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鎮。
蘇曉菲一家人終於等到了小侯爺康複。
果然,小侯爺上官司南對著蘇青竹發出了邀請。
“蘇伯父,我本是京城平南候府世子。因為追查一樁案子,不小心惹來了追殺。這才……”
上官司南簡略解釋了一番原委,聽得蘇青竹一家人心驚肉跳的。
蘇曉菲更是驚唿連連,又害怕又仰慕的望著上官司南。
想不到,上官司南竟然遭遇了這麽危險的事情,難怪得會渾身刀傷,奄奄一息的倒在路上。
沒死還真的是命大。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賢侄是有大造化的。”
蘇青竹才不管上官司南的經曆如何呢。反正,上官司南之前的處境越危險,蘇家的救命之恩就越難得。拿到手的好處才是真實的。
“是呀,上官兄吉人自有天相。”
蘇樾黎緊跟自家老爹腳步,漂亮話那是脫口而出。
蘇樾寧眼珠子一轉,假裝天真的問上官司南:
“上官大哥,你失蹤這麽久,家裏人不擔心嗎?”
“家裏人麽?”
上官司南望向蘇曉菲,心底湧起一股溫暖。隻是,想到京城裏的消息,眼眸裏的溫柔又迅速褪去,徒留一份譏誚。
“蘇伯父,小侄如今已經痊愈,不日就準備迴京。隻是,小侄一旦迴京,必然會被有心人查出是伯父一家救治收留了小侄,隻怕會給伯父一家帶來災禍。”
上官司南說到這裏,果然看到蘇家人齊齊變了臉。蘇青竹的臉都快黑成鍋底了。
趙春花和蘇曉菲則是嚇得臉色慘白。
特別是蘇曉菲,之前不知道上官司南受傷的原由,自己為了坐實救命之恩,免得日後上官司南不認賬,可是特意在鎮子上好一頓逛。
也不知道那些背後的人查到雲山鎮沒有。
現在跟隨著小侯爺,不,現在還是平南侯府世子,一塊兒進京,安全嗎?會不會也是一路遭遇劫殺?
想到這裏,蘇曉菲慌了,心裏害怕極了,身體都忍不住發起抖來。
自己的榮華富貴啊,可千萬別還沒有當上侯府當家主母,救被嘎啦。真心太冤了。
上官司南見蘇家人實在嚇得夠嗆,這才繼續開口:
“蘇伯父放心。我的護衛隊們昨天已經趕到雲山鎮了。不如,蘇伯父一家人隨我一同入京,小侄也好報答救命之恩!”
這還真的是一波三折。
蘇青竹心底吐槽,有什麽話不能一次性說完嗎?偏要吞吞吐吐的,攪得人心惶惶的。
不過,到底沒敢說出口。
畢竟,對方可是平南侯府世子,哪怕自己閨女救了他一命,卻也不敢保證世子不會翻臉。
這些個世家公子哥,一個個的,傲氣得很。
蘇曉菲聽到了自己最想聽到的話,心裏一喜。
有了護衛隊,又能跟隨世子一起入京,這是再好也沒有了。
上官司南一直就在留意蘇曉菲的神情,見到蘇曉菲果然歡喜起來,自己心裏也覺得歡喜起來。
雖然,蘇曉菲長的不如京城貴女好看,舉止也,呃,沒有京城貴女們優雅,甚至還有一些別扭。
但是,性子是天真的,溫順的。
那天,蘇曉菲為她縫製衣衫的一幕,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裏。
有個人能夠眼裏心裏都是你,默默的為你做著衣衫,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好。
上官司南在心底告訴自己,萬萬不可辜負了蘇曉菲。
小姑娘的心思都寫在了臉上呢。
少年慕艾。
上官司南知道,那一刻自己心動了呢。
隻是,少年慕艾四個字跳入腦海的瞬間,上官司南被勾起了心底的迴憶。
父親,曾經也是真心疼愛過自己的吧!
《孟子·萬章上》第一章: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上官司南也想一直孝順。
可惜,上天不給他機會。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恭而無禮,親而有疏。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
自從母親去世,莫姨娘由貴妾扶正,自己就一直在遷就父親。總以為自己是父親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嫡長子,父親總會多幾分真心疼愛。
畢竟,他已經沒有娘親了。
母親剛剛去世的時候,上官司南才三歲。莫姨娘對他噓寒問暖,有求必應,爹爹也是對他疼愛有加。
所以在一年後,平南侯當著舅舅吏部尚書孔止靜詢問上官司南,要把莫姨娘扶正的時候,上官司南毫不猶豫的就點頭同意了。
見上官司南跟莫姨娘相處得確實很融洽,想到平南侯府不可能沒有女主人,平南侯更不可能一直不娶妻。
換個不知道底細身份又高貴的,自然會孕育自己的嫡子,到時候是什麽光景還真的不好說。
孔止靜想來想去,權衡利弊,還不如扶持了莫姨娘,這才點了頭。
這也是莫姨娘是貴妾,才能扶為繼室。
妾,是沒有地位,可以自由買賣的。一日為妾終生為妾。這是律法條紋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誰知道,這莫姨娘是個外表溫柔內力藏奸的。
自從扶正,名正言順的接掌了侯府中貴,就一改之前蕭規曹隨的模樣,大刀闊斧的一陣整頓,把上官司南生母留下的忠心仆人發落了個幹幹淨淨。
自然全部換成了她自己的心腹。
就連上官司南娘親的嫁妝鋪子,也被莫姨娘,現在是侯府當家主母呢,給一點點換上了自己人。
不過四歲的上官司南,天天被下人們哄著吃喝玩樂,慢慢養成了紈絝的性子。
在外招貓逗狗,迴府更是上樹掏鳥窩,下池塘捉魚……
反正是弄的烏煙瘴氣。
莫姨娘自己的親生兒子上官司北則被莫姨娘拘束著跟夫子日日苦讀,琴棋書畫樣樣涉獵。
很快,平南侯府嫡次子勤學好問,端方有禮的傳言就遍布京都大街小巷。
孔止靜這才迴過神來,自己怕是中了圈套。
蘇曉菲一家人終於等到了小侯爺康複。
果然,小侯爺上官司南對著蘇青竹發出了邀請。
“蘇伯父,我本是京城平南候府世子。因為追查一樁案子,不小心惹來了追殺。這才……”
上官司南簡略解釋了一番原委,聽得蘇青竹一家人心驚肉跳的。
蘇曉菲更是驚唿連連,又害怕又仰慕的望著上官司南。
想不到,上官司南竟然遭遇了這麽危險的事情,難怪得會渾身刀傷,奄奄一息的倒在路上。
沒死還真的是命大。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賢侄是有大造化的。”
蘇青竹才不管上官司南的經曆如何呢。反正,上官司南之前的處境越危險,蘇家的救命之恩就越難得。拿到手的好處才是真實的。
“是呀,上官兄吉人自有天相。”
蘇樾黎緊跟自家老爹腳步,漂亮話那是脫口而出。
蘇樾寧眼珠子一轉,假裝天真的問上官司南:
“上官大哥,你失蹤這麽久,家裏人不擔心嗎?”
“家裏人麽?”
上官司南望向蘇曉菲,心底湧起一股溫暖。隻是,想到京城裏的消息,眼眸裏的溫柔又迅速褪去,徒留一份譏誚。
“蘇伯父,小侄如今已經痊愈,不日就準備迴京。隻是,小侄一旦迴京,必然會被有心人查出是伯父一家救治收留了小侄,隻怕會給伯父一家帶來災禍。”
上官司南說到這裏,果然看到蘇家人齊齊變了臉。蘇青竹的臉都快黑成鍋底了。
趙春花和蘇曉菲則是嚇得臉色慘白。
特別是蘇曉菲,之前不知道上官司南受傷的原由,自己為了坐實救命之恩,免得日後上官司南不認賬,可是特意在鎮子上好一頓逛。
也不知道那些背後的人查到雲山鎮沒有。
現在跟隨著小侯爺,不,現在還是平南侯府世子,一塊兒進京,安全嗎?會不會也是一路遭遇劫殺?
想到這裏,蘇曉菲慌了,心裏害怕極了,身體都忍不住發起抖來。
自己的榮華富貴啊,可千萬別還沒有當上侯府當家主母,救被嘎啦。真心太冤了。
上官司南見蘇家人實在嚇得夠嗆,這才繼續開口:
“蘇伯父放心。我的護衛隊們昨天已經趕到雲山鎮了。不如,蘇伯父一家人隨我一同入京,小侄也好報答救命之恩!”
這還真的是一波三折。
蘇青竹心底吐槽,有什麽話不能一次性說完嗎?偏要吞吞吐吐的,攪得人心惶惶的。
不過,到底沒敢說出口。
畢竟,對方可是平南侯府世子,哪怕自己閨女救了他一命,卻也不敢保證世子不會翻臉。
這些個世家公子哥,一個個的,傲氣得很。
蘇曉菲聽到了自己最想聽到的話,心裏一喜。
有了護衛隊,又能跟隨世子一起入京,這是再好也沒有了。
上官司南一直就在留意蘇曉菲的神情,見到蘇曉菲果然歡喜起來,自己心裏也覺得歡喜起來。
雖然,蘇曉菲長的不如京城貴女好看,舉止也,呃,沒有京城貴女們優雅,甚至還有一些別扭。
但是,性子是天真的,溫順的。
那天,蘇曉菲為她縫製衣衫的一幕,深深的印在了腦海裏。
有個人能夠眼裏心裏都是你,默默的為你做著衣衫,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好。
上官司南在心底告訴自己,萬萬不可辜負了蘇曉菲。
小姑娘的心思都寫在了臉上呢。
少年慕艾。
上官司南知道,那一刻自己心動了呢。
隻是,少年慕艾四個字跳入腦海的瞬間,上官司南被勾起了心底的迴憶。
父親,曾經也是真心疼愛過自己的吧!
《孟子·萬章上》第一章: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上官司南也想一直孝順。
可惜,上天不給他機會。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子不孝,父不慈。恭而無禮,親而有疏。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
自從母親去世,莫姨娘由貴妾扶正,自己就一直在遷就父親。總以為自己是父親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嫡長子,父親總會多幾分真心疼愛。
畢竟,他已經沒有娘親了。
母親剛剛去世的時候,上官司南才三歲。莫姨娘對他噓寒問暖,有求必應,爹爹也是對他疼愛有加。
所以在一年後,平南侯當著舅舅吏部尚書孔止靜詢問上官司南,要把莫姨娘扶正的時候,上官司南毫不猶豫的就點頭同意了。
見上官司南跟莫姨娘相處得確實很融洽,想到平南侯府不可能沒有女主人,平南侯更不可能一直不娶妻。
換個不知道底細身份又高貴的,自然會孕育自己的嫡子,到時候是什麽光景還真的不好說。
孔止靜想來想去,權衡利弊,還不如扶持了莫姨娘,這才點了頭。
這也是莫姨娘是貴妾,才能扶為繼室。
妾,是沒有地位,可以自由買賣的。一日為妾終生為妾。這是律法條紋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誰知道,這莫姨娘是個外表溫柔內力藏奸的。
自從扶正,名正言順的接掌了侯府中貴,就一改之前蕭規曹隨的模樣,大刀闊斧的一陣整頓,把上官司南生母留下的忠心仆人發落了個幹幹淨淨。
自然全部換成了她自己的心腹。
就連上官司南娘親的嫁妝鋪子,也被莫姨娘,現在是侯府當家主母呢,給一點點換上了自己人。
不過四歲的上官司南,天天被下人們哄著吃喝玩樂,慢慢養成了紈絝的性子。
在外招貓逗狗,迴府更是上樹掏鳥窩,下池塘捉魚……
反正是弄的烏煙瘴氣。
莫姨娘自己的親生兒子上官司北則被莫姨娘拘束著跟夫子日日苦讀,琴棋書畫樣樣涉獵。
很快,平南侯府嫡次子勤學好問,端方有禮的傳言就遍布京都大街小巷。
孔止靜這才迴過神來,自己怕是中了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