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古人聽說唱唐宋八大家!
直播:我的手機被古人窺屏了 作者:曉瑩姐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看完當代網友們的頂級文學,周筱就刷到了一個頂流視頻。
小少焱的《唐宋八大家》瞬間眼入眼簾。
【哎呦,唐宋八大家?韓柳歐王曾三蘇啊!】
看到這個標題,周筱也是瞬間來了雅致。
話說她也是好久沒聽小少焱大大的喊麥了,以前天天逛嗶哩嗶哩,所以很多up主都是在那邊關注的,現在很少登錄,倒是都沒怎麽看了。
唐宋八大家,周筱還記得讀初中那會兒,老師給她們記“唐宋八大家”的口訣叫什麽“寒冷的冬天,柳樹蘇醒了,大王真歐”。
她當時就懵逼了,畢竟,其他幾位都或多或少學過他們的文章,但曾鞏吧,好像真沒學過。
所以,每每想起這句口訣,都不由得迴想一遍,啥真歐?歐氣嘛?那也是歐陽修啊!
曾鞏,除了知道他是歐陽修的弟子,其他就不知道了呀,怎麽感覺是個小透明啊?
不得不說,這方麵周筱是真的孤陋寡聞,對曾大家那是知之甚少啊,一聽到曾鞏,腦海中記起的那首詩還是看《儒道至聖》的時候了解到的《詠柳》。
所以,此刻看到這個標題,瞬間就來了興趣,想看看是怎麽個情況,讓自己長長見識。
而視頻一開口就是一係列詩詞歌賦的朗誦。
而與此同時,曆朝曆代老祖宗抬頭看見天幕上的標題,再聽著東坡居士的詞,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明清還好,畢竟已經熟知了八大家是哪幾位大文豪。
而大明以前,一眾古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懵。
不過,不少當事人卻是自信一笑。
明初,朱右看著這個標題,一下子就摸著胡須笑了起來。
“看來自己也為這後世人留下了點紀念啊!”
他看著自己桌麵上的《六先生文集》頗為自豪。
唐順之與茅坤也是頗為興奮,仿若看待聖人般看著天幕,期待八大家的文采。
畢竟,此刻吟誦的是八大家的詩詞。
而唐宋時期,一眾古人則是幸甚至哉,畢竟,八大家這名頭一聽就是文人表率啊!
於是紛紛猜測起這八人是誰。
大唐。
李白與杜甫對飲,此刻看著天幕道:“那個蘇應該就是上次上天幕那個蘇軾了!”
對於後世的文人,他知道的不多,不過天幕上出現過的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那可是與他並列的人,怎麽都不會忘記的。
“是啊,這蘇軾確為大才,不知其他幾位有哪些名篇,真想看看啊!”
兩人邊說邊看,就等著天幕播放八大家的事跡與詩詞歌賦呢。
三國時期。
曹老板難得的站起身來,雙眼看著天幕,略顯激動。
“這幾人,之前肯定在天幕上出現過,最多的應該就是那個蘇軾了吧,還有那個韓愈,先前看彈幕,那稱謂可是不得了啊,“百代文宗”,真想好好欣賞欣賞他的文寶啊!”
而與此同時,大宋,蘇家父子哪怕不在一地,此刻也是瞬間了悟,這“三蘇”妥妥的就是自家父子三人啊!
而那“韓柳曾王歐”也是不言而喻,這幾個姓,除了那幾人,還真沒別人擔得起這個名了。
韓柳就不說了,韓文公作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那是相當讓人欽佩的,河東先生的“文道合一”、“以文明道”一直被世人推崇。
至於其他幾個那可就全是熟人了,熟的不能再熟了。
對此,歐陽修深有體會,都是自己欣賞的人才啊!
自己弟子在這裏麵,說是墊底的好像也不為過。
而此時,天幕上,驟然傳出一陣激烈的敲擊樂,隨後慷慨激昂的說唱聲響徹曆朝曆代。
【自明初後的文風
皆以那唐宋為宗
讓前後百年書生
皆透著一絲平庸
看朱右手中來繪
細數了整整幾輩
唐宋的散文之最
終繞不開那八位……】
聽到這開頭,一眾古人聽得那叫一個激動,一種刻在dna裏麵的共振瞬間傳遍四肢百骸。
“哎呦我去 這個說唱不錯哦!還有這樣的表達方式嗎?”
一時間,曆朝曆代老祖宗都被這種新式演唱給迷住了。
主要是,內容很豐富,聽得很過癮啊!
【聽韓愈說那古文
就早該替成駢文
文章要寫的出神
先要是筆下有魂……】
聞聽此言,一直關注著天幕的韓愈欣慰的吐出口氣。
自己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看來,很是成功啊!
至少 這後世人都這樣唱出來了,那就代表自己在後世,是被認可的。
於是 他靜靜的聽著下麵的歌詞,全是他一生的簡述。
【三年科舉而不中
說來也是少年痛
也非是讀書無用
是出身比那筆重
來論那馬兒伯樂
終未是插肩而過
而後的筆下帝王錯
就應該算是人禍
貶至那潮州為臣
到今日尚是有痕
罵跑了當地的河神
隻用了一段檄文
又迴了那座金殿
來迎那生死一線
竟對著數萬的刀劍
以一人平了兵變
萬人壯誌曾在胸
可大多成了萬場空
而昌黎先生這一生
像極了一盞長燈……】
聽到這裏,韓文公罕見的流下感動的淚水,聽著別人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 還總結的如此好,寫的如此有旋律 ,還真是一大趣事。
“好,很好啊!”
不枉此生!
年少時屢次不中又如何?
隻要能為這天下做出一點實事,為文學發展起到領頭革新,那麽晚個幾年又如何?
而大唐之後的古人見到韓文公的一生被如此總結的唱出來,可謂是心頭火熱。
“若無韓昌黎,文壇都得倒退數百年啊!”
朝堂上,唐憲宗聽完這喊麥,對韓愈那是越發喜歡了。
“韓愈啊韓愈,你真是讓朕無奈啊!有時候,完全沒有必要那麽強硬嘛,搞得朕下不來台,唉!”
說著,他是越看越開心啊。
而與此同時,其他七位也是瞬間來了興致,都想看看是怎麽唱自己的。
小少焱的《唐宋八大家》瞬間眼入眼簾。
【哎呦,唐宋八大家?韓柳歐王曾三蘇啊!】
看到這個標題,周筱也是瞬間來了雅致。
話說她也是好久沒聽小少焱大大的喊麥了,以前天天逛嗶哩嗶哩,所以很多up主都是在那邊關注的,現在很少登錄,倒是都沒怎麽看了。
唐宋八大家,周筱還記得讀初中那會兒,老師給她們記“唐宋八大家”的口訣叫什麽“寒冷的冬天,柳樹蘇醒了,大王真歐”。
她當時就懵逼了,畢竟,其他幾位都或多或少學過他們的文章,但曾鞏吧,好像真沒學過。
所以,每每想起這句口訣,都不由得迴想一遍,啥真歐?歐氣嘛?那也是歐陽修啊!
曾鞏,除了知道他是歐陽修的弟子,其他就不知道了呀,怎麽感覺是個小透明啊?
不得不說,這方麵周筱是真的孤陋寡聞,對曾大家那是知之甚少啊,一聽到曾鞏,腦海中記起的那首詩還是看《儒道至聖》的時候了解到的《詠柳》。
所以,此刻看到這個標題,瞬間就來了興趣,想看看是怎麽個情況,讓自己長長見識。
而視頻一開口就是一係列詩詞歌賦的朗誦。
而與此同時,曆朝曆代老祖宗抬頭看見天幕上的標題,再聽著東坡居士的詞,一下子就來了興致。
明清還好,畢竟已經熟知了八大家是哪幾位大文豪。
而大明以前,一眾古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懵。
不過,不少當事人卻是自信一笑。
明初,朱右看著這個標題,一下子就摸著胡須笑了起來。
“看來自己也為這後世人留下了點紀念啊!”
他看著自己桌麵上的《六先生文集》頗為自豪。
唐順之與茅坤也是頗為興奮,仿若看待聖人般看著天幕,期待八大家的文采。
畢竟,此刻吟誦的是八大家的詩詞。
而唐宋時期,一眾古人則是幸甚至哉,畢竟,八大家這名頭一聽就是文人表率啊!
於是紛紛猜測起這八人是誰。
大唐。
李白與杜甫對飲,此刻看著天幕道:“那個蘇應該就是上次上天幕那個蘇軾了!”
對於後世的文人,他知道的不多,不過天幕上出現過的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那可是與他並列的人,怎麽都不會忘記的。
“是啊,這蘇軾確為大才,不知其他幾位有哪些名篇,真想看看啊!”
兩人邊說邊看,就等著天幕播放八大家的事跡與詩詞歌賦呢。
三國時期。
曹老板難得的站起身來,雙眼看著天幕,略顯激動。
“這幾人,之前肯定在天幕上出現過,最多的應該就是那個蘇軾了吧,還有那個韓愈,先前看彈幕,那稱謂可是不得了啊,“百代文宗”,真想好好欣賞欣賞他的文寶啊!”
而與此同時,大宋,蘇家父子哪怕不在一地,此刻也是瞬間了悟,這“三蘇”妥妥的就是自家父子三人啊!
而那“韓柳曾王歐”也是不言而喻,這幾個姓,除了那幾人,還真沒別人擔得起這個名了。
韓柳就不說了,韓文公作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那是相當讓人欽佩的,河東先生的“文道合一”、“以文明道”一直被世人推崇。
至於其他幾個那可就全是熟人了,熟的不能再熟了。
對此,歐陽修深有體會,都是自己欣賞的人才啊!
自己弟子在這裏麵,說是墊底的好像也不為過。
而此時,天幕上,驟然傳出一陣激烈的敲擊樂,隨後慷慨激昂的說唱聲響徹曆朝曆代。
【自明初後的文風
皆以那唐宋為宗
讓前後百年書生
皆透著一絲平庸
看朱右手中來繪
細數了整整幾輩
唐宋的散文之最
終繞不開那八位……】
聽到這開頭,一眾古人聽得那叫一個激動,一種刻在dna裏麵的共振瞬間傳遍四肢百骸。
“哎呦我去 這個說唱不錯哦!還有這樣的表達方式嗎?”
一時間,曆朝曆代老祖宗都被這種新式演唱給迷住了。
主要是,內容很豐富,聽得很過癮啊!
【聽韓愈說那古文
就早該替成駢文
文章要寫的出神
先要是筆下有魂……】
聞聽此言,一直關注著天幕的韓愈欣慰的吐出口氣。
自己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看來,很是成功啊!
至少 這後世人都這樣唱出來了,那就代表自己在後世,是被認可的。
於是 他靜靜的聽著下麵的歌詞,全是他一生的簡述。
【三年科舉而不中
說來也是少年痛
也非是讀書無用
是出身比那筆重
來論那馬兒伯樂
終未是插肩而過
而後的筆下帝王錯
就應該算是人禍
貶至那潮州為臣
到今日尚是有痕
罵跑了當地的河神
隻用了一段檄文
又迴了那座金殿
來迎那生死一線
竟對著數萬的刀劍
以一人平了兵變
萬人壯誌曾在胸
可大多成了萬場空
而昌黎先生這一生
像極了一盞長燈……】
聽到這裏,韓文公罕見的流下感動的淚水,聽著別人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 還總結的如此好,寫的如此有旋律 ,還真是一大趣事。
“好,很好啊!”
不枉此生!
年少時屢次不中又如何?
隻要能為這天下做出一點實事,為文學發展起到領頭革新,那麽晚個幾年又如何?
而大唐之後的古人見到韓文公的一生被如此總結的唱出來,可謂是心頭火熱。
“若無韓昌黎,文壇都得倒退數百年啊!”
朝堂上,唐憲宗聽完這喊麥,對韓愈那是越發喜歡了。
“韓愈啊韓愈,你真是讓朕無奈啊!有時候,完全沒有必要那麽強硬嘛,搞得朕下不來台,唉!”
說著,他是越看越開心啊。
而與此同時,其他七位也是瞬間來了興致,都想看看是怎麽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