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主宰的意識正投在綠蘿世界西北側邊界的一座異化精靈部落內。


    這裏並不是一處要塞級別的基地,研究價值也不高。就連部落中央生命之樹都已經被分解、萃取出精華,用以支持進化腔在生命力領域的高階研究。


    整個精靈部落,除了處於核心區的孵化場和附帶建築單位外已是一片平坦,隻有在部分精靈的花園和牧場位置,有著大小不一的腫瘤組織。


    這些腫瘤內儲存著未來及經過分裂池篩選並加入蟲群基因的精華。


    主宰正是為此而來。


    之前說過。


    一個世界的南北兩極,通常是冷極,東西兩極則是熱極,各自聯通水、火元素界。


    冷熱交匯下,在世界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角,通常維持的永不停歇的風暴。


    各個世界的法師一般通過這裏時不時刮起的龍卷風直入高空,以進入氣元素界。


    相比土元素更加旺盛的大迷宮,這裏的魔獸更加偏向於氣屬性。


    不過主宰來這裏並不是尋找魔獸精華。


    而是找一種植物。


    這裏花園曾經培育著一種氣屬性噴瓜,在其成熟時能將種子高速噴發出去。


    種子上的外殼覆蓋一層親和氣元素的基團,能夠小幅度的增加拋射物的射程和威力。


    相比熄風蛾鱗毛的隱蹤與月翼獸絨毛掀起狂風的特性,這種專門為拋射物提供的基團無疑更加適合刺蛇的棘刺。


    說來也是令人唏噓。


    大迷宮中如此龐大的魔獸類群,卻愣是沒找到幾種以拋射硬質角質、骨針作為攻擊方式的魔獸。


    連想給刺蛇進化找些額外的樣本都做不到。


    天知道當初的蟲群,是在哪個旮旯找到刺蛇原型樹懶獸這麽奇葩的生物的。


    就在主宰思索著如何進一步增加刺蛇戰力的時候。


    王蟲巢穴突然予以示警:偵測到劇烈的空間波動!


    不過主宰卻反而長舒了口氣:“終於突變結束了。”


    就在通天蟲管不遠處,菲洛希爾-分裂池旁,一座極少有的,沒有和孵化場相連的次維度孵化腔內。


    性質特殊的幽能,正不斷對周遭的空間產生衝擊。


    方圓數百米的範圍內,一切事物都在隱隱失去色彩。


    這是暗影界和現實維度隱隱交融的跡象。


    伴隨著次維度發育腔開始休眠,內部腔體從暗影界轉入現實維度。


    狂飆的幽能更是直接衝上天際。


    念力爆發形成風暴,甚至將一旁膠黏的分裂池液體吹出粼粼波紋。


    撕拉——


    次維度發育腔連同其內部的蟲繭被一同撕碎。


    在因為時空間波動,陰明不清楚,隱隱可以看到,一個背甲高嵩的生物,懸浮在原處。


    王座。


    隻是,這時它的體型,已經從“帶棚三蹦子”,提升到了“前四後八大貨車”的規模


    不過它作為主宰座椅的作用依舊沒變。


    在背甲上端,數條猙獰甲刺的包圍下,一小塊遍布神經感受器和幽能通道的組織暴露在外,正是為主宰準備的“外置連接口”。


    隻見接口周遭的杆狀神經索微微閃動了一下,主宰的身影便刷的一下,被折躍過來,端坐於王座之上。


    兩者的幽能迅速交匯,凝成一體——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可以將王座看做是主宰的外置折躍器官。


    唯一的缺點就在於,相對王座的體型,主宰實在不明顯。尤其是在主宰現在身高不足半米的情況下。


    彌漫的幽能,從王座全身漸漸升起,那些因為時空相隔而暫放腳步的世界,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了……


    …………


    蠻荒世界。


    自從主宰將莫塔-異蟲病毒,丟到這個世界之後,已經過去了大概七天的時間。


    也就是這短短的一周內。


    這個世界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並不是尋常感染世界的變化。


    菌毯確實出現了,卻無比和諧的融入了自然環境中,無窮無盡的感染體也確實肆虐了一段時間,但又飛快的消弭。


    整個世界依舊是一片綠樹如茵的樣子,甚至比之前要繁茂了數倍。


    事實上,在主宰的特意放任之下,這裏的莫塔-異蟲病毒已經失控了……


    如果是正常異蟲病毒感染的話。


    在病毒深度傳播後,菌毯將會大範圍出現,並將除了具有戰鬥價值的大型感染體以外的植物、微生物與小型動物分解吸收,轉化為有機質儲備,以支持後續孵化場生產消耗。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而在蠻荒世界。


    別說分解“無用生物”了,就連菌毯的“全光譜光合作用”、“碳質萃取”、“無機合成”等多項基因科技都被病毒灌注給了蠻荒世界的植物和真菌。


    由此產出的大量有機質又在強化後的動物啃食中注入生態係統內,以加速整個世界的碳質循環,並讓世界呈現出極度豐茂的模樣。


    這些異常歸根結底,是因為莫塔病毒和正常異蟲病毒對環境要求的迥異導致的。


    正常異蟲病毒喜好幽能,最適宜的生存環境是蟲族單位體內,所以它會竭盡全力改造感染體,讓它變得更像蟲族。


    而莫塔病毒和生命力量更加親近,周圍生命力量越濃鬱越事宜它的生存。


    加之莫塔病毒的特性就是菌群越複雜,喚起的生命力量越強大。


    因此,隻是經過了數輪迭代後,莫塔病毒就開始主動誘導生物變異,以增加感染體內的菌群種類。


    但單獨感染體能夠製造的內環境畢竟高度一致,異蟲病毒又增加了菌群之間相互之間基因交流的頻率,即便莫塔病毒催化到極限,能產生的菌群種類也有限。


    不過,若是將目光投向其它感染體呢?


    就比如說,人類的腸道菌群和狗有 63%重疊,和豬有33%的重疊,和老鼠則隻有20%的重疊。


    物種不同,內環境不同,共生的菌群自然也不同……


    而一個類地球環境的世界能有多少種動植物呢?


    按照蟲巢意誌中記錄的數據,通常是兩百萬到三千萬種,不過多是微型的蟲豸,常見的大型動植物也就千多種。


    太少了!


    在異蟲病毒高速進化的特性下,莫塔病毒恨不得讓整個蠻荒世界每一個獨立個體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內環境。


    由此。


    莫塔病毒在這座蠻荒世界,塑造出了一個極其詭異的篩選機製。


    不再是以“優勝劣汰”這種樸素的進化邏輯,而是開始無限製的追求“物種多樣性”。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情況普遍出現在蠻荒世界每一個物種身上。


    隻不過是短短一周的時間,整個蠻荒世界就已經找不到一對相貌相似的親子……


    不過相對的,這個世界的生命力量平均產出,已經達到血肉深淵的三分之一水平——要知道,血肉深淵可隻有數省大小……


    在蠻荒世界的一角。


    這裏的生命力量的濃度甚至已經超過了血肉深淵的寄生心覆蓋區,卻又全部攏在生命體內成為提升細胞活性的養料。


    由此帶來的極盛繁茂,甚至讓這片區域的植被層層堆疊,在內部搭建出數十層相對獨立的生態環境。


    就在這座由植被構成的“摩天大廈”中央。


    莫塔本人,就位於此處。


    不過奇怪的是,在病毒無可抑製的當下,她非但沒有逃跑。


    反而徹底放開了對身體的束縛,與外界的“進化瘟疫”交互著,憑借自然之子的軀體吞吐、革新著病毒……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蟲族在晶壁係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字印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字印章並收藏蟲族在晶壁係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