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在黃書郎麵前打了包票,所以接下來梁映光就動手設計起鴻運扇來。

    考慮到這個時代還不發達的注塑模具技術和人們講究實用多過追求個性的心理特征,梁映光準備隻設計最簡單的大頭式和箱體式兩種款式,而把更多風格性的外觀設計留待以後時機成熟後推出.

    就像梁映光在黃書郎家講的那樣,鴻運扇其實就是一個想人之沒有想到的創意產品而已。其結構和功能部件都非常簡單。主要由塑料外殼、導風輪、導風輪開關、塑料扇葉、後罩、調速開關、定時器、傳動離合器、同步電機、風扇電機、和跌倒安全開關等零件組成。

    設計分兩部分進行,一個是功能件設計,一個是結構件的設計。

    功能件的設計比較簡單,隻需要說明外觀尺寸,功能要求和技術參數就行。

    電機是電風扇最重要的部件了,是葉片轉動的動力來源。調速開關是用來調擋的,就是那個扭到1擋、2擋、3擋的東西;定時器用來控製時間,時間到了風扇就自己關了.這個可是個好功能,晚上睡著了,風扇自己就能關;傳動離合器是用來開關風扇電機的,跌倒安全開關是當風扇跌倒放置時,風扇自動關機用的,增強風扇安全性能的部件.

    麻煩的是結構件的設計,要把外殼啊,旋鈕等全部塑料結構件的平麵三視圖畫出來,最後還要畫出總裝爆破圖,因為沒有電腦和專門的設計軟件,全靠手工,所以工作量大得很。好在頭腦中有現成的各種鴻運扇的實用新型的圖紙供來參考,再加上前世身為機電工程師的梁映光,機械製圖的紮實功底還在,所以畫圖工作的總進度並不慢。

    五天後,表哥來找梁映光通報屠宰場的進度。

    馬建軍一見到梁映光就先發泄起不滿來,誰讓梁映光真做起了甩手掌櫃,說撒手,就真的對屠宰場一點都不關心了呢。

    對於表哥的埋怨,梁映光無動於衷,不辯解隻是微笑。他知道表哥也是發發嘴上牢騷而已,看得出表哥比誰都忙得開心,忙得起勁。

    然後馬建軍就給梁映光說了屠宰場的籌備進展。

    原來在能幹表哥的操辦下,屠宰場的地方找到了,正在裝修,工商個體登記也在辦理中,已經確定請到一個屠宰師傅,他還帶兩個徒弟一起來,表哥說再請到一個師傅加一個廚師和一個清潔工,人就夠了。而屠宰場需要的東西例如各種刀具啊,廚具啊,板稱啊之類的除了需要特別定做的東西外,該買的都買迴來了。

    聽了裝修,梁映光想到自己前麵租下來準備作洗發水工廠的場地也需要整理修補,便跟表哥說了。

    馬建軍最終沒有忍住自己的好奇,問起梁映光到底在忙什麽。

    梁映光也不再隱瞞表哥,把已經完成了的鴻運扇的總裝爆炸圖拿給表哥看。

    馬建軍一下子也沒有看出什麽名堂來。等聽了梁映光解釋了特征和優點後,馬建軍連連讚歎:“這東西好啊,今年夏天的時候我也買一個晚上睡覺用,不然夏天悶熱難熬啊.”

    梁映光得意的跟表哥說:“自家的東西,表哥還買什麽買,等我造出來,你想要幾個我就送表哥幾個好了.”

    馬建軍其實很想問表弟,你怎麽會突然那麽“能”?最近這個表弟的作為,馬建軍其實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很奇怪這初中還沒讀完的小表弟怎麽就又懂這又會那的。以前也就是腦袋聰明點,能讀書而已,誰想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表弟給了外人太多驚奇。不過馬建軍也是個聰明人,表弟能幹是好事,至於為什麽能幹,這需要理由嗎?“收音機裏說什麽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如何如何,難道我們家也出了個能搞發明創造的神童?”馬建軍有些興奮地胡思亂想。看著表弟想法越來越多,一天天一步步實現起來,未來將會如何?馬建軍很有些期待。

    從表哥那裏知道屠宰場再有十天就可以開業,梁映光按之前設想的那樣寫了個兩百來字宣傳屠宰場的通告,找到電影院寫海報的地方,花了點錢請人用毛筆在四開紅紙上把通告抄寫了差不多七八十份份。再去學校以兩毛錢貼一張的代價,請了二十幾個農村中學生迴家時順帶通告貼出來。

    這個時候沒有無所不能的電視網絡讓人作廣告,就算是有,梁映光也舍不得為了個殺豬的事跑到電視台打廣告那麽奢侈。還是這種牛皮癬式的土辦法好用,便宜,實惠!償到甜頭的梁映光要用這樣的牛皮癬廣告攻略進行到底,要讓舜皇市的養豬戶都知道有屠宰場這麽迴事,把豬都送到這裏來殺。

    八十年代有很多政策性的空白,所以草根或草莽非常自由,可以想到就做,根本不需要想會不會有政府管製這迴事情,個體戶創業者梁映光一邊到處貼牛皮癬,一邊覺得好幸福。

    白天忙工作,而一到晚上,梁映光就呆在那個重生後一直想去的地方――有很多報刊雜誌書籍的地方,或許那叫圖書館?

    其實舜皇市還沒有正式的獨立的圖書館,梁映光最終找到的是舜皇工人文化宮圖書室,這裏的報刊雜誌圖書的種類和數量並不多。可就這不多的報刊雜誌圖書對現在的梁映光也有致命的吸引力。在丁塘的日子,如果不是在早晨的時候還可以在村廣播裏聽到一些時事消息的話,梁映光覺得就跟與世隔絕沒有兩樣。缺乏信息對丁塘村的其他村民來說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可是對梁映光就是災難。重生的他就像一個睜眼瞎,所以極度渴望了解這時代政治經濟活動,還有人們的生活狀況,特別是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否則憑記憶裏的那些關於八十年代的片段根本無法滿足梁映光了解這個時代的需要。隻有了解這個時代,才能融入這個時代,最後才能超越和引導時代,閉門造車是不行的。無疑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圖書館就是最大的信息集中地,是了解社會和時代的最佳去處。

    梁映光倘佯在信息的海洋,快活又自在的修煉:象海綿一樣吸收一切有價值的線索,靈感和創意不斷被激發,光筆記就做了大半個本子。掩蓋在未來前途上的迷霧漸漸散開。之前的梁映光是一隻藏在厚厚繭子裏的蛹,那麽即將破繭飛出的,肯定是一隻無比美麗的蝴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識字的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識字的清風並收藏重生之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