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搗亂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其他什麽的,他說什麽也不會參與了。
向澤平苦笑說道:“立哥,遼東官家大敗, 我們向家在遼東的生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能不能恢複過來都是問題,損失很大。”
“對於立哥你的想法,恐怕是有心無力了。”
不管什麽,先把向家受創的消息扔出去,到時候也有了拒絕的理由。
李立笑著說道:“遼東一事,本幫主也是沒有預料到。”
“不過本幫主向你們保證,護商盟股一事,絕不會讓你們虧的,最少一年,最多一年半,定會讓你們收迴本金。”
部分黃海、渤海的入海口不就在旁邊嗎?
那裏可是有大批商船。
屆時,隻要幾家敢叫虧,他就敢派船封鎖,收取護船費。
作為多年大家家主都是人精,李立不說,大家也沒有追問。
王家家主問道:“李幫主,你有什麽事情就直接說吧。”
說了他就好找借口迴家。
李立道:“東麵發現三家海寇的老巢。”
“我三海幫準備給他們一鍋端了。”
“不知道你們幾位家主有沒有興趣?”
東麵,那不就是朝鮮海域範圍?
三海幫這麽快,又要搞事情了?
“李幫主,不知道這興趣如何解?”
“這幾家海寇多年劫掠肯定有不少銀子和其他東西,他們的家底暫時算作五萬,我三海幫占五成,另外五成售賣給你們。”
“要是他們的家底超過五萬,就按此分配。”
“簡單來說,就是你們出錢,我們出船出人出武器,大家一起吃肉。”
“你們覺得如何?”
海上劫掠,他們見過。
海寇之間互相廝殺,他們也知道。
可是這樣的新式玩法,他還是第一次聽。
本來護商盟股一事,他們都有些忐忑。
拿錢滅讓三海幫滅海寇,想起來挺刺激。
萬一東窗事發,朝廷會不會認為他們與三海幫是一夥的。
還有那幾家海寇什麽實力,小型海寇幫派可不值那麽銀子。
唐家家主說道:“李幫主,我唐家現在生意受到的波及也很大,恐怕此事我唐家無能為力了。”
倒是在角落的黃家家主說道:“李幫主,我黃家要兩成,作價一萬如何?”
遼東方麵愈加不利。
後金韃子的蹤跡在那邊很頻繁。
據說除開秀岩城,還有其他幾城也是危險重重,向官府的求援,至今沒有任何消息,私自出城風險極大。
秀岩城護送,雖說是給了銀子,但這番情誼,他還是銘記在心。
銀子不多,可以支持一下。
“自然可以!”
擬訂簽字,雙方達成協議。
雖然到最後也隻得到一萬兩。
但此番李立找這些家主前來,目的並不是為了真的要銀子,而是要將這種模式傳達給這些家主。
用別人錢,發展自己的實力,是李立為三海幫定的下一個戰略模式。
......
萬曆四十七年五月初。
馬島所在的東麵海域再度有了動靜。
東南方向八十餘海裏發現大量船隻。
哨船第一時間,將其消息傳迴。
“馬老弟,看來這山青海寇是不準備給這三個海寇勢力苟延殘喘的時間,是要將他們一鍋端了,我們是時候出兵了。”
在馬島待的這些時間,耿向文學到很多東西。
以前他就是當兵的,他覺得,船大武器好,海戰就能贏。
現在學會從得到的消息入手,分析戰局構成。
馬遠笑著說道:“耿哥,暫時還不用著急。”
“去得太早的話,容易讓敵人警覺,真正的戰鬥就施展不開。”
“待他們打起來,打個兩敗俱傷,我們再入場,這樣的情況對三海幫最有利。”
說得有理。
耿向文點點頭,馬遠這家夥相處越久越感覺其厲害。
雖然不能出船太早,但是準備得做。
兩艘大型戰船、六艘中型戰船、兩艘快船停靠在馬島蓄勢待發。
為了盡快提升新衛的實戰能力。
這次作戰,一半都是新衛。
武器方麵,鐵炮八門,火銃衛五百餘,弓箭衛兩百餘,大刀衛布甲衛等近戰護島衛八百餘,船夫船奴近千。
當然,對於此戰,馬遠還有另外的打算,不過得看戰場的具體走向。
為此,他還將餘下的船隻交由黎良負責,整頓備戰。
一旦得到後續傳迴的消息。
馬上出發,前往交戰海域支援。
隨著哨船不斷將消息傳迴。
數個時辰後。
馬遠認為時機已至,下令第一批船隊出發。
經過兩個時辰的航行。
他們終於抵達戰鬥區域。
雙方打得很激烈。
海上的船隻很多已經冒充濃煙,升起大火。
部分船隻已經靠岸登陸。
廝殺聲隔著老遠都能聽見。
看來得出,山青海寇這次是鐵了心要滅了三家海寇勢力,一統朝鮮海域。
“傳我命令。”
“編號七、九中型戰船,往右行駛。”
“編號五、八中型戰船,往左行駛。”
“其餘跟在主戰船後麵,全麵包抄圍攻山青海寇的船隻。”
“炮聲一響,全部船隻進行遠程炮擊。”
主船的旗令不斷打出。
兩側的船隻迅速分散,按照命令進入指定位置前行。
由遠及近。
黑點逐漸變大。
“後麵有船隻!”
“三輪齊射,放!”
砰砰砰.....
馬遠可不會給他們反應時間,剛進入射程之內,就下令進攻。
其餘船隻在看到主船炮擊之後,果斷下令進攻。
無數炮彈飛入山青海寇的船隻範圍。
“是敵船!”
“是敵船!”
山青海寇主船正在指揮其他船隻戰鬥,卻不想有敵船出現在他們後麵。
而且這火力一上來就給幹懵了。
這哪來的勢力?
怎麽有這麽多火炮?
朝鮮官方,不可能出兵,那可是和他們穿一條褲子的。
一年拿這麽多錢,沒理由會幫這些海寇。
山青海寇已經處於上風,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這三家海寇勢力,一統朝鮮海域。
向澤平苦笑說道:“立哥,遼東官家大敗, 我們向家在遼東的生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能不能恢複過來都是問題,損失很大。”
“對於立哥你的想法,恐怕是有心無力了。”
不管什麽,先把向家受創的消息扔出去,到時候也有了拒絕的理由。
李立笑著說道:“遼東一事,本幫主也是沒有預料到。”
“不過本幫主向你們保證,護商盟股一事,絕不會讓你們虧的,最少一年,最多一年半,定會讓你們收迴本金。”
部分黃海、渤海的入海口不就在旁邊嗎?
那裏可是有大批商船。
屆時,隻要幾家敢叫虧,他就敢派船封鎖,收取護船費。
作為多年大家家主都是人精,李立不說,大家也沒有追問。
王家家主問道:“李幫主,你有什麽事情就直接說吧。”
說了他就好找借口迴家。
李立道:“東麵發現三家海寇的老巢。”
“我三海幫準備給他們一鍋端了。”
“不知道你們幾位家主有沒有興趣?”
東麵,那不就是朝鮮海域範圍?
三海幫這麽快,又要搞事情了?
“李幫主,不知道這興趣如何解?”
“這幾家海寇多年劫掠肯定有不少銀子和其他東西,他們的家底暫時算作五萬,我三海幫占五成,另外五成售賣給你們。”
“要是他們的家底超過五萬,就按此分配。”
“簡單來說,就是你們出錢,我們出船出人出武器,大家一起吃肉。”
“你們覺得如何?”
海上劫掠,他們見過。
海寇之間互相廝殺,他們也知道。
可是這樣的新式玩法,他還是第一次聽。
本來護商盟股一事,他們都有些忐忑。
拿錢滅讓三海幫滅海寇,想起來挺刺激。
萬一東窗事發,朝廷會不會認為他們與三海幫是一夥的。
還有那幾家海寇什麽實力,小型海寇幫派可不值那麽銀子。
唐家家主說道:“李幫主,我唐家現在生意受到的波及也很大,恐怕此事我唐家無能為力了。”
倒是在角落的黃家家主說道:“李幫主,我黃家要兩成,作價一萬如何?”
遼東方麵愈加不利。
後金韃子的蹤跡在那邊很頻繁。
據說除開秀岩城,還有其他幾城也是危險重重,向官府的求援,至今沒有任何消息,私自出城風險極大。
秀岩城護送,雖說是給了銀子,但這番情誼,他還是銘記在心。
銀子不多,可以支持一下。
“自然可以!”
擬訂簽字,雙方達成協議。
雖然到最後也隻得到一萬兩。
但此番李立找這些家主前來,目的並不是為了真的要銀子,而是要將這種模式傳達給這些家主。
用別人錢,發展自己的實力,是李立為三海幫定的下一個戰略模式。
......
萬曆四十七年五月初。
馬島所在的東麵海域再度有了動靜。
東南方向八十餘海裏發現大量船隻。
哨船第一時間,將其消息傳迴。
“馬老弟,看來這山青海寇是不準備給這三個海寇勢力苟延殘喘的時間,是要將他們一鍋端了,我們是時候出兵了。”
在馬島待的這些時間,耿向文學到很多東西。
以前他就是當兵的,他覺得,船大武器好,海戰就能贏。
現在學會從得到的消息入手,分析戰局構成。
馬遠笑著說道:“耿哥,暫時還不用著急。”
“去得太早的話,容易讓敵人警覺,真正的戰鬥就施展不開。”
“待他們打起來,打個兩敗俱傷,我們再入場,這樣的情況對三海幫最有利。”
說得有理。
耿向文點點頭,馬遠這家夥相處越久越感覺其厲害。
雖然不能出船太早,但是準備得做。
兩艘大型戰船、六艘中型戰船、兩艘快船停靠在馬島蓄勢待發。
為了盡快提升新衛的實戰能力。
這次作戰,一半都是新衛。
武器方麵,鐵炮八門,火銃衛五百餘,弓箭衛兩百餘,大刀衛布甲衛等近戰護島衛八百餘,船夫船奴近千。
當然,對於此戰,馬遠還有另外的打算,不過得看戰場的具體走向。
為此,他還將餘下的船隻交由黎良負責,整頓備戰。
一旦得到後續傳迴的消息。
馬上出發,前往交戰海域支援。
隨著哨船不斷將消息傳迴。
數個時辰後。
馬遠認為時機已至,下令第一批船隊出發。
經過兩個時辰的航行。
他們終於抵達戰鬥區域。
雙方打得很激烈。
海上的船隻很多已經冒充濃煙,升起大火。
部分船隻已經靠岸登陸。
廝殺聲隔著老遠都能聽見。
看來得出,山青海寇這次是鐵了心要滅了三家海寇勢力,一統朝鮮海域。
“傳我命令。”
“編號七、九中型戰船,往右行駛。”
“編號五、八中型戰船,往左行駛。”
“其餘跟在主戰船後麵,全麵包抄圍攻山青海寇的船隻。”
“炮聲一響,全部船隻進行遠程炮擊。”
主船的旗令不斷打出。
兩側的船隻迅速分散,按照命令進入指定位置前行。
由遠及近。
黑點逐漸變大。
“後麵有船隻!”
“三輪齊射,放!”
砰砰砰.....
馬遠可不會給他們反應時間,剛進入射程之內,就下令進攻。
其餘船隻在看到主船炮擊之後,果斷下令進攻。
無數炮彈飛入山青海寇的船隻範圍。
“是敵船!”
“是敵船!”
山青海寇主船正在指揮其他船隻戰鬥,卻不想有敵船出現在他們後麵。
而且這火力一上來就給幹懵了。
這哪來的勢力?
怎麽有這麽多火炮?
朝鮮官方,不可能出兵,那可是和他們穿一條褲子的。
一年拿這麽多錢,沒理由會幫這些海寇。
山青海寇已經處於上風,要不了多久,就能攻破這三家海寇勢力,一統朝鮮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