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搖滾更適合歐洲,而不是北美?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而且單就歐洲地區,也有著諸如北歐,東歐,西歐等等的劃分,甚至在許多人的觀念裏,英倫三島和整個歐洲還要區分開來對待。

    如果按照地域性來劃分,在全球範圍內,主流的搖滾類別,大體上可以分為美式搖滾,英倫搖滾,北歐搖滾和拉丁搖滾四大類。

    用一個簡單而形象的比喻,北歐搖滾就像是個硬漢,美式搖滾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而英倫搖滾,則是一個妖嬈的女裝大佬,啊呸……基佬。

    至於拉丁搖滾,羅傑一直找不到什麽恰當的詞匯來形容它,姑且就比做足球吧。

    嗯,英式足球,不是橄欖球。

    其中,前三者,在樂隊過去的專輯中都有所涉獵,唯有拉丁搖滾,屬於從來沒碰過的類型。

    拉丁搖滾的標誌性特色不是語言,而是在搖滾中,帶有鮮明的rb和迪斯科舞曲風格。

    由於拉丁搖滾的受眾範圍通常僅限於北美南部,和南美洲的拉丁裔群體,這類搖滾的樂隊中,也沒有特別大牌的存在。

    名氣最大的,大約就是六七十年代混跡於舊金山地區地下音樂圈子的santana樂隊。

    拉丁搖滾算是一個特殊的案例,暫且不做討論。

    另外三種搖滾樂,從誕生之初,地域的劃分就不像他們的名字那樣明確。

    雖然是以當地歌迷的“主流審美”,對音樂的類型做出了定義,但實際上,能夠代表這“主流審美”的群體,也不過是占到了不足四成的比例。

    可以說,無論你的樂隊流派是這三者中的哪一種,隻要你們的音樂足夠好聽,無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

    比如說在英國,早在六十年代,就誕生了黑色安息日,猶大聖徒這樣典型的美式搖滾樂隊。

    而成立於北美的英式搖滾樂隊,也同樣不在少數。

    事實上,羅傑的樂隊,在過去就曾經發行過以英倫搖滾、北歐搖滾風格為主的專輯。

    比如說《大衛-鮑伊》,就完美地繼承了英式搖滾那有些“娘娘腔”的特色。

    《波西米亞狂想曲》沒有那麽妖嬈,但也有著英倫搖滾獨有的風騷。

    比如說《金屬歌劇:阿瓦隆幻想曲》,就帶有鮮明的北歐特色。

    如果你認為後者的影響力不夠大,不應該被計算在內的話,樂隊還有一張專輯叫做《詩人與鍾擺》,《搖滾聖經》的歌劇金屬篇。

    從這些專輯上來看,似乎樂隊沒有必要,為了歐洲的巡演,再推出一張專門為歐洲量身打造的專輯?

    哦,不對,是ep。

    距離歐洲巡演隻剩下不到三個月,製作一張完整的專輯明顯來不及。

    考慮到後期和宣發所需要的時間,最多最多,隻能是一張時長在十幾分鍾,最多不能超過二十分鍾的迷你專輯。

    為歐洲巡演量身打造一張ep是否有必要?

    在羅傑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西奧多立即表示了反對:“你們現在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到超級碗中場秀的準備上,而不是推出一張在歐洲發行的ep!”

    “上帝,別告訴你忘記了,mad唱片的歐洲發行網絡,隻在英國搭建起了初步的框架,英國之外根本沒有任何的發行能力!”

    羅傑想了想,理所當然地說道:“可以找其它發行公司合作嘛,不管是華納還是環球,或者別的什麽公司,就算是競爭對手,也不可能有錢不賺吧?”

    “你知道你們過去的專輯,海外發行談判最短的一次用了多久嗎?!”

    西奧多比劃出幾根手指,陡然拔高了音量,似乎要以這種方式來增強自己的說服力,大聲道:“四個月!這還是有已經製作完成的作品,甚至有北美市場的成績作為談判依據的情況下!”

    “現在離你們去歐洲隻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你們連計劃書都沒準備好!讓我拿什麽去和那些唱片公司談發行?!”

    頓了頓,西奧多的音量又拔高了一截,幾乎出現了破音:“不,你們甚至連新歌都沒有準備好!”

    “計劃書那東西確實沒來得及做。”

    羅傑對西奧多的暴跳如雷全不在意,從抽屜裏拿出一疊裝訂好的a4紙,說道:“不過新歌我昨天剛好整理了出來,你先看看吧。”

    “……”

    西奧多的吼聲戛然而止,剩下的話被堵在了嗓子眼裏,憋了半天,接過曲譜,認真地看了起來。

    羅傑這次準備的新歌並不多,而且整體上來講,更偏向於英倫搖滾。

    這是由巡演的路線規劃所決定的,這一次巡演,樂隊在英國,以及英國周邊的國家停留的行程,要遠遠多於其它地區。

    三首歌中,隻有一首《最後的倒數》,算是北歐搖滾的風格,剩下兩首都是英倫搖滾。

    一首是紅軍利物浦的隊歌,《你永遠不會獨行(you''ll.never.walk.alone)》,這是羅傑早在六七年前就想拿出來的作品。

    為此,羅傑還曾經讓西奧多嚐試性地和利物浦隊接觸,表達了為他們“寫歌”的意願,隻不過人家看不上一支北美樂隊,沒有同意。

    這首歌的影響力有多大?

    不單是所有英國人都會唱,哪怕將範圍擴大到全歐洲,也差不多是這樣。

    如果不是利物浦更重視球隊在足球領域的影響力,因而拒絕開放這首歌的商業授權,或許在英國暢銷單曲榜上,第一位就不再是那首紀念戴安娜王妃的慈善單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另一首,羅傑第一個想到的,是披頭士樂隊的經典單曲《昨日(yesterday)》。

    不過想了想,還是“忍痛”放棄了這個念頭。

    畢竟隻是一張ep,《最後的倒計時》這樣的歌也就算了,要是把《昨日》也放進去,這麽奢侈浪費,那是要遭天譴的。

    最終,羅傑選出的最後一首歌,是另一首同樣在英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足球歌曲”。

    紅軍利物浦的死敵,曼徹斯特聯隊的第一首隊歌《展翅高飛(lift.it.high)》。

    嗯,沒錯,羅傑就是在搞事情。

    把利物浦和曼聯的隊歌搞到一張專輯裏,想想還覺得有點小刺激呢。

    …………

    西奧多很快就看完了曲譜,對三首歌的質量,也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坦白說,除了第一首《最後的倒計時》,剩下的兩首歌,西奧多都沒看出來好在哪裏。

    猶豫了片刻,西奧多嚐試著再次開口勸說:“我依然認為,你們近期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在超級碗中場秀的籌備上。想想看吧,全北美會有超過兩億人收看超級碗的電視直播,全世界範圍內,可能會有五億以上的觀眾,這是多麽重要的機會!”

    西奧多沒有說的是,樂隊的這次歐洲巡演,幾十場加起來,觀眾數量也不會超過百萬。

    如果算上那些重複觀看多場的,實際人數就更少。

    和超級碗的曝光機會比起來,這次的巡演,沒有必要重視到這種地步。

    “超級碗那邊的事情我會跟進,放心好了,我什麽時候搞砸過?”

    羅傑清楚西奧多是為自己好,畢竟兩人的利益是徹底捆綁在一起的。

    不過,羅傑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會按照西奧多的規劃行事。

    合理的建議,羅傑會虛心接受。

    但如果自己有更好的想法,羅傑也不會盲目聽從西奧多的提議。

    停頓了片刻,羅傑繼續說道:“這份計劃書,你找人完善一下,然後就去找那些有歐洲發行能力的公司談談。還有,老規矩,網絡發行權不賣。”

    mad唱片與多家大型的互聯網音樂平台都有合作,關於網絡發行和數字版權這一塊,自然沒必要再讓其它公司插手進來分一杯羹。

    雖然數字專輯不怎麽賺錢,但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若是其它的歌手、樂隊,知道了羅傑這樣的想法,恐怕會有拎著刀片上門找羅傑談談心的衝動。

    數字專輯不賺錢,那也是以羅傑三人的收入水準來說的。

    對於大多數音樂人來說,數字專輯絕對是收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新專輯的實體唱片都能賣出數以百萬計,乃至於千萬以上的銷量。

    在如今這個年代,全球音樂市場相加,能做到不在乎數字專輯收入的歌手和樂隊,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西奧多見羅傑的態度堅決,站起身,正要告辭去辦事,羅傑又想起了什麽,叫住了西奧多。

    “對了,還有一件事。”

    羅傑停頓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道:“這張ep,我們不指望它賺錢,所以海外發行權可以賣得便宜點,但是速度一定要快,必須趕在歐洲巡演之前登陸歐洲市場。”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專輯的錄製,否則後期和刻錄方麵,時間會來不及。”

    西奧多猶豫了一下,開口道:“而且就算是這樣,宣傳方麵的時間也太趕了,銷量可能不會太好看。”

    時間過於倉促,必然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係列連鎖反應之下,最終便會反饋在銷量數字上。

    羅傑不是不懂商業規律的白癡,自然想到了這個問題,聽了西奧多的話,隻是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隻是一張迷你專輯,雖然也叫專輯,但實際上和單曲的差別並不算大。

    羅傑本來就沒打算在這張專輯上賺多少錢,銷量不理想,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對於羅傑而言,這張ep的價值,不是能賣出去多少張,而是與這次的歐洲巡演配合起來,給歐洲的歌迷留下一個印象:我們很重視歐洲市場。

    你看,為了跑一趟歐洲,我們甚至專門出了一張專輯,這還不夠重視嗎?

    至於這張“專輯”實際上隻是迷你專輯,嘛,不要太在意這種細節。

    “這張ep……”

    西奧多又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曲譜,抬起頭,問道:“名字叫什麽?”

    “名字?”

    羅傑楞了一下。

    這個問題,還真被羅傑給忽視了。

    既然是一張專輯,當然要有個名字。

    一時半會之間,羅傑也想不出什麽特別合適的,幹脆擺了擺手,說道:“你先安排人手去做計劃書,順便準備幾個備用的名字,到時候再從裏邊挑。”

    “我還以為你會用《最後的倒計時》這個名字。”

    西奧多聳聳肩,提議道:“那麽項目的代號,暫時就叫做《最後的倒計時》,等確定了正式的名字再改?”

    既然是要為ep立項,項目就必須要有個名字。

    如果沒有名字,一個臨時的代號也可以湊合。

    比如說,羅傑參與的第一張專輯……ep,《你好,冰冷世界》,在當初立項初期,就用《x》這個代號來代替,直到專輯製作完成,才有了正式的名字。

    如果說正式的名字還需要慎重考慮的話,項目的代號叫什麽,就沒那麽重要了。

    有一個代號,隻是為了方便起見,叫什麽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可以。”

    羅傑點頭表示同意,又問道:“你為什麽覺得我會用《最後的倒計時》?”

    西奧多攤開手,說道:“因為過去所有的ep和單曲,你都是用第一首歌的名字來命名。”

    羅傑想了想,好像還真的是這樣。

    對於完整的專輯,羅傑在起名的時候會多想一些。

    單曲就不說了,對於ep,起名的時候就比較隨便,往往為了省事,直接用第一首歌的名字。

    “這個名字也列入備選,你再安排人準備幾個備用的,到時候投票決定。”

    羅傑大手一揮,做出了決定。

    這張迷你專輯說重要,確實重要,樂隊需要通過它,表達對歐洲市場,以及歐洲歌迷的重視。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隻要達成了這個目標,這張迷你專輯取得什麽樣的成績,反而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因為“迷你專輯”這四個字,就決定了它不可能產生太多經濟上的收益。

    隻要發行它的目的達成了,其它事情,沒必要過多的在意。

    比如說專輯名字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羅傑壓根不打算過多地參與進去,交給手下人去討論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搖滾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色貝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色貝斯並收藏搖滾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