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鋪子。
柳茗荃還沒有開口呢,蘇小丫就直接問掌櫃的了。
“掌櫃的,不知道您糧倉裏麵還有多少糧食?”
糧鋪掌櫃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胖子。聽到蘇小丫的問話,想起剛剛自己去看熱鬧的時候見過這個小丫頭。
畢竟,蘇小丫的坐騎可是馬王啊。
所以,蘇小丫一直都是騎馬走在最前麵的。
想想那兩三百號人。
聽說是從山南道晉州青雲城那邊過來的。一路上人吃馬嚼的,估計糧食都吃的差不多了。
唉!
多好的賺錢機會呀。
可惜,州府不許亂漲價。否則,自己背後的主子也得吃不了兜著走。
想起後家那個糧鋪掌櫃,仗著山高皇帝遠,在十年前趁著豐稻城遭了百年難遇的水災,糧食欠產,趁機漲價。
本來,後家這個掌櫃想著賺一筆就跑的。
誰知道,封青齋直接封了後家糧鋪,還千裏迢迢的把這個掌櫃送迴了後家。
聽說,當時送人過去的封家大掌櫃,隻替封家問了後家家主一句話:
“不知道包家糧鋪趁機漲價,是不是包家的意思。”
當即,包家家主就下令杖斃了那個在豐稻城趁機漲價的糧鋪掌櫃。
並且,讓包家長子親自押送了整整一萬石糧食,送到了豐稻城,送到了封青齋手上。
十大世家守望相助的協議一直存在著,沒人敢私自單方麵撕毀協議。
不管私底下如何爭鬥,至少明麵兒上是不敢違反協議的。
這件事,給所有的大掌櫃們都敲響了警鍾。再也沒有敢背叛家族,或者說單方麵撕毀家族簽訂的所有協議,或者是約定俗成的協議。
畢竟,命隻有一條。
當然,封家並不是咄咄逼人,隻是問後家要一個態度而已。
後家給了。
封家也就沒有再追究。
五年前,後家所在的河東道遭遇了大旱災。
封家嫡長子親自押送了兩萬石糧食送往河東道。
自此,封、後兩家的聯盟更加牢固了。
其他世家也直誇封家仗義。
如今,其他九大世家都在豐稻城開設有鋪子。
當然,都老老實實遵循著封青齋的規矩。
買賣公平,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杜絕隨便亂漲價。
所以,這會兒鮮於家的掌櫃才會在心底歎息,錯過了賺錢的好機會呢。
“小姑娘算是問對人了。我們倉庫裏還有精米5000石、糙米5000石、小麥粉3000石、蕎麥粉3000石、玉米3000石、紅薯5000石、土豆5000石、黃豆3000石。”
蘇小丫看著柳茗荃,柳茗荃當即會意的點點頭,微笑著詢問鮮於掌櫃:
“不知道貴店這些糧食都是什麽樣的價格?”
“精米每石1200文、糙米每石700文、小麥粉每石2000文、蕎麥粉每石1000文、玉米每石600文、紅薯每石500文、土豆每石500文、黃豆每石500文。”
柳茗荃微微算了一下,豐稻城糧食的價格跟青山城比起來,竟然還要便宜些。特別是精米,差不多每斤便宜了兩文呢。
不愧是魚米之鄉。
柳茗荃直接豪氣的對著鮮於掌櫃說道:
“行,我們全買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拿到糧食?”
咳咳咳!
哪怕鮮於掌櫃已經高估蘇家了,這會兒也被驚得不輕,都給自己口水嗆到了。
“這位夫人的意思,是買下店裏全部的糧食,包括我們倉庫的庫存?”
好不容易止住了,鮮於掌櫃忍不住又追問了一句。一雙眼睛瞪的溜圓的望著柳茗荃,生怕自己聽岔了。
“是的,全部。包括倉庫的所有庫存。”
柳茗荃很認真的又重複了一句。
開玩笑,這麽便宜的糧食,當然要多買一點兒啊。
反正有空間戒指在,放不壞。
蘇家這麽多人呢。
一天天的,人吃馬嚼得要多少糧食呀。
到了湖州映月村,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形呢。
所以,現在有現成的便宜糧食,當然多多益善了。
鮮於掌櫃的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來的冷汗,嘴裏答應著,心裏不由得暗暗慶幸。
幸虧自己嘴上把門了,隻報了一家倉庫的儲備。
要不然,糧鋪就得關門大吉了。
沒有糧食賣的糧鋪,還能叫糧鋪嗎?
看來,以後得要更加謹慎一些才好。
不過,這蘇家村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存在啊。
這可是幾萬兩的糧食啊,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都買了,夠豪氣的。
鮮於掌櫃拿出算盤劈裏啪啦一陣算,邊算邊報價格:
“精米文,糙米文,小麥粉文,蕎麥粉文,玉米文,紅薯文,土豆文,黃豆文,一共是文,也就是兩紋銀。”
“不錯,正是兩紋銀。掌櫃的,不知道我們什麽時候過來拉糧食比較方便?到時候銀子一起送過來。”
“呃!隨時可以的。”
鮮於掌櫃的愣了一瞬,還是立馬反應了過來。提筆刷刷刷就寫下了地址,遞遞給了柳茗荃。
“夫人拿好了,這是地址。上麵我畫了一個簡易的地圖。我這就過去等著夫人,夫人可以把馬車直接牽到糧倉門口。”
“行,我這就迴去組織馬車。最多一柱香時間就能到糧倉。”
“好的,蘇夫人。”
柳茗荃還沒有開口呢,蘇小丫就直接問掌櫃的了。
“掌櫃的,不知道您糧倉裏麵還有多少糧食?”
糧鋪掌櫃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胖子。聽到蘇小丫的問話,想起剛剛自己去看熱鬧的時候見過這個小丫頭。
畢竟,蘇小丫的坐騎可是馬王啊。
所以,蘇小丫一直都是騎馬走在最前麵的。
想想那兩三百號人。
聽說是從山南道晉州青雲城那邊過來的。一路上人吃馬嚼的,估計糧食都吃的差不多了。
唉!
多好的賺錢機會呀。
可惜,州府不許亂漲價。否則,自己背後的主子也得吃不了兜著走。
想起後家那個糧鋪掌櫃,仗著山高皇帝遠,在十年前趁著豐稻城遭了百年難遇的水災,糧食欠產,趁機漲價。
本來,後家這個掌櫃想著賺一筆就跑的。
誰知道,封青齋直接封了後家糧鋪,還千裏迢迢的把這個掌櫃送迴了後家。
聽說,當時送人過去的封家大掌櫃,隻替封家問了後家家主一句話:
“不知道包家糧鋪趁機漲價,是不是包家的意思。”
當即,包家家主就下令杖斃了那個在豐稻城趁機漲價的糧鋪掌櫃。
並且,讓包家長子親自押送了整整一萬石糧食,送到了豐稻城,送到了封青齋手上。
十大世家守望相助的協議一直存在著,沒人敢私自單方麵撕毀協議。
不管私底下如何爭鬥,至少明麵兒上是不敢違反協議的。
這件事,給所有的大掌櫃們都敲響了警鍾。再也沒有敢背叛家族,或者說單方麵撕毀家族簽訂的所有協議,或者是約定俗成的協議。
畢竟,命隻有一條。
當然,封家並不是咄咄逼人,隻是問後家要一個態度而已。
後家給了。
封家也就沒有再追究。
五年前,後家所在的河東道遭遇了大旱災。
封家嫡長子親自押送了兩萬石糧食送往河東道。
自此,封、後兩家的聯盟更加牢固了。
其他世家也直誇封家仗義。
如今,其他九大世家都在豐稻城開設有鋪子。
當然,都老老實實遵循著封青齋的規矩。
買賣公平,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杜絕隨便亂漲價。
所以,這會兒鮮於家的掌櫃才會在心底歎息,錯過了賺錢的好機會呢。
“小姑娘算是問對人了。我們倉庫裏還有精米5000石、糙米5000石、小麥粉3000石、蕎麥粉3000石、玉米3000石、紅薯5000石、土豆5000石、黃豆3000石。”
蘇小丫看著柳茗荃,柳茗荃當即會意的點點頭,微笑著詢問鮮於掌櫃:
“不知道貴店這些糧食都是什麽樣的價格?”
“精米每石1200文、糙米每石700文、小麥粉每石2000文、蕎麥粉每石1000文、玉米每石600文、紅薯每石500文、土豆每石500文、黃豆每石500文。”
柳茗荃微微算了一下,豐稻城糧食的價格跟青山城比起來,竟然還要便宜些。特別是精米,差不多每斤便宜了兩文呢。
不愧是魚米之鄉。
柳茗荃直接豪氣的對著鮮於掌櫃說道:
“行,我們全買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拿到糧食?”
咳咳咳!
哪怕鮮於掌櫃已經高估蘇家了,這會兒也被驚得不輕,都給自己口水嗆到了。
“這位夫人的意思,是買下店裏全部的糧食,包括我們倉庫的庫存?”
好不容易止住了,鮮於掌櫃忍不住又追問了一句。一雙眼睛瞪的溜圓的望著柳茗荃,生怕自己聽岔了。
“是的,全部。包括倉庫的所有庫存。”
柳茗荃很認真的又重複了一句。
開玩笑,這麽便宜的糧食,當然要多買一點兒啊。
反正有空間戒指在,放不壞。
蘇家這麽多人呢。
一天天的,人吃馬嚼得要多少糧食呀。
到了湖州映月村,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形呢。
所以,現在有現成的便宜糧食,當然多多益善了。
鮮於掌櫃的擦了擦額頭上冒出來的冷汗,嘴裏答應著,心裏不由得暗暗慶幸。
幸虧自己嘴上把門了,隻報了一家倉庫的儲備。
要不然,糧鋪就得關門大吉了。
沒有糧食賣的糧鋪,還能叫糧鋪嗎?
看來,以後得要更加謹慎一些才好。
不過,這蘇家村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存在啊。
這可是幾萬兩的糧食啊,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都買了,夠豪氣的。
鮮於掌櫃拿出算盤劈裏啪啦一陣算,邊算邊報價格:
“精米文,糙米文,小麥粉文,蕎麥粉文,玉米文,紅薯文,土豆文,黃豆文,一共是文,也就是兩紋銀。”
“不錯,正是兩紋銀。掌櫃的,不知道我們什麽時候過來拉糧食比較方便?到時候銀子一起送過來。”
“呃!隨時可以的。”
鮮於掌櫃的愣了一瞬,還是立馬反應了過來。提筆刷刷刷就寫下了地址,遞遞給了柳茗荃。
“夫人拿好了,這是地址。上麵我畫了一個簡易的地圖。我這就過去等著夫人,夫人可以把馬車直接牽到糧倉門口。”
“行,我這就迴去組織馬車。最多一柱香時間就能到糧倉。”
“好的,蘇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