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抱著這樣的目地前來,所以,當竇建德把他比作漢之子房之時,他內心頗為竊喜。為了報答這個知遇之恩,自己隻能為建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參加軍議時,他自然要好好打量這些將領,了解個人的性情,才學,不管是麵對敵人還是朋友,知己知彼總是必要的。


    學過一點相麵之術的他,對自己的眼光還是蠻有自信的。


    王伏寶,神情木納,寡言少語,喜怒不言於色,這人若非大忠,便是大奸,究竟怎樣,還需要觀其言,察其行,多點時間來了解。


    高擋脫,外表粗豪,然而靈動的眼珠子,卻顯示他是個內心縝密的人,結合他東海營統領的身份,這是一個隱藏的憂患,有機會應早早拔除。


    曹旦,無能之輩,除了身為竇建德的大舅子外,一無是處,關鍵的時候,不能指望這人。


    阮君明,是個勇猛之人,隻是神情微微有些陰鷙,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傢夥,不可以完全對他推心置腹。?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高暢那裏。


    繞是自詡泰山崩於前也不色變的他,那一霎那,神色也為之一變,一絲惶然,一抹驚嚇,在他臉上一閃而逝。


    第二十四章 帥帳議事 (下)


    (上午章節上傳失誤,這章重新上傳,看過的,請不要點擊,為此給大家造成了困擾,抱歉!)


    那個中年書生姓淩名敬,乃是鄭州(治今河南榮陽西北)人,家境也算富裕,故而從小飽讀詩書,在河南一帶頗有聲名,與瓦崗軍祖君彥並稱河南雙傑。


    大業九年(613年)六月至八月,楊玄感起兵叛隋,攻打洛陽,這次叛亂很快被楊廣鎮壓下去了,然而,淩敬一家卻毀於兵災之中。


    那時,淩敬躲在大山裏一個叫老君觀的道觀,方逃脫了性命。


    相麵之術是在道觀內向一個老道士學來的,老道士羽化登仙後,淩敬走出道觀,懷著對隋王朝的刻骨仇恨,在兩河一帶遊蕩,觀察著各路豪強,足有一年之久,最後,選擇了投奔如今勢力不強,名聲不顯的竇建德。


    之所以選擇竇建德,除了上述的那些理由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那就是按照相麵之術,竇建德臉上有紫氣升騰,那可是王者之氣,雖說這王者之氣能否轉化為天子之氣,還是另一迴事,但是,在那些豪強身上,唯有竇建德的命格暫時最好。


    相麵首重望氣,氣是一個人魂靈的根本,它顯示著這個人日後的運勢變化,望氣之術是老道士所屬的老君觀獨門所有,淩敬乃是這一世唯一的傳人。


    在高暢的臉上,淩敬所看到的是一團漆黑的霧氣,那並非屬於這人世間,而是來自幽冥之地的死氣。


    一般人如果臉上出現黑氣,那是要倒大黴的徵兆,嚴重一點的,可就離死不遠了!


    高暢臉上籠罩的黑氣卻並非如此,它凝聚成一團,由內而外散發出來,並非外界的厄運引致而成。在那團黑氣的中央,他的眉心處,隱約可見一朵紅蓮在燃燒,火光閃耀之處,煞氣凜然。


    一眼過後,淩敬的足心頓時一陣冰寒,背上的冷汗潤濕了內衫,他猛地閉上眼,待唿吸平穩之後,重新睜開眼。


    他切斷了心之慧眼,現在,高暢在他眼中隻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將領而已。


    竇建德的聲音落下,他剛剛宣布淩敬為軍師祭酒(參謀總長),淩敬神色早就恢復如常,他手拂長髯,麵帶微笑,對著堂下眾將領微微點點頭。


    高暢並不知道淩敬剛才那貌似漫不經心的一眼,已經窺探出了自己的一小部分秘密,他的目光在淩敬臉上一掃,垂在桌麵上,他知道,接下來是宣布自己的任命了。


    “騎兵營改名為驃騎營,由我親自統領,東營改為虎威營,由軍司馬王伏寶統領,東海營仍為東海營,由軍司馬高擋脫負責,西營改為長河營,由軍司馬曹旦統領,由於西營大多為新兵,訓練不精,因此,我請了位少年英雄來擔任司兵一職,負責訓練新兵,這位少年英雄就在堂上,高暢,你和各位弟兄打個招唿吧!”


    高暢來到堂前,麵如表情地雙手抱拳,向堂上各位施了一禮,然後向竇建德單膝跪下,行了一個軍禮。


    “慢!”


    說話之人不是高擋脫,而是坐在他身旁的劉雅,劉雅也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年輕人,他不是竇建德的嫡係,而是豆子炕阿舅賊劉霸道的子侄,劉霸道死後,阿舅賊的統領權被平原人李德逸奪得,劉雅帶領一部份親兵離開了豆子炕,投奔了高士達,深得高士達喜愛,因而獨領本部人馬。


    平原一戰後,他收集餘部來到饒陽,這時,竇建德已被眾將領推舉為大帥,還把所有的潰兵都統一編為了東,西兩營,交給自己的心腹統領,勢力日盛。


    自家人馬的糧草供應全靠竇建德接濟,劉雅縱然心懷不滿,也不能多說什麽,不過,要是能給竇建德添點麻煩,他也不會不樂意。


    “雅將軍有什麽話要說?”


    “大帥,據我了解,這個高暢原來可是官兵啊,在他刀下,沾滿了弟兄們的鮮血,如今,我們不僅不為弟兄們報仇,還讓他榮登高位,我擔心軍心不穩啊!”


    高暢低著頭,眼睛中,寒光一閃。


    “這事情我知道,雅將軍費心了,當兵打仗,各為其主,生死種種,各安天命,這裏麵,沒有什麽私人恩怨的成分,既然,高暢將軍敢投奔我竇建德,難道我是那樣小雞肚腸的人嗎?大丈夫要做大事情,就必須胸懷寬廣,劉雅將軍,你不要告訴我你這一輩子隻想做一個盜賊就滿足了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末逐鹿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疏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疏影並收藏隋末逐鹿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