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210|h:140|a:c|u:
]]]看來今天晚上是別想讀《夢溪筆談》和給自己的道士徒子徒孫們寫教程了。和大嫂的話還沒說完,有家人在稟報說有人造訪二公子。自己一個小屁孩子,不知是誰會這麽正式來的造訪,有關合股的事情,不是全權委托給自己的大哥了麽。

    到了中院的小客房,見來造訪自己的卻是前幾日在魏王府見過的邢禦醫,同時還帶了兩個十八九歲的後生。看到這老頭來造訪,李爽不用想就能猜出是什麽事了。

    等家人奉上茶,李爽問:“邢先生來造訪小子,不知有何見教?”

    這邢禦醫也不跟李爽客氣,迴答道:“幾日前老朽聽了公子的醫理,迴去思索幾天,雖然受醫不小,卻還有不明白的地方甚多,今日帶兩位小徒來,是想能聆聽公子的指教的。”

    姿態放得夠低,話語中卻還是有不負氣的意思。李爽前世雖是行醫出生,現在可沒太多的時間和他們去扯什麽醫理,就直接問道:“想來邢先生迴去後已經做過試驗了,結果如何,不知能不能告訴小子?”

    “說來慚愧,老朽這兩日找了兩個和王爺病情相似的消渴病人,給他們試吃了些糖,這幾人果然病情加重了不少。如公子所言,這消渴一病果然是和糖有關,可這其中的原理,老朽卻是想不明白。”邢禦醫老臉稍稍一紅說道。

    直接拿病人作試驗,雖不人道,但現在也隻有讓他們這樣試驗過了,才能明白自己的話對不對。至於那糖尿病的機理,不說這老頭想不明白,就是李爽,現在想給他們講,也是很難講明白的。什麽胰島素啊,胰腺啊,不把這幾個家夥聽得找不到北才怪。

    道理雖然講不清,人家如此虛心請教,李爽就不能不講,隻能用他們能聽懂的方式先問道:“邢先生可知,人吃五穀後,在人體內是如何吸收轉運的?”

    “這個,內經中早已闡明,是由胃腸和肝脾運化的。陰生於上,胃以純陽而含陰氣,有陰則降,濁陰下降,是以清虛而善容納。陽生於下,脾以純陰而含陽氣,有陽則升,清陽上升,是以溫暖而善消磨。水穀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老頭迴答起李爽的問題來,還能引經據曲。

    李爽是很頭疼中醫典籍中的這種文言文的,再頭疼他還是對邢先生點點頭說:“先生說的不錯,水穀入胃後是由肝脾胃腸轉化的。隻是任何人每天吃的飯和所作的運動都不是恆定的,今天飯吃得多一點,但體力活卻幹得少,明天飯吃得少,卻出了不少的力氣。這樣下來,每天入腹的食物和所出的力氣就有了出入,單憑這脾胃的轉化,又是如何控製這些出入的?”

    “這個問題卻也不難,脾胃吸收的水穀,多餘了就會在人體內儲存,不足時又能動用體內的儲存。所以吃飯多而出力少的人會肥胖,吃飯少而出力多的人會消瘦。”邢禦醫帶來的那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搶著迴答。

    李爽看了看這說話的小子見他十七八歲的年紀,個頭不高不矮,長了一張略顯得有些圓的臉,看起來還比較順眼。

    “人的胃腸隻是中空的管道,按說這管道應該把水穀中多餘的東西排泄掉,不足的時候多吸收些才是。但實事上卻不是這樣的。你師徒想沒想過,這控製人體胃腸吸收的原理?”唉,中醫的理論都很粗疏,一講到微觀層麵,李爽也不知道該如何給他們講了。

    “這個,應該是由脾能運化的原故吧!”李爽的這一問題,卻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邢禦醫不肯定地迴答。

    “就算是由脾髒運化的,這其中是如何運化,通過什麽樣的機理來控製的,你師徒可曾想過?我且告訴你們,這些卻不是人的脾髒的作用,而是胰髒的功能。曆代醫家凡講髒腑,皆言心肝脾肺腎,卻沒人講胰之功效。人體之胰腺,能分泌消化液進入胃腸之中,把我等所食之物消化為水糜,更能分泌一種特殊物質來控製血流中的糖份在恆定的濃度。濃度高時就把過高的糖份轉化為能量儲存下來,濃度不夠時,又能動員體內儲存的糖份。但凡消渴的病人,都是因為胰髒的功能受損而引起的病症。你等如能從胰髒中提取出這種物質來,就能製出對消渴病人非常見效的藥來。”雖然自己對糖尿病的機理非常清楚,但和古代的醫生講起來卻是非常的吃力。

    原以為這幾位醫生一時接受不了自己的理論的,卻沒想到邢禦醫開口說道:“民間是有用豬胰子治療消渴症的偏方,還很有些功效。隻是公子講的這些東西,又如何能夠驗證?”

    “以現在的能力,想要驗證,甚至從豬胰子中提取有效的藥物都不容易。不過有一件事卻是很容易驗證的,古來醫家皆稱人體有三百六十五塊骨頭,與周天之數相合。想來這人體長得可真奇怪,骨頭都會不多不少,正好和一年的日子一樣。其實人人體的骨頭隻有二百零六塊,有的人雙腳的第五足趾融合,會隻有二百零四塊,小孩的頭骨和尾骶骨還沒融合在一起,會多出幾塊骨頭,大約在二百一十八塊骨頭左右。隻是人耳朵裏邊各有三塊很小的聽小骨,卻是不容易找到的,所以人的骨頭不算耳朵裏邊的,正好是二百塊。你等如果不信,可以找上一具屍體數上一數。給你們講這些,並不是說前人的醫學都人錯誤的,而是前人在當時的條件下,對人體的結構的發現了解並不是那麽清楚。那麽就得我們後輩醫家來修正和補充,萬萬不能一講醫理,開口就是什麽素問,內經,把古人的話當成萬世不移之聖言,如此下去,醫學隻會越來越退步,絕對不會有一點點的發展的。”這幾個家夥還算虛心,李爽就給他們多講了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朽在閱讀醫理時,也偶有發現前人的謬誤之處,隻是公子所說的這幾件,卻著實有些驚世駭俗,不知公子的這些認識是從何而來?”邢禦醫問道。

    李爽現在最怕的就是別人問他的知識是從哪兒得來的,但是人家問了,卻又不能不答應,隻好繼續撒著謊說:“小子雖然年幼,家中卻頗有藏書。家中有一整套南朝夢溪丈人的秘傳筆記,小子閑來讀讀,也就明了了許多事情來。”

    等李爽說完,邢禦醫有些落寞地說:“聽公子一席話,莫說勝讀十年書了,老朽這幾十年行醫都是白行了。公子的話雖然很是駭俗,但老朽通過給消渴病人試過糖水後,已是對公子所講深信不疑了。我已老了,沒多少時間聽公子的高論了,今天帶兩位劣徒來,卻是想鬥膽請公子收下他二人,還請公子莫要推辭。”

    又有人來拜師了,李爽穿越過來後,出於前世的職業習慣,是最想在這世界上傳些醫學知識的,隻是沒找到可以傳授的人才。現在看這兩小子年齡不大,又有些中醫知識,傳授起來應該會容易些。可自己這年幼的身體實在讓他為難,不得不假意推辭道:“小子雖然對醫理稍有所悟,可我這年紀,又何敢收兩位世兄為徒?”

    邢禦醫從包裏拿出些事物來,卻是全身的衣服鞋子兩套,還有些銀兩,放在桌上說:“這是他二人拜師的儀呈,公子莫要再推辭了,公子今日若不答應,我三人今日就留在府上不走了。你二人還不向你們的師父磕頭奉茶!”

    那兩小子連忙跪在了李爽前邊,先咚咚地磕上三個響頭說:“師父在上,請師父收下小徒邢梓軒(張梓桑)隨侍左右吧。”邊說還邊端起李爽桌邊的茶杯來,雙手恭敬地奉到李爽手裏說:“師父,請喝茶!”

    又被人逼著當師父了,李爽無奈,隻好接過茶水來說:“你們且起來吧。如果你二人誠心想學,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醫學傳授與你們。隻是,我所傳的醫學,卻是和你二人以前所學大不相同的,以後你等要暫且忘記以前學的那些陰陽五行,四診八綱,要從最基本的對人體的解剖開始學起,你二人可願意?”

    “我二人聽了師父對消渴症的辯證,已是佩服不已,自然願意跟著師父學新的醫理。”二人中張得虎頭虎腦的邢梓軒迴答道。

    李爽指著這姓邢的徒弟問邢禦醫:“這梓軒,可是老先生的什麽人?”

    “正是老朽的孫子,他年齡雖不大,對醫學一門卻是極為熱心的。老朽雖癡長幾十歲,卻沒什麽好本事教給孫子。現今他投在公子門下,還請公子多多廢心。”邢禦醫說。

    “這樣吧,我既然收下他們,就要好好地教他們些本事,待我寫上些教程後再一點點地教他們。學醫一門,藥物的采集,炮製以及性味功效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些東西小子就不另行教授他們了。這幾日老先生就繼續帶他們講些藥理方麵的知識就是了。後天下午讓他們過來,我開始給他們傳授課程。”那幫道士徒子徒孫的教材還沒寫下多少,現在又多了兩個醫學徒弟,李爽可有的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遼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無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無碩並收藏遼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