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嘛,豈會甘心將風頭拱手相讓?更何況,現場還有如此眾多貌若天仙、活潑可愛的女孩子。


    於是,桂疆野和灰知嫁挑起的“百度少昊”話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演變成了一場大型的科普盛宴。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率先下場的竟是巫夜楓。他那如冰山般冷峻的麵龐,配上不緊不慢、透著絲絲冷意的語氣,宛如寒潭之水,如果是炎炎夏日肯定沁人心脾,隻是在這初秋就多了幾分冷意。


    “掌管木工的乃是鷯雉。在少昊氏時期,它被委以重任,成為工官,專門負責掌管木工技藝。據說,隻要是與木工相關的物品,鷯雉都能信手拈來,猶如探囊取物。”


    “這怎麽可能!世間怎會有如此能人?”桂強野這個現眼包,一看這麽多人跟自己較勁兒,簡直是鬥誌昂揚,抓到巫夜楓話中的漏洞,立即開噴。能夠看到冰山臉變色,桂強野表示非常期待。


    “是啊!即便是煉丹大宗師、煉器大宗師、陣法大宗師等頂尖大宗師們,也不敢妄言自己從未失手。”林燕燕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眨呀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好奇和質疑。


    蘇小丫算是看明白了,這林燕燕就是個無腦護短的,雖然不知道他堂哥出於什麽原因跟巫夜楓抬杠,反正堅定的站在堂哥這邊聲援就對了。


    幸好,也不是什麽大是大非的事情。


    “林姐姐說的太對了。就連神都有力有未逮之時,鷯雉又怎能無所不能?”風玉箏就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不懂就問。


    巫夜楓既然敢大大方方的說出來,自然是有自己的底氣。眼見小夥伴們這會兒幾乎都在質疑,也不著急,隻是慢悠悠的解說原委:


    據說,鷯雉長久以來都頻繁地出沒於山林之間,猶如一個不知疲倦的探險家一般,用心細致地觀察著每一種樹木所獨有的質性特點。


    包括質地軟硬度,包括紋理走向,包括樹木的強度、彈性、重量,包括木質纖維疏密度、包括外觀形態以及氣味……


    正因如此,無論他打算著手製作何種物品時,都會先不辭辛勞、極為認真地去深入了解相關信息,琢磨需要製作物品的特性、功能。


    然後將物品所需與這些樹木各自獨特的特性完美契合起來。


    一旦發現那種形態極其符合物品要求的樹木,那麽它那渾然天成的美妙姿態便會瞬間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接下來,隻需要稍稍施展一些巧妙的加工手段,一件令人讚歎不已的作品就能輕而易舉地大功告成。


    然而,如果沒有產生那種恰到好處的感覺,也就是當他覺得樹木的形態還不夠理想或者未能完全滿足自己的期望時,他絕對不會貿然動手去進行製作。


    相反,他會繼續堅持不懈地尋找和篩選,直到找到那個真正與之相匹配的完美之選為止,主打一個寧缺毋濫。


    巫夜楓詳細而生動的解說傳入了蘇小丫的耳中。蘇小丫仿佛突然間被一道靈光擊中,心中頓時湧起一種恍然大悟、醍醐灌頂般的奇妙感受。


    蘇小丫幾乎是下意識開始思考:何謂道?所謂的道究竟存在於何方呢?芸芸眾生,無數渺小平凡的存在,他們也能夠追尋到嗎?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往往深陷於迷茫之中,根本無從知曉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去追尋這神秘莫測的道。


    甚至,他們渾渾噩噩一生,都不明白生存的意義,就這樣糊裏糊塗的度過短暫的一生。


    而鷯雉,則是將一件最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也就變得不平凡起來。


    仔細感悟,就能夠發現他的一舉一動,在以一種實實在在的方式詮釋道法自然的真諦。


    原來,隻要我們像鷯雉那樣,耐心細致地去觀察世間萬物,尊重並順應它們原本的規律和特性,或許就能在不經意間領悟到那隱藏在平凡背後的大道至理。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道至簡。


    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無論是一項技術、一門學問還是一種功法,如果被搞得異常深奧難懂,那多半是因為人們還未能看透其本質核心;如果變得極為繁雜紛亂,那也很可能是因為尚未準確把握住其中最為關鍵的步驟和要點。


    在激烈的搏擊較量之中,一個人若出招過於繁多,那就意味著他所施展出來的大部分招式都是多餘且毫無作用的,真正能夠有效製敵的招數則相對較少。


    同樣地,一位大夫若是開出的藥方數量眾多,那麽這恰恰顯示出他對於治療方法缺乏精準的把控能力,隻能憑借那些自己都無法確切判斷療效的藥物去嚐試摸索。


    所謂的博大精深,很多時候不過是由於沒能清晰地認識事物的真實麵目、未能緊緊抓住關鍵所在,進而沉迷於自我營造出來的那種看似繁複紛雜的表象當中,難以自拔罷了。


    反觀那些真正的武術高手,他們在與人搏擊之時,通常隻需要使出一招便能成功製敵,而且這一招必定會精準地命中對方的要害部位,絕不會與對手糾纏不休,曆經數百個迴合之後方才將其擊倒在地。


    而醫術高明的大夫呢,則總是能夠迅速地洞察病情,然後以一針見血的方式對症下藥,使得患者藥到病除,根本無需開具一堆雜亂無章的藥物來騙取錢財。


    可以說,真正的神醫反而聲名不顯。比如在藍星醫學領域,最為人津津樂道華佗以及他的大哥、二哥所代表的不同境界,這恰恰也反映出了醫學發展中的三個關鍵階段——預防、初期治療與病情控製、重症治療與手術。


    先說華佗的大哥,其所秉持的乃是預防醫學之境界。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理念可謂是極為超前。


    他治病的重心放在病情尚未發作之前,通過細致入微地觀察患者的生活習慣、身體狀況等各個方麵,並加以適當的調理,從而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種預防為主的觀念,竟與後世的預防醫學理念如出一轍。可以想象,在那個醫療條件相對簡陋的古代,能有如此前瞻性的思維,實在難能可貴。


    再看華佗的二哥,他擅長的則是初期治療與病情控製。一旦發現病情剛剛發作,便能迅速采取措施,精準地控製住局勢,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這充分彰顯了中醫的早期幹預及治療原則,即強調在疾病初露端倪時便果斷出手,施以有效之法,以阻止其蔓延擴散。此等醫術,無疑為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更多康複的希望。


    最後談到華佗本人,那更是令人驚歎不已。當麵對病情已至最為嚴峻的時刻,他依然能夠憑借高超的技藝施行複雜且高難度的手術,甚至還創造過起死迴生的奇跡。


    華佗在外科學術領域展現出來的卓越才華,不僅是其個人能力的體現,更為中醫外科的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勳。他的手術技巧和膽略,成為了後世醫家們學習和追求的目標。


    華佗之能自然值得所有人欽佩。可是,如果能夠在病情尚且剛剛處於萌芽狀態就醫治,病人不僅多了活下來的希望,更能夠少遭受許多的苦痛和折磨。


    可惜的是,畏疾忌醫不隻有蔡桓侯這樣一位顯赫君主。


    按理說,華佗他大哥醫學造詣最高,應該聲名遠播。可惜的,事實上聽說過華佗他大哥的寥寥無幾。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可見,在某一區域把某一件事情做到了極致,自然而然就能夠將問題從源頭解決。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唯一的“缺陷”——默默無聞。


    畢竟,從源頭解決問題,幾乎是手拿把掐毛毛雨,格外輕鬆簡單,落在外人眼中反而顯不出其本事來。


    可見,大道至簡的理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大道至簡還體現在那些精明能幹的商人身上。他們更是懂得如何通過一招巧妙的策略搶占先機,從而實現步步領先的優勢地位,外在表現就比醫者和軍隊要亮眼許多,能夠讓人很直觀的看見。


    此外,那些高瞻遠矚、見識不凡之人,在給予他人指點迷津的時候,往往隻需寥寥數語就能一語中的,道破其中隱藏著的玄機奧秘,完全不必長篇累牘、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當然,深入淺出,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在搏擊較量中,出招過多就是說明無效的招數太多,有效的招數太少,攻擊力和殺傷力自然就缺乏。不然的話,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就不會被奉為絕學了。


    蘇小丫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學的太過龐雜了?


    可是,看看自己丹田裏麵的十個元嬰,再看看意識海中的元神,特別是那一片浩瀚無垠的星空,蘇小丫迷茫了。


    不知不覺間,她的攤子越鋪越大了。可是,她真的能夠撐起來嗎?


    感受到蘇小丫的迷茫,原本就時刻關注蘇小丫的虞書衡隻思考了一會兒,就明白蘇小丫應該是鑽牛角尖了。


    大道至簡是至理名言。不過,不是還有道法自然麽。他和蘇小丫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修煉方向與普通人而言,也是不一樣的。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博大精深”這個詞匯常常被用來形容某種知識體係、文化傳統或者思想流派等,但其中卻隱藏著一個顯著的悖論:那便是廣博與高深之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關係。


    當我們探討學問或個人興趣愛好時,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的涉獵範圍極為廣泛,那麽他幾乎不可能對每一項領域都能做到精通。


    無論是個體、團隊還是整個國家,其精力、能力以及所擁有的智慧終究是有限的。


    因此,想要在各個方麵都表現得出類拔萃,麵麵俱到且實力強勁,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人力終有窮,天道終有定。


    迴首往昔,縱觀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現象,若要說它們“博大精深”,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隻要我們更深入地去剖析這些文化內涵,便會驚覺那些表麵看起來廣袤無垠、包羅萬象的文化體係,絕非在每個層麵都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精深境界。


    往往,隻有在某些特定的領域內,才能夠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和深厚的造詣,至於其他方麵,則可能更多地充斥著虛假的吹噓和敷衍了事的應付。


    正所謂“大道至簡”,其所蘊含的意義在於追求“少而精”,即通過簡潔明了的方式揭示事物最本質的規律;


    而“博大精深”則恰恰相反,它強調的是“多而廣”,試圖涵蓋盡可能多的知識和信息。


    如此一來,兩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對相互對立的矛盾體,宛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麵,既相互依存又彼此排斥。


    當然,如果從唯物主義的辯證法角度來審視,我們會發現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相互轉化的奇妙關係。


    大道至簡這一理念看似簡潔明了,但實際上它需要廣泛地汲取各種知識和經驗,並將其與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相互交融、彼此貫通。


    然而,僅僅做到融會貫通並不意味著就能夠達到大道至簡的境界,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產生新的複雜局麵,形成新的“博大精深”之態。


    要想真正實現大道至簡,僅靠融貫中西、博采眾長這些基礎性工作是遠遠不夠的。


    在此之後,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整合與創新,勇敢地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和束縛,運用敏銳的洞察力去粗取精,準確地把握住事物的關鍵所在和本質核心。


    這就就如同揮動那把著名的奧卡姆剃刀一般,毫不留情地剔除掉那些沒有實際作用的、可有可無的以及並非本質性的元素,最終將眾多繁雜的信息融合成為少數但卻極為精煉的精華部分。


    正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意思是說,在追求學問的道路上,我們所積累的知識會日漸增多;但當我們探尋真理和大道時,則應該不斷簡化和減少不必要的內容。


    隻有經過這樣一個由繁到簡、由多到少的提煉過程,才能真正領悟並掌握大道至簡的精髓所在。


    因為蘇小丫保留了十個元嬰的秘密,所以虞書衡的判斷,也隻能夠是從他自己純粹的建木修煉體係去思考,去總結,去提煉。


    所以說,信息的不對等,總會造成誤差。這番感悟對於虞書衡而言,自然是讓他的修為又增進了幾分。


    差之毫厘,失之千裏。


    對於擁有十個不同屬性元嬰的蘇小丫而言,大道至簡又是另外的一番解釋了。至於能不能很好的將大道至簡運用於自身,就看蘇小丫自己能不能真正悟透個中真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沐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沐渲並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