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周一,迪士尼。
寬敞的辦公室,米老鼠當家舵手羅伯特-艾格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著下邊的風景,並無多少表情。
“boss。”
發行高管進入,早有預感作品表現不行的他迴身問道:“情況有多不好?”
“首周末開畫3060萬,保守估計我們運作的這個項目虧損額度不會低於8000萬。”
這種數據的開畫票房與以往發行的同類影片縱向比較就知道了,不跟《阿凡達》、《愛麗絲夢遊仙境》比,影片都差了《300勇士》(7090萬)、《守望者》(5520萬)一大截,甚至還低於兩部並不成功的科幻片《史前一萬年》(3590萬)和《洛杉磯之戰》(3560萬)的開畫;
同期橫向比較,《創:戰紀》(4400萬),隻能跟《波斯王子:時之刃》(3010萬)同台推算。
再加上這等規模的資金投入還超過《時之刃》,稍微計算一下就明白虧損形勢了。
“《大人物》呢?”艾格再問。
“它的放映比較火爆,開出了7750萬票房。”
說到這,想起前兩日大小影院黃金時段,各影廳人流量鮮明的對比,發行高管忍不住歎了口氣。
縱然有所準備,但真的看到對方勢如破竹,己方顫顫巍巍,愣是邁不出步子,也是很無奈。
一部中等成本的作品,海內外首輪排映的30多個地區加起來狂造1.22億,迴報比看著就喜人,己方呢,海內外加起來不到5000萬。
呃,也很“喜”人。
“下去吧。”
大概聽完了影市匯報,羅伯特-艾格依舊沒流露太多情緒。
他最近一直在忙著梳理《星球大戰》的版權營運,何況,虧都虧了,再負麵又有什麽用,該補救補救,就當是讓業內看了個笑話。
撲得一塌糊塗,不是笑話是什麽?
唉。
……
外界,《大人物》依舊不緊不慢收割著市場。
3月16日,巴黎國際機場。
從被接機到下榻酒店,一路上很多的廣告熒屏都在播放《大人物》的預告剪輯,吸引著一個又一個的路人。
比起好萊塢,法國才真真是萊曼的主場。
80、90新成長的一輩,絕大多數看過、支持萊曼的電影,並為他在國際上取得的成績驕傲。
《戛納每日新聞》就曾經做過一個評選當代導演的報道,把他捧上了第一。
沒辦法,這個時候的法國,本土影市被好萊塢打的不要不要的,比起內地還有引進限製,法國這邊8成以上的票房大盤都是好萊塢“貢獻”的,跟後花園沒啥區別,在這樣的形勢下,出了一個家鄉大導,拍得電影深受海內外觀眾的喜愛,能不捧嗎。
文化戰線就是這樣,領頭羊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是無線加深的,強力追逐著流行。
……
2日後。
高蒙製片基地三號攝影棚。
經曆了幾個迴絕不了的酒宴,萊曼一行人才有機會正式梳理《夜行者》這個單元劇。
房間裏。
呂克-貝鬆捧著劇本看了又看,口中稱讚不已。
對於這個項目,法國電影界是無比支持的,先不說萊曼決定啟用全法的演員班底拍,就說這部單元劇的起因是法國電影人在奧斯卡上受欺負,這才有了對“網暴輿論”的諷刺反擊,也該支持。
於是乎,有人的出人,有場地的出場地,等萊曼過來,需要的框架已經搭得差不多了。
當然了,如此積極的原因也是本地的製片廠如高蒙、歐羅巴等跟螢火蟲的業務往來常年沒斷,不說流媒體授權進賬,《大人物》的發行工作也是他們在做。
兩人這麽閑聊著,等到萊曼伏案梳理完拍攝計劃表,抬起頭來笑:“演員方麵都靠你們了。”
“隻要有檔期的,喊一聲就行。”呂克-貝鬆大包大攬。
別說萊曼本身的號召力就讓這部單元劇比近段時間什麽劇組都要有吸引力,更不用說他們這些人提前打過招唿。
“那就行,過兩天我要把人召集到一塊,先熟悉下情況。”
萊曼這次也很奢侈。
劇組演員無論多大咖,都要全程跟組,集中拍,雖說也不會耽誤太久,也就兩三周時間。
可人的名,樹的影,演員們巴不得被使喚,全都大力配合,甚至生怕角色落不到頭上,在來之前,競爭就很慘烈了。
最終篩篩選選,定下——凱瑟琳-德納芙、讓-杜雅爾丹、馬克桑斯-達奈-弗偉爾、瑪麗昂-歌迪亞等演員,可謂星光璀璨。
像凱瑟琳-德納芙75年就憑借喜劇片《荒島餘生》入圍第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女主角,從影30多年,獲獎無數,提起她的名字幾乎已經成了如今的法國電影圈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法國影壇常青樹”、“歐洲影壇第一夫人”。
《夜行者》這個戲,她以68歲高齡飾演劇中主角黑化過程中的人生導師,也就是原片的那個電視台副台長。
片酬嗎,人家拿了20萬,本來人還不要,萊曼讓瑞恩軟硬兼施,好賴話講盡才給出去的。
歸根結底,大家願意捧場是好事,談錢容易俗,但不談錢更傷感情,萊曼又不是抱著不給錢的目的拍攝的,沒必要欠太多人情,他根本不想欠。
資曆最大的一位都如此,剩下的演員更不用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飾演主角的讓-杜雅爾丹,雙料影帝,拿了50萬,同樣為了給劇組麵子,死活不願拿高薪;
飾演主角小弟的馬克桑斯-達奈-弗偉爾,剛18歲,新人,很有氣質,未來演了《羞恥》係列,拿了7萬;
瑪麗昂-歌迪亞這位法國新生代實力派扛鼎人物,飾演劇中的女主持人,拿了15萬,餘下的一些老戲骨,戲份更不突出的,統一拿10萬。
總得來說,演員支出這一塊,奔著劇組名頭來的,基本都是友情價,你給他錢他還不高興那種,連群演都算上,都花不了200萬。
等到3月19日早,高蒙提供拍攝的攝影棚唿啦啦湧進來一幫人,越加的熱鬧。
主創來齊了,萊曼跟著伊娃、瑞恩、托馬斯等人維持著會議室秩序。
落座,瑞恩作為本劇的總製片開口道:“好了,今天集合就是讓大家都認識認識,從拍攝團隊自我介紹起吧。”
“我是攝像,托馬斯。”萊曼導演的左右手、圈內最紅的攝影師之一無所謂的起個頭。
“我是美術,馬克桑納。”
“我是副導演,紐曼。”高蒙塞進來幫忙的人。
“瑪麗昂,演播報的主持人。”
“……”
2、30人說了一圈,費了些時間,但效果是好的。
各人要不就是行業翹楚,要不就是螢火蟲的合作製片廠主動塞進來的能人,各個有經驗,先了解了,磨合起來才快。
拍攝,是不同工種互相配合的事兒,大家總得跟其他人處的熟一點。
而越臨近開機,劇組越發忙碌。
就在萊曼為戲份拍攝準備忙個不停的時候,琥珀cto羅恩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康斯卡特正式的派人接觸他們這些流媒體方了,而且動靜不小,好像確實有接受他們加入機頂盒端口的意思,大家都在跟他們的人談。
類似的風聲,也不算風聲了,華爾街的很多財經報刊幾乎在瞬間,又開始吹捧流媒體領域。
什麽叫風向,這就是了。
前有奈飛一意孤行限製內容方漲價抬高付費門檻,股價一落千丈,流媒體被人看衰;
中有琥珀推出自製劇《權遊》,流媒體自製前景一片大好;
後有康卡斯特背刺傳統電視網,流媒體概念再度被人熱議非常的正常。
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關乎流媒體的發展環境,環境好,看好的人多,環境差,看衰的人多,財經分析師一直在做類似的事。
畢竟在這些專業人士眼裏,如果機頂盒都能接受流媒體,必然要走上坡路——麵向群眾的輻射麵人家主動給你加寬,行業利好是一定的。
而對琥珀來說,這個消息其實也不用他們太操心,最上心的絕逼是奈飛。
說起奈飛,萊曼突然問道:“奈飛那有什麽自製劇的消息嗎?”
“不清楚,我們隻知道《權遊》上線之後,我們的同行跟一些好萊塢人士接觸的都很頻繁,但奈飛到底有沒有立項,還是說已經開拍了,確實沒什麽準確消息。”
“好吧。”
萊曼無奈,捂得夠嚴實的。
走自製這條路,幾乎是這一行的大勢所趨,奈飛肯定是有行動了。
想想也知道,隻要琥珀自製內容提前拿出,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市場背書的情況下,他的這些同行們沒興趣才是怪事,無非講究個行動力。
……
奈飛總部。
股價受到多方補救和琥珀帶起的一些行業利好,慢慢抬升迴了1700多億左右,讓公司上下的氣氛終於沒過去半年那麽凝重。
且隨著康卡斯特這個寬帶服務商巨頭放出機頂盒開放流媒體端口的談判動作,就更讓奈飛高層們欣喜了,浮在他們頭上的陰影本就削掉了一大截,這又來個利好,如果真的順利,借著這股風和他們已經執行的自製劇腳步,一舉超過過去的股價最高值都成了可能。
大好前景下,渾身上下備有激-情的董事長裏德-哈斯廷斯滿臉笑容的坐在老板椅上,那叫一個鬥誌昂揚。
他此刻就一個想法,弄清楚康卡斯特擁抱流媒體的原因,並積極促成。
怎麽說呢,他第一次聽聞這個消息,並跟康卡斯特的高層人物會麵,自感看不透對方的算計——總不是對方做好事,如果真那樣,幾年前不就可以接納奈飛,以獨立頻道的形勢進駐機頂盒,輻射全美有線電視群體?
至於為什麽到了此時就願意“雙贏”,奈飛確實想弄通。
不一會,助理敲門提醒,一個高層的碰頭會順利召開。
一開始,自然是內容部先匯報了有關奈飛自製劇《紙牌屋》的進度,畢竟,就算康卡斯特那邊再有什麽利益計算,保持自身的強大才是最關鍵的。
而《紙牌屋》,也終究還是這一世奈飛試水自製的劇集項目。
說起這個,跟原時空的時間軌跡雖偏差了一點,但大致方向沒變,依舊是大衛-芬奇等一幫子以他為首的主創班底接了單。
資本的錢不拿白不拿嗎,大衛-芬奇能“委身拍劇”,無非是奈飛給得太多了。
娛樂圈一貫喜歡拿投資人的錢辦事,內地有大氣的煤老板,好萊塢就有大氣的流媒體資方。
一季13集的政治驚悚劇,製作預算高達6500萬,基本就是翻版的《權遊》。
稍微算一筆賬,6500萬,再找老戲骨,再花錢,換華納來拍,能花4000萬搞個電視劇都自我感覺良好了,很對得起觀眾了,可奈飛一出手,直接讓製作班底賺個盆滿缽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最幸福的莫過於大衛-芬奇導演,又拿頂薪又賺人情——他找的那些演員,個頂個開了平時絕對拿不到的高薪,這人情也是他的。
再加上沒大製片廠的那些限製,非常自由。
這也是為什麽好萊塢演藝圈那麽配合流媒體,全是利益選擇嗎,“人傻錢多”的標簽一開始就定下,如果萊曼沒自己的事業也願意跟這樣的資方合作。
當然了,今日會議的重點也不是《紙牌屋》,知道他們已經開機就行了,迴到接入端口,還真讓奈飛分析出了一點東西。
按奈飛的想法,傳統電視網的衰落是肯定的,過去每年都在下滑的收視人次也是事實,再加上兩方不可能完全對立,內容總歸是流通的,限製得越狠,兩方的消耗越令人咂舌,非但沒有減少負擔,運營成本還加大了。
雖然對流媒體來說,這種限製有效減緩了他們的增長量,但問題來了,你還能改變年輕人喜歡用什麽方式看劇嗎,增速再放緩,它也是增,你丫可是一直在退步。
總而言之一句話,奈飛覺得吧,康卡斯特這樣的服務商被這些年不見好轉的服務業績越發看不下去了,發展進程一直後退,還不如擁抱擴寬內需。
什麽意思?
限製不住了,放開了緩和關係算了,別跟大環境作對。
不管如何,機頂盒業務還是康卡斯特的主場,不管用那種方式合作接入所產生的利潤都有它的一份……
寬敞的辦公室,米老鼠當家舵手羅伯特-艾格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著下邊的風景,並無多少表情。
“boss。”
發行高管進入,早有預感作品表現不行的他迴身問道:“情況有多不好?”
“首周末開畫3060萬,保守估計我們運作的這個項目虧損額度不會低於8000萬。”
這種數據的開畫票房與以往發行的同類影片縱向比較就知道了,不跟《阿凡達》、《愛麗絲夢遊仙境》比,影片都差了《300勇士》(7090萬)、《守望者》(5520萬)一大截,甚至還低於兩部並不成功的科幻片《史前一萬年》(3590萬)和《洛杉磯之戰》(3560萬)的開畫;
同期橫向比較,《創:戰紀》(4400萬),隻能跟《波斯王子:時之刃》(3010萬)同台推算。
再加上這等規模的資金投入還超過《時之刃》,稍微計算一下就明白虧損形勢了。
“《大人物》呢?”艾格再問。
“它的放映比較火爆,開出了7750萬票房。”
說到這,想起前兩日大小影院黃金時段,各影廳人流量鮮明的對比,發行高管忍不住歎了口氣。
縱然有所準備,但真的看到對方勢如破竹,己方顫顫巍巍,愣是邁不出步子,也是很無奈。
一部中等成本的作品,海內外首輪排映的30多個地區加起來狂造1.22億,迴報比看著就喜人,己方呢,海內外加起來不到5000萬。
呃,也很“喜”人。
“下去吧。”
大概聽完了影市匯報,羅伯特-艾格依舊沒流露太多情緒。
他最近一直在忙著梳理《星球大戰》的版權營運,何況,虧都虧了,再負麵又有什麽用,該補救補救,就當是讓業內看了個笑話。
撲得一塌糊塗,不是笑話是什麽?
唉。
……
外界,《大人物》依舊不緊不慢收割著市場。
3月16日,巴黎國際機場。
從被接機到下榻酒店,一路上很多的廣告熒屏都在播放《大人物》的預告剪輯,吸引著一個又一個的路人。
比起好萊塢,法國才真真是萊曼的主場。
80、90新成長的一輩,絕大多數看過、支持萊曼的電影,並為他在國際上取得的成績驕傲。
《戛納每日新聞》就曾經做過一個評選當代導演的報道,把他捧上了第一。
沒辦法,這個時候的法國,本土影市被好萊塢打的不要不要的,比起內地還有引進限製,法國這邊8成以上的票房大盤都是好萊塢“貢獻”的,跟後花園沒啥區別,在這樣的形勢下,出了一個家鄉大導,拍得電影深受海內外觀眾的喜愛,能不捧嗎。
文化戰線就是這樣,領頭羊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是無線加深的,強力追逐著流行。
……
2日後。
高蒙製片基地三號攝影棚。
經曆了幾個迴絕不了的酒宴,萊曼一行人才有機會正式梳理《夜行者》這個單元劇。
房間裏。
呂克-貝鬆捧著劇本看了又看,口中稱讚不已。
對於這個項目,法國電影界是無比支持的,先不說萊曼決定啟用全法的演員班底拍,就說這部單元劇的起因是法國電影人在奧斯卡上受欺負,這才有了對“網暴輿論”的諷刺反擊,也該支持。
於是乎,有人的出人,有場地的出場地,等萊曼過來,需要的框架已經搭得差不多了。
當然了,如此積極的原因也是本地的製片廠如高蒙、歐羅巴等跟螢火蟲的業務往來常年沒斷,不說流媒體授權進賬,《大人物》的發行工作也是他們在做。
兩人這麽閑聊著,等到萊曼伏案梳理完拍攝計劃表,抬起頭來笑:“演員方麵都靠你們了。”
“隻要有檔期的,喊一聲就行。”呂克-貝鬆大包大攬。
別說萊曼本身的號召力就讓這部單元劇比近段時間什麽劇組都要有吸引力,更不用說他們這些人提前打過招唿。
“那就行,過兩天我要把人召集到一塊,先熟悉下情況。”
萊曼這次也很奢侈。
劇組演員無論多大咖,都要全程跟組,集中拍,雖說也不會耽誤太久,也就兩三周時間。
可人的名,樹的影,演員們巴不得被使喚,全都大力配合,甚至生怕角色落不到頭上,在來之前,競爭就很慘烈了。
最終篩篩選選,定下——凱瑟琳-德納芙、讓-杜雅爾丹、馬克桑斯-達奈-弗偉爾、瑪麗昂-歌迪亞等演員,可謂星光璀璨。
像凱瑟琳-德納芙75年就憑借喜劇片《荒島餘生》入圍第1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女主角,從影30多年,獲獎無數,提起她的名字幾乎已經成了如今的法國電影圈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法國影壇常青樹”、“歐洲影壇第一夫人”。
《夜行者》這個戲,她以68歲高齡飾演劇中主角黑化過程中的人生導師,也就是原片的那個電視台副台長。
片酬嗎,人家拿了20萬,本來人還不要,萊曼讓瑞恩軟硬兼施,好賴話講盡才給出去的。
歸根結底,大家願意捧場是好事,談錢容易俗,但不談錢更傷感情,萊曼又不是抱著不給錢的目的拍攝的,沒必要欠太多人情,他根本不想欠。
資曆最大的一位都如此,剩下的演員更不用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飾演主角的讓-杜雅爾丹,雙料影帝,拿了50萬,同樣為了給劇組麵子,死活不願拿高薪;
飾演主角小弟的馬克桑斯-達奈-弗偉爾,剛18歲,新人,很有氣質,未來演了《羞恥》係列,拿了7萬;
瑪麗昂-歌迪亞這位法國新生代實力派扛鼎人物,飾演劇中的女主持人,拿了15萬,餘下的一些老戲骨,戲份更不突出的,統一拿10萬。
總得來說,演員支出這一塊,奔著劇組名頭來的,基本都是友情價,你給他錢他還不高興那種,連群演都算上,都花不了200萬。
等到3月19日早,高蒙提供拍攝的攝影棚唿啦啦湧進來一幫人,越加的熱鬧。
主創來齊了,萊曼跟著伊娃、瑞恩、托馬斯等人維持著會議室秩序。
落座,瑞恩作為本劇的總製片開口道:“好了,今天集合就是讓大家都認識認識,從拍攝團隊自我介紹起吧。”
“我是攝像,托馬斯。”萊曼導演的左右手、圈內最紅的攝影師之一無所謂的起個頭。
“我是美術,馬克桑納。”
“我是副導演,紐曼。”高蒙塞進來幫忙的人。
“瑪麗昂,演播報的主持人。”
“……”
2、30人說了一圈,費了些時間,但效果是好的。
各人要不就是行業翹楚,要不就是螢火蟲的合作製片廠主動塞進來的能人,各個有經驗,先了解了,磨合起來才快。
拍攝,是不同工種互相配合的事兒,大家總得跟其他人處的熟一點。
而越臨近開機,劇組越發忙碌。
就在萊曼為戲份拍攝準備忙個不停的時候,琥珀cto羅恩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康斯卡特正式的派人接觸他們這些流媒體方了,而且動靜不小,好像確實有接受他們加入機頂盒端口的意思,大家都在跟他們的人談。
類似的風聲,也不算風聲了,華爾街的很多財經報刊幾乎在瞬間,又開始吹捧流媒體領域。
什麽叫風向,這就是了。
前有奈飛一意孤行限製內容方漲價抬高付費門檻,股價一落千丈,流媒體被人看衰;
中有琥珀推出自製劇《權遊》,流媒體自製前景一片大好;
後有康卡斯特背刺傳統電視網,流媒體概念再度被人熱議非常的正常。
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關乎流媒體的發展環境,環境好,看好的人多,環境差,看衰的人多,財經分析師一直在做類似的事。
畢竟在這些專業人士眼裏,如果機頂盒都能接受流媒體,必然要走上坡路——麵向群眾的輻射麵人家主動給你加寬,行業利好是一定的。
而對琥珀來說,這個消息其實也不用他們太操心,最上心的絕逼是奈飛。
說起奈飛,萊曼突然問道:“奈飛那有什麽自製劇的消息嗎?”
“不清楚,我們隻知道《權遊》上線之後,我們的同行跟一些好萊塢人士接觸的都很頻繁,但奈飛到底有沒有立項,還是說已經開拍了,確實沒什麽準確消息。”
“好吧。”
萊曼無奈,捂得夠嚴實的。
走自製這條路,幾乎是這一行的大勢所趨,奈飛肯定是有行動了。
想想也知道,隻要琥珀自製內容提前拿出,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市場背書的情況下,他的這些同行們沒興趣才是怪事,無非講究個行動力。
……
奈飛總部。
股價受到多方補救和琥珀帶起的一些行業利好,慢慢抬升迴了1700多億左右,讓公司上下的氣氛終於沒過去半年那麽凝重。
且隨著康卡斯特這個寬帶服務商巨頭放出機頂盒開放流媒體端口的談判動作,就更讓奈飛高層們欣喜了,浮在他們頭上的陰影本就削掉了一大截,這又來個利好,如果真的順利,借著這股風和他們已經執行的自製劇腳步,一舉超過過去的股價最高值都成了可能。
大好前景下,渾身上下備有激-情的董事長裏德-哈斯廷斯滿臉笑容的坐在老板椅上,那叫一個鬥誌昂揚。
他此刻就一個想法,弄清楚康卡斯特擁抱流媒體的原因,並積極促成。
怎麽說呢,他第一次聽聞這個消息,並跟康卡斯特的高層人物會麵,自感看不透對方的算計——總不是對方做好事,如果真那樣,幾年前不就可以接納奈飛,以獨立頻道的形勢進駐機頂盒,輻射全美有線電視群體?
至於為什麽到了此時就願意“雙贏”,奈飛確實想弄通。
不一會,助理敲門提醒,一個高層的碰頭會順利召開。
一開始,自然是內容部先匯報了有關奈飛自製劇《紙牌屋》的進度,畢竟,就算康卡斯特那邊再有什麽利益計算,保持自身的強大才是最關鍵的。
而《紙牌屋》,也終究還是這一世奈飛試水自製的劇集項目。
說起這個,跟原時空的時間軌跡雖偏差了一點,但大致方向沒變,依舊是大衛-芬奇等一幫子以他為首的主創班底接了單。
資本的錢不拿白不拿嗎,大衛-芬奇能“委身拍劇”,無非是奈飛給得太多了。
娛樂圈一貫喜歡拿投資人的錢辦事,內地有大氣的煤老板,好萊塢就有大氣的流媒體資方。
一季13集的政治驚悚劇,製作預算高達6500萬,基本就是翻版的《權遊》。
稍微算一筆賬,6500萬,再找老戲骨,再花錢,換華納來拍,能花4000萬搞個電視劇都自我感覺良好了,很對得起觀眾了,可奈飛一出手,直接讓製作班底賺個盆滿缽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最幸福的莫過於大衛-芬奇導演,又拿頂薪又賺人情——他找的那些演員,個頂個開了平時絕對拿不到的高薪,這人情也是他的。
再加上沒大製片廠的那些限製,非常自由。
這也是為什麽好萊塢演藝圈那麽配合流媒體,全是利益選擇嗎,“人傻錢多”的標簽一開始就定下,如果萊曼沒自己的事業也願意跟這樣的資方合作。
當然了,今日會議的重點也不是《紙牌屋》,知道他們已經開機就行了,迴到接入端口,還真讓奈飛分析出了一點東西。
按奈飛的想法,傳統電視網的衰落是肯定的,過去每年都在下滑的收視人次也是事實,再加上兩方不可能完全對立,內容總歸是流通的,限製得越狠,兩方的消耗越令人咂舌,非但沒有減少負擔,運營成本還加大了。
雖然對流媒體來說,這種限製有效減緩了他們的增長量,但問題來了,你還能改變年輕人喜歡用什麽方式看劇嗎,增速再放緩,它也是增,你丫可是一直在退步。
總而言之一句話,奈飛覺得吧,康卡斯特這樣的服務商被這些年不見好轉的服務業績越發看不下去了,發展進程一直後退,還不如擁抱擴寬內需。
什麽意思?
限製不住了,放開了緩和關係算了,別跟大環境作對。
不管如何,機頂盒業務還是康卡斯特的主場,不管用那種方式合作接入所產生的利潤都有它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