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三房番外
在整個國公府,三房的風流韻事是最多的。
三老爺安祥祿是個風流倜儻的主兒,深得老太太歡心。
老太太四個兒子裏,大老爺中庸無用,二老爺已死,四老爺中規中矩,獨這三老爺,模樣兒出挑,性情又風趣,卻隻取了馮家一個庶女為妻,這讓安老太太耿耿於懷。
當初怎麽就選中馮翠玉了呢?
安老太太一想起這茬兒就不舒服,還不是馮家仗著東正侯的勢力威逼的嗎。
馮翠玉庶女身份是硬傷,可要是性情和順些,如茹風雅那樣,老太太也未必會欺負人,可是偏偏這是個事事要強的主兒。
娘家如日中天時,你要強別人還能忌憚,可娘家一旦倒了,樹倒猢猻散,你再胡來,可就隻能卷鋪蓋走人了。
東正侯的勢力是在皇帝駕崩薊允樗登基的第二年倒台的。
薊允秀前世如何搞垮馮莘的,花畹畹依葫蘆畫瓢,讓薊允樗如何搞垮馮莘便是。
馮家被抄了家,馮翠玉失去了靠山,在國公府裏很是夾起尾巴做人。
可是樹欲動而風不止,你不犯人,人來犯你呀。
安祥祿要將三太太掃地出門因為一個女人——梅大姐。
馮家落魄後馮家少爺輩裏出了個欠錢不還的賴子,賴了梅大姐的錢。
這梅大姐原是個斯文人,走投無路才會不要臉皮。
也合該三太太馮翠玉倒黴,仗著血緣裏那點關係,藏了這賴子兄弟,好死不死,被梅大姐知曉了。
馮翠玉又資助了這賴子兄弟一筆銀子,助他逃出京城。
梅大姐是個特別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誰要是得罪了她,她能豁出命去與人搏鬥的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惜同歸於盡。
背著繈褓嬰兒,寫了血書到國公府大門口跪坐。
整個京城的閑事老百姓全都聚到國公府門口看大戲。
但見一個頭臉全是血的女人懷抱嬰兒在那裏跪拜蒼天,血淚控訴,血書上赫然寫著馮翠玉的大名,讓看了的人很是動了惻隱之心。
那一日恰好安老太太去普濟寺進香,幾位太太都陪了去,整個安府的主子們都去了,獨留下馮翠玉,否則馮翠玉勢必當場就被安老太太趕出府去。
馮翠玉受不住輿論壓力,又仗著老太太們不在府裏,竟也敢到國公府門口來耀武揚威,還叫來了衙役。
衙役自然是護著馮翠玉的,有道是官官相護嘛,可是梅大姐一個可憐的女人對旁人又構不成任何威脅,隻是磕頭跪拜,傷害自己,讓旁觀的群眾為其做主,說是要討迴公道,衙役們滿心不悅也隻能幹看著著急,不敢做出傷害梅大姐的事來。
後來梅大姐的親眷也來了不少,要馮翠玉要麽交人要麽給公道,馮翠玉無奈之下隻能替那賴子兄弟償還了欠梅大姐的錢。
梅大姐的風波告一段落,馮翠玉的劫數卻到了。
晚間,三老爺迴府,聽到下人談論白日裏的風波,恨得牙癢癢,怪責馮翠玉丟了國公府的顏麵,損了國公府的名聲,一怒之下要休妻。
安小娘子與花畹畹走得近,為著昔日誕育子嗣的恩惠,安小娘子十分討好已經貴為皇後的花畹畹,深得花畹畹喜歡。而馮翠玉的娘家已經敗落,安家不必忌憚東正侯的勢力,也為了巴結皇後花畹畹,安老太太竟然默許了三老爺休妻。
馮翠玉不是省油的燈,為了掙迴一點名聲,就將休妻說成了和離。
和離就和離吧,三老爺早就看馮翠玉不順眼,恨不能她卷鋪蓋早點滾蛋,因為這些年馮家敗落,馮翠玉明裏暗裏顧了娘家不少銀子,三老爺是個眼睛小的,哪裏容得下這等事,剛好借了梅大姐事件的風波,將馮翠玉掃地出門。
可憐馮翠玉不但淨身出戶,還被娘家帶累,背了一身債務。
馮翠玉是自作自受,可憐的是四少爺四小姐兩個孩子。
馮翠玉對外人厲害,對兩個孩子是慈愛的,所以兩個孩子對三老爺的舉動不由懷恨。
安念雨是女孩子家,又逢著九皇子的姻緣並不淒楚,四少爺少了馮翠玉嗬護,又不得三老爺歡心就境況可憐得多。
三老爺將安小娘子付了正,對安小娘子所出的小兒子疼愛有加,四少爺黯然神傷,一個人離家出走,離開了京都,說是找馮翠玉去。
彼時,馮翠玉流落外省,與年過半百的糟老頭子駢居,生活窘迫,哪裏還能照拂得了四少爺呢?
可憐四少爺金窩裏的鳳凰卻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隻能像市井小民一樣艱苦維持生計。
有一個好母親是何等重要!
安念雨與九皇子的婚事是花畹畹做的主。
安念雨還算溫順乖巧,深得花畹畹憐惜,又為著安小娘子緣故,花畹畹對安念雨也頗為照顧。
且九皇子是真心喜歡安念雨。
天時地利人和,這對璧人總算是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安念雨自然也是懸心馮翠玉的,畢竟是生母,也想拜托花畹畹代為尋找馮翠玉,奈何馮翠玉昔日在國公府裏言語上頗得罪了花畹畹,所以花畹畹表麵答應安念雨,心下怎麽可能真心幫助安念雨尋找馮翠玉的下落。
因而馮翠玉對安念雨來說,是徹底石沉大海,母女緣斷。
三老爺除了對馮翠玉絕情了些,在整個國公府裏的口碑是極佳的,但凡大事小事跑前跑後地皆是他,又因為做了京官,照顧家裏老小更為方便了。
可是三老爺卻完全忘記自己這京官是怎麽做來的。
那是昔日馮翠玉托了東正侯的關係。
這就叫上屋抽梯過河拆橋,也合該馮翠玉上輩子欠了他,這輩子替他生兒育女之後棄如敝屣。
男人之薄情寡恩,有時也是令人唏噓。
花畹畹在心裏瞧不上三老爺的做派,所以三老爺做京官多年也隻是個小官,那是因為花畹畹在薊允樗旁邊吹了枕頭風,不讓薊允樗提拔他的緣故。
安老太太還希望仗著花畹畹是從國公府裏出去的這層關係,對兒孫的前程有所裨益,誰料適得其反。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安老太太豈能懂得這個道理?
接下來會有帝後的日常番外,廣告一下先,大家一定要關注,期待支持新書醫品嬌娘。
三房番外
在整個國公府,三房的風流韻事是最多的。
三老爺安祥祿是個風流倜儻的主兒,深得老太太歡心。
老太太四個兒子裏,大老爺中庸無用,二老爺已死,四老爺中規中矩,獨這三老爺,模樣兒出挑,性情又風趣,卻隻取了馮家一個庶女為妻,這讓安老太太耿耿於懷。
當初怎麽就選中馮翠玉了呢?
安老太太一想起這茬兒就不舒服,還不是馮家仗著東正侯的勢力威逼的嗎。
馮翠玉庶女身份是硬傷,可要是性情和順些,如茹風雅那樣,老太太也未必會欺負人,可是偏偏這是個事事要強的主兒。
娘家如日中天時,你要強別人還能忌憚,可娘家一旦倒了,樹倒猢猻散,你再胡來,可就隻能卷鋪蓋走人了。
東正侯的勢力是在皇帝駕崩薊允樗登基的第二年倒台的。
薊允秀前世如何搞垮馮莘的,花畹畹依葫蘆畫瓢,讓薊允樗如何搞垮馮莘便是。
馮家被抄了家,馮翠玉失去了靠山,在國公府裏很是夾起尾巴做人。
可是樹欲動而風不止,你不犯人,人來犯你呀。
安祥祿要將三太太掃地出門因為一個女人——梅大姐。
馮家落魄後馮家少爺輩裏出了個欠錢不還的賴子,賴了梅大姐的錢。
這梅大姐原是個斯文人,走投無路才會不要臉皮。
也合該三太太馮翠玉倒黴,仗著血緣裏那點關係,藏了這賴子兄弟,好死不死,被梅大姐知曉了。
馮翠玉又資助了這賴子兄弟一筆銀子,助他逃出京城。
梅大姐是個特別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誰要是得罪了她,她能豁出命去與人搏鬥的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惜同歸於盡。
背著繈褓嬰兒,寫了血書到國公府大門口跪坐。
整個京城的閑事老百姓全都聚到國公府門口看大戲。
但見一個頭臉全是血的女人懷抱嬰兒在那裏跪拜蒼天,血淚控訴,血書上赫然寫著馮翠玉的大名,讓看了的人很是動了惻隱之心。
那一日恰好安老太太去普濟寺進香,幾位太太都陪了去,整個安府的主子們都去了,獨留下馮翠玉,否則馮翠玉勢必當場就被安老太太趕出府去。
馮翠玉受不住輿論壓力,又仗著老太太們不在府裏,竟也敢到國公府門口來耀武揚威,還叫來了衙役。
衙役自然是護著馮翠玉的,有道是官官相護嘛,可是梅大姐一個可憐的女人對旁人又構不成任何威脅,隻是磕頭跪拜,傷害自己,讓旁觀的群眾為其做主,說是要討迴公道,衙役們滿心不悅也隻能幹看著著急,不敢做出傷害梅大姐的事來。
後來梅大姐的親眷也來了不少,要馮翠玉要麽交人要麽給公道,馮翠玉無奈之下隻能替那賴子兄弟償還了欠梅大姐的錢。
梅大姐的風波告一段落,馮翠玉的劫數卻到了。
晚間,三老爺迴府,聽到下人談論白日裏的風波,恨得牙癢癢,怪責馮翠玉丟了國公府的顏麵,損了國公府的名聲,一怒之下要休妻。
安小娘子與花畹畹走得近,為著昔日誕育子嗣的恩惠,安小娘子十分討好已經貴為皇後的花畹畹,深得花畹畹喜歡。而馮翠玉的娘家已經敗落,安家不必忌憚東正侯的勢力,也為了巴結皇後花畹畹,安老太太竟然默許了三老爺休妻。
馮翠玉不是省油的燈,為了掙迴一點名聲,就將休妻說成了和離。
和離就和離吧,三老爺早就看馮翠玉不順眼,恨不能她卷鋪蓋早點滾蛋,因為這些年馮家敗落,馮翠玉明裏暗裏顧了娘家不少銀子,三老爺是個眼睛小的,哪裏容得下這等事,剛好借了梅大姐事件的風波,將馮翠玉掃地出門。
可憐馮翠玉不但淨身出戶,還被娘家帶累,背了一身債務。
馮翠玉是自作自受,可憐的是四少爺四小姐兩個孩子。
馮翠玉對外人厲害,對兩個孩子是慈愛的,所以兩個孩子對三老爺的舉動不由懷恨。
安念雨是女孩子家,又逢著九皇子的姻緣並不淒楚,四少爺少了馮翠玉嗬護,又不得三老爺歡心就境況可憐得多。
三老爺將安小娘子付了正,對安小娘子所出的小兒子疼愛有加,四少爺黯然神傷,一個人離家出走,離開了京都,說是找馮翠玉去。
彼時,馮翠玉流落外省,與年過半百的糟老頭子駢居,生活窘迫,哪裏還能照拂得了四少爺呢?
可憐四少爺金窩裏的鳳凰卻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隻能像市井小民一樣艱苦維持生計。
有一個好母親是何等重要!
安念雨與九皇子的婚事是花畹畹做的主。
安念雨還算溫順乖巧,深得花畹畹憐惜,又為著安小娘子緣故,花畹畹對安念雨也頗為照顧。
且九皇子是真心喜歡安念雨。
天時地利人和,這對璧人總算是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安念雨自然也是懸心馮翠玉的,畢竟是生母,也想拜托花畹畹代為尋找馮翠玉,奈何馮翠玉昔日在國公府裏言語上頗得罪了花畹畹,所以花畹畹表麵答應安念雨,心下怎麽可能真心幫助安念雨尋找馮翠玉的下落。
因而馮翠玉對安念雨來說,是徹底石沉大海,母女緣斷。
三老爺除了對馮翠玉絕情了些,在整個國公府裏的口碑是極佳的,但凡大事小事跑前跑後地皆是他,又因為做了京官,照顧家裏老小更為方便了。
可是三老爺卻完全忘記自己這京官是怎麽做來的。
那是昔日馮翠玉托了東正侯的關係。
這就叫上屋抽梯過河拆橋,也合該馮翠玉上輩子欠了他,這輩子替他生兒育女之後棄如敝屣。
男人之薄情寡恩,有時也是令人唏噓。
花畹畹在心裏瞧不上三老爺的做派,所以三老爺做京官多年也隻是個小官,那是因為花畹畹在薊允樗旁邊吹了枕頭風,不讓薊允樗提拔他的緣故。
安老太太還希望仗著花畹畹是從國公府裏出去的這層關係,對兒孫的前程有所裨益,誰料適得其反。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安老太太豈能懂得這個道理?
接下來會有帝後的日常番外,廣告一下先,大家一定要關注,期待支持新書醫品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