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已經有了戰死的覺悟,也並不表示他甘於束手就擒,這一刻,他隻是一個單純的鬥士而已,將擋在自己身前所有的敵人砍倒,直到自己被人砍倒的那一刻。


    就是這樣就行了!


    敵軍潮水一般湧上了小土坡,將騰玨等人圍了起來。


    喊殺聲,兵器相交的聲音,被刀砍中時絕望的嚎叫聲,刀鋒砍在肉裏,骨頭上咯吱的聲音,這些戰場上永恆的曲調,混合在一起構築成一首波瀾壯闊的旋律,在穿越血色黃昏的晚風中遠遠地飄蕩。


    楊善會手握著陌刀,緊緊地握著,手指甲刺進了掌肉,他的雙眼燃燒著熊熊的怒火,通過兩三百步的空間,傳遞到對麵的高台上,那裏,站著一個豐神如玉,青衣飄飄的年輕人,他確定,那人就是讓他遭受這麽大損失的傢夥。


    “嗖!”


    一支箭矢劃空而去,毒蛇一般盯上了高台上的那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視若無睹,依舊麵帶微笑,就像被河水分開的情侶一樣和楊善會對視。


    “鐺!”


    那個年輕人自然就是徐勝治徐公子,在他身旁,站立著兩個護衛,其中一個揮了揮手中的橫刀,就將那支冷箭砍了下來。


    為了保護徐勝治,高暢特意從軍中挑選了幾個武藝高強的好手當護衛守候在他身邊,當然,這些護衛有沒有監視他的意思,那又是另一迴事了。


    在先前的亂戰中,這些護衛戰死了不少,現在,留在他身邊的隻有這兩人了。


    在徐勝治和楊善會之間的空地上,敵我雙方的士兵正在殊死搏鬥,這裏的高暢軍足有一百來人,他們是唯一成建製在戰鬥的軍隊。


    不過,麵對人數眾多的敵軍潮


    的輪番進攻,他們的人也就越來越少,防線也越來越就快要退到高台下了。


    情勢雖然非常不利,徐勝治依然麵帶微笑,仿佛勝利之神依然籠罩在他頭上一般。


    伏兵,奇兵,援兵,這些他統統都沒有了,眼前的這些士卒戰死之後,他隻能揮舞著腰間那把用作裝飾的長劍親自上陣了。


    在兵力如此懸殊,自己又不能掌握戰略層麵的情況下,單靠戰術,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


    隻不過,才剛剛得到高暢的信任,得以獨當一麵,就要死在這裏,說起來,還真是有點遺憾啊!


    這就是亂世,不管你是名將,還是良臣,不管你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是能運籌帷幕決勝千裏,當壞運氣籠罩在你身上時,縱使你再有能力,也無從掌握自己的命運。


    徐勝治的手放在了劍柄之上。


    如果戰死在這裏是自己的命運,就讓自己勇敢麵對吧!


    就在徐勝治準備抽出長劍,跳下高台,慷慨赴死之際,從身後的鼓山傳來了一陣奇怪的聲音,那聲音就像風吹鬆林發出的嘯聲一般,不過,為了修築營盤和工事,山上的樹木都被徐勝治下令砍伐幹淨了,何來的風吹鬆林的聲音呢?


    楊善會的臉色刷地一下白了,那隨風傳來的明明就是大隊士兵奔跑時發出地腳步聲。以及山崩海嘯的唿喊聲。


    從鼓山上衝下來的軍隊,清河的守軍?高暢軍?


    “結陣!”


    楊善會狂唿,隨即,收攏陣型的鼓聲猛地響了起來,然而,在越來越大的唿喊聲中,這鼓聲顯得是那麽孤立無援,細不可聞。


    高暢騎著戰馬馳上了山坡的最高點。他的帥旗插在了自己地身側,在晚風中飄拂,霞光映照在旗幟上,給它塗上了一層血色。


    山坡下,成群結隊的士卒排成整齊的隊列向廝殺的戰場衝去,他們像海嘯一般撲向明顯被這意外情況嚇住了楊善會軍。


    得救了!


    當看見那麵高字的帥旗在山坡上獵獵舞動。看見那個披戴著亮銀盔甲顯得銀光閃閃的身形出現在帥旗之下時,營盤中殘存地每個高暢軍心中同時浮現出這句話。


    大地在抖動,似乎也被這聲勢浩大的大軍所嚇倒,盤踞在原野上的霞光也變得暗淡起來,千軍萬馬激盪起來的殺氣沖天而起,聲勢驚人。


    最初,聽見嘶喊聲的時候,楊善會軍的士兵們心中就籠罩上了不安的陰影,當目睹聲勢浩大的敵人援軍密集地出現在山坡上時,這種不安就擴大成了可怕的絕望。


    楊善會雖然奮力指揮手下的軍隊收攏。想要減緩敵軍地衝擊,然而。情勢逼人,他已經無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了。


    軍隊開始了大潰逃。


    其實。半個時辰高暢就率領援軍出現在鼓山之後,他並沒有命令士兵們馬上投入戰場,一是因為這些士兵經過連夜地長途急行軍,早就疲憊不堪,就算投入戰場上去,戰鬥力也很成問題;另外,那個時候,敵軍的陣型還沒有分散開來。正在有組織,有係統地和本方地守軍作戰。援兵進入戰場之後,最多和敵軍打個平手,形成僵持而已!


    因此,高暢命令大隊人馬就地休息,當看見敵軍自以為勝券在握,分散進攻之時,他才命令軍隊起身作戰,發起了突然襲擊。


    果然,楊善會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就像打在堤岸上的浪潮一樣,迅速地消散了,瞬間化為無形。


    血色黃昏下,士兵們像退潮一樣瘋狂地越過營寨的障礙物,朝山坡下跑去,楊善會在十來騎親兵的簇擁下,驅馬跑在了最前麵。


    他手下的兩百親兵卻沒有隨他逃跑,而是逆著敗退的洪流,朝著山坡上逆流而行,他們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去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逐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疏影並收藏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