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寒先是把卷軸拿在手上掂了掂,從分量上鑒定新老也是書畫鑒定的一種技巧。又摸了一下紙張表麵,感覺上應該是明代的裝裱。
點了一下頭,向北寒說道:“應該是老物件。重量,紙張,表工都對,明代的。”
說完,緩緩地把畫兒在桌子上展開。
塔讀@ “嗯!這就不對。這根本不是明代的東西啊!從筆墨、設色上看應該清末民國的老仿。仿的還是大名頭,唐伯虎的‘四君子圖(竹、梅、蘭、菊)’。”
隻掃了一眼,向北寒就看出這張畫兒裏的毛病了。
“這個人會畫畫,也會寫字。也有可能畫畫和寫字的人是兩個人。一眼看上去,到有七、八分的神似,但仔細一看就不行了。筆墨設色沒毛病,但細節處理的不好。尤其是沒有唐寅唐伯虎真跡的氣度神韻。”
向北寒一邊看,一邊說道:“可這明代老裱工裏麵竟然裱著一張清末民國的新仿畫兒,這又是玩兒什麽呢?”
這句話,向北寒不知道是在問付紅霞,還是問他自己。
付紅霞當然也說不出來為什麽,她說道:“你說的這些我不懂。這張畫到底是誰的我也弄不明白。但那個時候齊成山把這張畫拿迴去的時候,藏得可嚴實了。我還以為他淘到什麽寶貝了呢,就問他值多少錢。可齊成山卻神經兮兮地一笑,說了一句‘沒價?’”
“我這個人脾氣急。見齊成山不想說,就拿著棍子逼著他說。可每次都好用的著兒,那次齊成山怎麽都不肯說。就說是,這張畫是他的‘保命符’,‘向寶堂’也許就倒在這幅畫上了。一旦走露了風聲,自己今後就不能再在古玩行裏吃飯了。”
停了一下,付紅霞說道:“後來,我和他過不下去了,耍了點兒心眼兒,把他弄了個淨身出戶。這幅畫放在家裏,時間長了也就都忘了。前兩天,就是齊成山上門鬧事兒的那天晚上我迴家,越想越來氣,就想著把姓齊的所有的東西都扔了。可沒想到,他藏在床板底下暗箱裏的這幅畫還在。我一下就想起了當初齊成山把這幅畫拿迴家的這件事兒。就想著拿給你看看,不知道和你們家被騙的事兒有沒有關係。”
聽完付紅霞的話,向北寒不禁皺起了眉頭,思索了起來。
見向北寒沒有說話,付紅霞又說道:“還有,我記得當時齊成山和我說這件事兒的時候,別的不肯說,隻說了一句‘這樣的東西,邙田大介竟然握著五張。要是到了我手裏,肯定賺大錢。’可我再怎麽問,他都沒透露半個字。”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聽完付紅霞的話,眼睛盯著麵前清末民國高仿的唐伯虎《四君子圖》,向北寒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要說這畫兒臨摹的水平倒也說得過去,一般的行裏人根本看不出來。但以自己爸爸的眼力來說,不可能看不出毛病來。就這水平的畫兒根本騙不了爸爸。
對於自己父親鑒定書畫的能力,他雖然沒有見過,但從爺爺的嘴裏也知道一些。絕對得到了爺爺八成的真傳。根本沒那麽容易上當受騙。
用手電又看了看整張畫的畫法,題跋落款的寫法,包括裝裱的工藝。
“沒毛病啊!除了明代的老裱工上裱了一張清晚的畫兒外,別的沒毛病。”
向北寒心裏想著,就把手電緩緩地放了下了。
正當他要把手電放到桌子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張畫兒的“畫心”和“讓局”(就是畫心四邊和裱邊之間留有一分寬的空隙。謂之“讓局”。)之間的那條線上,有一道淡淡的乳黃色的東西,用手一摸卻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哎!這畫兒裝裱的怎麽沒有‘命紙’(畫心的托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托紙。如果把畫心的托紙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呢?”
有了這個發現,向北寒又仔細看了看整幅畫的“讓局”部分。果然,那一道乳黃色的東西很均勻地附在“讓局”的一圈上。
“是紙漿!”
塔讀@ 向北寒終於弄明白那一圈的東西是什麽了,是一圈古人撈紙池子裏的紙漿。
這紙漿隻要塗抹的很輕薄、均勻,就能起到粘貼漿糊的作用,但又可以輕鬆地把兩張紙分開,而不會被損壞。
“看來這張畫的上麵一定是用紙漿沾了一層其它的紙。”
順著這點破綻,向北寒又開始仔細檢查整張畫兒的每一處細節。
這次發現,這張畫不單是沒有“命紙”,連“二層”都沒有。
所謂的二層,是揭下的托紙。這層紙有臨摹高手稍加勻填,就能仿出和真跡一般無二的畫來。這層托紙叫“二層”,又叫“魂子”,就因為它是畫心二層,是命紙畫的靈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亂真的意思。在行裏收購書畫的人,就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
眼前的這幅畫除了老裝裱工托了一幅新畫外,還沒有“命紙”和“二層”,這就說明,這幅畫被人動了手腳。
想到這裏,向北寒抬頭問付紅霞,說道:“紅霞姐!齊成山說一起拿到‘向寶堂’讓我爸爸看的畫兒總共有五張?”
點點頭,付紅霞肯定地說道:“沒錯!我記得清清楚楚的。”
慢慢點了點頭,向北寒緩緩說道:“我弄明白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你看明白了?是怎麽迴事兒啊?”
付紅霞問道。
搖搖頭,向北寒說道:“這邙田大介真是肯花心思,來這麽巧妙的手法都想得出來。”
原來,向北寒發現那圈附在“讓局”一圈的紙漿後,又看出來這張畫沒有“命紙”和“二層”,他就想明白了,這幅畫的表麵一定是貼敷著一張唐伯虎《四君子圖》的真跡。現在看到的這張畫,就是這幅畫裝裱的“二層”,那位仿造高手,就是在這“二層”上仿的這幅畫兒,所以才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而邙田大介要齊成山拿給向北寒爸爸鑒賞的時候,這上麵一定是覆著唐寅的真跡。所以,爸爸才沒有看漏。
“一共拿去五張古畫,我想應該都是真跡。但其他的四幅畫隻是小名頭,價格不算太高。隻有這張畫,我爸爸確認真跡後,肯定非常激動,也就在他們錢貨交接的過程中,齊成山!或者是其他人,用很隱蔽的手法把《四君子圖》真跡揭了下去,隻留下了這張有八分神似的仿品。”
歎了一口,接著說道:“就這樣,我爸爸才不惜把‘向寶堂’所有的錢,還借了很多的債,留下了這幅畫。”
“啊!原來是這樣。這姓齊的太不是人了。”
付紅霞咬著牙罵了一句。
點了一下頭,向北寒說道:“應該是老物件。重量,紙張,表工都對,明代的。”
說完,緩緩地把畫兒在桌子上展開。
塔讀@ “嗯!這就不對。這根本不是明代的東西啊!從筆墨、設色上看應該清末民國的老仿。仿的還是大名頭,唐伯虎的‘四君子圖(竹、梅、蘭、菊)’。”
隻掃了一眼,向北寒就看出這張畫兒裏的毛病了。
“這個人會畫畫,也會寫字。也有可能畫畫和寫字的人是兩個人。一眼看上去,到有七、八分的神似,但仔細一看就不行了。筆墨設色沒毛病,但細節處理的不好。尤其是沒有唐寅唐伯虎真跡的氣度神韻。”
向北寒一邊看,一邊說道:“可這明代老裱工裏麵竟然裱著一張清末民國的新仿畫兒,這又是玩兒什麽呢?”
這句話,向北寒不知道是在問付紅霞,還是問他自己。
付紅霞當然也說不出來為什麽,她說道:“你說的這些我不懂。這張畫到底是誰的我也弄不明白。但那個時候齊成山把這張畫拿迴去的時候,藏得可嚴實了。我還以為他淘到什麽寶貝了呢,就問他值多少錢。可齊成山卻神經兮兮地一笑,說了一句‘沒價?’”
“我這個人脾氣急。見齊成山不想說,就拿著棍子逼著他說。可每次都好用的著兒,那次齊成山怎麽都不肯說。就說是,這張畫是他的‘保命符’,‘向寶堂’也許就倒在這幅畫上了。一旦走露了風聲,自己今後就不能再在古玩行裏吃飯了。”
停了一下,付紅霞說道:“後來,我和他過不下去了,耍了點兒心眼兒,把他弄了個淨身出戶。這幅畫放在家裏,時間長了也就都忘了。前兩天,就是齊成山上門鬧事兒的那天晚上我迴家,越想越來氣,就想著把姓齊的所有的東西都扔了。可沒想到,他藏在床板底下暗箱裏的這幅畫還在。我一下就想起了當初齊成山把這幅畫拿迴家的這件事兒。就想著拿給你看看,不知道和你們家被騙的事兒有沒有關係。”
聽完付紅霞的話,向北寒不禁皺起了眉頭,思索了起來。
見向北寒沒有說話,付紅霞又說道:“還有,我記得當時齊成山和我說這件事兒的時候,別的不肯說,隻說了一句‘這樣的東西,邙田大介竟然握著五張。要是到了我手裏,肯定賺大錢。’可我再怎麽問,他都沒透露半個字。”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聽完付紅霞的話,眼睛盯著麵前清末民國高仿的唐伯虎《四君子圖》,向北寒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要說這畫兒臨摹的水平倒也說得過去,一般的行裏人根本看不出來。但以自己爸爸的眼力來說,不可能看不出毛病來。就這水平的畫兒根本騙不了爸爸。
對於自己父親鑒定書畫的能力,他雖然沒有見過,但從爺爺的嘴裏也知道一些。絕對得到了爺爺八成的真傳。根本沒那麽容易上當受騙。
用手電又看了看整張畫的畫法,題跋落款的寫法,包括裝裱的工藝。
“沒毛病啊!除了明代的老裱工上裱了一張清晚的畫兒外,別的沒毛病。”
向北寒心裏想著,就把手電緩緩地放了下了。
正當他要把手電放到桌子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張畫兒的“畫心”和“讓局”(就是畫心四邊和裱邊之間留有一分寬的空隙。謂之“讓局”。)之間的那條線上,有一道淡淡的乳黃色的東西,用手一摸卻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哎!這畫兒裝裱的怎麽沒有‘命紙’(畫心的托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托紙。如果把畫心的托紙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呢?”
有了這個發現,向北寒又仔細看了看整幅畫的“讓局”部分。果然,那一道乳黃色的東西很均勻地附在“讓局”的一圈上。
“是紙漿!”
塔讀@ 向北寒終於弄明白那一圈的東西是什麽了,是一圈古人撈紙池子裏的紙漿。
這紙漿隻要塗抹的很輕薄、均勻,就能起到粘貼漿糊的作用,但又可以輕鬆地把兩張紙分開,而不會被損壞。
“看來這張畫的上麵一定是用紙漿沾了一層其它的紙。”
順著這點破綻,向北寒又開始仔細檢查整張畫兒的每一處細節。
這次發現,這張畫不單是沒有“命紙”,連“二層”都沒有。
所謂的二層,是揭下的托紙。這層紙有臨摹高手稍加勻填,就能仿出和真跡一般無二的畫來。這層托紙叫“二層”,又叫“魂子”,就因為它是畫心二層,是命紙畫的靈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亂真的意思。在行裏收購書畫的人,就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
眼前的這幅畫除了老裝裱工托了一幅新畫外,還沒有“命紙”和“二層”,這就說明,這幅畫被人動了手腳。
想到這裏,向北寒抬頭問付紅霞,說道:“紅霞姐!齊成山說一起拿到‘向寶堂’讓我爸爸看的畫兒總共有五張?”
點點頭,付紅霞肯定地說道:“沒錯!我記得清清楚楚的。”
慢慢點了點頭,向北寒緩緩說道:“我弄明白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你看明白了?是怎麽迴事兒啊?”
付紅霞問道。
搖搖頭,向北寒說道:“這邙田大介真是肯花心思,來這麽巧妙的手法都想得出來。”
原來,向北寒發現那圈附在“讓局”一圈的紙漿後,又看出來這張畫沒有“命紙”和“二層”,他就想明白了,這幅畫的表麵一定是貼敷著一張唐伯虎《四君子圖》的真跡。現在看到的這張畫,就是這幅畫裝裱的“二層”,那位仿造高手,就是在這“二層”上仿的這幅畫兒,所以才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而邙田大介要齊成山拿給向北寒爸爸鑒賞的時候,這上麵一定是覆著唐寅的真跡。所以,爸爸才沒有看漏。
“一共拿去五張古畫,我想應該都是真跡。但其他的四幅畫隻是小名頭,價格不算太高。隻有這張畫,我爸爸確認真跡後,肯定非常激動,也就在他們錢貨交接的過程中,齊成山!或者是其他人,用很隱蔽的手法把《四君子圖》真跡揭了下去,隻留下了這張有八分神似的仿品。”
歎了一口,接著說道:“就這樣,我爸爸才不惜把‘向寶堂’所有的錢,還借了很多的債,留下了這幅畫。”
“啊!原來是這樣。這姓齊的太不是人了。”
付紅霞咬著牙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