女子,究竟長的什麽樣,難道真如京城貴婦們私下流傳的一樣,是個普通的村姑嗎?

    可她要真是一個普通村姑,怎會讓吳王念念不忘?想到這,林氏的眉不由微微皺起,她本就生的很美,眉心處籠了輕愁,越發顯得惹人憐愛,可這王府裏的女人,哪個不美,哪個看起來不惹人憐愛,但惟獨這王府的主人視若無睹。

    玉琳雖在說笑,但眼已經瞧見林氏麵上神色。林氏的心結玉琳知道,但玉琳更知道的是,爹爹是為了自己,才在吳王妃去世,皇伯父尋吳王繼妃時,求皇伯父僅讓林氏為側妃。要知道,林氏出身也是仕宦大族。

    爹爹為了自己,已經傷了很多人的心,所以自己,隻能更加乖巧。玉琳已經大大地喝了一口故意對林氏道:“林姨的手藝越來越好了,這粥,熬的可真香。”

    林氏急忙收起思緒笑著道:“你若喜歡,我天天給你熬粥。”吳王的眼隻在林氏臉上瞧了眼才對玉琳道:“不許挑食。”玉琳故意吐下舌頭,吳王重又露出笑容,眼不由掃到林氏臉上,曉得林氏是意難平的,可自己隻能給她有實無名的王府女主人地位,別的,不能再給。

    用完早膳,吳王被扶到輪椅上坐下,這麽多年的精心治療,也不過讓吳王能起來走那麽十來步,多的就不行了。為方便吳王出行,王府的所有台階都帶有斜坡即便是玉琳也可以輕易把吳王的輪椅推下去。

    玉琳推著吳王往下走,父女兩人說笑著,尚未走到大門口,就有侍女上前道:“王爺,方才定安侯府來報,定安侯太夫人,昨夜沒了。”

    吳王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按說這種時候,該讓林氏去吊唁才是。他沒說話,林氏也站在那一動不動。過了好一會兒吳王才道:“定安侯太夫人身份尊貴,玉琳,你親自去一趟。”

    這是極高的禮儀了,玉琳雖是小輩,也是禦封的公主,前去給一位侯夫人吊唁,有屈尊之感。不過吳王這樣說,玉琳想總有爹爹的理由。應是後就迴屋。

    林氏瞧著吳王,過了許久才道:“王爺,妾……”女兒不在身邊,吳王的神色還是那樣嚴肅:“林趙兩家,原先有過不合,你合該去吊唁表示善意。但……”吳王沒說完,林氏已經道:“妾已嫁了王爺,王爺說什麽就是什麽。”

    吳王並沒再瞧向林氏,隻是示意林氏把自己推進去,假裝沒聽到林氏那聲若有似無的歎息。

    定安侯聽到玉琳親自來吊唁,饒鎮靜也急忙帶人迎出府門,玉琳一身素服站在那裏,見了定安侯就伸手扶他起來:“本應父王親自來的,隻是父王身體不適,這才遣我來了。”

    定安侯依舊恭敬,請玉琳往裏麵去。

    玉琳到了靈堂,又安慰過定安侯夫人,這才走到靈位前拈香。定安侯太夫人平氏,享年七十有八,在這京城裏,是數得著的大富大貴之人。玉琳想起曾聽到過的,剛要把手裏的香插進香爐,就有人道:“侯爺,秦國公主駕到。”

    秦國公主,今上所有女兒中,唯一一個以國名賜封的公主。她不僅封號不一樣,俸祿府邸都高出眾妹妹們一截。甚至因她覺得沒有合適的夫婿,沒出嫁前就在公主府居住,皇帝也默許。

    但定安侯詫異的不是這點,而是秦國公主的到來,吳王府罷了,可這秦國公主,著實沒什麽來往。但不管如何,定安侯還是帶人出迎。

    秦國公主瞧見玉琳時並不奇怪,隻是對玉琳點一點頭就對定安侯道:“我並不是為自己來的,而是為了,”秦國公主微微一頓,聲音都有些暗沉起來:“為了,順安郡主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擇夫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良某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良某動並收藏擇夫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