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首先他李世民必須保住這條性命,雖然,在父親李淵當政的這些年,自己的生命還是有保障的,隻是,卻也免不了要麵對太子黨向自己發射的明槍暗箭,所以,現在他最需要的還是謹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親衛們的眼中,現在的秦王雖然還是像原來那樣喜歡大聲的歡笑,和大家大聲地說話,然而,從他的眼神中,他們偶爾還是會瞧見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為一個大人物,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說是一個極其擅於忍耐的人物,當初,在第一次淺水原大戰,他就是因為不夠堅忍而被薛舉擊敗,在第二次淺水原大戰中,他又是因為夠堅忍這才擊敗了薛仁果,因此,對於堅忍,他別有一番心得。


    這一次,他也是由於堅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淵的信任,在劉文靜死後,他隻是表示出了適度的悲哀,還是和平時一樣在營中與軍漢為伍,一如往常,於是,在李唐政權岌岌可危的時候,李淵讓他臨危受命,讓他接替裴寂擔任了晉州道行軍大總管,負責指揮和定楊軍作戰。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勢,而軍隊,則是他李世民的優勢了,隻要他牢牢掌握著軍隊,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麽不可能。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他首先就要擊潰麵前的定楊軍,收復汾晉,這將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運的第一步。


    帳下,眾將已經發言完畢,帥帳變得靜默起來,帳外大旗飛舞的聲音清晰地傳了進來,李世民從沉思中迴過神來,他的雙眼炯炯有神地在眾將身上一一掠過。


    李世民的到來,眾將心氣變得很高,紛紛要求放棄裴寂堅壁清野龜縮不出的戰略,要求李世民集結兵力,與定楊軍決一死戰,擺脫目前這樣的窩囊局麵。


    他們認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間不對路,自然不會像裴寂這般膽怯懼戰,於是,在秦王麵前表現出自己英勇的一麵。隻是,他們並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


    第八十九章 秦王遇險


    呸!”


    童開文偏過腦袋,輕啐了一口,將嘴裏嚼著的草根吐了出來,他貓著腰,從雜草叢中跑過,一口氣跑到了土坡上,在他身下的土坡,數十匹戰馬正在悠閑地踏著步子,它們的主人這個時候正躺在避風的溝穀啃著堅硬的胡餅,童開文非常羨慕自己的這些同伴,那些人都是老兵,他們的頭領據說是定楊天子還在馬邑當校尉時的親兵,在這些人中,童開文的資歷最淺,隨著宋王從上穀郡逃到馬邑的時候,他還隻有十七歲,所以,當他們休息的時候,他必須跑到前麵去偵察,望風。


    前段時間下了一場大雪,聽說大河都已經結冰了,那些唐軍的狗崽子就是通過結冰的大河來到柏壁的,哎!本以為可以和唐軍大戰一場,決一勝負,童開文心中躍躍欲試,想多砍幾個敵人的腦袋,以此來換取軍功,當上軍官之後,就不再受那些老兵的氣了,誰想到,唐軍駐紮柏壁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卻一直沒有撈到這樣的機會,那些傢夥還是和從前一樣,躲在堅固的營壘後麵,拒不出戰。


    不是,他們的主帥已經換人了嗎?


    那個在介休被宋王率軍打得大敗的傢夥已經被解職了,取代他位置的是秦王李世民,這個秦王李世民,聽說打仗很厲害,為什麽卻也不敢出來和我軍交戰呢?


    難道,他也怕我家宋王殿下嗎?


    前麵是一片灌木叢,鑽過這片灌木叢就上了山坡頂。童開文停下了胡思亂想,他的身子向前彎得更低了,低著頭,猛地跑了起來,灌木叢發出沙沙地聲響,他如履平地般從中跑了過去,一口氣跑到了山坡頂。


    野豬就是這樣從灌木叢中經過的,小時候。在上穀郡的荒野山嶺中。他曾不止一次地瞧見這樣的情景。他明白,麵對滿是荊棘的灌木叢,必須如野豬一般不管不顧,頭朝前,閉著眼,一股勁向前奔跑,就像戰場上和敵人廝殺一樣。隻有不懼死亡,奮力向前,才能活下來,才能得到戰功,才能擁有榮華富貴。


    山坡上的雜草明顯要比坡下的矮了許多,隻有淺淺的一層,而坡下地雜草基本上都有半人高,童開文一口氣跑了這麽長段路。有些疲累了。他猛地躺在草地上,仰麵望著青灰色地天空,胸膛上下起伏。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由於缺氧地原因,腦袋有些暈乎乎的,半晌,方才恢復正常。


    風從西北方向而來,草尖一律向東低頭。


    現在刮的風極其的厲害,若是騎著戰馬疾奔,頭上若是帶著沒有擋麵的頭盔,需用布帛蒙在臉上,隻露出一雙眼睛來,不然,小刀子般的風將把臉割得一道一道的,滿是小口子,一直要到春天過去,夏季來臨時方才會好轉,這一點,長期在邊塞生活地人都知道。


    河東雖然比不上馬邑,上穀這樣的邊塞寒冷,在這樣的季節,西北風的厲害之處卻不比邊塞孱弱幾分。


    休息夠了之後,童開文翻過身,趴伏在地上,把腦袋探出草叢,抬頭往四周望去。


    唐軍雖然堅守在堅固的營壘後麵,不和定楊軍作戰,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就完全龜縮不出,在兩軍的營寨之間,也就是童開文身處的這片地方,遍布著雙方的輕騎斥候,雙方斥候地遭遇戰時有發生,戰鬥雖然隻是在幾個人,或是數十個人之間展開,卻分外地血腥和激烈,時間雖然短暫,死亡的人數卻也不少,基本上都是一方全滅之後,這戰鬥才告一段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逐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疏影並收藏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