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
瑞王宮。
瑞王宇文傑。
宇文傑陰沉著臉,目光冷冽地盯著麵前的謀士趙荊椪,心中的不滿和憤怒幾乎要噴湧而出。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等待和拖延,一年過去了,他的軍隊竟然還未能訓練好。
\"說!到底什麽時候我們才能攻打京城?\"
宇文傑咬牙切齒地問道,聲音帶著無盡的壓抑和焦躁。
趙荊椪微微低頭,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之色,輕聲迴答道:\"王上,目前時機尚未成熟。\"
唉!
這一年來,瑞王宇文傑真的是一日比一日暴躁,一日比一日沉不住氣。瑞王手下的這些臣子,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唉!
如果不是為了謀取那從龍之功,何必還要在宇文傑手下受這些屈辱?趙荊椪想想自己手上的人命,還有自己為虎作倀做下的那些事情,如今已經進退不得。
罷了!
再堅持堅持吧!
那些軍隊,訓練了這麽久,還達不到目標,要不,再殘酷一點吧!不是說,人到了絕境就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嗎?
宇文傑可不管趙荊椪心底怎麽想的,他隻要結果。那宇文邕憑什麽登基?他不服!他吞不下這口氣。
父皇偏心。
他從小就知道父皇偏心。特別是自從宇文康誕生後,剛剛周歲父皇就封了康王。
康王!
是有多希望他富貴安康啊!
兄弟們都以為父皇最疼寵的是奕貴妃生的八皇子宇文禦。才八歲,父皇就帶在身邊教導。奕貴妃更是母憑子貴,寵冠後宮。
當時,朝野內外更是傳的沸沸揚揚。
誰知道,那奕貴妃不過是父皇豎立的靶子,是為了白雪蓮這個女人擋災的呢。
據說因為位份的原因,奕貴妃給了白雪蓮這個女人難堪,先皇就準備封白雪蓮這個女人當貴妃!
也是因為這一舉動,自家的眼線才發現先皇真正的心尖尖竟然是這個表麵上冷冷淡淡不爭不搶的白雪蓮。
嗬嗬!
是呀,有老皇帝的偏寵,哪裏還需要她親自下場去爭去搶呢?
所以說,老九宇文皓才是父皇心底最鍾意的繼承人。
嗬嗬!
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還不是鎏陽王宇文邕奪得了皇位。
宇文邕、宇文禦、宇文皓,這三個人,宇文傑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隻是,宇文傑總覺得這些都是煙霧彈。反正,他固執的認為宇文康才是父皇心底最疼愛的兒子。
所有的兄弟之中,隻有康王宇文康是用他的字封王的。而且,宇文康還是周歲就被封王的。
要知道,宇文康的母妃娘家並無權勢,其母妃的父親僅僅隻是一個縣令而已。並且,宇文康的母妃在生下他之前,還隻是九嬪之一。更重要的是,宇文康的母妃在生產時不幸血崩而亡。然而,即便如此,老皇帝卻仍然追封宇文康的母親為妃。
這足以證明宇文康在老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畢竟,後宮可是一個充滿爭鬥和陰謀的地方。每年都會有許多妃嬪因各種原因流產或失去孩子。不僅如此,老皇帝、老老皇帝以及老老老皇帝,都有無數兄弟因為意外夭折。
可宇文康呢?沒有母妃的庇護,也沒有母族的支持,但他卻能健康成長,並順利前往自己的封地。
要知道,宇文康可是繼皇長子寧王宇文泰之後,第二個獲得封地的皇子。
哼!
老皇帝想要宇文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做夢!
他可是堂堂四妃之一惠妃黃梅婷的皇子,他和母妃的背後可是大岩國最為富有的皇商黃家。
憑什麽宇文康周歲就封了王?而他要等到五歲才得以封王?還是和老五宇文謙 、老六宇文拓同時封王。當時,老五宇文謙 、老六宇文拓正好滿三歲。
老皇帝明顯是給他一個人難堪呢?
所以,宇文傑不僅恨宇文康,也恨宇文謙和宇文拓。
明明他們三人的母妃,同樣位列四妃之一,憑什麽要讓他一個人受這份屈辱?
就憑就老五宇文謙的母妃是賢妃袁夢琪?背後是威武將軍府?
就憑老六宇文拓的母妃是淑妃仇慧慧?背後是鎮守北疆的異姓王?
嗬嗬!
老五和老六隻相差三個月,而他比老五、老六大了兩歲,比老七也不過隻大了三歲而已!
所以,這份屈辱實際上是針對他的吧!
要知道,皇家子嗣要三歲才會上皇家玉碟!
偏偏,宇文康出生就上了玉碟,周歲就封了康王!
而宇文謙和宇文拓也在年滿三歲上玉碟之時封王。
不管是宇文康,還是宇文謙和宇文拓,他們都有說法,偏偏把他宇文傑凸顯出來,打臉打得啪啪響。
所以,他憑什麽不恨呢?
老皇帝欺人太甚!
也是,皇商也隻是商。他外祖家一直在被老皇帝盤剝,等他封王以這樣屈辱的時機封王,黃家就更艱難了。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權貴!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之人!
皇家子嗣的封王時機,明明白白給了宇文傑一份屈辱,這無疑透露出老皇帝的心思——這就是放棄黃家的一種信號。
黃家作為一方商業巨擘,一直被老皇帝當作肥羊一樣剝削。不提每年上交的巨額稅款,還有每年送給老皇帝的貢品、巨額紅利,加上送給惠妃用來固寵的財帛,無一不是天文數字。
這樣沉重的負擔,使得黃家的財富不斷流失,經濟狀況日益惡化。
而宇文傑的封王時機,直接導致黃家失去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在京都這個權貴雲集的地方,黃家的衰敗如同一塊誘人的肥肉,吸引了無數虎視眈眈的人前來分一杯羹。
如今,老皇帝都舍棄黃家了,這些人自然要趁機落井下石,開始瘋狂地打壓黃家,毫不留情地掠奪黃家的產業和資源。
黃家曾經的商業地位如今已蕩然無存,往昔的輝煌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不見。
黃家的家主和家人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無法愈合的創傷。可是,惠妃黃梅婷還在,瑞王宇文傑也還在。
黃家為了惠妃和瑞王,不忍也得忍。
隻要惠妃黃梅婷和瑞王宇文傑都還在,隻要黃家熬到老皇帝翹辮子,他們黃家就能夠翻身。
麵對這一切,宇文傑既憤怒又無奈。
他深知,黃家的衰敗並非單純的商業競爭所致,而是老皇帝處心積慮的陰謀。明擺著,他被老皇帝放棄了。老皇帝這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他與那個位子無緣。
那時候的他,太小了。
看不懂,也看不透!
事實上,黃家的衰敗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充滿了陰謀詭計,每一步都在將黃家推向懸崖。
可惜,黃家明白的太晚了。
黃家的衰敗曆程不僅揭示了政治鬥爭的殘酷,更展現了人性的醜惡。曾經是京都最顯赫的皇商家族,就這樣成為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逐漸衰敗了。
如果不是小舅舅留了個心眼兒,等到宇文傑長大成人,等到宇文傑到封地就藩,傳到他手上就沒什麽東西了。
就算是這樣,小舅舅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根本沒辦法供養私兵。
否則,他何至於在劍蘭道弄的聲名狼藉?
皇家子嗣,誰還不會收買人心了?
可是,沒錢沒兵怎麽立足?怎麽打迴京都?
宇文傑越想越暴虐,越想越急切的想要得到那個最尊貴的位子。隻有這樣,才能讓他洗清屈辱。隻有這樣,才能為黃家報仇,奪迴屬於他和黃家的一切。
嗯!
迴京都之前,他還得給宇文康上點兒眼藥。這個害的他和黃家落到這個地步的導火索,他憑什麽要放過呢?
哼哼!
老皇帝不會真的以為老六跟宇文康是好兄弟吧?
竟然還特意將宇文康分封到關內道,這是想讓河東道北鎮王府的仇王爺給宇文康一些關照?
真是笑死個人了!
每每想起此事,宇文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笑得肚子疼的那種。
哪個當叔叔的會放著自家侄兒不疼,去疼一個外人呢?
除非腦子有包!
不得不說,那老六煜王宇文拓真是個心機深沉的家夥啊!他與母親淑妃仇慧慧簡直是天壤之別。
淑妃仇慧慧就是一個頭腦簡單,傻不愣登完全被嬌寵壞了的女人。她的喜怒哀樂全都擺在臉上,沒有絲毫掩飾。在後宮,除了麵對皇後和元皇貴妃外,麵對其他妃嬪,那是一言不合就掀桌子,驕縱跋扈得很,令人難以產生好感。
淑妃仇慧慧這樣的性格特點,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然而,宇文拓卻截然不同,是一個表麵陽光開朗,直來直去,實際上喜歡暗搓搓搞事情的人。
宇文拓雖然心中對宇文康充滿了厭惡,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這種虛偽的行為,宇文傑是看不上的。但是,誰讓宇文拓對付的是宇文康這個令人厭惡的家夥呢。
所以,宇文傑才懶得揭穿宇文拓呢。躲在一邊看戲,他不香嗎?
宇文拓是一個心機深沉、狡猾多端的人。他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的笑容,任誰看了都是一個陽光大男孩。
可惜,宇文傑太清楚不過,宇文拓就是一個內心充滿了陰險和狡詐的人。他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讓人難以捉摸。
宇文康這個蠢貨,則是一個非常單蠢的人。或許是沒有母妃的原因,從小就沒有任何人教導他,老皇帝雖然特意安排了人照顧宇文康。
可是,老皇帝太忙了。
忙著國家大事,忙著“平衡”後宮,忙著寵愛自己的“心尖尖兒”……
總之,隻要宇文康“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就好。
所以,從小就缺愛的宇文康,對宇文拓毫無防備之心,把這個願意帶著他玩,願意給他吃好吃的哥哥,當作了最親近的人。
宇文拓知道宇文康喜歡吃甜食,於是特意吩咐禦膳房每天換著做各種各樣的甜粥給宇文康當宵夜。
紅棗糯米粥、杏仁小米粥、翠玉綠豆粥、薏仁赤豆粥、山楂菱粉粥、粟子粥、百合小米粥、香蕉芋頭粥、紅薯玉米粥、藕粉玫瑰粥、蘋果燕麥粥、蓮子粳米粥、黃芪小米粥、陳皮粳米紅糖粥……
反正就是主打一個甜蜜蜜。
宇文康每次開開心心地吃完後,就會覺得困倦,然後“甜甜蜜蜜”的便上床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宇文康總會感到非常非常的餓。
他以為是自己昨晚沒吃飽,便沒有在意。
因為有一次他跟父皇說,早上老是餓醒了,想要禦膳房晚上給他燉肉吃,父皇沒有同意,隻是讓禦膳房每天早上給他安排的豐盛一些。
而且,六哥知道後,還特意找了醫書過來給他看,晚上不能吃得太多,會影響睡眠。
他每天晚上確實睡的非常好,從來都沒有半夜醒過。
所以,宇文康就更喜歡六哥了。
可是,他確實很餓呢。
所以,不僅是早膳,就是午膳和晚膳,宇文康都是大魚大肉毫不控製的大吃大喝。至於青菜?
不吃!
什麽?
權嬤嬤說要吃青菜?
宇文康立即哭給權嬤嬤看:
“你個狗奴才,本皇子已經跟你說了很多遍了,我要吃肉、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權嬤嬤一臉無奈地說道:“殿下,您已經超重了,不能再這樣暴飲暴食了,得注意飲食均衡啊!”
宇文康瞪大了眼睛,怒氣衝衝地吼道:“你懂什麽?本皇子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我不要吃青菜,你聽不懂嗎?我就要吃肉,沒有肉我怎麽吃得下飯?”
說完,宇文康拿起筷子,夾起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裏,大口咀嚼起來,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地說:“嗯,真好吃……”
權嬤嬤蹙眉看著宇文康那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忍不住搖頭歎息道:“殿下,您這樣下去會越來越胖的,對身體健康也不好啊!”
宇文康卻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這樣挺好的。沒看到,每次有小孩子進宮給父皇母後請安,他們都會誇那些小胖子——胖胖的真可愛!
所以,宇文康也想被父皇母後誇可愛。於是,宇文康每天都瘋狂的吃肉,幾乎把桌上所有的肉食都一掃而空。
每次,宇文康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滿意地打著飽嗝時,心底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就這樣,宇文康每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白天大魚大肉,毫不節製;宵夜更是頓頓甜粥,一次不落。
他覺得自己很幸福,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美食。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越來越胖、越來越胖,體重已經嚴重超標,成為了所有皇子中最胖的那一個。
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年,宇文康的身體狀況變得越來越差,幾乎走兩步就要喘三喘。
太醫不止一次叮囑宇文康要減肥,可都被宇文康趕走了。
最暴躁的一次,宇文康直接用茶盞砸破了太醫的腦袋。
太醫再也沒有多話,頂多私底下跟權嬤嬤多說兩句。
宇文拓得知宇文康的情況後,親自前來探望,並帶來了一些珍貴的藥材。他告訴宇文康這些藥材可以幫助他強壯起來,不會走兩步喘三喘。
宇文康自然是感激涕零。還是六哥好,不讓他節食減肥就能調理身體。這些太醫都是酒囊飯袋,庸醫!
宇文康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宇文拓造成的呢。
宇文康每天都會按時服用宇文拓送來的藥,他的身體狀況似乎真的好轉了一些。
宇文拓幾乎每天都會過來探望宇文康,表現出一副非常關切的樣子。
事實上,宇文拓不過是給了宇文康一點點解藥而已。
宇文康可不能真的死了。
雖然,宇文拓相信他下的前前朝宮廷秘藥,沒人能夠查出來。
隻是,活著的宇文康比死了的宇文康,對他更有幫助。
宇文拓隻是需要一個完全受他掌控的棋子,不需要聰慧能幹、不需要身體康健,隻要在他需要對方付出時,能夠完完全全信任他就行。
當然,光身體衰弱還是不夠的。
這樣的宇文康還不夠依賴自己。宇文拓需要的是宇文康對自己絕對的信任。
宇文拓悄無聲息的在宇文康身邊安排了不少自己人,包括宇文康身邊貼身服侍的宮女和太監,宮女、近身侍衛。
在宇文康的身體狀況明顯不健康的情況下,宇文拓趁機向皇帝稟報說宇文康需要去北方休養,他可以讓自己的外公多加照顧。
皇帝同意了宇文拓的請求,將關內道賜予康王作為封地,讓宇文康在冀州休養。
宇文康依依不舍的離開京城,成為了第二個藩王。
宇文傑不知道這是宇文拓的計謀,還是老皇帝的手筆。
宇文拓知道宇文康已經到達了封地,心中暗自高興。他知道宇文康的生命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他需要宇文康在有生之年幫他占領關內道。
從寧王宇文泰被賜封地隴右道時,宇文拓就在籌謀了。
他外公和舅舅都在北地。鎮北王府目前實際掌控的是河東道,所以他需要擴大鎮北王的地盤。不管是關內道還是河北道,至少得有一處握在手裏。
幸好,老皇帝給了關內道。
之後,他就得想辦法籌謀,看看能不能把封地搞到河北道去,這不是沒有可能的。誰讓他是康王最信任的六哥呢?
他關心弟弟,想要就近照顧弟弟,沒毛病吧!
等到合適的時機,宇文康的生命就該走向盡頭了呢。
以宇文康對宇文拓的依賴,宇文拓接手關內道,沒毛病吧!
這樣一來,整個北方差不多就都控製在了自己手裏,宇文拓又怎麽不得意呢!
隻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河北道被賜給安王宇文謙做了封地。
當時,宇文拓私底下都快氣吐血了。他的籌謀就這樣夭折了。
宇文傑在一旁看得差點沒笑死。
隻是,就不知道老皇帝這一招到底是老皇帝的意思,還是賢妃的意思了。
賢妃袁夢琪可是出身於赫赫有名的威武將軍府,宇文拓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威武將軍府的。
隻是,威武將軍府的根基在南方嶺南道,如今這一南一北,萬一宇文謙出了什麽岔子,威武將軍府可是鞭長莫及啊!
宇文傑心裏突然特別期待呢。
就是不知道鎮北王府有沒有那個膽量了。是弄死一個皇子,還是兩個都弄死呢?
真的好期待啊!
說實話,宇文傑都快要可憐宇文康了。
因為,宇文康竟然在宇文謙分封河北道聖旨下達的時候,上了一道折子,想要老皇帝讓他六哥宇文拓來河北道,好陪伴他!
這簡直就是一種幼稚到可笑的行為。
宇文康不知道什麽叫金口玉言嗎?!
聖旨還能朝令夕改?
宇文傑不禁想知道,宇文康到底有沒有腦子?怎麽會有這樣愚蠢的想法呢?
難道他不知道,聖命難違嗎?
宇文康這不是在自討苦吃嗎!再多的情分,在一次次的消耗中,也會慢慢淡漠的。宇文康根本就不懂得政治鬥爭和權力遊戲的殘酷。
自古天家無父子!
宮廷裏,隻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
宇文傑當真是被宇文康給蠢哭了。
宇文謙和宇文拓,應該是被宇文康給蠢笑了吧!宇文傑不用看都知道,宇文拓和宇文謙私底下一定都樂瘋了。
隻是宇文傑不知道,這是鎮北王教唆的,還是宇文謙教唆的?
或者,兩者皆有。
讓宇文傑高興的是,宇文拓和宇文謙都沒能高興多久。老皇帝下旨,宇文拓也去了封地。
誰能想到,宇文拓的封地會是黔中道呢!
黔中道緊緊挨著嶺南道。
就像河東道緊緊挨著河北道。
宇文傑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父皇才是真正的老謀深算,平衡術那是玩得杠杠的。
就這樣一南一北,鎮北王府和威武將軍府相互製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宇文拓和宇文謙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剩下的皇子們也都老實了,誰也不想先去封地了。與其這樣被製衡,留在京城他不香嗎?還折騰個啥呀!
當然,私底下該折騰還是得折騰的。不然,椅子隻有一把,誰坐呢?!
瑞王宮。
瑞王宇文傑。
宇文傑陰沉著臉,目光冷冽地盯著麵前的謀士趙荊椪,心中的不滿和憤怒幾乎要噴湧而出。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等待和拖延,一年過去了,他的軍隊竟然還未能訓練好。
\"說!到底什麽時候我們才能攻打京城?\"
宇文傑咬牙切齒地問道,聲音帶著無盡的壓抑和焦躁。
趙荊椪微微低頭,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之色,輕聲迴答道:\"王上,目前時機尚未成熟。\"
唉!
這一年來,瑞王宇文傑真的是一日比一日暴躁,一日比一日沉不住氣。瑞王手下的這些臣子,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唉!
如果不是為了謀取那從龍之功,何必還要在宇文傑手下受這些屈辱?趙荊椪想想自己手上的人命,還有自己為虎作倀做下的那些事情,如今已經進退不得。
罷了!
再堅持堅持吧!
那些軍隊,訓練了這麽久,還達不到目標,要不,再殘酷一點吧!不是說,人到了絕境就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嗎?
宇文傑可不管趙荊椪心底怎麽想的,他隻要結果。那宇文邕憑什麽登基?他不服!他吞不下這口氣。
父皇偏心。
他從小就知道父皇偏心。特別是自從宇文康誕生後,剛剛周歲父皇就封了康王。
康王!
是有多希望他富貴安康啊!
兄弟們都以為父皇最疼寵的是奕貴妃生的八皇子宇文禦。才八歲,父皇就帶在身邊教導。奕貴妃更是母憑子貴,寵冠後宮。
當時,朝野內外更是傳的沸沸揚揚。
誰知道,那奕貴妃不過是父皇豎立的靶子,是為了白雪蓮這個女人擋災的呢。
據說因為位份的原因,奕貴妃給了白雪蓮這個女人難堪,先皇就準備封白雪蓮這個女人當貴妃!
也是因為這一舉動,自家的眼線才發現先皇真正的心尖尖竟然是這個表麵上冷冷淡淡不爭不搶的白雪蓮。
嗬嗬!
是呀,有老皇帝的偏寵,哪裏還需要她親自下場去爭去搶呢?
所以說,老九宇文皓才是父皇心底最鍾意的繼承人。
嗬嗬!
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還不是鎏陽王宇文邕奪得了皇位。
宇文邕、宇文禦、宇文皓,這三個人,宇文傑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隻是,宇文傑總覺得這些都是煙霧彈。反正,他固執的認為宇文康才是父皇心底最疼愛的兒子。
所有的兄弟之中,隻有康王宇文康是用他的字封王的。而且,宇文康還是周歲就被封王的。
要知道,宇文康的母妃娘家並無權勢,其母妃的父親僅僅隻是一個縣令而已。並且,宇文康的母妃在生下他之前,還隻是九嬪之一。更重要的是,宇文康的母妃在生產時不幸血崩而亡。然而,即便如此,老皇帝卻仍然追封宇文康的母親為妃。
這足以證明宇文康在老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畢竟,後宮可是一個充滿爭鬥和陰謀的地方。每年都會有許多妃嬪因各種原因流產或失去孩子。不僅如此,老皇帝、老老皇帝以及老老老皇帝,都有無數兄弟因為意外夭折。
可宇文康呢?沒有母妃的庇護,也沒有母族的支持,但他卻能健康成長,並順利前往自己的封地。
要知道,宇文康可是繼皇長子寧王宇文泰之後,第二個獲得封地的皇子。
哼!
老皇帝想要宇文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做夢!
他可是堂堂四妃之一惠妃黃梅婷的皇子,他和母妃的背後可是大岩國最為富有的皇商黃家。
憑什麽宇文康周歲就封了王?而他要等到五歲才得以封王?還是和老五宇文謙 、老六宇文拓同時封王。當時,老五宇文謙 、老六宇文拓正好滿三歲。
老皇帝明顯是給他一個人難堪呢?
所以,宇文傑不僅恨宇文康,也恨宇文謙和宇文拓。
明明他們三人的母妃,同樣位列四妃之一,憑什麽要讓他一個人受這份屈辱?
就憑就老五宇文謙的母妃是賢妃袁夢琪?背後是威武將軍府?
就憑老六宇文拓的母妃是淑妃仇慧慧?背後是鎮守北疆的異姓王?
嗬嗬!
老五和老六隻相差三個月,而他比老五、老六大了兩歲,比老七也不過隻大了三歲而已!
所以,這份屈辱實際上是針對他的吧!
要知道,皇家子嗣要三歲才會上皇家玉碟!
偏偏,宇文康出生就上了玉碟,周歲就封了康王!
而宇文謙和宇文拓也在年滿三歲上玉碟之時封王。
不管是宇文康,還是宇文謙和宇文拓,他們都有說法,偏偏把他宇文傑凸顯出來,打臉打得啪啪響。
所以,他憑什麽不恨呢?
老皇帝欺人太甚!
也是,皇商也隻是商。他外祖家一直在被老皇帝盤剝,等他封王以這樣屈辱的時機封王,黃家就更艱難了。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權貴!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之人!
皇家子嗣的封王時機,明明白白給了宇文傑一份屈辱,這無疑透露出老皇帝的心思——這就是放棄黃家的一種信號。
黃家作為一方商業巨擘,一直被老皇帝當作肥羊一樣剝削。不提每年上交的巨額稅款,還有每年送給老皇帝的貢品、巨額紅利,加上送給惠妃用來固寵的財帛,無一不是天文數字。
這樣沉重的負擔,使得黃家的財富不斷流失,經濟狀況日益惡化。
而宇文傑的封王時機,直接導致黃家失去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在京都這個權貴雲集的地方,黃家的衰敗如同一塊誘人的肥肉,吸引了無數虎視眈眈的人前來分一杯羹。
如今,老皇帝都舍棄黃家了,這些人自然要趁機落井下石,開始瘋狂地打壓黃家,毫不留情地掠奪黃家的產業和資源。
黃家曾經的商業地位如今已蕩然無存,往昔的輝煌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不見。
黃家的家主和家人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無法愈合的創傷。可是,惠妃黃梅婷還在,瑞王宇文傑也還在。
黃家為了惠妃和瑞王,不忍也得忍。
隻要惠妃黃梅婷和瑞王宇文傑都還在,隻要黃家熬到老皇帝翹辮子,他們黃家就能夠翻身。
麵對這一切,宇文傑既憤怒又無奈。
他深知,黃家的衰敗並非單純的商業競爭所致,而是老皇帝處心積慮的陰謀。明擺著,他被老皇帝放棄了。老皇帝這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他與那個位子無緣。
那時候的他,太小了。
看不懂,也看不透!
事實上,黃家的衰敗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充滿了陰謀詭計,每一步都在將黃家推向懸崖。
可惜,黃家明白的太晚了。
黃家的衰敗曆程不僅揭示了政治鬥爭的殘酷,更展現了人性的醜惡。曾經是京都最顯赫的皇商家族,就這樣成為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逐漸衰敗了。
如果不是小舅舅留了個心眼兒,等到宇文傑長大成人,等到宇文傑到封地就藩,傳到他手上就沒什麽東西了。
就算是這樣,小舅舅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根本沒辦法供養私兵。
否則,他何至於在劍蘭道弄的聲名狼藉?
皇家子嗣,誰還不會收買人心了?
可是,沒錢沒兵怎麽立足?怎麽打迴京都?
宇文傑越想越暴虐,越想越急切的想要得到那個最尊貴的位子。隻有這樣,才能讓他洗清屈辱。隻有這樣,才能為黃家報仇,奪迴屬於他和黃家的一切。
嗯!
迴京都之前,他還得給宇文康上點兒眼藥。這個害的他和黃家落到這個地步的導火索,他憑什麽要放過呢?
哼哼!
老皇帝不會真的以為老六跟宇文康是好兄弟吧?
竟然還特意將宇文康分封到關內道,這是想讓河東道北鎮王府的仇王爺給宇文康一些關照?
真是笑死個人了!
每每想起此事,宇文傑都忍不住捧腹大笑,笑得肚子疼的那種。
哪個當叔叔的會放著自家侄兒不疼,去疼一個外人呢?
除非腦子有包!
不得不說,那老六煜王宇文拓真是個心機深沉的家夥啊!他與母親淑妃仇慧慧簡直是天壤之別。
淑妃仇慧慧就是一個頭腦簡單,傻不愣登完全被嬌寵壞了的女人。她的喜怒哀樂全都擺在臉上,沒有絲毫掩飾。在後宮,除了麵對皇後和元皇貴妃外,麵對其他妃嬪,那是一言不合就掀桌子,驕縱跋扈得很,令人難以產生好感。
淑妃仇慧慧這樣的性格特點,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然而,宇文拓卻截然不同,是一個表麵陽光開朗,直來直去,實際上喜歡暗搓搓搞事情的人。
宇文拓雖然心中對宇文康充滿了厭惡,但表麵上卻裝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這種虛偽的行為,宇文傑是看不上的。但是,誰讓宇文拓對付的是宇文康這個令人厭惡的家夥呢。
所以,宇文傑才懶得揭穿宇文拓呢。躲在一邊看戲,他不香嗎?
宇文拓是一個心機深沉、狡猾多端的人。他的臉上總是帶著陽光的笑容,任誰看了都是一個陽光大男孩。
可惜,宇文傑太清楚不過,宇文拓就是一個內心充滿了陰險和狡詐的人。他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讓人難以捉摸。
宇文康這個蠢貨,則是一個非常單蠢的人。或許是沒有母妃的原因,從小就沒有任何人教導他,老皇帝雖然特意安排了人照顧宇文康。
可是,老皇帝太忙了。
忙著國家大事,忙著“平衡”後宮,忙著寵愛自己的“心尖尖兒”……
總之,隻要宇文康“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就好。
所以,從小就缺愛的宇文康,對宇文拓毫無防備之心,把這個願意帶著他玩,願意給他吃好吃的哥哥,當作了最親近的人。
宇文拓知道宇文康喜歡吃甜食,於是特意吩咐禦膳房每天換著做各種各樣的甜粥給宇文康當宵夜。
紅棗糯米粥、杏仁小米粥、翠玉綠豆粥、薏仁赤豆粥、山楂菱粉粥、粟子粥、百合小米粥、香蕉芋頭粥、紅薯玉米粥、藕粉玫瑰粥、蘋果燕麥粥、蓮子粳米粥、黃芪小米粥、陳皮粳米紅糖粥……
反正就是主打一個甜蜜蜜。
宇文康每次開開心心地吃完後,就會覺得困倦,然後“甜甜蜜蜜”的便上床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宇文康總會感到非常非常的餓。
他以為是自己昨晚沒吃飽,便沒有在意。
因為有一次他跟父皇說,早上老是餓醒了,想要禦膳房晚上給他燉肉吃,父皇沒有同意,隻是讓禦膳房每天早上給他安排的豐盛一些。
而且,六哥知道後,還特意找了醫書過來給他看,晚上不能吃得太多,會影響睡眠。
他每天晚上確實睡的非常好,從來都沒有半夜醒過。
所以,宇文康就更喜歡六哥了。
可是,他確實很餓呢。
所以,不僅是早膳,就是午膳和晚膳,宇文康都是大魚大肉毫不控製的大吃大喝。至於青菜?
不吃!
什麽?
權嬤嬤說要吃青菜?
宇文康立即哭給權嬤嬤看:
“你個狗奴才,本皇子已經跟你說了很多遍了,我要吃肉、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權嬤嬤一臉無奈地說道:“殿下,您已經超重了,不能再這樣暴飲暴食了,得注意飲食均衡啊!”
宇文康瞪大了眼睛,怒氣衝衝地吼道:“你懂什麽?本皇子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我不要吃青菜,你聽不懂嗎?我就要吃肉,沒有肉我怎麽吃得下飯?”
說完,宇文康拿起筷子,夾起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裏,大口咀嚼起來,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地說:“嗯,真好吃……”
權嬤嬤蹙眉看著宇文康那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忍不住搖頭歎息道:“殿下,您這樣下去會越來越胖的,對身體健康也不好啊!”
宇文康卻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這樣挺好的。沒看到,每次有小孩子進宮給父皇母後請安,他們都會誇那些小胖子——胖胖的真可愛!
所以,宇文康也想被父皇母後誇可愛。於是,宇文康每天都瘋狂的吃肉,幾乎把桌上所有的肉食都一掃而空。
每次,宇文康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滿意地打著飽嗝時,心底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就這樣,宇文康每天都過著這樣的生活,白天大魚大肉,毫不節製;宵夜更是頓頓甜粥,一次不落。
他覺得自己很幸福,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美食。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越來越胖、越來越胖,體重已經嚴重超標,成為了所有皇子中最胖的那一個。
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年,宇文康的身體狀況變得越來越差,幾乎走兩步就要喘三喘。
太醫不止一次叮囑宇文康要減肥,可都被宇文康趕走了。
最暴躁的一次,宇文康直接用茶盞砸破了太醫的腦袋。
太醫再也沒有多話,頂多私底下跟權嬤嬤多說兩句。
宇文拓得知宇文康的情況後,親自前來探望,並帶來了一些珍貴的藥材。他告訴宇文康這些藥材可以幫助他強壯起來,不會走兩步喘三喘。
宇文康自然是感激涕零。還是六哥好,不讓他節食減肥就能調理身體。這些太醫都是酒囊飯袋,庸醫!
宇文康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宇文拓造成的呢。
宇文康每天都會按時服用宇文拓送來的藥,他的身體狀況似乎真的好轉了一些。
宇文拓幾乎每天都會過來探望宇文康,表現出一副非常關切的樣子。
事實上,宇文拓不過是給了宇文康一點點解藥而已。
宇文康可不能真的死了。
雖然,宇文拓相信他下的前前朝宮廷秘藥,沒人能夠查出來。
隻是,活著的宇文康比死了的宇文康,對他更有幫助。
宇文拓隻是需要一個完全受他掌控的棋子,不需要聰慧能幹、不需要身體康健,隻要在他需要對方付出時,能夠完完全全信任他就行。
當然,光身體衰弱還是不夠的。
這樣的宇文康還不夠依賴自己。宇文拓需要的是宇文康對自己絕對的信任。
宇文拓悄無聲息的在宇文康身邊安排了不少自己人,包括宇文康身邊貼身服侍的宮女和太監,宮女、近身侍衛。
在宇文康的身體狀況明顯不健康的情況下,宇文拓趁機向皇帝稟報說宇文康需要去北方休養,他可以讓自己的外公多加照顧。
皇帝同意了宇文拓的請求,將關內道賜予康王作為封地,讓宇文康在冀州休養。
宇文康依依不舍的離開京城,成為了第二個藩王。
宇文傑不知道這是宇文拓的計謀,還是老皇帝的手筆。
宇文拓知道宇文康已經到達了封地,心中暗自高興。他知道宇文康的生命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他需要宇文康在有生之年幫他占領關內道。
從寧王宇文泰被賜封地隴右道時,宇文拓就在籌謀了。
他外公和舅舅都在北地。鎮北王府目前實際掌控的是河東道,所以他需要擴大鎮北王的地盤。不管是關內道還是河北道,至少得有一處握在手裏。
幸好,老皇帝給了關內道。
之後,他就得想辦法籌謀,看看能不能把封地搞到河北道去,這不是沒有可能的。誰讓他是康王最信任的六哥呢?
他關心弟弟,想要就近照顧弟弟,沒毛病吧!
等到合適的時機,宇文康的生命就該走向盡頭了呢。
以宇文康對宇文拓的依賴,宇文拓接手關內道,沒毛病吧!
這樣一來,整個北方差不多就都控製在了自己手裏,宇文拓又怎麽不得意呢!
隻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
河北道被賜給安王宇文謙做了封地。
當時,宇文拓私底下都快氣吐血了。他的籌謀就這樣夭折了。
宇文傑在一旁看得差點沒笑死。
隻是,就不知道老皇帝這一招到底是老皇帝的意思,還是賢妃的意思了。
賢妃袁夢琪可是出身於赫赫有名的威武將軍府,宇文拓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瞞不過威武將軍府的。
隻是,威武將軍府的根基在南方嶺南道,如今這一南一北,萬一宇文謙出了什麽岔子,威武將軍府可是鞭長莫及啊!
宇文傑心裏突然特別期待呢。
就是不知道鎮北王府有沒有那個膽量了。是弄死一個皇子,還是兩個都弄死呢?
真的好期待啊!
說實話,宇文傑都快要可憐宇文康了。
因為,宇文康竟然在宇文謙分封河北道聖旨下達的時候,上了一道折子,想要老皇帝讓他六哥宇文拓來河北道,好陪伴他!
這簡直就是一種幼稚到可笑的行為。
宇文康不知道什麽叫金口玉言嗎?!
聖旨還能朝令夕改?
宇文傑不禁想知道,宇文康到底有沒有腦子?怎麽會有這樣愚蠢的想法呢?
難道他不知道,聖命難違嗎?
宇文康這不是在自討苦吃嗎!再多的情分,在一次次的消耗中,也會慢慢淡漠的。宇文康根本就不懂得政治鬥爭和權力遊戲的殘酷。
自古天家無父子!
宮廷裏,隻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
宇文傑當真是被宇文康給蠢哭了。
宇文謙和宇文拓,應該是被宇文康給蠢笑了吧!宇文傑不用看都知道,宇文拓和宇文謙私底下一定都樂瘋了。
隻是宇文傑不知道,這是鎮北王教唆的,還是宇文謙教唆的?
或者,兩者皆有。
讓宇文傑高興的是,宇文拓和宇文謙都沒能高興多久。老皇帝下旨,宇文拓也去了封地。
誰能想到,宇文拓的封地會是黔中道呢!
黔中道緊緊挨著嶺南道。
就像河東道緊緊挨著河北道。
宇文傑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父皇才是真正的老謀深算,平衡術那是玩得杠杠的。
就這樣一南一北,鎮北王府和威武將軍府相互製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宇文拓和宇文謙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剩下的皇子們也都老實了,誰也不想先去封地了。與其這樣被製衡,留在京城他不香嗎?還折騰個啥呀!
當然,私底下該折騰還是得折騰的。不然,椅子隻有一把,誰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