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會兒評論,周筱又劃走了。


    【為什麽小時候光顧著看猴呢?】


    天幕上,先是顯現出幾張孫悟空的照片,告訴我們這是小時候,看的。


    隨後,一個個人間絕色的美人出鏡,全是西遊記裏的各種妖怪。


    白骨精,蜘蛛精,蠍子精,白毛鼠,玉兔精等,一大堆美輪美奐的妖精,還有異域風情,可謂是個頂個的好看。


    天幕下,一眾古人猛地抬頭。


    “哎呀,這是什麽?”


    “這是西遊記嘛?”


    已經看到大鬧天宮的一眾古人紛紛側目,他們確實在視頻前麵看到了孫悟空,所以這是西遊記沒錯。


    再聯想天幕上的標題,他們瞬間就懂了。


    “所以,西遊記後麵都是如此絕色?”


    一眾古人徹底被這些個妖精給看入迷了。


    特別是明清時期,一眾看過西遊記的古人,那可謂是連連稱讚。


    “不錯不錯,這些個妖精,可真是個頂個的好看啊!”


    “我們要看西遊記!”


    “對對對,西遊記西遊記!”


    一眾古人紛紛發彈幕,瞬息間 滿屏都是這樣的彈幕。


    就連不少帝王將相都對這群美人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剛好吃完飯的周筱抬頭一看,就看到了這群老祖宗的彈幕。


    “西遊記啊?”周筱看到觀眾如此熱情,很慷慨的就直接搜索西遊記,接著上一次的看了起來。


    正好,她小時候也沒有正兒八經的看過,正好迴味童年。


    於是,曆朝曆代老祖宗如願以償的看到了西遊記後續。


    隻見天幕上,大鬧天宮之後,安天大會結束。


    一晃五百年就過去了,孫悟空被壓了五百年。


    “哼,這如來真是太過分了,竟然把大聖壓了五百年。”


    “就是就是,明明是玉帝騙了大聖,大聖有什麽錯?”


    看到天幕上的劇情,天幕下孩童憤憤不滿的為孫悟空打抱不平。


    隨即,畫麵一轉,西方極樂世界,如來召集一眾菩薩羅漢,講解三乘妙法。


    隻見如來高坐蓮台,開口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不一:東勝神洲的人,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之人,雖然喜好殺生,卻之不過是為了糊口;而我西牛賀洲百姓,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不過,那南贍部洲之人,則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正好可以勸人為善。”


    底下,一眾菩薩聞言,紛紛點頭,對著如來佛問道:“不知道有哪三藏真經?”


    如來笑著迴應:“我有《法》一藏,專為講述天道至理;《論》一藏,是為解釋地理;《經》一藏,專為度鬼。


    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都是是修真的方法,正善之法門。


    我本打算送上東土,但是又怕那東土眾生愚蠢,理解不了我佛門思想,所以打算派你們去東土尋一個迷弟,教他經曆九九八十一難到我靈山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


    如來佛說完,曆朝曆代老祖宗們瞬間就鬧騰起來了。


    先秦時期,一眾諸子百家無語的看著天幕。


    “我東土愚昧?你坲家流啤?”


    “真是好大的口氣。”


    這不就是說,咱東土的思想比不上你西方坲法嘛?


    “還九九八十一難求取真經?誰稀罕?”


    “不過,這後世人將其拍攝出來,不會是我等的學說淹沒在曆史的塵埃裏了吧?”


    有人質疑,有人疑惑,很顯然,這幫老祖宗被氣到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比較冷靜,平靜的看著天幕,都想看看是何經典,能夠有如此能耐,還能被後世人拍攝成電視劇觀看。


    大秦。


    始皇帝看著這如來佛一番話,心裏頗有點不舒服。


    怎麽滴?


    我東土人士愚昧?


    無知?


    真是好大的口氣。


    哪有說自己“不貪不殺,養氣潛靈”,而別人就是“貪淫樂禍,多殺多爭”的道理?


    這特喵沒有八尺厚臉皮,真說不出來這種話。


    <祖龍:這就是你們信仰的神仙?>


    雖然自己也渴望成仙,但這佛家的神仙,怎麽看怎麽不爽。


    <大漢豬豬:就是,什麽玩意兒?>


    本來看先前玉帝宣其救駕的時候,他們就有點不服,咱東土神仙何其多?


    就算猴子調皮了點,那也是自家事,偏偏要你來裝大頭,我們算什麽?


    一生要強的漢武帝很看不慣這一點。


    <穿越者:有一說一,我也不是很喜歡。>


    王莽是自小就不喜歡這佛家。


    他上輩子從小聽到的佛家思想,什麽“割肉喂鷹”,“因果報應”,還有讓百姓捐香油錢。


    結果和尚一個個肥頭大耳,老百姓一個個瘦骨嶙峋,就這,還要省吃儉用,買黃金鑄佛像……


    簡直離譜。


    人人禮坲,就可以進入極樂的淨土?


    這和flg有什麽區別?


    既然相信因果報應,那為何又來割肉喂鷹,你怎麽不知道你救起來的鴿子下一刻不會去吃其他蟲子?


    廟中一鉢水,四萬八千蟲,救得過來嗎?


    還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淦!


    殺了人就該償命,還搞什麽立地成佛?


    難怪都說靈山腳下多妖魔!


    反正,就喜歡不起來。


    當然,那些個得道高僧,王莽也是佩服的,但他就是不喜歡佛教。


    可能是得道高僧太少,而大多和尚都是欺世盜名吧。


    不然為何曆史上有三武一宗滅佛?


    所以,得道高僧哪怕不入空門也是大善人,大哲學家,而那些個欺世盜名之徒,不過是為了躲避通緝,不想勞作的混子罷了。


    王莽擺擺頭,看向天幕,想看看其他人的看法。


    <大魔法師:所以,這玩意兒什麽時候傳進我華夏的?>


    漢光武帝劉秀也納悶了,這玩意兒有那麽受歡迎?


    天幕下,東漢明帝劉莊看著天幕上的佛陀,嘴角抽搐。


    好像是他招進來的。


    而自己父親似乎不滿這一套啊。


    於是,他選擇沉默。


    不過,大漢以後,不少人對佛教的態度就好多了。


    特別是南北朝,一眾老百姓則是對著天幕磕頭,口中念念有詞:“佛祖保佑!”


    戰亂年間,老百姓就是把這些信仰當成依托,吃齋念佛,渴望來世進入極樂世界。


    不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則是無比憤怒。>


    <北魏太武帝:哼,不事生產,不勞而獲,禍國殃民,邪教也!>


    他可謂是對佛教深感痛恨。


    想象一下,九百多萬的人口,三百多萬是僧侶,這特麽說得過去嗎?


    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頗為讚同這句話,這幫子想拿特權的人,就該拉出去充軍。


    大唐。


    李世民對佛教則可有可無。


    “這些東西,不過是百姓對幸福的渴望罷了,想要吃飽喝足,還得看自己啊!”


    李世民相信,隻要自己好好治理國家,使得百姓安居樂業,不愁吃穿,百姓富足,也就不會對這虛無縹緲的神仙產生那麽大的信念了。


    就算要信仰,那也是道教才對。


    畢竟,大唐的國教是道教。


    大明。


    <開局一個碗:勸人為善的思想是好的,可不是生產卻是大錯特錯,朝廷不允許有此等特權存在。>


    朱元璋直接給其定性咯。


    漢文化確實是一個很包容的文化,可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


    大清一眾帝皇則表示,佛教乃是勸人向善,何必揪著不好的地方不放呢?


    天幕下。


    吳承恩心虛的看著天幕上一眾古人的彈幕,不知道該說啥。


    他也沒想到,自己就那麽一寫,結果引發了這麽多的討論。


    還好沒人@自己哦。


    古人吐槽一番,再次看著天幕,就想知道這還能說出什麽離譜的話。


    就看到天幕之上,如來佛祖問誰願意去東土。


    一眾菩薩羅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稍許觀音菩薩站起身來,行禮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於是,觀音菩薩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


    一路東行,半路遇到沙悟淨,豬八戒和孫悟空,告誡他們等候取經人,保護他西天取經,就可修得正果。


    到了大唐,觀音菩薩幻化為一個老和尚,在大唐找尋有緣人。


    天幕下。


    李世民略顯詫異。


    “這西遊記發生在我大唐?”


    不過隨即反應過來。


    “我大唐萬邦來朝,何須這什麽三藏經書?”


    這佛陀前一刻還在說東土如何如何,現在直接告訴他,沒錯,就是你大唐不行,殺孽太重,需要經書勸誡。


    這不就是說他治下的大唐民不聊生,需要坲經治理,勸人為善嘛?


    奈奈個腿的,李世民有點不爽了。


    勸人為善?


    都說上行下效,這不就是暗指自己品德敗壞嘛?


    自己做過什麽那還消說?


    李世民皺著眉頭,臉上隱隱有著慍怒之色。


    “陛下,消消氣,先看後續。”長孫皇後見狀,趕緊安慰。


    說著拉起的手,指著天幕說道:“陛下,你看,這觀音菩薩倒是一副慈悲相。”


    李世民深吸口氣,靜下心來,倒要看看這西遊記到底講了什麽。


    於是順著長孫皇後的手看向天幕,就看到觀音騰雲駕霧,一路東行,確實一臉慈悲相貌。


    若非知道這是後世的電視劇,他都要懷疑這是真的菩薩了。


    對於觀音菩薩,李世民可謂是太熟悉了。


    且不說自家皇後小名就叫“觀音婢”,這觀音菩薩原名“觀世音菩薩” 還是為了避自己的諱,才改的名字。


    隨後,他就看到天幕上,街道上人頭攢動,喧嘩不斷。


    觀音菩薩沿途打聽,最後從路人口中得知了當今天子舉辦水陸大會,而主講人則是玄奘法師。


    天幕下。


    李世民略顯無語。


    自己有病啊,辦什麽水陸大會?


    另一邊。


    正在打坐誦經的玄奘聽到天幕上的信息,則是詫異的抬頭,若有所思的道:“這玄奘不會是小僧我吧?”


    “我給水陸大會講經?”


    他搖搖頭,想都不敢想,要知道,他多次陳表朝廷奏請去西方求法,結果一直都未被允準。


    突然,他瞳孔猛地一縮,激動道:


    “莫非……以後會同意?”


    這樣想著,他猛地站起身來,正打算去官府申請,可剛踏出一步,又收迴來了。


    “不急不急,先看完再說。”


    他已經猜到這西遊記很大可能就是寫的自己的西行之路,不過,肯定有藝術加工。


    “不過,若真有這孫大聖為我護法,那可真是菩薩保佑啊!”


    觀音菩薩不是說了嘛,讓孫大聖保護自己西天取經,嘖嘖,神仙為自己護法?


    哪怕是假的,看看也是一種福份啊!


    如此想著,他放下經書,滿目期待的看著天幕,想看看後續如何。


    然後,就看到天幕陷入了迴憶。


    天幕上,陳光蕊中了狀元,娶丞相之女為妻,結果上任途中被賊人推入水中,又搶妻又頂替官位的,看得一眾古人直唿狗血。


    “……”


    看到這一幕,玄奘都傻眼了。


    “這是給自己捏造了一個爹?”


    雖然自己本家確實姓陳,但,你說你編就編吧,這身世是不是也太過狗血了?


    還好出家人修養好,不然,他很可能罵娘。


    <玄奘法師:@吳承恩,施主還真是想象力豐富啊!>


    最終,他隻得@一下,表達自己的不滿。


    <吳承恩:大師誤會,我這也是借鑒的前人留下的故事……>


    吳承恩無奈的解釋道。


    這,他咋知道這寫個書,還能被前人看見的。


    <天策上將二鳳:???不是,真有這個人啊?>


    李世民也是略感驚訝。


    他還以為是這吳承恩杜撰的故事,沒成想,還真有取經人?


    <玄奘法師:還請陛下允許我西行。>


    玄奘打蛇隨棍上,當即請求西行。


    <天策上將二鳳:看完再說。>


    本來李世民對這取經與否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的,但現在真有取經人,他就想看看這取經是否真有那麽神奇。


    畢竟,坲家思想早已傳入東土,那些經書他也有所耳聞,甚至誦讀過,也不見有什麽特別之處。


    和道教一樣,無非是宣揚一家之說罷了,大唐以前的佛道之爭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他是不會禮佛的,不然,就得變成蕭衍那樣了。


    皇帝的責任是治理國家,而不是出家。


    玄奘見李世民如此迴應自己,不由感到遺憾。


    隻希望看完這所謂西遊記,能讓皇帝改變主意,讓自己西去朝聖,研讀大乘佛法。


    然後,帶迴大唐,教化萬民。


    至於天幕上所示的自己身世浮沉,玄奘直接忽略了。


    不過其他朝代則是看得津津有味。


    這玄奘法師的身世可謂是一波多折啊!


    故事就是要這樣,越是戲劇性,越是夠狗血,那就越是有人喜歡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我的手機被古人窺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曉瑩姐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曉瑩姐姐並收藏直播:我的手機被古人窺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