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裏,京都的天空湛藍如寶石,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在大地上,給整座城市帶來了一絲溫暖。


    京都的大街小巷彌漫著秋天的氣息。街道兩旁的樹木葉子漸漸變黃,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一首悠揚的秋曲。金黃色的落葉飄落在地麵上,如同在地麵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美麗的秋景,卻無人欣賞。街上的行人都來去匆匆,他們穿著厚重的衣物,腳步匆忙地穿梭於街頭巷尾,臉上透露出一種風雨欲來的緊迫感。


    不得不說,京都的老百姓都是敏感的,他們對於危險有著一種天然的敏銳。


    仙人啊!


    國師殿?!


    雖然,老百姓私底下都會擠眉弄眼,彼此打著心知肚明的眉眼官司。但是,縣官不如現管。憑借小市民天然的敏銳,京都老百姓聰明的沒有宣之於口,反而都在默默的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儲存食物。


    真的要變天了呢。


    心裏期盼,麵上可是一點兒不敢表露出來,還是先想想一大家子怎麽在動亂裏好好的活下去吧。


    正是因為這種緊迫感,使得京都的老百姓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目標和任務,無暇欣賞周圍的美景,忙忙碌碌的如同螞蟻,一點點想辦法往家裏扒拉食物。


    民以食為天啊!


    唉!


    如果能夠離開,他們早就離開了。可是,宇文邕早就控製、封鎖了京都。能跑的,早就跑了,剩下的都是跑不了、不能跑、跑不動的人。


    不得不說,宇文邕其實還是有些能力的。京都封鎖了這麽久,京都的糧食隻漲了五倍,而且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有足夠的存糧。


    當然,寧王宇文泰、端王宇文墉 、瑞王宇文傑 、安王宇文謙 、煜王宇文拓、康王宇文康這些藩王,不對,是反王,他們的貢獻是巨大的。


    誰讓宇文邕早就盯死了他的這些兄弟和他們的勢力呢。


    合縱連橫,宇文邕玩的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如果六王不是果斷擁兵自立,最終的贏家一定是宇文邕。


    太後瞿梓憓,其母族是大將軍府,瞿家掌控著大岩國四分之一的兵力。因為皇後無子,所以瞿家一直掌控著京都城三大護城軍之一的京畿衛,占整個皇城護衛兵力的五分之二。


    宇文邕登基後,直接封瞿梓憓為母後皇太後,自己的生母宮姝兒為聖母皇太後。


    這都是約定俗成的,聖母皇太後是皇帝的親生母親,即先帝的嬪妃;母後皇太後是皇帝的嫡母,即先帝的正室皇後。


    瞿梓憓本來就沒有皇子,自然是不會在意誰登基為帝,隻要瞿家的兵權在手,不管是瞿家還是瞿梓憓就能夠安然無恙。


    所以,瞿梓憓並沒有跟聖母皇太後宮姝兒爭權奪利,反而安安心心避在自己的宮殿,不僅擺明車馬用正宮之位認可宇文邕的正統性,還將後宮權利拱手相讓。


    她的退讓換來瞿家的兵權,劃算。


    當然,宇文邕也不是傻子,護衛皇城內城的兵力,自然全部都是自己的親衛——金吾衛。


    還有維護京都秩序的巡防軍,自然也是宇文邕的心腹掌控。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如果不是六王獨立,瞿家的兵權遲早也會被迴收。當然,看在母後皇太後識趣的份兒上,宇文邕也不會趕盡殺絕。母慈子孝,記錄在史記上自然也是帝王的一種美德。


    上位者,恩威並施。


    宇文邕是太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悉心培養的皇室繼承人,心機、謀略、禦下、平衡一樣都不缺。


    六王自立,幾王母家勢力沒少被宇文邕薅羊毛,加上馮知汲這個緋衣衛首領,京都想要囤糧發國難財的,那是一個比一個下場慘,能夠捐出全副家當保下一家老小還是幸運的,那仗著送女兒去老王爺家當了第十八方寵妾的方員外,領頭囤積糧食,直接被當做了殺雞儆猴的那隻雞,全家直接被滅門,一個不剩。


    有了打樣的,加上緋衣衛的手段,宇文邕直接掌控了全京城的糧食。不得不說,這些人囤糧的能力,真的不能小覷,緋衣衛統計的結果,一共收繳了5000萬石,加上京都國庫的存糧也差不多接近1500萬石。


    當然,國庫存糧宇文邕是絕對不會放出來給普通老百姓吃,肯定是留給軍隊保持戰鬥力。


    可是,耐不住自家幾個兄弟都心比天高阿,每個陣營偷偷摸摸存儲的糧食可不就便宜了宇文邕。加上一些想要奇貨可居發一筆橫財的商人,可不就都給宇文邕做了嫁衣裳。


    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三斤糧食來計算,京都目前常駐人口大約一百一十萬人,每天就要消耗三百三十萬斤糧食。一年就需要消耗一十二萬零七百八十萬斤左右,五年就需要六十萬三千九百萬斤左右。


    1石=10鬥=100升=118.4斤


    六十萬三千九百萬斤差不多等於五千一百零一石。


    所以,哪怕京都全線封鎖了,京都人五年都不可能缺糧。


    這也是一開始宇文邕放任京都稍微亂一亂的原由。不然,哪裏有機會讓緋衣衛順理成章的收繳糧食呢。


    加上按戶籍每天每人限購糧食,京都不穩也穩了。


    這也是宇文邕聽到六王自立也不慌的原因。他的伏筆都還沒有啟動呢,結果六王就自己玩死了五個,隻剩下宇文墉。


    果然,論收買人心,還得是讀書人。德妃司馬紫涵這些年可沒有少讓她母族給宇文墉造勢。


    清流領袖阿!


    左丞相司馬炎陽,國子監監正司馬炎律,還有在翰林院早早給宇文墉立人設的司馬亓清,天下學子誰不服?


    有了這麽強大的關係網,端王宇文墉想要名聲不好都不行。


    這些個文人,最厲害的就是筆杆子和巧嘴。


    所以,最後隻剩宇文墉的嶺南道,咳咳!大半個嶺南道,也實屬正常。


    至於有威武將軍府當後盾的安王宇文謙,有鎮守南蠻的異姓王仇撐腰的煜王宇文拓,有大岩國最為富有的皇商家族作為支撐的瑞王宇文傑,隻能說光有腦子沒有智慧,魚肉百姓還想君臨天下?


    嗬嗬!


    就算真的要做,也得豎立個靶子,扯個遮羞布擋擋。沒看人家都要老老實實給自己造反立一個替天行道的人設,一個個搞得自己封地天怒人怨的,就不知道跟宇文墉學學。


    嶺南道的居民,難道沒被宇文墉收拾?隻不過宇文墉心黑,做的隱蔽罷了。宇文邕是真的看不上其他幾個兄弟的那點子手段。


    這一迴,京都伴隨著蘇小丫一行人到京,終於如同在炸藥桶裏扔下了一根火柴,瞬間炸了。


    原本就暗潮洶湧的各方勢力,此刻更是蠢蠢欲動。


    尤其是其他幾位王爺的勢力,更是暗搓搓的準備著。開玩笑,自己的主子都被宇文邕給收拾了,而宇文邕顯然也對他們心存不滿。再看看緋衣衛的行事手段,他們深知日後必定沒有好日子過。因此,麵對這樣難得的機會,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倒戈,準確說,是送上一份“投名狀”。


    相比之下,普通老百姓的消息來源要狹窄得多。


    京都稍微有點本事的人,盡管沒有親眼目睹國師殿的神跡,但來自九個國家的一致消息,又怎能讓他們輕易相信這隻是空穴來風?


    此外,加上宇文傑和海闊、海公公親自現身說法,更讓人無法質疑。


    沒錯,宇文傑確實全力以赴地宣傳國師殿,宣傳蘇家,以及仙術的神奇之處。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到國師殿。這可是他的信仰啊!他自豪!


    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同時,海闊和海公公也積極參與其中,大力宣揚。他們明白,隻有讓更多人相信,才能更好地推動國師殿的推廣。


    信仰之力啊!


    他們能做的不多,隻能夠盡可能多傳播傳播,讓更多人能夠知道國師殿的神奇。


    一時間,京城風聲鶴唳,就連唿吸的空氣中也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仿佛時間在這一刻也變得格外緩慢。


    山雨欲來風滿樓!


    京城。


    太皇太後的雍和宮。


    太皇太後看著自己最中意的孫子,她也不想宇文家族毀了。可是,現在不反抗,等江山丟了以後說什麽都沒有意義了。


    宇文邕端起一杯剛剛泡好的茶,輕輕吹了吹,然後抿了一口,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他的目光不時地瞥向太皇太後,試圖從她的表情中尋找一些線索,但太皇太後隻是靜靜地看著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宇文邕放下茶杯,深吸一口氣,終於開口說道:“祖母,朕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太皇太後微微一笑,輕聲說:“皇帝,這天下是你的,自然要由你來做主。不過,有些事情也需要聽聽大臣們的意見,不能一意孤行。”


    宇文邕點了點頭,說:“祖母說得對,可是朕擔心那些大臣們會有私心,不能完全為國家著想。”


    太皇太後拍了拍宇文邕的手,安慰道:“孫兒,不要過於擔憂。隻要你保持清醒的頭腦,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就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宇文邕感激地看了太皇太後一眼,說:“多謝祖母教誨,朕一定會謹慎行事的。”說完,他又端起茶杯,陷入了沉思之中。


    宇文邕慢慢的慢慢品嚐著手中的茶,隻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澀。


    太皇太後一身華麗的宮裝,衣料上用金線繡著精美的圖案,彰顯著她的尊貴地位。她的麵容慈祥而威嚴,歲月的痕跡並沒有掩蓋住她年輕時的美麗。她的眉毛如彎月般優雅,眼睛深邃而明亮,透露出睿智和果斷。她的皮膚白皙如雪,微微透著紅暈,顯示出健康和活力。


    她的頭上戴著一頂華麗的鳳冠,上麵鑲嵌著各種珍貴的寶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她的頭發梳成了一個精致的發髻,用金簪和珍珠固定,展現出她的高貴氣質。她的耳朵上戴著一對精美的耳環,項鏈上的寶石在她的胸前閃耀,與她的宮裝相得益彰。


    太皇太後的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雍容華貴的氣息,她的姿態優雅而端莊,仿佛天生就是為了統治這個宮廷而存在的。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威嚴和智慧。


    這才是真正的皇室氣度。


    隻可惜,幾個弟弟根本就不懂。他們身上,甚至都沒有皇室血脈。身份又高貴到哪裏去呢。


    隻是,真的要驚動祖宗們嗎?


    宇文邕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些,可是祖母處心積慮籌謀了幾十年的。也不知道找了多少高人,才好不容易尋到這樣一個法子。


    隻是,宇文邕有些沒有把握,準確來說,對於一切他掌握不了的事物,他都抱著懷疑態度。


    龍氣、國運,這些大家都還能夠理解,可是吞噬?這已經超出了眾人的認知範圍,他們無法想象如何去吞噬一個國家的國運和龍氣。


    宇文邕坐了許久,最後離開雍和宮也沒有下定決心。


    隻是,宇文邕的心,到底也亂了。他叫來自己的幾個心腹謀士,如今的黃門侍郎、戶部侍郎……


    “陛下,國師殿是真,都是那個叫虞書衡的直接施展神跡建造的。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陛下,那蘇小丫有一艘飛舟,能夠在天上飛,我們要想辦法嗎?\"


    宇文邕沉默片刻,這些已經超出了人力範圍了。遲疑許久,最終還下了決定:


    “派人去調查一下這個所謂的‘吞噬’到底有沒有人曾經成功過。”想了想,宇文邕還是加了一句:\"加強對京城的監控,防止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另外,通知軍隊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宇文邕的安排。雖然他們心中依然充滿了疑慮,但也知道目前隻能先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


    哎!


    如今,除了用仙法打敗仙法,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了。


    隻要想想長壽丹,還魂丹……


    特別是還有返老還童的丹藥……


    誰的心頭不是火熱啊!


    可是陣營不同,他們就是想,也是得不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沐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沐渲並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