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大獲全勝,眼看就要攻下籠火城了,眼看城中的物資就要盡歸自己了,眼看高暢軍的後路就要被截斷了.


    為什麽現在亡命奔逃的會是自己呢?


    那隻突然從身後出現的馬隊會來自何方呢?


    難道,高暢事先就知道己方會來攻打籠火城,抄他的後路,故而早就布置下了一隻精騎,等自己正全力攻城之際,突然從後麵發起進攻。


    難道他神機妙算到了如此地步?


    如此,又怎能和這個人對抗啊!


    現在桑幹河北岸的主戰場上,幽州軍多半已全軍覆沒了吧?


    高開道將身子壓得很低,幾乎是貼在馬背上,如此,戰馬奔逃的速度會快那麽一點,親衛們簇擁著他,沿著桑幹河河岸朝東疾奔,在他們身後,數百騎正尾隨著他們,緊跟而來。


    不時有騎兵脫離大部隊,返身抵擋敵軍的追擊,為的是減緩敵人的追擊速度,好讓高開道逃出生天。


    不過,他們並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就像螳螂擋車一般,很快就被敵人斬落馬下,敵騎仍然在背後尾隨,很有點不死不休的味道。


    同一時刻,在籠火城下,大批大批的燕軍仍下了武器和鎧甲,雙手高舉,跪在城牆之下,一部分高暢軍在監視著他們,一會,這些戰俘將負責打掃戰場,掩埋橫七豎八地躺在地麵上的屍體。


    蘇定方在全身血汙的管文向的引導下,率領騎兵緩緩地通過籠火城低矮的城門,進入了城中,雖然,一路疾行,在剛才又朝高開道的燕軍發起了突然襲擊,騎兵們的精神麵貌還是很好的,至少比城內的守軍好上了許多。


    城內的守軍大多疲累不堪,已經沒有精氣神慶祝勝利了,他們的目光多少有些麻木地落在了蘇定方一行身上,這讓蘇定方心中有些不安,不曉得北岸的主戰場現在打成什麽樣子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幽州大戰(二十三)


    不知什麽時候?風停了!


    陽光斜斜地照在薊縣東門城樓上,這座兩層高的木製建築的陰影被陽光拉得很長,影子越過大青石製成的牆垛,投射在護城河上。


    旌旗無精打采地趴在旗杆上,一動也不動。


    薊縣城南十餘裏,敵我雙方正在殊死交戰,城內的氣氛自然也顯得格外肅殺,特別是四個城門附近,更是如此,士兵們遍布城樓的大小角落,城牆上,間隔不遠就安排有瞭望哨,每個人都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東門這裏自然也不例外,雖然戒備的程度還趕不上距離戰場最近的南門,士兵們的緊張程度卻也相差不到哪裏去!


    吊橋是拉起來了的,不僅是外城門,就連內城門也緊緊地關閉著,在兩道城門之間的甬道上,堆滿了沙袋,如果出現敵軍攻城的情況,這些沙袋就會被運到外城門的後麵,將城門堵塞,防止敵軍用衝車撞開城門。


    為了防止城內的高暢軍間諜與外麵的敵人裏應外合,整個城門區都變成了大兵營,閑雜人等禁止出入其間。


    東門駐紮有一千士卒,主將姓羅名小虎,外號半天雲,他是羅藝的義子。


    羅小虎原本無名無姓,乃是草原上的一個馬賊頭子,幾年前,羅藝率軍出塞攻擊胡人,那時年僅十八就已是一隻五百人馬隊統領的半天雲慕名來投,被羅藝收入帳下,在那次戰役中,他屢立奇功。羅藝也深愛其勇。特意將其收為義子,賜姓羅,名小虎。嚐對人說此乃吾家千裏駒也!


    此次出戰夏軍,薊縣乃是幽州軍的要害所在,羅藝特地將幾個親信留在了薊縣,讓他們分別駐守幾個要害之地,有這幾個人駐守薊縣,羅藝方能放下心來。與夏軍在野外決一死戰。


    有句話是怎麽說的呢?世界上沒有不破地雄關,堡壘總是從內部攻下地!


    薊縣地處邊地,是抵禦胡人入侵的第一雄關,它的外牆都是由堅硬地大青石築成,護城河也格外的寬廣,因此,羅藝根本不害怕夏軍會突出奇兵,前來攻打薊縣。他堅信就算高暢有十萬之眾,在短時期內也無法攻下薊縣。


    高暢有十萬之眾嗎?


    沒有!


    因此,羅藝不但不害怕夏軍的攻擊,他反倒期盼高暢真的從主戰場上抽調兵力。前來攻打薊縣,如此。他就更有把握獲勝了!


    但是,他雖然不害怕夏軍強攻薊縣,他卻害怕薊縣城內有高暢的人,害怕城內的人和城外裏應外合,故而,他把羅小虎等親信留在了城內,讓他們分別負責四個城門地防守,消除一切有可能對自己不利的因素。


    東門的這一千人不全是羅小虎的士卒,他隻帶有三百親衛,其他那七百人是原來看守城門的士卒,他們的統領乃是校尉莫亦訊,他是原來的東門城門官,當然,羅小虎來了之後,他隻能退居副職了。


    在原來的幽州軍係統,也就是薛家軍係統中,莫亦訊是一個了不起地人物,是他和他的手下,將老帥薛世雄從七裏井的亂兵之中救了迴來,雖然,老帥最終還是因為戰敗得了心病,鬱鬱而終,不過,這對他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一段時間內,他深得薛家兄弟信任,乃是軍中地後起之秀。


    或許是因為妒忌吧?就在莫亦訊在幽州軍扶搖直上之時,有些人開始散步謠言了,認為莫亦訊的身份甚是可疑。


    當初,南征地三萬幽州軍,得以迴歸幽州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陣亡之外,大部分都被竇建德所俘獲了,轉而又變成了高暢的俘虜,一年之後,除了少部分老弱之外,他們最終都變成了高暢軍中的一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逐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疏影並收藏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