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拍了拍蒙勇的肩膀,笑著說。


    “殺賊!”


    蒙勇死死地盯著篝火,就像竇建德躲在火中一樣,他咬著牙,狠狠地吼了一聲,聲音猶如荒原的狼嚎,遠遠地擴散開去,消失在夜風中。


    三月初,清河城下。


    兩天前,管小樓的前鋒抵達了清河城下,這個時候,清河方麵已經得知了高暢軍攻陷歷亭,武城的消息,早就拉起了吊橋,四門緊閉,嚴陣以待。


    要像攻打歷亭,武城一樣來個出其不意,是不可能的事情,管小樓也沒有這樣的奢望,到達清河城下後,全軍開始大修工事,紮下了營盤。


    附近的樹林都被城內的人砍伐完畢,那些木頭被拉迴了城中,變成了擂木,槍桿,箭杆等等軍械,管小樓隻好派出隊伍,到比較遠一點的地方去砍伐樹木,修建攻城器械。


    他並沒有派兵試探性的去攻打清河城,自己的兵力不夠,要想憑區區一兩千人就攻下防守嚴密的清河,根本不可能。


    清河城內的守軍大概有


    人,比起管小樓的兵力還占有優勢,楊善會領兵出去責留守的是他的親信楊華,此人正是已經死去的黃宏的妻兄,與高暢部有化解不開的仇恨。


    瞧見城外的敵軍兵力不足的弱點,他派出了三千人出城,試探性地發起了進攻,想要消滅管小樓的這兩千人,就算不能殲滅,能夠擊潰也好。


    不過,管小樓對此早就有所防備,在紮營的時候,麾下的五百騎兵並沒有閑著,另外也有五百多步卒並沒有參加到修築營盤的工作中去,他們守候在一個山坡上,利用鹿,拒馬等工具展開防禦,然後,趁敵軍無法攻上山坡,形成僵持的時候,從側翼出動騎兵,衝擊敵軍的陣腳。


    清河軍的主力騎兵已經被楊善會帶走了,留守的軍隊裏麵並沒有騎兵,騎兵對守城沒有多大的用處,楊善會自然不會將他們留在城裏,另外,楊善會帶走了五千善戰的清河軍,留下的軍隊中真正善戰的老兵隻有區區一千人,更多的是臨時抽來的丁壯,以及清河當地大族獻出的私兵。


    出城野戰的這三千人裏麵隻有五百人是能打硬仗的老兵,其餘的隻是丁壯,這些丁壯並不是沒有勇力,平時也經過一些訓練,隻是,臨時組成隊伍,無法形成陣型,互相之間,根本形不成配合作戰。


    當地大族的私兵的戰鬥力到是不弱,但是,那些大族卻不同意將自己的私兵用來野戰,在他們看來,隻要依靠堅城防守,敵人糧盡之後,也隻能退兵了事。


    清河城經過好幾次亂兵的攻擊,卻從來沒有被攻破過,那些大族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築城牆,囤積兵械,城中的糧食也準備得非常充分,他們不相信高暢的區區幾千人就能攻陷清河,要知道,流賊進攻清河時,最少也是好幾萬的大部隊。


    因此,他們不贊成野戰,不想將自己寶貴的資源浪費在野戰上麵,故而,楊華隻能派出臨時組建的丁壯配合少量的老兵向城外的管小樓部發起進攻。


    管小樓看出了他的弱點,他派出的騎兵攻擊的正是丁壯一側的陣型,五百人的騎兵同時發起衝擊,那陣勢也不能小覷,要想在平地上抵擋住騎兵的衝擊,步兵的陣型不僅要保持緊密,不但,人數要比騎兵多,並且,要具有不怕犧牲的戰鬥意誌,然而,這些,除了人多以外,其他的那些要素,這支由丁壯組成的軍隊都不具有。


    因此,稍一接觸,他們就開始了潰敗,就算後麵有督戰隊彈壓也壓不住陣腳。


    幸好有那五百老兵,他們排成了緊密的隊形,用長槍,陌刀對抗敵方騎兵的衝擊,掩護著本方後撤。


    就算能衝垮敵方的陣型,本方的騎兵損失也不會小,眼見事不可為,管小樓也不以為甚,隻是命騎兵緩緩逼壓,將敵方逼進城去。


    楊華出城野戰的策略就此失敗。


    要是敵軍沒有騎兵的話?要是大人留幾百騎兵在清河的話?失敗後的楊華也隻能如此這般意淫一番了!


    兩天後,高暢率領中軍趕到了清河城下,至此,包圍著清河的高暢軍達到了五千多人,諸葛德威和郭鋒帶領著各自的一千人本隊分別駐守在歷亭,武城,為大軍搜集糧草,看守後路。


    大軍到達清河的時候是午時,進駐到大營之後,士兵們紛紛解下鎧甲休息,飲上前鋒營事先準備好的熱湯,騎兵們將馬鞍從自己的愛馬上取了下來,餵食幹草之後,有一小隊士卒將戰馬拉出大營,在原野上放牧。


    時間慢慢地來到了申時末,酉時初。


    太陽依舊掛在西邊的原野上,通紅的一團,像極了鹹蛋的蛋黃,天空的顏色顯得有些清冷,就像一個美女在蹙著眉頭一般。


    高暢站在哨樓上,望著遠處清河城那巍峨的城樓。


    初春的傍晚的風是冰涼的,夜風將大營數以百計的戰旗吹拂得翻卷飛揚,大營上方,裊裊地升起了炊煙,它們向著風往的方向彎著腰,不多時,就消散在清冷的天空中。


    依舊是一身白衣的徐公子緩緩踏上哨樓。


    “還真是無處下手啊!”


    高暢沒有迴頭,但是,他知道身後的人是徐公子,他繼續望著清河城,發出了一聲感嘆,隻是單純的感嘆而已,其中並沒有任何泄氣的意思。


    沒有萬全的把握,他不會貿然命令自己的軍隊去進攻這座堅城,到不是愛惜士兵們的生命,而是他指揮作戰本就是如此,事前,總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逐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疏影並收藏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