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是越看越起勁,瞬間就想欣賞教員的其他詩詞。


    於是玉指輕滑,新的視頻出現。


    【教員從小到大的那些耳熟能詳的詩詞!】


    這個標題的吸引力著實不小,老祖宗們也滿懷期待的看了下去。


    少年時期作詩《泳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嘖,所以說啊,這人有大誌,那是自小就有鴻鵠誌!”


    看到這首詩,曆朝曆代古人紛紛感慨。


    小青蛙獨坐池塘都能寫成虎踞,可見,李德勝小時候就有一顆龍虎心。


    第二句更是道出自己力圖主宰天下的雄心壯誌。


    明朝,張維看完直搖頭。


    “果然,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他也寫過一首《蝌蚪》,但自己隻能表述小蝌蚪長大成青蛙,卻遠遠沒有這如虎踞般的雄心。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還真是從小就有的啊!


    陸遊也是滿臉欽佩。


    比起自己的《聞蛙》裏麵的忿怨惆悵之意,這首詩的霸道,真的提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不過一首詩並不代表自己的作詩水平比誰低,但想起這李德勝的一生,他忽然心有所感。


    “果然,強者從來不會抱怨環境嗎?”


    而當他看到下一首詩詞的時候,更加確定了這個想法。


    《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還真是豁達啊!”陸遊由衷的感慨。


    “哦!”


    “有點意思。”


    這首詩瞬間吸引不少古人的好感。


    這是說,孩兒立下誌向走出家鄉,不取得成就絕不迴來。


    死後何必將埋葬在故鄉的土地,祖國到處都是秀麗的山河,都可以作為安息的地方。


    不少古人看到這首詩,瞬間感同身受。


    特別是一眾求學遊子,在那個年代,車馬不發達,交通不便利,一旦出遠門,就是按年來記。


    而對於不少出征在外之人,也是百感交集。


    自己守衛邊疆,保家衛國,在身後就是自己的親人,但自己卻很難見一麵。


    若是不幸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甚至都不能埋在故鄉。


    此刻看到這首詩,一種豁達的情緒波動油然而生。


    是啊,埋骨何須桑梓地,天下何處不青山。


    緊隨其後,一首“清平樂六盤山”彰顯激昂鬥誌。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一出,引得不少古人側目。


    “嘖,真是妙句啊!不到長城非好漢,真乃點睛之筆……”


    大秦。


    始皇帝看到這句,瞬間就想到自己正在修建的長城。


    看來,這後世對朕修建的長城很是讚揚啊!


    不過,“長纓在手,敢縛蒼龍?”


    怎麽?後世人寫詩都喜歡用製服龍來彰顯勇力嗎?


    不過,想到自己也號稱祖龍,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嗯,龍已經成為了計量單位?”


    緊隨其後的是: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楚漢時期,項羽抬頭看著天幕,提到我了?


    “我成了沽名釣譽之徒?”


    自己與劉邦劃江而治,有何不可?


    對此,劉邦則是哈哈大笑。


    “項王的見識吧,不能說有多遠,但是肯定不夠看就是了。”


    想到鴻門宴上差點迴不來,劉邦不得不感慨,有時候,心性和運氣還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


    三國。


    曹老板細細品味,隨後深有同感啊。


    自己當初就是不聽勸,給了劉備機會,不然,何至於養出一個如此難纏的對手。


    東吳。


    孫權暗自得意。


    “是極是極,這裏便是龍盤虎踞之地。”


    大明。


    朱元璋抹了把臉,嘖嘖出聲道:“這詩還真是相當熱血啊!”


    恨不得馬上北上,追殺那群韃靼,將其連根拔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嗎?”


    不少同樣引用過此句的詩人,不斷的品味著這兩句,連連點頭。


    看完這首詩,周筱也是熱血沸騰,不由得想起曾經看電視劇時的那種激情。


    【赤壁一戰乾坤轉,東風送我第一船!老蔣還想劃江而治,真是自不量力啊!不過,為什麽莫名想到孔明呢?】


    周筱想了想,可能是因為這句話是唐老師演的李德勝說的,而兩千年前,他演的孔明就喜歡借東風。


    三國。


    諸葛武侯也是驟然一驚,咋滴,和我有什麽關係?


    邊上,劉備欣喜道:“孔明,這後世“聖人”還真是偉大啊!拯救全天下,這不正是我們要做的嗎?”


    “主公,亮必鞠躬盡瘁,輔佐主公建立豐功偉業。”


    而這是《卜算子·詠梅》出現在天幕。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我就說吧,這人的心態不同,寫的東西,傳達的意思也不同啊!”見狀,陸遊再次感慨。


    自己以梅花自喻,是以詠梅的淒苦來泄胸中抑鬱,感歎人生的失意坎坷,但這首詞確實反其道而行之。


    把憂傷、悲觀之意反轉為積極樂觀、奮發有為的情緒,將無出路之意轉化為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戰鬥精神,真不愧是奮鬥一生之人啊!


    那麽自己是不是應該熱血一迴?


    比如,大街之上,攔路提刀,砍死秦檜那狗賊?


    “嘖,想想還真有點激動啊怎麽辦!”


    而後,一眾古人看遍了李德勝的熱血詩詞。


    【雄關漫漫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壯麗。


    【唯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青天!】的理想。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少年意氣風發。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的努力拚搏。


    到之後的七律·憶重慶談判【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看得一眾古人頭皮發麻,越發佩服李德勝的為人。


    被他的氣魄,霸氣,風度,力度,氣勢,威風給徹徹底底的折服。


    而在看到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


    今日歡唿孫大聖,隻緣妖霧又重來。】


    這兩句詩的時候,老祖宗們止不住的感慨,孫悟空是反抗精神的象征,誰都可以輸,唯獨他齊天大聖不能輸。


    比喻很好啊!


    可惜……


    最後一句【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讓一眾古人對他的思想有了新的認知。


    而周筱也是一臉的欽佩。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世人多為牛馬。


    而他卻說“我是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


    他的偉大,不容置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我的手機被古人窺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瑩姐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瑩姐姐並收藏直播:我的手機被古人窺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