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李爽身邊的耶律沃燕等李爽念外,也學著他的語調舒緩地朗誦: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開始是淘氣,覺得好玩,卻沒想到自己剛一停下來,後邊的百姓們雷鳴般地跟著她和唱了起來。於是,幼稚的童聲在前邊領一句:山河表裏燕京路,後邊再發出雷鳴般的千人應和來:山河表裏燕京路。
蒼茫的夜空下,女童的聲音在前邊引唱著,後邊幾百人如悶雷般的跟著應合,等朗誦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時,幾千百姓的聲音如泣如訴,在薊州城的靜夜裏湧動起蒼涼,古樸的氣勢來。
李爽萬萬沒想到自己山寨的這曲山坡羊會被迅速傳唱開來,後來傳唱的最廣的,卻是在遼東饑民中,最後差不多成了饑民們的隊歌了。以至於他僅僅以這一首山寨版的元曲,就在饑民隊伍為基礎的怨軍中有了一定的聲望。
薊州司馬裴子期這一天來可是忙得撒尿都要小跑著去解決,到下午終於收集了些逃散的薊州府的幕僚吏佐,這安撫百姓,調動物資等活兒才有了幾個幫手。從守備營接收城中避難百姓開始,現在已經有不下三四千的百姓們從州城的各個角落湧了過來,這麽多人集在一起,一切都是非常驚人的,一頓飯就能消耗十幾石糧,城東的兩口水井,竟然快被這麽多百姓給喝幹了,百姓們隨手扔上一塊垃圾,聚集起來,地上就不能落腳了。更不用說這麽多人的住處,百姓們隨身帶來的各種家當和牽來的牲畜的安置了。
忙到半夜,終於能歇上口氣了,卻不見李爽等人迴來,又聽說耶律沃燕和蕭蒲察幹不知所蹤了,裴子期趕忙派人出去打探。等到快子時了,終於有打探情況的官兵迴來報告說李爽等人救了韓員外家的宅子,並擊殺了不少反賊,耶律沃燕和蕭蒲察幹也和他在一起,我們的司馬大人才大大地喘了口氣。可是匯報的探子說,李爽等人不到亥時就帶著些人迴守備營來了,到現在還不見他們的影子,裴子期又開始擔心李爽幾人是不是碰上了反賊,被反賊抓去了。正要派人再探,卻聽到不遠處傳來雷鳴般的喊聲來。
開始離得還遠,聽不清喊的是什麽,隻能感覺到是無數人異口同聲地在吟唱著什麽,詞雖不能聽清,卻能感受到其中的蒼涼悲放。裴子期不明白是怎麽迴事,一邊命人前去打探,一邊吩咐官兵和招集起來的義兵們加強戒血,準備隨時迎敵。
一群人的聲音越來越近了,仔細聽,卻是一位女童在前邊領唱著,後邊無數人齊聲應和著,當朗誦到百姓苦時,無數百姓的聲音中帶著如泣如歎的尾音,就是遠遠聽著的裴子期,也有種要愴然泣下的感覺。
“是小郡主的聲音,難道是李公子和小郡主迴來了?天哪,他們帶迴來了多少人啊!”裴子期身邊的一位官兵說。
聽著聲音,隻怕沒有幾千人同時開口,造不出這麽大的氣勢。裴子期先是為李爽和耶律沃燕平安歸來感到驚喜,同時,聽到聲音,為那趕過來的幾千百姓感到頭疼。
派去的探子也騎馬迴來了,遠遠就喊:“報——,李公子和小郡主都平安迴來了,還帶迴來了幾千城裏的百姓。”
守備營無論是官吏還是官兵,聽說又帶迴來了幾千百姓,都同時頭疼了起來。不過頭疼歸頭疼,能解救這麽多的百姓迴來,這東門的布防又多了好幾分實力了。
李爽讓百姓們暫時在障礙外邊等著,帶著李喬,沃燕一夥人進了守備營。裴子期自然是遠遠就迎了出來,見過麵後就問:“公子這次帶了多少百姓到這東城來了?”
李爽見裴子期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迴答道:“沒有詳細統計,大約兩千多,不到三千人。司馬大人有什麽難處嗎?”
裴子期向周圍一指,迴答道:“這東城區就這麽大的地方,其中又沒有大戶人家的大宅子,多是貧窮百姓的低矮房屋,下午以來,我們已經接收了不下四千百姓,已經沒地方住了。公子又解救出這麽多的百姓,固然是好事,但這百姓的安置,卻有點為難我了。”
不得不說,自遇上李爽以後,這裴子期算是個很不錯的官兒了,四千多百姓讓他多半天來安排的基本上有了秩序,現在又來這麽多的百姓,也實在是為難他了。
“官庫中的糧食,可夠百姓名吃用?”李爽問。
“糧食倒是夠城中百姓吃上幾個月都不成問題,但這麽多百姓的住處,實再是沒辦法了。”裴子期苦著臉說。
李爽望望東城區的一片低矮的房子,再看看不遠處停歇下來的百姓,不得不同樣苦起了臉來。
耶律沃燕卻嘻嘻一笑,對裴子期說:“司馬大人,你剛才聽見我朗誦的什麽山坡羊可好聽?”
裴子期正苦著臉不知道這麽多的百姓怎麽安置,哪還顧得上什麽山坡羊,什麽草原牛啊,苦著臉迴答:“剛才隻遠遠地聽見郡主帶著一夥百姓唱著什麽,但離得遠,詞句卻不能聽清。”
耶律沃燕清清嗓子,得意地把山寨版的山坡羊再朗讀了一迴,卻沒想到裴子期卻聽得呆了,嘴裏喃喃地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們已經失了家園,很多人的家人有可能都被反賊殘害了,我裴子期說什麽也不能不能讓城中百姓再受苦了。再難,我也要把這些薊州的子民們安置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又轉頭問:“這曲什麽山坡羊是郡主殿下做的?這曲兒中的悲壯豪邁,隻怕不下南朝的東坡學士的詩詞,我卻是不相信郡主這麽小的年紀,能作出如此詞來。”
須知有遼一代,契丹貴族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就是契丹人,在詩詞歌賦中也多有造詣,隻是當時南北隔離,遼國禁止本國內的詩詞傳唱到南朝去,遼國人又沒有宋朝人那種喜歡著書和刊印詩集的習慣,就是遼國皇後蕭觀音的一些詩詞,也是被偷偷傳到南朝後,被宋人記在筆記裏才能流傳下來。
後來遼國迅速滅國,勝利者女真韃子又是些隻會搜集金銀財寶的野蠻人,哪知道去整理什麽遼國的文化啊,但大遼的官方記載的史料卻沒有被完全毀掉,到二百年後傳到同樣是野蠻人的蒙古人手裏,元朝丞相脫脫根據傳下來的史料編修了遼史,同樣是粗疏而漏洞百出。以致於到現在整個契丹史還是麵目不清,疑點百出,網絡上那麽多以宋代為背景的小說大作,卻幾乎沒有以同時代的大遼為背景的小說。
其實遼國的曆史,同樣是中華文明的一支,早在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爺爺遼道宗時代,就出現了一場和宋人間誰為華夏正統的辯論,遼人在此次辯論中出盡了風頭,甚至殿試中曾出過“得玉璽者為華夏正朔”的考題。
再八卦一下,傳說中的和氏璧被刻為傳國玉璽後,由秦而漢,到王莽時代,因威逼太後王政君交出玉璽,王政君見事不可免,就把玉璽砸在地上,碰壞了一個角,後來被王莽用黃金補上了。漢末孫堅從井中打撈出缺塊角的玉璽,這個,三國誌中有記載的。然後玉璽歸了晉,西晉滅亡後到了匈奴人劉淵的手中,後來傳羯胡手中,冉閔殺胡,奪了玉璽,後又被鮮卑慕容氏打得喘不過氣來,又求救兵,就派人把玉璽送給了東晉。然後宋齊梁陳一脈承傳,再由陳叔寶手裏傳到了隋。然後直到唐末,被朱溫拿去了,又是後唐,後梁,到後晉,石重貴反遼,被契丹人抓了俘虜,寶貝玉璽自然也到了契丹人的手中了。再後來耶律延禧被女真人捉去,玉璽的下落就是知所蹤了。中原王朝,從後漢開始,皇帝手中就沒有了那個做為受命於天象征的寶貝玉璽了。在戰亂年代,很多諸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多是偽造私刻上個玉璽來,那些刻假印章的皇帝就被政敵們戲稱為白板皇帝。隋文帝統一天下,收繳上來的不同傳國寶貝就有七八枚,楊堅就毀掉了假的皇帝印章,隻留下了缺了一角的和氏璧做為傳國之寶。
隋之前有關玉璽的流傳,有不同的多個版本,南朝北朝的各個政權都稱自己的皇帝印是真的,並且編造了完整的流傳細節來,不管五代時玉璽在誰手裏,到隋朝時,楊堅卻是把所有真的假的傳國寶貝都弄到了手,然後再一進進傳下去,到石重貴手裏,就落到了契丹人的手中了。
後周郭威當上皇帝後沒了皇帝的信物,就自己剜了個“皇帝神寶”來自我安慰,宋朝皇帝手裏一直把郭威山寨的這個寶貝當成了皇帝的信物。到遼道宗時,耶律洪基拿出了傳國玉璽來跟宋人爭天下正朔,被逼急了宋人,不得不造了個鹹陽人段義,從自己家的老房子底下淘出寶貝的神話來,還經過了蔡京等十三學士的考證,認為玉璽是真的。但是宋人編出來的鬼話,他們自己都不太信,所以宋史中對那方玉璽的真假多有疑義。
蒼茫的夜空下,女童的聲音在前邊引唱著,後邊幾百人如悶雷般的跟著應合,等朗誦到“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時,幾千百姓的聲音如泣如訴,在薊州城的靜夜裏湧動起蒼涼,古樸的氣勢來。
李爽萬萬沒想到自己山寨的這曲山坡羊會被迅速傳唱開來,後來傳唱的最廣的,卻是在遼東饑民中,最後差不多成了饑民們的隊歌了。以至於他僅僅以這一首山寨版的元曲,就在饑民隊伍為基礎的怨軍中有了一定的聲望。
薊州司馬裴子期這一天來可是忙得撒尿都要小跑著去解決,到下午終於收集了些逃散的薊州府的幕僚吏佐,這安撫百姓,調動物資等活兒才有了幾個幫手。從守備營接收城中避難百姓開始,現在已經有不下三四千的百姓們從州城的各個角落湧了過來,這麽多人集在一起,一切都是非常驚人的,一頓飯就能消耗十幾石糧,城東的兩口水井,竟然快被這麽多百姓給喝幹了,百姓們隨手扔上一塊垃圾,聚集起來,地上就不能落腳了。更不用說這麽多人的住處,百姓們隨身帶來的各種家當和牽來的牲畜的安置了。
忙到半夜,終於能歇上口氣了,卻不見李爽等人迴來,又聽說耶律沃燕和蕭蒲察幹不知所蹤了,裴子期趕忙派人出去打探。等到快子時了,終於有打探情況的官兵迴來報告說李爽等人救了韓員外家的宅子,並擊殺了不少反賊,耶律沃燕和蕭蒲察幹也和他在一起,我們的司馬大人才大大地喘了口氣。可是匯報的探子說,李爽等人不到亥時就帶著些人迴守備營來了,到現在還不見他們的影子,裴子期又開始擔心李爽幾人是不是碰上了反賊,被反賊抓去了。正要派人再探,卻聽到不遠處傳來雷鳴般的喊聲來。
開始離得還遠,聽不清喊的是什麽,隻能感覺到是無數人異口同聲地在吟唱著什麽,詞雖不能聽清,卻能感受到其中的蒼涼悲放。裴子期不明白是怎麽迴事,一邊命人前去打探,一邊吩咐官兵和招集起來的義兵們加強戒血,準備隨時迎敵。
一群人的聲音越來越近了,仔細聽,卻是一位女童在前邊領唱著,後邊無數人齊聲應和著,當朗誦到百姓苦時,無數百姓的聲音中帶著如泣如歎的尾音,就是遠遠聽著的裴子期,也有種要愴然泣下的感覺。
“是小郡主的聲音,難道是李公子和小郡主迴來了?天哪,他們帶迴來了多少人啊!”裴子期身邊的一位官兵說。
聽著聲音,隻怕沒有幾千人同時開口,造不出這麽大的氣勢。裴子期先是為李爽和耶律沃燕平安歸來感到驚喜,同時,聽到聲音,為那趕過來的幾千百姓感到頭疼。
派去的探子也騎馬迴來了,遠遠就喊:“報——,李公子和小郡主都平安迴來了,還帶迴來了幾千城裏的百姓。”
守備營無論是官吏還是官兵,聽說又帶迴來了幾千百姓,都同時頭疼了起來。不過頭疼歸頭疼,能解救這麽多的百姓迴來,這東門的布防又多了好幾分實力了。
李爽讓百姓們暫時在障礙外邊等著,帶著李喬,沃燕一夥人進了守備營。裴子期自然是遠遠就迎了出來,見過麵後就問:“公子這次帶了多少百姓到這東城來了?”
李爽見裴子期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迴答道:“沒有詳細統計,大約兩千多,不到三千人。司馬大人有什麽難處嗎?”
裴子期向周圍一指,迴答道:“這東城區就這麽大的地方,其中又沒有大戶人家的大宅子,多是貧窮百姓的低矮房屋,下午以來,我們已經接收了不下四千百姓,已經沒地方住了。公子又解救出這麽多的百姓,固然是好事,但這百姓的安置,卻有點為難我了。”
不得不說,自遇上李爽以後,這裴子期算是個很不錯的官兒了,四千多百姓讓他多半天來安排的基本上有了秩序,現在又來這麽多的百姓,也實在是為難他了。
“官庫中的糧食,可夠百姓名吃用?”李爽問。
“糧食倒是夠城中百姓吃上幾個月都不成問題,但這麽多百姓的住處,實再是沒辦法了。”裴子期苦著臉說。
李爽望望東城區的一片低矮的房子,再看看不遠處停歇下來的百姓,不得不同樣苦起了臉來。
耶律沃燕卻嘻嘻一笑,對裴子期說:“司馬大人,你剛才聽見我朗誦的什麽山坡羊可好聽?”
裴子期正苦著臉不知道這麽多的百姓怎麽安置,哪還顧得上什麽山坡羊,什麽草原牛啊,苦著臉迴答:“剛才隻遠遠地聽見郡主帶著一夥百姓唱著什麽,但離得遠,詞句卻不能聽清。”
耶律沃燕清清嗓子,得意地把山寨版的山坡羊再朗讀了一迴,卻沒想到裴子期卻聽得呆了,嘴裏喃喃地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們已經失了家園,很多人的家人有可能都被反賊殘害了,我裴子期說什麽也不能不能讓城中百姓再受苦了。再難,我也要把這些薊州的子民們安置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又轉頭問:“這曲什麽山坡羊是郡主殿下做的?這曲兒中的悲壯豪邁,隻怕不下南朝的東坡學士的詩詞,我卻是不相信郡主這麽小的年紀,能作出如此詞來。”
須知有遼一代,契丹貴族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就是契丹人,在詩詞歌賦中也多有造詣,隻是當時南北隔離,遼國禁止本國內的詩詞傳唱到南朝去,遼國人又沒有宋朝人那種喜歡著書和刊印詩集的習慣,就是遼國皇後蕭觀音的一些詩詞,也是被偷偷傳到南朝後,被宋人記在筆記裏才能流傳下來。
後來遼國迅速滅國,勝利者女真韃子又是些隻會搜集金銀財寶的野蠻人,哪知道去整理什麽遼國的文化啊,但大遼的官方記載的史料卻沒有被完全毀掉,到二百年後傳到同樣是野蠻人的蒙古人手裏,元朝丞相脫脫根據傳下來的史料編修了遼史,同樣是粗疏而漏洞百出。以致於到現在整個契丹史還是麵目不清,疑點百出,網絡上那麽多以宋代為背景的小說大作,卻幾乎沒有以同時代的大遼為背景的小說。
其實遼國的曆史,同樣是中華文明的一支,早在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爺爺遼道宗時代,就出現了一場和宋人間誰為華夏正統的辯論,遼人在此次辯論中出盡了風頭,甚至殿試中曾出過“得玉璽者為華夏正朔”的考題。
再八卦一下,傳說中的和氏璧被刻為傳國玉璽後,由秦而漢,到王莽時代,因威逼太後王政君交出玉璽,王政君見事不可免,就把玉璽砸在地上,碰壞了一個角,後來被王莽用黃金補上了。漢末孫堅從井中打撈出缺塊角的玉璽,這個,三國誌中有記載的。然後玉璽歸了晉,西晉滅亡後到了匈奴人劉淵的手中,後來傳羯胡手中,冉閔殺胡,奪了玉璽,後又被鮮卑慕容氏打得喘不過氣來,又求救兵,就派人把玉璽送給了東晉。然後宋齊梁陳一脈承傳,再由陳叔寶手裏傳到了隋。然後直到唐末,被朱溫拿去了,又是後唐,後梁,到後晉,石重貴反遼,被契丹人抓了俘虜,寶貝玉璽自然也到了契丹人的手中了。再後來耶律延禧被女真人捉去,玉璽的下落就是知所蹤了。中原王朝,從後漢開始,皇帝手中就沒有了那個做為受命於天象征的寶貝玉璽了。在戰亂年代,很多諸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多是偽造私刻上個玉璽來,那些刻假印章的皇帝就被政敵們戲稱為白板皇帝。隋文帝統一天下,收繳上來的不同傳國寶貝就有七八枚,楊堅就毀掉了假的皇帝印章,隻留下了缺了一角的和氏璧做為傳國之寶。
隋之前有關玉璽的流傳,有不同的多個版本,南朝北朝的各個政權都稱自己的皇帝印是真的,並且編造了完整的流傳細節來,不管五代時玉璽在誰手裏,到隋朝時,楊堅卻是把所有真的假的傳國寶貝都弄到了手,然後再一進進傳下去,到石重貴手裏,就落到了契丹人的手中了。
後周郭威當上皇帝後沒了皇帝的信物,就自己剜了個“皇帝神寶”來自我安慰,宋朝皇帝手裏一直把郭威山寨的這個寶貝當成了皇帝的信物。到遼道宗時,耶律洪基拿出了傳國玉璽來跟宋人爭天下正朔,被逼急了宋人,不得不造了個鹹陽人段義,從自己家的老房子底下淘出寶貝的神話來,還經過了蔡京等十三學士的考證,認為玉璽是真的。但是宋人編出來的鬼話,他們自己都不太信,所以宋史中對那方玉璽的真假多有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