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中京,位於老哈河上遊的北岸,原本是契丹和奚族的發祥地。城牆由幹土壘成,呈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大約比燕京小了一圈的樣子。城外的草原上蓋著厚厚的積雪,隻有南北通行的大道,積雪被人踩馬踏成了泥漿,繼麵凍成了堅硬的冰塊。一騎百十人的隊伍從中京的東南方疾馳而來,到南門口,最前邊的少年下馬出示了手中的令牌後再和懶洋洋的守城兵說上兩句話,然後上馬,帶著一行人風一樣的駛進了城中。

    一行人進城後並沒有減速,一邊大叫著讓前邊的百姓們避讓,一邊揮著馬鞭,急急忙忙地到了城北麵的大內宮城門口,卻被守宮門的幾位金吾持著長槍擋住了去路。當先的少年一邊高喊著:“奉陛下急旨,接公主出宮!”一邊用手裏的長柄大刀蕩開了金吾刺來的槍頭。

    後邊眾騎也同時出手,把幾位金吾逼向一了邊。一行人不顧金吾們吃驚的表情,在大內門口也不下馬,直接駛進了宮內。一眾宮女太監見突然有這麽多兇神惡煞般的騎兵闖進來,早就嚇得老鼠見了瘋貓一樣四下逃竄。當先的少年跳下把來,抓住一位沒跑遠的宮女大聲說:“快帶我去見玉田郡主和蜀國公主,快!”

    那宮女已被嚇得臉上沒了顏色,雙腿發軟,哪有力氣給他帶路啊,卻聽從後院跑出一群人來,當先一位穿著白色狐皮的少女遠遠地向少年叫道:“爽哥哥,何事如此驚慌?莫非金兵打過來了不成?”

    這位粗皮糙臉,麵部被草原的風吹得發紅幹裂的高大粗壯少年就是十六歲的李爽。李爽見耶律沃燕出來,顧不得和她打招唿,著急地說:“快通知兩位公主收拾東西,金兵前鋒距中京已經不到一百裏了,我得護送著大家去南京,快!”

    聽了李爽的話,宮內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耶律沃燕身後多了位十七八歲的少女,向李爽施了一禮問道:“李公子是從哪得知的消息?我父皇現今又去了哪裏?”

    李爽見蜀國公主耶律餘裏衍站在了耶律沃燕的身後,就指指自己身邊那些身上還帶著血跡的騎兵說:“我和這些兄弟一天前剛和金兵打了一仗,上千人的隊伍,就我們這一百多人殺了條出路逃了出來。陛下現在是下落不明。公主快快收拾一下東西隨我去南京吧!”

    李爽到上京當了兩年多的小人質,故意讓自己遊離於上京的政權之外,除剛來上京時見了耶律延禧一麵,恩蔭得了個從五品的雲騎尉的官身外,就一直避著耶律延禧。平日混跡於上京的市井之中,或者去周圍的遊牧部落中遊玩嘻戲,他也過得無比輕鬆。這兩年來他除了堅持鍛煉自己的身體外,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向燕京和薊州,玉田縣發號施令,再通過韓光遠,孟氏父子,馬植,羅青漢,渡慈這些人在南邊發展自己的勢力。除了飛鴿傳書外,每月都有一行人分別從南京和上京出發,向李爽匯報情況或者迴去執行李爽的安排。所以他雖人在遙遠的上京,燕京那邊由於有他早期的合理安排,一切都發展的非常不錯。無煙煤已經成為了南京道家家戶戶冬天的取暖燃料,通過渡慈的經營,還遠銷到了宋境的山東,河南河北;汽油打火機已經成了汴梁上流社會的奢侈用品,李爽還畫出圖,讓工匠們用銅或優質木材製成打火機的各式各樣的外殼,一些高檔的,上邊還鑲嵌上玉石之類的裝飾,當然價格也是不菲。一小罐裝在精致玻璃瓶裏邊的打火油,被奸商李爽在宋境賣到了五貫錢的天價,好在這打火油隻是取火時使用,一小瓶省著用差不多能用半年。至於葡萄酒和白酒,更是通過渡慈的直徑渠道在宋境中悄悄地流行開來。幾個釀酒廠的生產規模還很有限,麵對宋境強大的消費需求,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但越是這樣,這些從北邊走私來的商品越是走俏。南朝的達顯富豪們常以能擁有從北境走私過來的幾樣商品而感到自豪。在這種情況下,渡慈在南邊發展的也很順利,現在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商品運輸和銷售渠道。

    有這麽多的得力助手執行著李爽的各項計劃,身不自由的他整天閑著沒事,除了在上京的市井中瞎哄外,就是去周邊的各部落喝喝酒,吃吃手抓羊肉,結交結交牧區的豪傑。其間晉王耶律敖盧翰和耶律餘暏曾有意結交李爽,李爽知道這兩人敗亡的時間不會太遠,就假裝糊塗地和他們不遠不近,若即若離。兩人見李爽不過是個不懂多少事情的小屁孩子,就放棄了結交之心。兩年前,耶律餘暏結交乙室部強豪,打算廢天祚帝為太上皇,擁敖盧翰即位,事情不密,被耶律延禧給提前知道了,耶律餘暏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了女真,繼而帶著女真人攻克了上京。敖盧翰和其生母文妃也被耶律延禧賜死,敖盧翰的同母妹妹,最受天祚帝寵愛的蜀國公主餘裏衍和妹妹斡裏衍也被天祚帝從上京遷到了中京安置。在宮中陪著餘裏衍,已得到玉田郡主封號的耶律沃燕也跟著一起到了中京。

    上京失守後李爽已成了自由之身,完全可以迴南京去的,但耶律沃燕還陪著兩位公主在中京的宮中,李爽放心不下她,就留在了中京周圍的奚部和契丹部落。兩年來李爽同時時刻關注著世態的發展,他苦逼地發現,自己穿越過來後,對曆史的進程並沒有什麽改變。女真韃子該立國號的時候立國號,阿骨打該稱帝的時候稱帝,耶律延禧敗亡起來,甚至比曆史記載中還要快上好多。

    兩月前遼上京降將耶律不撻也帶著幾萬金兵打來,李爽明知事不可為,還是組織了一幫牧民中的勇士輾轉作戰,和韃子騎兵的幾次遭遇卻是傷亡慘重。不得不承認韃子騎兵能在短短的幾年滅掉兩個龐大的國家,絕不是偶然,其士兵的勇悍,堅韌,以及體力和馬匹的精良,就是同樣在馬背上長大的契丹和奚族勇士,也不能望其項背的。

    ++++++++++++++++++++++++++++++++++++++++++++++++++++++++++

    第三卷了,大家還不支持支持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遼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無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無碩並收藏遼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