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世界的傳承門別,是以對天地法理的不同理解而劃分。


    昆侖坐論之時,呂祖、荒佛、丘聖、姬武,四位人祖於昆侖坐論天地法理,各抒己見,印證本理,傳下了四種天地法理的解法。


    其中呂祖所傳道解,將天地法理稱之為“道”,無窮無盡,演化世間萬物,便是三千大道一說由來。故而道門弟子要凝結道果,弱水中取一瓢飲,求到最後亦是大道,是天地法理。


    而荒佛的佛解認為,天地法理在無窮無盡之外,也有唯一真諦,便是“佛”。所以佛門弟子修行除了三千佛國外,亦重參悟,有三得之說:得見真諦,得見“佛”,得見天地法理度。


    餘下兩人的解法則粗淺許多,對天地法理的解析與探索隻是淺嚐而止,更多的是作為天地之間的生靈,在天地法理之下該如何生息與延續。


    天地法理玄妙不可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法,而四門學說涵蓋最廣,後人雖然各有異議,卻總離不開這四種解法的範疇,漸漸便演化為了如今道、武、佛、聖四門。


    至於四門學說之外的其他解法,如神門、罪門、理門之流,因為勢小聲微,便被歸為一體,統稱旁門。


    唯有一個另類解法,既不是四門,也不在旁門之中,便是魔解!


    昆侖坐論,還有第五個人一直潛伏在旁,窺伺了四門學說。


    四門也好,旁門也罷,諸多解法雖然殊途各異,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天地法理尊崇、敬畏。


    而這第五人的解法卻截然不同,他認為天地之間根本就沒有法理!


    這第五人就是有天魔之稱的魔門第一代魔主,他的解法就是四個字:無法無天!


    魔解或許與武解、聖解之間還有那麽一點緩和之處,卻完全與道解、佛解背道而馳,故而道、佛兩門向來與魔門勢不兩立。


    尤其道門更甚,佛門弟子若誤信了魔解,最多墮入魔障,尚有點悟迴頭的希望。而道門弟子若被無法無天這種,背離了三千大道的解法迷惑,極有可能道心消散,道果破碎!


    而這正是道門大忌,輕則修為盡去,重則身死道消!


    如今識海之中有魔門氣息遊離,蘇白如何不驚訝?


    《南宮星君法相》是呂祖尚未破碎虛空而去時,一位古仙人有幸觀悟《道藏》,從中參出的玄門正宗火術,怎會和魔門扯上瓜葛?


    蘇白驚訝之後竟也不慌,反而意念一動,紅袍蘇白的形象頓時崩散,化作一團黑霧似的,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正是他記下的《南宮星君法相》口訣與自己的心得。


    他沉下心神,仔細查看起這些口訣、心得。


    這等行徑已是涉魔,而蘇白卻肆意妄為,隻管做了!


    若師傅果真涉魔,那我做徒弟的涉魔又怎樣?


    此時才見自在果是何等膽大包天,真真是管他娘個球,老子高興!


    魏異收藏有《日月禦魔變》與九子母陰陽如意針,若說與魔門沒有瓜葛,那是誰也不信。麻九又聲稱魏異之前在大乾王朝惹了禍端,蘇白自然好奇,自己師傅在來小北海之前,到底是做的什麽營生?


    這個念頭一起,就是魔解也無法阻止蘇白了。


    誅心而論,自在果唯求自在,與無法無天還真有那麽一絲共通之處。


    我隻求自在,管他這個解法、那個學說?


    隻是膽子雖大,本事卻有限。蘇白畢竟沒到那個境界,《南宮星君法相》對他來說仍是難以參悟的高深道門,他翻來覆去查看無數遍,也隻覺著這部道門的修煉口訣凜然正氣,一派玄門正宗氣度,絕無半點隱秘。


    苦思無果,蘇白也隻能暫且將這件事情放下。


    他也沒有將之告知通天老祖的打算,事關師傅隱秘,又牽扯到魔門,這件事比第七山主之位的歸屬還要燙手無數倍,誰也無法讓他信任。


    從定中醒離,外麵已是清晨時分,這一次入定,竟不知不覺過去了半日一夜。


    識海裏念頭來迴,內力運轉卻未停止,蘇白內視自身,小周天三十六竅穴隱隱然躍動,竟已有連成一體的跡象。


    “先天玉芝果然不凡,最多再有兩個月,我便能完成周天修煉!”


    出了院子,蘇白打開陣法,吩咐白守禮弄來了許多祭品香燭,在第七山主殿為魏異設了香案供台。


    “師傅,師傅,你走得輕鬆,怎麽留下了魔門傳承似的東西?幸虧我發現得早,否則若是我日後糊裏糊塗露出馬腳,老祖不得把我宰了填進水眼?”蘇白恭恭敬敬地上香,卻又不怎麽恭敬地在心裏念叨。


    “給你多燒些香火,你可別真的是魔門傳人……就算你是,也得保佑我結成元神,不怕天下道門圍剿後才被發現。”


    上好香,蘇白又將第七山裏裏外外清點了一遍。


    十餘間宮殿院落,十七座大小陣法,三處藥圃,十三口玄霜地穴……


    第七山的三處藥圃,也是與雲玉眼餘脈連接,吸攝的靈氣,與能催生先天玉芝這等靈株的主脈,自是無法相提並論,但也能產出不少上等靈藥。隻是魏異懶散,藥圃旁的庫房裏都已經存得滿滿。蘇白對這些靈藥早就有所惦記,隻奈何他不懂丹藥之道,隻能深藏。


    十三口玄霜地穴便是護島十三洞龍陣的法力源頭,為第七山自己的地脈,有玄霜地煞凝聚,對修行大有裨益,卻被魏異拿來釀酒,實在暴殄天物。如今魏異不在,蘇白自然不會浪費,挑了玄霜地煞最弱的一口地穴,搬出幾個大酒壇,給自己清理出一處修煉之地。


    就這樣,蘇白每日有幾口玉液供應,每夜又於玄霜地穴中修煉,修為也算突飛猛進,竟隻花了一個月時間,便將小周天三十六竅穴連為一體。


    小周天三十六竅是筋骨力道之竅,這些竅穴修煉圓滿後,蘇白已經力能扛鼎,竅穴又是內力住處,如今催使法咒也如意許多,搬運咒輕輕鬆鬆便能抬起近萬斤的重物。


    不過肉身力道是武門追求,法咒符籙也是旁門中神門所擅,都非是玄宗道門的真正手段。


    要想施展法術,他的路子還遠。


    這一天,正到了蘇白約定好的,第七山開課的日子。


    第七山外,人影幢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秋仙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柳浮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柳浮雲並收藏千秋仙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