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番外:竹生花
重生,他被我玩弄於鼓掌 作者:明擺著大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今晨起來,瞧見大郎君院裏的竹子開了花,瞧那模樣,估摸著也要枯死了。”
謝氏大郎君自出生起,便按著謝氏未來家主的標準教養。
行走坐臥,一言一行,都需得守規矩。
而同為謝相公的兒子,謝大郎君的胞弟,則要離經叛道得多。
他不用守著那些繁瑣的規矩,可以在母親膝下親昵撒嬌,可以痛了就哭,高興了就笑,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
相比來說,謝竹君的日子就要枯燥得多。
不過他並不嫉妒謝蘭疏。
畢竟每個人肩上都有自己的擔子,而他謝竹君的擔子,便是在合適的時機,替父親背負起整個謝氏。
二十幾年來,他一直這樣一日日過著。
直到那個春日,他在弘慈寺的後湖,出聲喚住了一個欲要尋死的女子。
她是聖人的第六女——懷淑公主。
初次見她時,是在卓大郎君的靈堂上,她當著吊唁來客之人的麵,哭得數次暈死過去。
那時他便覺得,她應當是一個十分重情之人。
後來他去弘慈寺上香,遇上了正準備尋死的她。
她站在湖邊,眉宇間是散不去的愁意。姝麗的側頰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顯出幾分潔淨。
謝竹君想:這樣幹淨又重情的女子,不該悄無聲息地死在這片湖水中。
於是他出聲將她叫住,勸她生命可貴,還是珍惜為好。
幸運的是,她好像將他的話聽了進去,臨走前還笑著衝他道謝。
後來好幾次,謝竹君總是能與她相遇。
宮道,朱雀大街,香料鋪……
起先他以為緣分使然,後來便猜出,這位新喪的公主應是看上他了。
她與其他愛慕他的女子不同,即便表達愛意也是落落大方,從不扭捏。
對他示好時,一雙眸子帶著耀眼的期待看著他,讓人不忍心拒絕。
那是謝竹君頭一次主動收下女子的示好。
那種感覺,好像也不錯。
可謝竹君不是輕易動情之人,他怕這隻是公主的一時興起,若自己輕易沉淪,而對方卻及時抽身。
後果他不敢想。
於是謝大郎君頭一次生出了退縮的想法。
趁著一切都還沒開始,及時斬斷也好。
那日她遞上帖子,約他後日去遊湖,他收下了,卻沒有赴約。
這樣委婉的拒絕,心性高傲的公主總能明白。
可是他坐在書案後,聽著窗外滂沱的大雨,看著手中早已熟記於心的書文,無論如何也靜不下心來。
她會去嗎?
這樣大的雨,若是淋濕了,該怎麽辦?
鬼使神差的,他放下書去了湖邊。
街上行人三三兩兩,雨意朦朧,他在岸邊並未看見她的身影。
釋然之間又有些失落。
好像下意識的,他在期待著她的到來。
於是老天聽見了,轉身離去之時,他看見橋下蹲著一道可憐的身影。
那人渾身淋濕,冷得發抖,卻還是抱著肩膀沒有離開。
她顯然也看見了雨中的他,帶著怒氣地衝進他傘中。
然後狠狠地……
抱住了他。
她沒有責怪他的爽約,也沒有抱怨自己的慘狀,隻是在他懷裏委屈地說。
“你再這樣欺負我,我就不喜歡你了。”
那時謝竹君是怎樣迴答的?
他記得那時,他好像也越了界,迴抱住了她,輕聲說:
不要不喜歡他。
他想:他應當是喜歡上她了。
後來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他們守著最後一分禮節,在無數個無人的角落相擁,相愛,互許誓言,私定終身。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即便有變化,也不過是越陷越深而已。
隻可惜造化弄人,一切終究是不得圓滿。
謝竹君沒想過念念會背叛他,不過即便背叛了他,她也休想輕易離開。
他要將她鎖在自己身邊,讓她再也逃離不開他。
新帝雖予他侍中之位,可對他卻並不放心。
他的身邊,到處都是新帝的眼線。
要想讓她能留一條命,謝竹君隻能一遍又一遍地在人前述說著他對她的恨。
朝堂上那些人想殺她,他便據理力爭,將一個個上言的奏折擋迴去。
重華殿中,他安排了信得過的太醫為她診治,保下她的性命;又安插玉屏在她身邊伺候。
不記得是哪一日了,他站在重華殿的宮牆外,想著她如今在做什麽。
隻差一點便進去了,最後新帝出現在眼前。
問他是否對她舊情未了。
謝竹君隻能說:他是想來瞧瞧她過得有多痛苦。
與孫家的親事,謝竹君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真的打算。
他看得出孫二娘子不喜歡他,他也看得出榮國公隻是想利用謝氏好謀求更多的利益,恰好謝氏也需要休養生息。
於是這場他與孫二娘子都不願意的親事,定了下來。
在外人眼中,他與孫二娘子是一對神仙眷侶。
實則每次出遊,他都會拉上孫二娘的心上人——裴去繁。
幾番下來,孫二娘倒是樂在其中,邀他的次數越來越多;隻是苦了裴去繁,一個無心男女情愛的人,被他拉來當擋箭牌。
在此期間,一個叫珠娘的婦人尋到他,自請入重華殿照顧柳姒。
謝竹君同意了。
他從那個婦人身上沒有感受到任何邪念,她應當,可以把她照顧得很好。
一日日過去,謝竹君的計劃即將成功,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將柳姒困在自己身邊,永生永世隻能陪著他一個。
就算她不喜歡也不行,誰叫她主動招惹的自己。
可惜還是出了意外。
揚州出了一樁大事,他被新帝派去處理。
迴來後,柳姒死了。
他那時隻覺茫然:他還沒有把她綁在自己身邊,報複她,她怎麽就提前死了?
不過就算是死了,她的屍骨也隻能是自己殮葬。
他馬不停蹄地入宮,卻從林顯的口中,得知了所有事情的真相。
柳六娘沒有背叛他,她所做的一切,反而是為了救他。
為何會這樣?
謝竹君想不明白。
若林顯所說為真,那他這些日子以來,所做的一切,都算什麽?
他用那些字字錐心的話語,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了她。
即便她在竹亭前,曾將真相親口告訴過自己。
而那時的他是如何迴答的……
他說:他再不會相信她,相信她說的任何一個字。
她聽到那些話時,應當很難過吧。以至於後來她毫無求生之意,幾次尋死。
她痛苦得已經活不下去了,可他卻讓人一次又一次救活她。
讓她在這樣的痛苦中煎熬了數月。
若說從前這樣,是為了報複;那當所有的仇恨都是假的,他所做的一切,又算什麽?
林顯說的沒錯:是他親手逼死了她。
他是個罪人。
在徹底瘋掉之前,謝竹君最後去了一趟申州。
將調查出來的所有真相都告訴了柳彌月。
知道一切都是誤會後,柳彌月倒沒多大反應,畢竟在他心目中,柳姒背叛與否都無關緊要。
畢竟大局已定,事無轉圜。
可當他得知了她的死訊後,卻發了瘋。
質問謝竹君:不是說好的會從新帝手中保下她,為何沒有做到?
謝竹君無法反駁,畢竟柳彌月說的是事實。
他不僅沒有保下她,還親手逼死了她。
他是個罪人。
第二日,柳彌月隨他一道迴了上京。
他說反正小姒也死了,這樣苟且偷生地活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光明正大地活一迴。
盡管也隻活得了短短幾日,也是好的。
不過柳彌月迴到上京後,連第二日都沒活下來。
因為那個瘋子服了毒,跑去甘露殿刺殺新帝。怒得新帝當日就將他的屍身燒了,挫骨揚灰。
所有人都死了。
謝竹君也瘋了,他抱著柳姒的屍身,將謝氏這個擔子丟給了謝蘭疏。
這麽多年,難得逃避。
可惜後來瘋也沒瘋徹底,半路又清醒過來。
想了想還是死了算了,於是他將自己與柳姒合葬在西山頂上。
以為這一生也就這麽結束了。
沒想到,還真有來世。
那個老道士倒沒誆他:若生前同係衣帶,來生還會再見。
不枉他在棺材裏頭係了那麽多個衣結。
隻是這一次,他清醒得太晚了,直到清醒過後才發現。
他又一次地失去了她。
謝氏大郎君自出生起,便按著謝氏未來家主的標準教養。
行走坐臥,一言一行,都需得守規矩。
而同為謝相公的兒子,謝大郎君的胞弟,則要離經叛道得多。
他不用守著那些繁瑣的規矩,可以在母親膝下親昵撒嬌,可以痛了就哭,高興了就笑,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
相比來說,謝竹君的日子就要枯燥得多。
不過他並不嫉妒謝蘭疏。
畢竟每個人肩上都有自己的擔子,而他謝竹君的擔子,便是在合適的時機,替父親背負起整個謝氏。
二十幾年來,他一直這樣一日日過著。
直到那個春日,他在弘慈寺的後湖,出聲喚住了一個欲要尋死的女子。
她是聖人的第六女——懷淑公主。
初次見她時,是在卓大郎君的靈堂上,她當著吊唁來客之人的麵,哭得數次暈死過去。
那時他便覺得,她應當是一個十分重情之人。
後來他去弘慈寺上香,遇上了正準備尋死的她。
她站在湖邊,眉宇間是散不去的愁意。姝麗的側頰在波光粼粼的湖麵上,顯出幾分潔淨。
謝竹君想:這樣幹淨又重情的女子,不該悄無聲息地死在這片湖水中。
於是他出聲將她叫住,勸她生命可貴,還是珍惜為好。
幸運的是,她好像將他的話聽了進去,臨走前還笑著衝他道謝。
後來好幾次,謝竹君總是能與她相遇。
宮道,朱雀大街,香料鋪……
起先他以為緣分使然,後來便猜出,這位新喪的公主應是看上他了。
她與其他愛慕他的女子不同,即便表達愛意也是落落大方,從不扭捏。
對他示好時,一雙眸子帶著耀眼的期待看著他,讓人不忍心拒絕。
那是謝竹君頭一次主動收下女子的示好。
那種感覺,好像也不錯。
可謝竹君不是輕易動情之人,他怕這隻是公主的一時興起,若自己輕易沉淪,而對方卻及時抽身。
後果他不敢想。
於是謝大郎君頭一次生出了退縮的想法。
趁著一切都還沒開始,及時斬斷也好。
那日她遞上帖子,約他後日去遊湖,他收下了,卻沒有赴約。
這樣委婉的拒絕,心性高傲的公主總能明白。
可是他坐在書案後,聽著窗外滂沱的大雨,看著手中早已熟記於心的書文,無論如何也靜不下心來。
她會去嗎?
這樣大的雨,若是淋濕了,該怎麽辦?
鬼使神差的,他放下書去了湖邊。
街上行人三三兩兩,雨意朦朧,他在岸邊並未看見她的身影。
釋然之間又有些失落。
好像下意識的,他在期待著她的到來。
於是老天聽見了,轉身離去之時,他看見橋下蹲著一道可憐的身影。
那人渾身淋濕,冷得發抖,卻還是抱著肩膀沒有離開。
她顯然也看見了雨中的他,帶著怒氣地衝進他傘中。
然後狠狠地……
抱住了他。
她沒有責怪他的爽約,也沒有抱怨自己的慘狀,隻是在他懷裏委屈地說。
“你再這樣欺負我,我就不喜歡你了。”
那時謝竹君是怎樣迴答的?
他記得那時,他好像也越了界,迴抱住了她,輕聲說:
不要不喜歡他。
他想:他應當是喜歡上她了。
後來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他們守著最後一分禮節,在無數個無人的角落相擁,相愛,互許誓言,私定終身。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即便有變化,也不過是越陷越深而已。
隻可惜造化弄人,一切終究是不得圓滿。
謝竹君沒想過念念會背叛他,不過即便背叛了他,她也休想輕易離開。
他要將她鎖在自己身邊,讓她再也逃離不開他。
新帝雖予他侍中之位,可對他卻並不放心。
他的身邊,到處都是新帝的眼線。
要想讓她能留一條命,謝竹君隻能一遍又一遍地在人前述說著他對她的恨。
朝堂上那些人想殺她,他便據理力爭,將一個個上言的奏折擋迴去。
重華殿中,他安排了信得過的太醫為她診治,保下她的性命;又安插玉屏在她身邊伺候。
不記得是哪一日了,他站在重華殿的宮牆外,想著她如今在做什麽。
隻差一點便進去了,最後新帝出現在眼前。
問他是否對她舊情未了。
謝竹君隻能說:他是想來瞧瞧她過得有多痛苦。
與孫家的親事,謝竹君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真的打算。
他看得出孫二娘子不喜歡他,他也看得出榮國公隻是想利用謝氏好謀求更多的利益,恰好謝氏也需要休養生息。
於是這場他與孫二娘子都不願意的親事,定了下來。
在外人眼中,他與孫二娘子是一對神仙眷侶。
實則每次出遊,他都會拉上孫二娘的心上人——裴去繁。
幾番下來,孫二娘倒是樂在其中,邀他的次數越來越多;隻是苦了裴去繁,一個無心男女情愛的人,被他拉來當擋箭牌。
在此期間,一個叫珠娘的婦人尋到他,自請入重華殿照顧柳姒。
謝竹君同意了。
他從那個婦人身上沒有感受到任何邪念,她應當,可以把她照顧得很好。
一日日過去,謝竹君的計劃即將成功,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將柳姒困在自己身邊,永生永世隻能陪著他一個。
就算她不喜歡也不行,誰叫她主動招惹的自己。
可惜還是出了意外。
揚州出了一樁大事,他被新帝派去處理。
迴來後,柳姒死了。
他那時隻覺茫然:他還沒有把她綁在自己身邊,報複她,她怎麽就提前死了?
不過就算是死了,她的屍骨也隻能是自己殮葬。
他馬不停蹄地入宮,卻從林顯的口中,得知了所有事情的真相。
柳六娘沒有背叛他,她所做的一切,反而是為了救他。
為何會這樣?
謝竹君想不明白。
若林顯所說為真,那他這些日子以來,所做的一切,都算什麽?
他用那些字字錐心的話語,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了她。
即便她在竹亭前,曾將真相親口告訴過自己。
而那時的他是如何迴答的……
他說:他再不會相信她,相信她說的任何一個字。
她聽到那些話時,應當很難過吧。以至於後來她毫無求生之意,幾次尋死。
她痛苦得已經活不下去了,可他卻讓人一次又一次救活她。
讓她在這樣的痛苦中煎熬了數月。
若說從前這樣,是為了報複;那當所有的仇恨都是假的,他所做的一切,又算什麽?
林顯說的沒錯:是他親手逼死了她。
他是個罪人。
在徹底瘋掉之前,謝竹君最後去了一趟申州。
將調查出來的所有真相都告訴了柳彌月。
知道一切都是誤會後,柳彌月倒沒多大反應,畢竟在他心目中,柳姒背叛與否都無關緊要。
畢竟大局已定,事無轉圜。
可當他得知了她的死訊後,卻發了瘋。
質問謝竹君:不是說好的會從新帝手中保下她,為何沒有做到?
謝竹君無法反駁,畢竟柳彌月說的是事實。
他不僅沒有保下她,還親手逼死了她。
他是個罪人。
第二日,柳彌月隨他一道迴了上京。
他說反正小姒也死了,這樣苟且偷生地活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光明正大地活一迴。
盡管也隻活得了短短幾日,也是好的。
不過柳彌月迴到上京後,連第二日都沒活下來。
因為那個瘋子服了毒,跑去甘露殿刺殺新帝。怒得新帝當日就將他的屍身燒了,挫骨揚灰。
所有人都死了。
謝竹君也瘋了,他抱著柳姒的屍身,將謝氏這個擔子丟給了謝蘭疏。
這麽多年,難得逃避。
可惜後來瘋也沒瘋徹底,半路又清醒過來。
想了想還是死了算了,於是他將自己與柳姒合葬在西山頂上。
以為這一生也就這麽結束了。
沒想到,還真有來世。
那個老道士倒沒誆他:若生前同係衣帶,來生還會再見。
不枉他在棺材裏頭係了那麽多個衣結。
隻是這一次,他清醒得太晚了,直到清醒過後才發現。
他又一次地失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