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等了多長的時間,蘭秋山還是沒迴來。向北寒倒是沒怎麽急,拿起茶室裏的1本《茶經》,閑來無事地翻看了起來。沒1會兒就看入迷了,對抓耳撓腮的趙勇不管不問了。


    “什麽味兒?怎麽這麽刺鼻子。”


    突然,趙勇抽了兩下鼻子後,警覺地站了起來,滿屋子找味道的來源。


    還沒找到,就看到戴著口罩和手套的蘭秋山端著1個玻璃燒杯進來了。那股子刺鼻的酸味兒更濃了。


    “哎呦喂!我說蘭老板!你這整得是啥呀?嗆死人了。”


    趙勇用手捂著鼻子,說道。


    向北寒也是對這種味道感到有點兒上頭,用手中的書扇了扇。


    “嗆死人?我這是配好了拿過來的。要是讓你小子跟我1起幹,不把你嗆的過年吃不下去飯,算我沒說。”


    蘭秋山放下燒杯後,說道。


    說完,也不管是不是冬天了,他馬上打開了窗戶,通風放味兒。


    就見蘭秋山拿起那個銅疙瘩,瞧了瞧,說道:“小北!我可上手了,這東西除鏽的結果不好預計,清理完了也許能再現這件東西的本身的樣子,也有可能就毀了。”


    向北寒1笑,說道:“動手吧!這東西要是不把鏽除了,也是廢物1塊。”


    有了向北寒的授意,蘭秋山就放心大膽地動手了。就看他帶著手套,用1把鋒利的刀子,對“銅疙瘩”表麵的鏽下手了。


    “吱嘎!吱嘎!”的1陣刺耳的聲音過後。那件東西表麵上的綠色粉狀物鏽被剔除幹淨。而那些紅藍的結晶鏽卻紋絲不動。


    “是1個權,沒問題了。”


    蘭秋山手中的刀子劃動中,在那個“銅疙瘩”的頂部找到了1個洞,已經看出來那是個“穿”(古代器物上穿繩子的洞,或者是鼻)。


    向北寒點點頭,說道:“下麵是關鍵了,就看這東西表麵上的是浮鏽,還是蝕鏽了。”


    古代金屬器表麵上的鏽主要分兩種,1種是浮鏽,就是器物本身沒有鏽,而是沾滿了周圍物件生的鏽。另1種就是器物本身生的鏽了,這種鏽大部分都是因為腐蝕造成的了,對金屬器物本身影響非常大。


    蘭秋山也很緊張,他這個老玩銅器的蟲兒,非常清楚兩種結果對手中這件東西價值影響究竟有多大。要是蝕鏽,那就真是個廢銅疙瘩了。要是浮鏽,那就是件所有玩家都夢寐以求的寶貝了。


    蘭秋山非常鄭重地把依然鏽跡斑斑“銅疙瘩”輕輕放到了那隻燒杯中的溶液中。瞬間的溶液就“唿嚕唿嚕”地冒起了泡,原本無色透明的液體,也由淡轉濃的變成了醬油色。


    “能做的都做了,等1會兒吧!是1步登天,還是跌入穀底,就看運氣了。”


    相比於向北寒,蘭秋山顯得更緊張1些。他是銅器的玩家,也算是資深的銅器鑒定專家了。眼前的這東西,入行已經3十多年了,隻在博物館隔著玻璃看到過,還真沒有親自上過手。


    1直用眼睛盯著蘭秋山動作的趙勇看著那1杯“醬油湯”,問道:“我說你倆說的是什麽啊?這件東西到底是什麽呀?天上1句,地上1句的,我沒聽明白。”


    蘭秋山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說道:“等會兒吧!就算現在告訴你是什麽,待會兒東西毀了,也是白搭。”


    嗬嗬1笑,向北寒說道:“蘭老板!這東西就那麽迴事,就算是毀了也沒辦法。放鬆點兒,相信我。”


    看到向北寒那麽胸有成竹,蘭秋山不禁納悶了起來,問道:“小北!你是不是看出它身上的都是浮鏽啊!”


    向北寒點點頭,說道:“我看這些鏽是沒有根的,所以我有信心能夠看到它的本色。”


    “但願吧!不過,我的感覺不太樂觀。”


    蘭秋山憂心重重地說道。然後,就把戴著膠皮手套的手伸進了燒杯中。用手稍微感覺了1下後,說道:“東西還在,小了不少。不過,整體的形狀應該出來了。”


    深吸長籲了1口氣後,蘭秋山把那個“銅疙瘩”拿了出來。


    通高差不多有8、9公分,腹圍也差不多8公分的樣子。整體呈現出暗綠色鐵質,略成扁圓形,平底,頂上鑄有半圓形的鈕。


    “漂亮!太漂亮了!”


    蘭秋山激動地說著,就把手上的那件被向北寒稱為“權”的東西,放到了桌子上預先準備好的瓷盤裏。


    向北寒的眼睛也閃動著靈光,動手把1瓶純淨水打開,整瓶的澆了上去。直到確認“權”的上麵沒有殘留的溶液後,才用手直接拿起來呢,用毛巾擦拭幹淨。


    “是權,而且是秦權。”


    仔細看了1下後,向北寒肯定地說道。


    “真的是秦權?太難得了。”


    蘭秋山脫下手套,從向北寒手裏接過去,如同接過去1個比金疙瘩還要寶貝的玩意兒,仔細地端詳了起來。


    “小北!你說的這個秦權是什麽東西啊?這蘭老板跟捧個金疙瘩1樣的。”


    趙勇看著蘭秋山問道。


    “這權啊!就是砝碼,也就是過去杠杆稱上的秤砣。”


    向北寒解釋道。


    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就是懸掛在秤杆上可以移動的,用銅、鐵、陶、瓷,甚至是石頭做成的秤砣。


    而秦權是秦官府批準的標準砝碼。秦始皇兼並天下、統1中國後,采取了1係列果斷措施,來鞏固這個新生的、中國第1個中央集權的政權。其中統1度量衡,是1係列革新措施中重要1項。


    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秦始皇命令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這權就是其中之1。相傳,當時1共製造了兩隻重量相同的銅權,全國的州衙府縣按照同等重量為標準,鑄製統1的權,要求全國統1施行,不得違犯。


    “標準的秦權,是青銅鑄造的。而且表麵鑄刻著秦始皇和秦2世皇帝統1度量衡的詔書,字體是秦李斯統1的小篆體,解體特征是長方體,筆畫圓潤。”


    看了1下手上遺留下的鏽跡,向北寒繼續說道:“但這枚秦權不是當時最好的銅鑄造的,銅質比較雜,含鉛量大。表麵雖然也有字,但字跡非常的不規整,字體也有些潦草,不是鑄刻上去的。”


    “那你的意思是後代人仿的?”


    跟向北寒時間久了,趙勇也知道後仿、後造的東西不值錢。如果這個權是後仿的,那他心裏的落差就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眼尋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披雪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披雪樓主並收藏鬼眼尋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