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向子啊!我還報警吧,我這心裏怎麽七上八下的,別一會兒鬧出什麽大事兒來。胡軍那小子可什麽事兒都幹得出來。”
看著不慌不忙,還蹲在地上逐一檢查哪些瓷器的向北寒,張秀珍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來迴走動,直轉圈。
可向北寒卻一臉不在意地說道:“阿姨!您別急,沒事兒。小勇和城哥手底下有分寸。”
“他們就兩個人啊!胡軍手底下可有十幾號人呢!”
張秀珍加重語氣地在提醒著向北寒。
淡淡一笑,向北寒說道:“阿姨!您放心吧。我那兩個兄弟都是特種兵專業的,二、三十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說著,手裏拿起一隻淺絳彩的小茶碗,說道:“阿姨!這應該是一套三才的蓋碗兒,怎麽就剩下一隻碗了呢?底拖和上麵的蓋子呢?打碎了嗎?”
為了分散張秀珍的注意力,向北寒在故意地把她往地上的那對瓷器上引導。
“哎呦!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看著東西。”
張秀珍嘴裏說著,可眼睛卻看向了向北寒的手裏。
當看到那隻沒有底拖和蓋子的茶碗後,想了一下,說道:“啊!是有個蓋兒和下麵的小碟子。我老公愛吃臘八蒜,前些日子我就泡了點兒。這大熱天的,也不能泡太多,就從這個箱子裏翻出兩個小罐子。一看還沒有蓋兒,就把這個蓋和下麵的小碟子順手當蓋子用了。”
一聽,這個櫃子裏還有東西,向北寒就來了精神,趕緊追問道:“阿姨!您趕緊把那兩隻罐子和這個蓋子、底拖拿來讓我看看。”
“那不就在窗台上呢嗎?”
張秀珍想都沒想,就指著廚房窗台上的一對紅色的小罐子說道。
順著張秀珍的手指方向看去,向北寒立馬就被那兩團嫣紅的色彩吸引住了眼神。
那兩隻罐子是放在廚房靠近北側的窗台上,是為了避免日曬。再加上,這隻紅木的老櫃子就放在廚房的外側,以至於向北寒沒有留意到這兩隻明晃晃放在窗台上的紅色小罐子。
首發&:塔>-讀小說
放下手裏的那隻茶碗,向北寒緩步走到了那個窗台前,用手輕輕地觸摸了一下嫣紅色的釉麵。溫潤膩手,絕對的老瓷器入手的感覺。
再把上麵蓋著的蓋碗蓋子和底拖取下來,口沿怎麽樣沒看到,先是聞到了一股濃鬱的混合著蒜味的醋香竄到了鼻子裏。
仔細看了看口沿,用雙手自上而下地摸了一遍,向北寒說道:“阿姨!您用這兩隻罐子泡臘八蒜。這要是讓您家的老祖宗知道了,不得晚上到夢裏數落你呀!”
向北寒這話說得,多少有點兒忘乎所以地意思。
“怎麽了?我哪兒做錯了?”
張秀珍不明就裏地問道。
向北寒雙手輕輕捧起一隻紅色的罐子,看了看罐子底部的款子,然後鄭重地說道:“阿姨!你知道這是什麽嗎?”
“什麽啊?”
此時的張秀珍已經完全從擔心門外那場打鬥的害怕中,轉移到自己得罪老祖宗的另一種害怕中了。
向北寒一笑,說道:“阿姨!這是一對清康熙本朝的官窯豇豆紅馬蹄尊,而且是最上乘的‘大紅袍’。”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什……什麽大紅袍?是用來裝茶葉的嗎?”
張秀珍莫名其妙地迴答,把向北寒逗得也憋不住笑了。她是把向北寒形容這隻馬蹄尊顏色是“大紅袍”,誤認為是茶葉裏的“大紅袍”了。
向北寒笑了笑說道:“阿姨!您用它來裝茶葉也不錯,總比泡臘八蒜要好些。”
頓了一下後,向北寒正色說道:“不過,我說的大紅袍不是茶葉,也不是說茶葉罐,而是這隻罐子的顏色是‘大紅袍’,行裏又叫‘正紅’是最好、最名貴的一個品種。”
豇豆紅是銅紅高溫釉中的一種,是清代康熙晚期出現的銅紅釉品種。因其色調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造型輕靈秀美而得名。
豇豆紅釉質都很勻淨細膩,含有粉質。紅釉中往往散綴有因燒製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豔,通體一色,潔淨無瑕。
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甚是柔和悅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綠斑苔點,今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再淺些被稱為“娃娃麵”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美豔但卻有幽雅嬌嫩之態。
下品者,或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至於器身呈灰黑不勻的“驢肝、馬肺”色,與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類,則為最次品。
“這康熙本朝的豇豆紅瓷器從來無大器,最常見就是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這兩隻罐子學名叫馬蹄尊,意思就是像馬蹄一樣的。”
向北寒把兩隻罐子擺在一起,說道:“這兩隻罐子雖然是一個窯口,甚至是同一窯燒造的,不過這兩隻馬蹄尊卻是兩個等級,一個是最上乘的‘大紅袍’,就是正紅。一個是中品,‘美人醉’。”
“這兩隻罐子很值錢嗎?”
張秀珍謹慎地問道。
向北寒一笑,說道:“前麵我說的那些瓷器多少錢您還記得吧?這兩隻馬蹄尊是那些瓷器總價的和。”
“五百萬?”
張秀珍大驚小怪地問道。
點點頭,向北寒說道:“這是瓷器中的名品,有很多大收藏家玩了一輩子的瓷器,都沒緣分上手摸一摸這康熙本朝的豇豆紅馬蹄尊。豇豆紅的燒成難度大,隻在康熙本朝時間短製作過,主要是康熙宮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時雖有少量燒製,但釉色灰暗。雍正後已很難見到了,所以傳世數量極少。”
“五百萬!一千萬!原來我們兩口子這麽多年真的都在捧著金飯碗在要飯啊!”
張秀珍對向北寒的解釋,一點兒都沒有聽進去。她現在正在對自己這麽多年守著一個財富的大寶藏兒在為生活奔命,這種感覺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歎息。
看著不慌不忙,還蹲在地上逐一檢查哪些瓷器的向北寒,張秀珍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來迴走動,直轉圈。
可向北寒卻一臉不在意地說道:“阿姨!您別急,沒事兒。小勇和城哥手底下有分寸。”
“他們就兩個人啊!胡軍手底下可有十幾號人呢!”
張秀珍加重語氣地在提醒著向北寒。
淡淡一笑,向北寒說道:“阿姨!您放心吧。我那兩個兄弟都是特種兵專業的,二、三十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說著,手裏拿起一隻淺絳彩的小茶碗,說道:“阿姨!這應該是一套三才的蓋碗兒,怎麽就剩下一隻碗了呢?底拖和上麵的蓋子呢?打碎了嗎?”
為了分散張秀珍的注意力,向北寒在故意地把她往地上的那對瓷器上引導。
“哎呦!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看著東西。”
張秀珍嘴裏說著,可眼睛卻看向了向北寒的手裏。
當看到那隻沒有底拖和蓋子的茶碗後,想了一下,說道:“啊!是有個蓋兒和下麵的小碟子。我老公愛吃臘八蒜,前些日子我就泡了點兒。這大熱天的,也不能泡太多,就從這個箱子裏翻出兩個小罐子。一看還沒有蓋兒,就把這個蓋和下麵的小碟子順手當蓋子用了。”
一聽,這個櫃子裏還有東西,向北寒就來了精神,趕緊追問道:“阿姨!您趕緊把那兩隻罐子和這個蓋子、底拖拿來讓我看看。”
“那不就在窗台上呢嗎?”
張秀珍想都沒想,就指著廚房窗台上的一對紅色的小罐子說道。
順著張秀珍的手指方向看去,向北寒立馬就被那兩團嫣紅的色彩吸引住了眼神。
那兩隻罐子是放在廚房靠近北側的窗台上,是為了避免日曬。再加上,這隻紅木的老櫃子就放在廚房的外側,以至於向北寒沒有留意到這兩隻明晃晃放在窗台上的紅色小罐子。
首發&:塔>-讀小說
放下手裏的那隻茶碗,向北寒緩步走到了那個窗台前,用手輕輕地觸摸了一下嫣紅色的釉麵。溫潤膩手,絕對的老瓷器入手的感覺。
再把上麵蓋著的蓋碗蓋子和底拖取下來,口沿怎麽樣沒看到,先是聞到了一股濃鬱的混合著蒜味的醋香竄到了鼻子裏。
仔細看了看口沿,用雙手自上而下地摸了一遍,向北寒說道:“阿姨!您用這兩隻罐子泡臘八蒜。這要是讓您家的老祖宗知道了,不得晚上到夢裏數落你呀!”
向北寒這話說得,多少有點兒忘乎所以地意思。
“怎麽了?我哪兒做錯了?”
張秀珍不明就裏地問道。
向北寒雙手輕輕捧起一隻紅色的罐子,看了看罐子底部的款子,然後鄭重地說道:“阿姨!你知道這是什麽嗎?”
“什麽啊?”
此時的張秀珍已經完全從擔心門外那場打鬥的害怕中,轉移到自己得罪老祖宗的另一種害怕中了。
向北寒一笑,說道:“阿姨!這是一對清康熙本朝的官窯豇豆紅馬蹄尊,而且是最上乘的‘大紅袍’。”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什……什麽大紅袍?是用來裝茶葉的嗎?”
張秀珍莫名其妙地迴答,把向北寒逗得也憋不住笑了。她是把向北寒形容這隻馬蹄尊顏色是“大紅袍”,誤認為是茶葉裏的“大紅袍”了。
向北寒笑了笑說道:“阿姨!您用它來裝茶葉也不錯,總比泡臘八蒜要好些。”
頓了一下後,向北寒正色說道:“不過,我說的大紅袍不是茶葉,也不是說茶葉罐,而是這隻罐子的顏色是‘大紅袍’,行裏又叫‘正紅’是最好、最名貴的一個品種。”
豇豆紅是銅紅高溫釉中的一種,是清代康熙晚期出現的銅紅釉品種。因其色調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造型輕靈秀美而得名。
豇豆紅釉質都很勻淨細膩,含有粉質。紅釉中往往散綴有因燒製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豔,通體一色,潔淨無瑕。
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甚是柔和悅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綠斑苔點,今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再淺些被稱為“娃娃麵”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美豔但卻有幽雅嬌嫩之態。
下品者,或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至於器身呈灰黑不勻的“驢肝、馬肺”色,與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類,則為最次品。
“這康熙本朝的豇豆紅瓷器從來無大器,最常見就是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這兩隻罐子學名叫馬蹄尊,意思就是像馬蹄一樣的。”
向北寒把兩隻罐子擺在一起,說道:“這兩隻罐子雖然是一個窯口,甚至是同一窯燒造的,不過這兩隻馬蹄尊卻是兩個等級,一個是最上乘的‘大紅袍’,就是正紅。一個是中品,‘美人醉’。”
“這兩隻罐子很值錢嗎?”
張秀珍謹慎地問道。
向北寒一笑,說道:“前麵我說的那些瓷器多少錢您還記得吧?這兩隻馬蹄尊是那些瓷器總價的和。”
“五百萬?”
張秀珍大驚小怪地問道。
點點頭,向北寒說道:“這是瓷器中的名品,有很多大收藏家玩了一輩子的瓷器,都沒緣分上手摸一摸這康熙本朝的豇豆紅馬蹄尊。豇豆紅的燒成難度大,隻在康熙本朝時間短製作過,主要是康熙宮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時雖有少量燒製,但釉色灰暗。雍正後已很難見到了,所以傳世數量極少。”
“五百萬!一千萬!原來我們兩口子這麽多年真的都在捧著金飯碗在要飯啊!”
張秀珍對向北寒的解釋,一點兒都沒有聽進去。她現在正在對自己這麽多年守著一個財富的大寶藏兒在為生活奔命,這種感覺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