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注曰:“《周頌》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治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姚際恆駁之,以為其詩有武王時作,有昭王時作,不必拘釋。

    清廟

    本詩是《頌》的第一首詩,是周天子在宗廟祭祀文王的詩。全詩從描寫清廟的莊嚴深邃開始,進而寫到諸位過往賢臣的高貴威嚴,由此追憶、唱頌文王的功績和美德。全詩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其中所蘊含的感情深沉、古樸,表達了對先人的感激、崇敬和對其未竟事業的繼承、發揚。整首詩的風格莊嚴、厚實,有一定的文采。

    【原文】

    於穆清廟嘆,肅雍顯相嘇。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嘊。對越在天嘋,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嘍,無射於人斯嘐。

    【注釋】

    嘆於:歎詞。穆:美好,嚴肅。嘇雍:和順。顯:尊貴。相:助祭者。嘊秉:承繼。嘋對越:報答稱頌。嘍不:通“丕”,十分。顯:耀眼。承:好。嘐射:厭。

    維天之命

    這是一首周天子祭祀文王的詩,格調開闊、莊嚴,充滿崇敬之感。全詩以彰顯文王的道德品質為主旨,顯示了它澤被後世的光耀和尊嚴,表達了對文王崇敬和景仰及向先王學習的決心和氣魄。由此體現了祭祀的虔誠和主人公心性的坦蕩,讀來感覺氣氛和諧,神聖肅穆。

    【原文】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嘆!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嘇,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嘊,曾孫篤之。

    【注釋】

    嘆不已:無極,無窮盡。嘇假以:拿來。溢:授予。嘊駿:大。惠:順從,忠。

    維清

    這是一首祭祀文王的樂歌。詩序:“《維清》,奏《象舞》也。”《象舞》分文、武兩種,文舞執鑰,武舞執幹,本詩是文舞。全詩讀來節奏鮮明,抑揚頓挫,可以想見舞者在節奏陪伴下騰挪有力,大氣磅礴,展現了文王典範的浩大、光明,以及祭祀莊嚴盛大,同時顯示了人們充滿自信、祥和的精神狀態。

    【原文】

    維清緝熙嘆,文王之典嘇。肇禋嘊,迄用有成嘋,維周之禎嘍。

    【注釋】

    嘆清:清明。緝:延續。熙:光明。嘇典:前代定下的法則。嘊肇:開始。禋:祭天。嘋迄:至,到。有成:指擁有天下。嘍禎:祥瑞,吉祥。

    烈文

    這首詩是周天子分封諸侯時的簡單演說詞,以樂歌的形式演奏。本詩要言不煩,突出強調了知人善任與推行德政。詩中有對諸侯的讚賞和勸諫,感情表達誠摯、動人。詩中語氣平靜、謙和並不失威嚴、莊重,既體現了天子對諸侯的尊重和讚賞更體現了對諸侯的關心和愛護。全詩顯得語重心長,情深意重。

    【原文】

    烈文辟公嘆,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無封靡於爾邦嘇,維王其崇之嘊。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嘋。無競維人嘍,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注釋】

    嘆辟公:諸侯。嘇封靡:過分奢侈淫逸。嘊崇:尊重。嘋皇:輝煌,光大。嘍無:語氣助詞。競:逞強。

    天作

    本詩是一首祭祀岐山的詩,也是一首象征國運的詩。詩中大山、開墾、勞作、大路等意象分別與國家、最初建立國家、治理國家以及建成為偉大國家的象征一一對應。全詩簡短含蓄,言近旨遠,同時包含了緬懷先祖,繼承、發揚先祖意誌和精神的意思。整首詩以天作為題,顯示了人類征服自然、創造國家的豪邁氣勢。

    【原文】

    天作高山嘆,大王荒之嘇。彼作矣嘊,文王康之嘋。彼徂矣嘍,岐有夷之行嘐。子孫保之!

    【注釋】

    嘆作:生。高山:指岐山。嘇大王:指周代開國君主。荒:治理。嘊彼:指周太王。嘋康:繼承發揚。嘍徂:同“岨”,山勢險峻。嘐夷:平,平坦。

    昊天有成命

    本詩是一首祭祀成王的樂歌。全詩以深情的筆調描繪了文王、武王繼承天命,不辭辛苦奮力開創偉大事業的事件,歌頌了他們為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的精神。整首詩的句式靈活,表達意思清楚準確,風格凝練雋永,體現了對先祖的敬重和緬懷。

    【原文】

    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嘆。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嘇。於緝熙,單厥心嘊,肆其靖之嘋。

    【注釋】

    嘆二後:文王、武王。嘇基:鞏固,踏實。命:天命,政權。宥:寬厚,仁德。密:安靜,平和。嘊單:同“亶”,專誠。嘋靖:太平。

    我將

    這是一首祭祀上帝、配祭文王的樂歌。全詩十分樸素,詩中關於祭祀的描繪與中華民族後世的民間祭祀沒有什麽性質上的不同。讀來感覺十分親切。從全詩所表達的淳樸、深厚的情感當中,我們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生活的安定、祥和以及當時民風的純淨。

    【原文】

    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嘆。儀式刑文王之典嘇,日靖四方嘊。伊嘏文王嘋,既右饗之嘍。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於時保之嘐。

    【注釋】

    嘆右:佑助。嘇式:用。刑:法。嘊靖:謀求。嘋嘏:偉大。嘍饗:享用。嘐時:是。

    時邁

    這是一首周武王巡視天下、祭祀山川的樂歌。全詩以第三者的視角來描繪巡視以及祭祀的盛況,客觀地顯現了周武王仁厚的品德。詩中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完整地表現出來,表達了對武王的讚美,及對國家昌運的期待。

    【原文】

    時邁其邦嘆,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嘇,莫不震疊嘊。懷柔百神嘋,及河喬嶽。允王維後嘍,明昭有周嘐,式序在位。載戢幹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嘑。允王保之!

    【注釋】

    嘆時:語氣助詞。邁:行。邦:指諸侯的國家。嘇震:威懾。嘊震疊:震驚。嘋懷:來。柔:安。嘍允:確實。後:君王。嘐明昭:明見。嘑肆:遂,故。夏:華夏,指中國。

    執競

    這是一首頌揚周武王功業、讚美成康之治的樂歌。全詩以武王起興,武王之後成王及其子康王繼承武王的功業,務從節儉,克製多欲,緩和階級矛盾。又令周公製禮作樂,創立和推行王朝的各種典章製度,使成康時期成為周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史稱天下安寧,刑具四十餘年不曾動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整首詩主要反映的是這一時期的盛況。

    【原文】

    執競武王,無競維烈嘆。不顯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嘇,斤斤其明。鍾鼓喤喤嘊,磬筦將將嘋。降福穰穰嘍,降福簡簡嘐,威儀反反嘑。既醉既飽,福祿來反。

    【注釋】

    嘆競:超過,比得上。烈:功績。嘇奄:擁有。嘊喤喤:聲音大而和諧。嘋筦:管,一種樂器。嘍穰穰:眾多。嘐簡簡:廣大。嘊反反:慎重的樣子。

    思文

    這是一首祭祀周的遠祖後稷以配天的樂歌。本詩是一首短小精悍的抒情詩。傳說後稷是邰氏之女薑原踏巨人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後稷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這首詩通過追述後稷的功績,表達對人們對他深切的思念和緬懷。

    【原文】

    思文後稷,克配彼天嘆。立我烝民嘇,莫菲爾極嘊。貽我來牟嘋,帝命率育嘍。無此疆爾界,陳常於時夏。

    【注釋】

    嘆配:匹配。嘇立:假借為“粒”,穀粒。指種糧食養人。嘊極:準則。嘋來牟:麥種。嘍率育:普遍種植。

    臣工

    這是一首周天子籍田的詩。籍田,是每年春耕前於田頭所舉行的一種儀式,表示破土始耕,由天子和農官主持,類似於現在的剪彩。這首詩細致地描繪了儀式的整個過程,說明中國古代對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表達了人們期盼豐收、吉利的美好願望。

    【原文】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嘆,來諮來茹嘇。嗟嗟保介,維莫之春嘊,亦又何求嘋?如何新畬嘍?於皇來牟嘐,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鎛嘑,奄觀銍艾嘒。

    【注釋】

    嘆厘:賜予,獎賞。嘇諮:詢問。茹:商討。嘊莫:通“暮”,晚。嘋又:有。嘍新:新田。畬:舊田。嘐皇:美。嘑庤:儲備。錢:一種類似鐵鏟的農具。鎛:鋤田去草的農具。嘒銍:農具名。一種短小的鐮刀。

    噫嘻

    這是一首讚美成王親臨田頭、督促農官負責耕種的詩。本詩是《臣工》的姊妹篇。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農耕製度和耕作的實際狀況。全詩在成王親臨現場的帶動下,使所描繪的農耕過程帶有活潑、激昂的情緒,顯得很有幹勁,讀來耳目一新,不禁為之所感染,也投身於他們轟轟烈烈的勞動當中。

    【原文】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嘆。率時農夫,播厥百穀。駿發爾私嘇,終三十裏嘊。亦服爾耕嘋,十千維耦。

    【注釋】

    嘆爾:指招請的神靈。嘇駿:快。發:發掘,開發。嘊終:終極。嘋亦:語氣助詞。

    振鷺

    這首詩是周天子讚美來朝參與祭祀的杞、宋兩位諸侯的詩。杞、宋二位諸侯分別是夏與商的後代,周天子毫無征服者的姿態,對他們親切致意,優禮有加。本詩是一首相當優美的興體詩。詩以白鷺象征來朝的兩位諸侯,表達對他們德行的讚賞和敬重,同時也對他們寄予了深深的厚望。

    【原文】

    振鷺於飛,於彼西雍。我客戾止嘆,亦有斯容嘇。在彼無惡,在此無嘊。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嘋。

    【注釋】

    嘆戾:到。嘇亦有斯容:指有白鷺這樣的容貌。嘊:同“惡”,厭惡。嘋譽:聲譽,名望。

    豐年

    本詩是一首農事完畢後祭祀祖先的樂歌。豐收年份,糧食滿倉,人們的喜悅之情可想而知,同時內心充滿對祖先的感激,大家把穀物、糧食釀成清酒、甜醴,一方麵是為了慶賀的需要,另一方麵則是為了敬獻祖先的需要。詩中強調禮節的周全,表明當時禮教製度的深入人心,已成為社會的道德風範。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嘆,亦有高廩嘇,萬億及秭嘊。為酒為醴,烝畀祖妣嘋,以洽百禮嘍,降福孔皆嘐。

    【注釋】

    嘆稌:稻子。嘇廩:收藏糧食的倉庫。嘊億:數萬。秭:數億。億、秭都指數量極多。嘋烝:進獻。畀:送上。嘍洽:齊備。嘐孔:很。皆:普遍。

    有瞽

    這是一首周天子在宗廟合樂祭祖的詩。全詩詳細描繪了宗廟上各種樂器的擺放位置和演奏秩序,表現了一絲不苟的作風和謹慎的態度,表明人們對祭祀的重視程度。同時詩中還表現了樂聲的悠揚動聽,以至神人共享,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從而達到祈禱和祝願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嘆,崇牙樹羽嘇。應田縣鼓嘊,鞉磬柷圉嘋。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嘍。

    【注釋】

    嘆虡:掛鍾鼓的架子。嘇崇牙:設在業上,形狀像牙齒。樹羽:在崇牙上飾的五彩鳥羽。嘊應:小鼓。田:大鼓。嘋鞉磬柷圉:四種打擊樂器。嘍永:長久。

    潛

    本詩是在宗廟獻魚祭祖時所唱的樂歌。詩中對魚在水裏遊的情態的描繪簡潔而有生氣,非常活潑動人,同時對各種魚類名稱的列舉,表明了人們對魚的熟悉,也暗示人們當時生活的富裕、安康,從而體現祭祀的莊重和美好,體現人們對生活所抱有的歡快、積極的樂觀情緒。

    【原文】

    猗與漆沮嘆!潛有多魚嘇,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釋】

    嘆猗與:歎詞。嘇潛:水中。

    雍

    本詩是一首周武王祭祀文王的詩。詩的開頭描繪了祭祀的場景,天子、諸侯、祭品烘托了氣氛的莊重肅穆,接下來就是對上天的祈禱和對文王的祭奠,祭詞語氣蓬勃、浩大,表達了對上天恩德的感懷和對文王功績的稱頌,同時也表明人們對於世代福祿壽澤的寄望和期待。整首詩強調了孝子、孝道,傳達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對我們不無震動。

    【原文】

    有來雍雍嘆,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嘇,天子穆穆。於薦廣牡嘊,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嘋。宣哲維人,文武維後。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嘍,介以繁祉嘐。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注釋】

    嘆雍雍:和睦的樣子。嘇相:助。嘊薦:進獻。廣牡:大的公畜。嘋綏:安撫。嘍綏:給。嘐介:賞賜。

    載見

    這是一首諸侯來朝求取標誌身份的車馬服飾及典章製度,並助祭武王之靈的樂歌。全詩沒有直接描寫祭祀的場景,但從對諸侯車馬的表現和對祭詞的陳述中我們不難想象當時氣氛的隆重、盛大,以及君臣關係的和諧、有序。

    【原文】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嘆,和鈴央央嘇。鞗革有鶬嘊,休有烈光嘋。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嘍。烈文辟公嘐,綏以多福,俾緝熙於純嘏嘑。

    【注釋】

    嘆陽陽:鮮豔奪目。嘇央央:鈴聲。嘊鞗革:馬籠頭上的裝飾。鶬:飾物的撞擊聲。嘋休:華美。嘍祜:福。嘐辟公:指諸侯。嘑俾:使。緝熙:光明。純嘏:大福。

    有客

    這是一首商的後代宋微子朝周,周天子設宴餞行時演奏的樂歌。全詩以歡唿的語氣開始,全詩氣氛親切、越快,把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尊貴烘托出來,給人生動、鮮明的印象。詩中的描述更進一步印證了賓主之間熱情、友善的情誼,表現了當時禮儀根基的深厚。

    【原文】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嘆。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嘇。有客宿宿嘊,有客信信嘋。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薄言追之,左右綏之嘍。既有淫威,降福孔夷嘐。

    【注釋】

    嘆亦:語氣詞。嘇敦琢:指有禮節。旅:眾。嘊宿宿:兩宿。嘋信信:四宿。嘍綏:安撫。嘐孔夷:大大平安。

    武

    本詩是武王克商後所作的樂歌,創作年代距今有三千多年。全詩采用追述的方式,體現了武王繼承文王基業開創功績的輝煌和光榮。詩的開頭即發出對武王深深的讚歎,表明其功績的偉大,從而為全詩打下很好的感情基礎,表達了詩人對武王的崇敬之情。

    【原文】

    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嘆。允文文王嘇,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嘊,耆定爾功嘋。

    【注釋】

    嘆烈:業。嘇允:語氣詞。嘊劉:殺。嘋耆定:成就,促成。

    閔予小子

    本詩是周成王登基之日朝於宗廟時所作。年少的成王麵對一個龐大的王朝,孤苦無依的他深感困惑和憂慮。全詩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切入,具有個人化性質,抒發的是真感情、真憂慮,表現了詩人鮮明獨特的感受和心理特征,讀起來感人至深,對其處境和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

    【原文】

    閔予小子嘆,遭家不造嘇,嬛嬛在疚嘊。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嘋。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嘍。

    【注釋】

    嘆閔:可憐。嘇遭:遇上。不造:不幸。嘊嬛嬛:孤獨的樣子。疚:生病。嘋敬止:戒慎。嘍繼:繼承。思:想法。

    訪落

    這是一首周成王朝武王廟,與群臣商議國事的詩。全詩是開始商討國事時主人公的一份內心獨白,表達他希望能夠繼承先祖遺誌,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好的美好願望,但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所要擔當責任的艱巨和自己能力方麵的不足,詩的口吻樸素、誠實,很是動人。

    【原文】

    訪予落止嘆,率時昭考嘇。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嘊。將予就之,繼猶判渙嘋。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嘍,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注釋】

    嘆訪:詢問。落:始。嘇率:遵照。嘊艾:經驗。嘋判渙:分散。嘍紹:繼。

    敬之

    這是一首周成王自警並告群臣的詩。全詩以上天的監督表示自警,同時以任重道遠及自己的能力不足希望群臣能夠不遺餘力地幫助自己,提醒自己,共同把國家治理好。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成王的嚴於律己、虛懷若穀。一位少年天子考慮問題如此之周詳,其氣度和風範不禁讓人為之折服。

    【原文】

    敬之敬之嘆,天維顯思,命不易哉嘇!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維予小子,不聰敬止嘊。日就月將嘋,學有緝熙於光明嘍。佛時仔肩嘐,示我顯德行。

    【注釋】

    嘆敬:戒慎。嘇不易:言其難也。嘊敬:小心謹慎。嘋日就:天天積累。月將:月月進步。嘍緝熙:繼承發揚。嘐佛:輔佐。仔肩:責任,重擔。

    小毖

    這是一首成王針對管蔡之亂自警的詩,詩的題旨是凡事應察其先機,防患於未然。全詩語氣沉痛、嚴肅,具有深刻的反省和自戒意識,由小鳥變大鷹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做事情不謹慎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同時表明自己如今的困境,已無力承擔更多的禍亂,從而具有很強的約束和警惕效果。

    【原文】

    予其懲嘆,而毖後患嘇。莫予荓蜂嘊,自求辛螫嘋。肇允彼桃蟲嘍,拚飛維鳥嘐,未堪家多難,予又集於蓼嘑。

    【注釋】

    嘆懲:警戒,警惕。嘇毖:小心謹慎。嘊荓蜂:牽扯,牽引。嘋辛螫:指禍害。嘍肇:開始。允: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桃蟲:一種小鳥。嘐拚飛:上下飛舞。嘑蓼:一種苦草,比喻陷入困境。

    載芟

    這是一首周天子春耕籍田時祭神的樂歌。全詩以“載芟載柞”為契機,圍繞其展開,人物三三兩兩相聚而來,田地禾苗那麽漂亮,美酒禮儀祭祀那麽歡暢。整首詩意境淳樸、溫馨,表現了人民生活的和平、幸福。詩中“思媚其婦,有依其士”二句看似閑筆,卻使整首詩的畫麵變得脈脈含情。

    【原文】

    載芟載柞嘆,其耕澤澤嘇。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強侯以。有嗿其饁嘊。思媚其婦,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載南畝。播厥百穀,實函斯活嘋。驛驛其達嘍,有厭其傑嘐。厭厭其苗,綿綿其麃嘑。載獲濟濟,有實其積嘒,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有飶其香嘓,邦家之光。有椒其馨嘔,胡考之寧嘕。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茲。

    【注釋】

    嘆芟:除草。柞:砍伐樹木。嘇澤澤:細碎的樣子。嘊嗿:吃飯時發出的聲響。饁:飯食。嘋實:果實。函:蘊含。活:生機,活力。嘍驛驛:接連不斷。嘐厭:佳,好。傑:生長旺盛的。嘑麃:耕耘。嘒實:指糧食。嘓飶:食物芳香。嘔馨:芳香。嘕胡:壽。

    良耜

    本詩是一首秋收後祭祀土神、穀神的樂歌。全詩細致描寫了人們田間勞作的動人情景,語氣生動、活潑,具有濃濃的農村生活氣息。詩中情感醇厚、質樸,感覺清新、歡快,展現了人們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道德風貌。這首顯示三千多年前農業勞動的詩,對今天來說有極大的認識價值。

    【原文】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嘆。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筥,其饟伊黍嘇。其笠伊糾嘊,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嘋,積之栗栗嘍。其崇如墉嘐,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嘑,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注釋】

    嘆俶:翻土。載:除草。嘇饟:用食物款待。嘊糾:編織。嘋挃挃:收割作物的聲音。嘍栗栗:眾多的樣子。嘐崇:高。嘑犉:黃毛黑嘴的牛。

    絲衣

    這是一首祭神的樂歌。至於所祭何神,尚無定論,從詩的文本看,可能是歲終祭祀。全詩以喜悅的筆觸描寫了人們進行祭祀的情景。從人們的穿著和祭祀的活動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淳樸、歡快的民風和禮儀教化的清明。全詩讀來意象生動、鮮明,很有親和力。

    【原文】

    絲衣其紑嘆,載弁俅俅嘇。自堂徂基嘊,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嘋,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嘍,胡考之休。

    【注釋】

    嘆絲衣:祭服。紑:衣服鮮潔。嘇俅俅:恭順的樣子。嘊基:門檻。嘋鼐:大鼎。鼒:小鼎。嘍敖:傲慢。

    酌

    這是一首武王伐紂成功、登上王位後讚美王師將士的詩。全詩氣象宏闊,詩中軍隊整飭井然,充滿必勝的信心和勇氣,天時、地利、人和有機地配合在一起,顯示了周王室強烈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表達了對王師的崇敬和讚歎,同時也表達了為國效力、盡忠的願望和決心。

    【原文】

    於鑠王師嘆,遵養時晦嘇。時純熙矣嘊,是用大介嘋。我龍受之嘍,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嘐。

    【注釋】

    嘆鑠:輝煌。嘇遵:率。養:取。晦:昧。嘊時:時機。純:大,極。熙:光明。嘋大介:大軍。嘍龍:光寵。嘐師:效法。

    桓

    這是一首描述滅商後的太平景象的詩,天下安定、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社稷興旺昌隆,顯示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言語中滿懷激動和自豪,表現出對周武王的崇敬和讚美,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信心和希望。詩的格調高雅、明朗,感情表達濃烈、赤城,十分坦蕩。

    【原文】

    綏萬邦,婁豐年嘆。天命匪解。桓桓武王嘇,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於天,皇以間之嘊。

    【注釋】

    嘆婁:屢。嘇桓桓:威武。嘊間:取代,接替。

    賚

    這是一首周武王滅商後與群臣共勉的詩。詩的語氣懇切、恭謹,有對先祖深深的尊敬和感激,更有對天下歸心、務必確保國泰民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詩中情感真摯,其中對民心的提倡、重視和維護,表現了一代英主的胸懷和氣節,讓人由衷歎服。

    【原文】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嘆。敷時繹思嘇,我徂維求定嘊。時周之命,於繹思嘋!

    【注釋】

    嘆受:繼承,接受。嘇敷:推廣,普及。嘊徂:往。求定:尋求安定。嘋繹:發揚光大。思:句末語氣詞。

    般

    這是一首周武王滅商後巡狩天下、祭祀四嶽河海,迴返周的故地後所作的樂歌。本詩視野開闊,氣魄宏大,登高望遠,上下千年、縱橫萬裏,盡入胸懷,表達的是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和對周王室的無比擁戴,是一首典型的祖國頌,為《周頌》的壓卷之作,也是同類詩歌中的絕唱,讀來瀟灑大方。

    【原文】

    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嶞山喬嶽嘆,允猶翕河嘇。敷天之下,裒時之對嘊,時周之命。

    【注釋】

    嘆嶞:狹長的山。嘇允猶:允水,猶水。翕:匯聚。河:黃河。嘊裒:全,聚。時:世代。對:匹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孔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孔丘並收藏詩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