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在英國隻停留了三天,就在安妮幽怨的目光中返迴洛杉磯。

    倒不是說不想繼續陪在安妮身邊,但羅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

    在安妮代表【量子娛樂】,正式與巴洛克銀行簽訂協議之前,羅傑和胖子兩人,必須要搞定《nevermind》這張專輯的前期籌備工作,以確保安妮一旦返迴洛杉磯,就可以第一時間投入到錄製工作當中,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

    當然,大部分具體的工作,可以交由迭戈的團隊去處理,羅傑隻需要把控大方向即可。

    不過卻還有少數瑣碎的工作,或是確實有必要,或者幹脆隻是出於興趣,或者說“好玩”,羅傑選擇自己來完成。

    羅傑-克裏斯蒂安莊園的遊泳池裏,羅傑按下快門鍵,然後迅速向前遊動,將不遠處遊在水中的嬰兒托起,朝著岸邊劃去。

    醫生早就在旁邊就位,立刻接過羅傑手中的嬰兒,帶去一邊做各項檢查,以確保這個孩子的健康不會出現任何隱患。

    雖然整個拍攝過程隻持續了不到兩分鍾,“理論上”來說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但羅傑卻絕對不會在這方麵省錢,尤其是,這個嬰兒的名字,叫做“小理查森-埃爾文德斯”的情況下。

    “去把照片衝洗出來。”

    羅傑將水下相機遞給助理,跟胖子打了個招唿,兩人一起跟上醫生,去看望胖子的兒子。

    “老實說,我就不該答應你這個的。”

    胖子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要是他受涼感冒了怎麽辦?”

    “嘿,別這樣。我們不是召集過這方麵的專家討論過嗎?安全性方麵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否則我也不會用這個計劃。”

    羅傑安慰了幾句,然後開玩笑道:“你應該這麽想,在這張專輯正式發行之後,全世界會有超過一億人能夠看到小瑞克的小丁丁。”

    羅傑剛才拍攝的,自然就是《nevermind》的那張經典專輯封麵,在水下追逐美元的裸|體小男孩。

    在羅傑的前世,這一專輯封麵創造出了許多著名的梗,例如“世界上最著名的a|片明星”之類。

    雖然說這些梗對專輯的銷量和口碑幾乎沒有明顯的幫助,但卻為粉絲們創造出了大量的話題。

    事實上,在《nevermind》專輯發行十七年之後,拍攝該封麵的艾爾登長大之後重新拍攝了一遍這張封麵,還借此成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網紅。

    至於羅傑堅持由自己來做攝影師,一方麵是為了好玩,另一方麵,也是希望給粉絲們製造更多的話題。

    讓胖子的小兒子來做“模特”,同樣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

    至於“會有超過一億人看到小瑞克的小丁丁”這句話,倒也不純粹是調侃。

    以樂隊現在的人氣,這張專輯的銷量或許達不到一億,哪怕算上盜版也幾乎不可能,但讓一億人看到這張專輯的封麵,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前世那位名叫艾爾登的“涅槃男孩”,在長大之後就經常用“有一千萬人看過我的小丁丁”來自我調侃。

    羅傑很是期待,等到胖子的兒子長大之後,會對這件事有什麽樣的反應。

    這絕對不是出於“看晚輩笑話”的心態,而是一個很正經的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的學術研究,由此實驗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人類在麵對……

    算了,不編了,實在編不下去了。

    不得不說,身為億萬富豪的兒子,小理查森的待遇要比前世那個涅槃男孩艾爾登好得多。

    至少涅槃樂隊不會帶來一整支由超過二十位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來為專輯的“模特”進行體檢,以確保不會出現任何隱患。

    事實上,在《nevermind》專輯發行之前,即使涅槃樂隊有這個心,也付不起這麽多錢。

    (注:nevermind之前的涅槃挺窮的,字麵意義上的窮。)

    足足花費了一整個下午,對小理查森的檢查終於做完,胖子和羅傑從一位兒科專家口中確認,小理查森並沒有出現肺部進水、受涼等可能導致健康問題的風險之後,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說在拍攝計劃開始之前,醫療團隊就針對這次拍攝的過程進行過討論和模擬,認為“97.3%的概率不會有任何意外”,但終究還是要得到確定無疑的結論之後,才能讓人徹底放心下來。

    “這下放心了吧?”

    羅傑拍了拍胖子的肩膀,叫來助理,拿過一張照片。

    照片上,一個小男孩正在水下笨拙地遊動著,追逐著一張掛在魚鉤上的一美元紙幣。

    在小男孩的兩腿之間,一個還沒有開始發育的小丁丁清晰可見。

    雖然說和前世的那張專輯封麵在細節上有點不同,但該有的“感覺”卻是全部都到位了。

    羅傑對這張照片滿意得不能再滿意,欣賞了片刻之後,遞給胖子,調侃道:“從今天開始,小瑞克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色|情明星了,甚至會超過畢比-瓊斯!”

    “但願這孩子長大之後不會恨我。”

    胖子聳了聳肩,對一旁的助理開口道:“這張照片多衝洗幾份,我要留起來收藏。哦,對了,再做一份放大版的,掛在牆上的那種,我要掛在小瑞克的臥室裏。”

    某種程度上來說,胖子的人生觀很符合一句話:如果生娃不是為了玩,那將毫無意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簡而言之,就是一位“無良老爸”,各種意義上都是。

    說完這些之後,胖子看向羅傑,問道:“安妮明天迴來?”

    “對,明天的飛機,迴來之後大概要休息兩三天來倒時差,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錄製這張專輯了。”

    羅傑想了想,又說道:“我們先開始錄倒也沒什麽問題,反正真正開始錄製的時候,也是各錄各的。不過我們還沒有進行過排練,節奏方麵是個問題……”

    對於一支樂隊來說,錄製一張專輯,或者錄製一首歌,並不是完全照著曲譜來彈奏就可以搞定的。

    事實上,很多細節上的東西,在曲譜上都很難體現出來。

    或許單看曲譜找不到任何毛病,但當幾個人坐在一起開始排練的時候,就會發現許多需要改進的點。

    這也是為什麽,任何一支搖滾樂隊都會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排練上。

    隻有在排練中,確定一個“相對完美”的編曲,這個時候再分散開,各錄各的,最終再進行合軌,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而若是取消掉排練的環節,直接照著曲譜去錄……

    或許單獨聽每一件樂器,聽上去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若是將所有音軌合並到一起,大概率就會變成一團糟。

    哪怕是那些配合已久,默契十足的樂隊,也不例外。

    “其實……”

    胖子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用合成器做的那個demo,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即使再排練,恐怕也很難有什麽改進的地方。”

    姑且不論合成器是否可以真正代替樂隊演出這個有些“科幻”的命題。

    至少在作曲、編曲等方麵,善用合成器,是有很大幫助的。

    當然,由於如今科技水準的限製,合成器合成出來的音色相當的死板,缺乏一種“靈動”的感覺,這也是普遍認為合成器無法代替樂隊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麽說,起到一個參考,還是有很大價值的。

    羅傑在對編曲進行調整的時候,就喜歡使用合成器合成,來達到“預覽”最終效果的目的。

    當然,由於合成器和真正的樂隊有所不同的緣故,在合成器裏完成的曲目,還是要重新排練,用“真實的”樂器重新演奏一遍的。

    雖然說合成器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這方麵的工作量,但卻並非能夠完全代替。

    聽了胖子的話,羅傑有些疑惑:“合成器的demo不能直接拿來做基準,這事你應該知道的啊。”

    在樂隊的錄音室專輯錄製過程中,由於采取的是“分軌錄製”的方法,為了確保分軌錄製結束之後,不會在“合軌”這一環節出現問題,通常在錄製過程中,樂手歌手需要有一個“基準”來作為參考。

    也就是說,無論是音準,速度,還是其它什麽細節上的東西,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以確保每一個人錄製出來的東西,都符合一個整體的框架。

    由於習慣不同的緣故,不同樂隊在“基準”素材的選擇上有所不同,就羅傑幾人的習慣來說,通常是使用集體排練時錄製下來的demo作為基準。

    雖然說這種相對粗劣的demo會存在許多細節上的失誤,但隻要大的框架保持穩定,就不會對錄製產生負麵影響。

    用合成器的demo做基準?

    這倒也不是沒有人嚐試過,但是那效果嘛……

    就比較一言難盡了。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哪怕在排練的時候,對合成器demo不進行半點的改動,樂隊也要自己再“原樣”錄製一遍。

    “不,我的意思是,如果要節省時間的話,我們沒必要用以前的方法。”

    胖子忽然露出思索的神色,像是在組織語言,過了片刻,才繼續說道:“我們可以采用現場演出的那種方式,也就是由你的貝斯音線來做‘指揮’。你根據合成器demo錄製一段貝斯demo,我和安妮再跟著你的貝斯demo去錄歌……”

    聽了胖子的話,羅傑下意識就想反駁說:“這怎麽可能?!”

    但話即將脫口而出的瞬間,羅傑忽然低下頭,露出思索的神色。

    按照現場演出的方式來完成錄音室裏的工作?

    這個想法聽上去有些異想天開,但仔細想想,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行性。

    幾乎90%以上的搖滾樂隊,無論是排練還是現場演出,采取的都是兩種模式。

    一是由鼓手來把握整體的節奏,所有人的演奏,都要按著鼓手的節奏來。

    至於第二種方式,其他人同樣是跟著鼓手的節奏來,但鼓手節奏的把握,卻是由貝斯手來進行指揮。

    也就是貝斯→鼓→其它,或者鼓→其它,無論是什麽風格的搖滾樂隊,都以這兩種模式最為常見。

    因此,任何一個對搖滾樂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貝斯和鼓雖然是整支樂隊裏最低調、最沒有存在感的位置,但實際上卻要比大出風頭的吉他手和主唱更加的重要。

    當然,還有一種更加少見的方法,就是繞過鼓手,由貝斯手來直接指揮整支樂隊。

    這種方法對整支樂隊的要求都比較高,尤其是貝斯手,必須是頂尖大師的水準。

    事實上,縱觀整個搖滾樂的曆史,具備這種水準的貝斯手一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

    若是再加上對其它位置高標準的要求,能夠滿足這一點的樂隊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羅傑幾人,卻正好能夠符合這一要求。

    胖子就不必說了,作為一個頂尖水準的鼓手,無論是和貝斯手的配合,還是和其它樂手的配合,胖子都可以做到完美的程度。

    至於安妮,雖然在某些時候過於喜歡出風頭,但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團隊配合能力,也都是頂尖的水準,自然不會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賈森倒是在個人實力上差了點,不過團隊配合反而是賈森最大的優勢,再加上《nevermind》這張專輯需要用到鍵盤的地方不多,也沒有必要太過於擔心什麽。

    這樣一想,胖子的提議,似乎也不是那麽不靠譜?

    由羅傑按照合成器版本的demo,先錄製一段貝斯的demo,其他人再根據羅傑錄製的貝斯demo去錄製自己的部分。

    這樣一來,有了一個統一的“指揮”,合軌的時候發現“節奏不統一”或者其它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而如果不追求“完美的錄音效果”,僅僅隻是錄製一個作為“基準”的demo,根本花費不了什麽時間。

    一張專輯十二首歌,若是效率高一點的話,甚至連一天都用不了,一個下午就能搞定。

    “好像……確實是有可行性啊。”

    羅傑摸了摸下巴,語氣裏卻還是有些猶豫:“但是這樣會不會有風險?畢竟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方麵的嚐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滾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貝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貝斯並收藏搖滾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