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樣,也是五五之波而已,稍有不慎,或是對方的戰術稍微巧妙一些,他們仍然有失敗地可能,一旦陣勢崩潰,麵對速度提升起來的騎兵的追殺,形勢就大為不妙了。
當然,除了長矛陣外,對付騎兵沖陣的有力武器還有一樣,那就是弓弩手地遠程打擊,他們是長矛陣的補充,沒有他們地存在,單獨用長矛陣對付騎兵沖陣,隻能是死路一條,雖然,王世充在和李密的交鋒中,屢屢失敗,因而被瓦崗眾將所不屑,但是,他總算是個知兵的人,基本的常識也還是有的,自然不會出現這樣的失誤。
要知道,在率軍和瓦崗軍的交戰中,他的軍隊在李密的內軍驃騎衝擊下,曾經吃了不少的虧,有一兩次眼看就要勝利了,最終也是敗在內軍驃騎的衝鋒下,讓瓦崗軍翻了盤。
“弓箭手,準備!”
隨著一聲悽厲的尖叫,位於第二排的弓弩手默默地站了出來,拉弓上弦,動作整齊劃一,士兵們眯縫著眼睛,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視線牢牢地盯著前方越來越大的那一片黑線,腦子裏,同樣有一根弦在繃著。
隨著一聲梆子響,他們腦中的那根弦頓時斷裂開來,拉弦的手一鬆,箭矢離弦而出,斜斜地刺向雲端,在空中呈現一個漂亮的拋弧線降落下來,落入敵騎陣中。
“平射!”
又是一聲梆子響,弓弩手們顧不得看他們製造出來的戰果,急速地拉弓上弦,然後,再次鬆開弓弦,箭矢掠過前方下蹲著的長矛手的腦袋,平射了出去。
刺耳的厲嘯聲驚心動魄。
在這一側,張鎮周幾乎將軍中所以的弓弩手都派了過來,按照戰前的推算,王世充和一幹將領都認為偃師城北的軍營並非李密的主營,因為,為了阻止王世充朝洛口進軍,他必定要在要道上紮營,與偃師的守軍呈犄角之勢,那麽,他的主軍大營多半紮在北邙山中。
李密用兵一向詭異多端,善用伏兵,每每在關鍵的時刻出動伏兵,給敵人迎頭一擊,當初,張須陀也算是個善用兵的名將,齊郡兵也頗為驍勇善戰,帳下秦叔寶,羅士信都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一時不防,也還在大海寺中了李密的埋伏,最終死在了單雄信的手中,被其射落下馬,無法突圍,重傷而死。
因此,表麵上,楊公卿和張鎮周率領這一萬人乃是全力向偃師的單雄信部發起猛攻,實際上,這隻是王世充的試探攻擊而已!
當然,也隻有楊公卿和張鎮周這樣的大將才知道是試探性攻擊,普通將領和那些小兵們對此是一無所知的,他們隻知道他們必須奮勇向前,有進無退,不管怎樣說,對這些男人來說,戰死總比餓死好,餓死?對這些常常吃不飽飯的士兵們來說,這種死法實在是太窩囊了,死刑犯被斬首前,也要吃上一頓飽飯啊!
由於士兵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因此作戰極其勇猛,單雄信部很快就支持
崩潰了下來,為了不讓偃師落入王世充手中,李密不援軍。
果然。如王世充等人所料。他將主營紮在了北邙山中,援軍正是從那個方向而來。
由於開戰之初就認為李密的主力會從這個方向而來,所以。張鎮周將所以的弓弩手都調到了這一側,這是一個賭博,賭地是瓦崗軍會重施故技,以內軍驃騎為先鋒,猛攻本方側翼,然後乘勢擴大戰果。利用潰軍去衝擊中軍,最終獲得大勝。
在和瓦崗軍地交鋒中,王世充就多次吃過這樣的虧,在占據上風的時候,放鬆了對側翼地保護,被對方的騎兵抓住機會猛攻,最終形成了潰敗。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王世充已經吃過這麽多的虧了,在這孤注一擲的軍事行動中,自然會對李密的這個招數有所提防,將弓弩手平均分派在左。中,右三軍之中。無疑是一個敗著,弓弩手若是不能集中在一起,就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若是不能大規模地殺傷對方地鐵騎,待對方的鐵騎沖入陣中,單靠長矛手的抵抗未免過於單薄。
要想給對方大規模的殺傷,就必須將所有的弓弩手都集中到一個方向去,那麽,瓦崗軍的內軍驃騎會從左邊,還是右邊,或是中間衝殺過來呢?
最後,因為斷定李密的中軍大營是在北邙山中,張鎮周決定將弓弩手集中在這一側,這是一個巨大的賭博,若是他地估計錯誤,另一側的步卒沒有弓弩手相助,很快就會在對方鐵騎衝擊下敗下陣來,那時,受其影響,全軍都極有可能崩潰。
—
還好,結果證明上天是站在王世充這一邊的,張鎮周的賭博押對了方向。
並且,他地運氣還不是一般的好,先是裴元慶仗著勇武過人,率領十來個親衛就來闖陣,被弓弩手射退,待其準備返身而迴時,卻被一旁正在追殺潰兵地楊公卿的冷箭射中,跌落馬下,為了解救裴元慶,程咬金離開了大部隊,單騎前來救援,沒有了統領的指揮,瓦崗軍的這隻騎兵隊伍的陣型頓時鬆散了起來,有的隨程咬金一起去救援裴元慶,有的則繼續朝隋軍的方陣繼續衝殺過來。
騎兵若是不能形成大規模的衝擊,在戰場的作用就有限了。
再加上,沒有領頭的人,那些騎兵不知該進還是退,就算是受到隋軍弓弩手雨點一般密集的箭矢攻擊時,也是如此,有的選擇逃跑,有的往前沖,陣型變得亂七八糟,最終,想跑的沒有跑掉,想沖的也沒有衝到。
</br>
當然,除了長矛陣外,對付騎兵沖陣的有力武器還有一樣,那就是弓弩手地遠程打擊,他們是長矛陣的補充,沒有他們地存在,單獨用長矛陣對付騎兵沖陣,隻能是死路一條,雖然,王世充在和李密的交鋒中,屢屢失敗,因而被瓦崗眾將所不屑,但是,他總算是個知兵的人,基本的常識也還是有的,自然不會出現這樣的失誤。
要知道,在率軍和瓦崗軍的交戰中,他的軍隊在李密的內軍驃騎衝擊下,曾經吃了不少的虧,有一兩次眼看就要勝利了,最終也是敗在內軍驃騎的衝鋒下,讓瓦崗軍翻了盤。
“弓箭手,準備!”
隨著一聲悽厲的尖叫,位於第二排的弓弩手默默地站了出來,拉弓上弦,動作整齊劃一,士兵們眯縫著眼睛,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視線牢牢地盯著前方越來越大的那一片黑線,腦子裏,同樣有一根弦在繃著。
隨著一聲梆子響,他們腦中的那根弦頓時斷裂開來,拉弦的手一鬆,箭矢離弦而出,斜斜地刺向雲端,在空中呈現一個漂亮的拋弧線降落下來,落入敵騎陣中。
“平射!”
又是一聲梆子響,弓弩手們顧不得看他們製造出來的戰果,急速地拉弓上弦,然後,再次鬆開弓弦,箭矢掠過前方下蹲著的長矛手的腦袋,平射了出去。
刺耳的厲嘯聲驚心動魄。
在這一側,張鎮周幾乎將軍中所以的弓弩手都派了過來,按照戰前的推算,王世充和一幹將領都認為偃師城北的軍營並非李密的主營,因為,為了阻止王世充朝洛口進軍,他必定要在要道上紮營,與偃師的守軍呈犄角之勢,那麽,他的主軍大營多半紮在北邙山中。
李密用兵一向詭異多端,善用伏兵,每每在關鍵的時刻出動伏兵,給敵人迎頭一擊,當初,張須陀也算是個善用兵的名將,齊郡兵也頗為驍勇善戰,帳下秦叔寶,羅士信都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一時不防,也還在大海寺中了李密的埋伏,最終死在了單雄信的手中,被其射落下馬,無法突圍,重傷而死。
因此,表麵上,楊公卿和張鎮周率領這一萬人乃是全力向偃師的單雄信部發起猛攻,實際上,這隻是王世充的試探攻擊而已!
當然,也隻有楊公卿和張鎮周這樣的大將才知道是試探性攻擊,普通將領和那些小兵們對此是一無所知的,他們隻知道他們必須奮勇向前,有進無退,不管怎樣說,對這些男人來說,戰死總比餓死好,餓死?對這些常常吃不飽飯的士兵們來說,這種死法實在是太窩囊了,死刑犯被斬首前,也要吃上一頓飽飯啊!
由於士兵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因此作戰極其勇猛,單雄信部很快就支持
崩潰了下來,為了不讓偃師落入王世充手中,李密不援軍。
果然。如王世充等人所料。他將主營紮在了北邙山中,援軍正是從那個方向而來。
由於開戰之初就認為李密的主力會從這個方向而來,所以。張鎮周將所以的弓弩手都調到了這一側,這是一個賭博,賭地是瓦崗軍會重施故技,以內軍驃騎為先鋒,猛攻本方側翼,然後乘勢擴大戰果。利用潰軍去衝擊中軍,最終獲得大勝。
在和瓦崗軍地交鋒中,王世充就多次吃過這樣的虧,在占據上風的時候,放鬆了對側翼地保護,被對方的騎兵抓住機會猛攻,最終形成了潰敗。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王世充已經吃過這麽多的虧了,在這孤注一擲的軍事行動中,自然會對李密的這個招數有所提防,將弓弩手平均分派在左。中,右三軍之中。無疑是一個敗著,弓弩手若是不能集中在一起,就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若是不能大規模地殺傷對方地鐵騎,待對方的鐵騎沖入陣中,單靠長矛手的抵抗未免過於單薄。
要想給對方大規模的殺傷,就必須將所有的弓弩手都集中到一個方向去,那麽,瓦崗軍的內軍驃騎會從左邊,還是右邊,或是中間衝殺過來呢?
最後,因為斷定李密的中軍大營是在北邙山中,張鎮周決定將弓弩手集中在這一側,這是一個巨大的賭博,若是他地估計錯誤,另一側的步卒沒有弓弩手相助,很快就會在對方鐵騎衝擊下敗下陣來,那時,受其影響,全軍都極有可能崩潰。
—
還好,結果證明上天是站在王世充這一邊的,張鎮周的賭博押對了方向。
並且,他地運氣還不是一般的好,先是裴元慶仗著勇武過人,率領十來個親衛就來闖陣,被弓弩手射退,待其準備返身而迴時,卻被一旁正在追殺潰兵地楊公卿的冷箭射中,跌落馬下,為了解救裴元慶,程咬金離開了大部隊,單騎前來救援,沒有了統領的指揮,瓦崗軍的這隻騎兵隊伍的陣型頓時鬆散了起來,有的隨程咬金一起去救援裴元慶,有的則繼續朝隋軍的方陣繼續衝殺過來。
騎兵若是不能形成大規模的衝擊,在戰場的作用就有限了。
再加上,沒有領頭的人,那些騎兵不知該進還是退,就算是受到隋軍弓弩手雨點一般密集的箭矢攻擊時,也是如此,有的選擇逃跑,有的往前沖,陣型變得亂七八糟,最終,想跑的沒有跑掉,想沖的也沒有衝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