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畝……有些小啊。”根據公式,二十畝地最多也就一萬多平。但是彭輝的計劃裏,整個主題樂園的占地,少說二百畝起步。

    不是彭輝說什麽,東寧為了表示出對於這一次招商引資的重視,每畝地每年……500塊。

    是的,一年才五百塊。

    二百畝地,包上40年,才400萬。

    就算是換到其他城市,也就翻個倍。

    而二百畝隻是基礎。

    可東寧這邊,一共隻能拿出二十畝。

    也不能說小,但實際上真的沒什麽用。

    彭輝有些皺眉。

    副縣長心頭一跳,壓下心頭的激動,試探著問道:“彭導的意思是……”

    “有些小啊。”

    “那彭導打算……”

    “我的初期規劃是兩百畝。”彭輝也沒隱瞞的必要,談判嘛,當然要直說。

    “兩百畝?”副縣長激動了。

    此前最好的估算,也就隻有一百畝左右。

    這還是因為東寧實在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地方。

    但是兩百畝……

    必須拿下來!

    可緊接著,副縣長就有些頭疼了。

    兩百畝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最少對於東寧而言,的確如此。

    如果是十年前,那沒說的,別說兩百畝,兩千畝都能拿下來。

    但是……

    現在的東寧,土地都“賣的”差不多了。

    一百畝,還是擠出來的。

    兩百畝也不是不能拿出來。

    可人家既然要弄地,可能隻有兩百畝麽?

    顯然不可能啊。

    到時候怎麽辦?

    這不是把財神爺往外推麽?

    副縣長有些頭疼。

    支支吾吾了半天,跑去打電話。

    和暫代縣長的書記說了一下情況。

    那邊沒吭聲。

    “書記,您看……”

    “山不能動!”書記一下子就猜到了副縣長的意思,直接否決掉:“有人盯著呢。”

    這句話一出,副縣長也不敢說什麽了。

    前兩年,東寧就因為大肆砍伐樹木,導致被人告了。

    整個領導班子換人,如今誰也不敢再去弄這個。

    “可土地……”

    “西麵、南麵環山,東麵呢?”書記問道。

    “東麵倒是有空地,不過都是農民的地,也有荒地,但都不能行成規模。”副縣長想了想,腦子裏大概有一個地圖。

    要問為什麽不集中“賣地”,那很簡單,窮的都揭不開鍋了,誰管你在哪裏賣的地啊?

    所以前兩年的領導班子就直接隨便打批條。

    雖然收據什麽的都是合法的,但是……

    這樣一來,好好地一塊大片土地,就被分割成了無數的小塊地。

    最大的才一百多畝,最小的才兩畝。

    “如果算上耕地差不多有多大?”書記眼前一亮,追問道。

    “算上耕地?”副縣長想了想,奇怪地說道:“那地方就大了,差不多有近千畝……啊?書記!你要賣那片地?”

    之前隻是沒想到,但是如今一說,哪裏還不知道,書記是打著那片地的想法?

    “恩。”書記說道:“你去問問彭導,要是他要買地,那塊地就是最好的地方了,當然,其中也有農戶搬遷的款項,縣裏可以出,不過還是需要他進行一下規劃,最好有一個施工圖什麽的。”

    副縣長雖然想要說什麽,但也知道,這一次,對於小縣城而言,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彭輝的主題樂園。

    就不說別的,這旅遊業就能激增多少?

    與之相比,那些動遷款項其實就不是太多了。

    而且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本地就業機會的增加,人均收入也會提高不少。

    而且打響了知名度,對於整座東寧都是一件好事。

    與之相對比,那些拆遷麻煩、資金麻煩什麽的,都不值得一提起來。

    副縣長無奈,隻能去和彭輝說。

    彭輝眼前一亮,笑著說道:“能帶我去看看麽?”

    “好的。”

    到了地方,彭輝真的高興起來。

    這是一片延綿幾十裏的半月形土地。

    裏麵的耕地不少,但通過隨行電腦中,這一片地界的電子地圖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一塊很不錯的地方。

    兩麵環山,有一條縱橫而過的河流。

    是綏芬河的一個分支。

    水流不錯兩岸耕地很多,關鍵是地勢。

    不是那種普遍的斜坡,而是難得的平地。

    屬於被山林環繞的情況。

    有山,有水,也有樹林。

    典型的農村結構。

    這裏是東寧的一座小村子。

    村子上的青壯正在耕地。

    這兩年雖然天災挺多,但這裏顯然沒有因此落魄。

    反倒是勾起了許多彭輝童年的迴憶。

    記得小時候,家附近就是綏芬河,夏天閑著無事,就喜歡跑到河邊看老爸抓魚。

    還記得小時候為了抓魚,還咬著魚迴家來著。

    當時那個傻喲,還被老姐笑話了很久。

    因為畢竟是縣城,所以小孩子的生活並不算有趣。

    當然,這也是後來他沉迷遊戲有關。

    否則跑到鄉下,玩個掏鳥蛋、打家雀兒的,上樹下河,不是也挺好的麽?

    對了,東寧也不是沒有名人。

    潘老師就是東寧人。

    兒時聽老爸說過,還和潘老師是朋友來著。

    潘老師的小品,是他兒時為數不多的歡樂之一。

    也許就是因為這一份老鄉的親近吧。

    和董璿中間還差著縣市區別不同。

    潘老師是彭輝地地道道的老鄉。

    這兩年家鄉能夠發展成現在這副模樣,潘老師也是有關係的。

    前兩年,潘老師還特意在老家拍了一部電視劇。

    叫《雙喜臨門》來著。

    否則,東寧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

    咳。

    這劇彭輝沒看。

    他實在太忙。

    不過聽老姐說過,當初還在縣城裏引起不小的熱議來著。

    說起來也慚愧,彭輝出道這麽長時間,也成為了國內票房第一的導演的情況下,也沒有說給老家做些什麽。

    說起來還有一個花絮。

    東寧蛇多。

    畢竟山林多。

    而且大多數都是毒蛇。

    又沒有公共衛生間,還差一點導致電視劇沒辦法正常拍攝來著。

    後來痛定思痛,縣領導直接從財政擠出一些錢,陸續在東寧的各大主要街道兩側弄了公共廁所。

    所以說,東寧人還真的因為這部戲受惠不少。

    彭輝雖然沒想著造福鄉裏,但也不希望小縣城破敗,畢竟這裏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

    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

    交通。百度一下“從主播到影帝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主播到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動豆魚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動豆魚叉並收藏從主播到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