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華夏財政
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者:種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能夠同時讓兩座新城開工,這還得益於金行的建設,不然的話,就現在華夏的財政來說,隻能夠維持一座新城的建設。
現在華夏城需要開支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各種廠的工人的工資需要發放,各種的補貼需要,還有一些城鎮需要補貼支持,到處都在支出著。
戰爭一年也要送出去很多的糧食,還得預留下一些儲備糧,以麵對突然的緊急情況,所以國庫的糧食,是需要用的非常仔細的。
去年白風突然製定的編製政策,還有放開的就業製度,其實也是在緩解財政壓力,很多的廠的工資,都是國庫在發放,但是很多的工業產品,幾乎就是免費發放給所有人的。
現在去掉了很多的工人,讓他們自謀生路,就可以減少很多的財政支出,並且那些工人,是真正的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的,因為大家都有足夠多的糧食,就是缺工人。
然後白風又開始擴張國營商店,不光是華夏城裏,每一個鎮上,都開始鋪開國營商店,就如同供銷社一樣的。
一些出產的工業品,開始在商店裏售賣,價格基本就是成本加上極低的利潤,成本包含了材料以及人工,至於盈利,自然就是要進入國庫的。
這樣一來,其實所有的工業品,價格並不算高,所有人都能夠負擔的起,並且能夠緩解華夏財政的壓力,也能夠讓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糧食,在華夏開始流轉起來,以後大家發現糧食作為購買物品的東西,不如直接用糧票更方便一些。
糧票交易大家逐漸接受了之後,就可以推行貨幣了,用貨幣代替所有的票據,這時候大家也都可以接受了。
而工業品中,不光是隻有輕工業的紡織品,編織品,以前就有賣的各種瓷器,工具,現在還上了大家最需要的東西,水泥,磚瓦。
以前建築行業是工部壟斷,所以這些建築材料自然也不會到私人手裏去,都是統一調配的,現在好了,有了大量的民間工程隊,需要建設了,那麽這些東西,也就往出來放吧。
水泥有的售賣了,磚瓦也有的售賣了,價格不高,但是把自己的院子建起來之後,材料連同人工,也基本能夠把他們過剩的存糧給掏出來了。
排不上工程隊的,也都先搶著把水泥磚瓦給買了,等著自己請到工程隊了再建設也行。
簡單的一個政策,一連串的反應,大量的營收讓華夏的財政徹底的輕鬆了,收上來的糧食中,大量的陳舊糧食,也能證明大家的存糧實在太多,要是再不像這麽想辦法給搞出來的話,就真的全部給浪費掉了,糧食又不是銅鐵,生鏽了也有一定價值,糧食壞了就隻能做肥料了。
金行也有大功勞,現在倉庫才建起一半了,就已經全部把糧食給裝滿了,以至於金行不得不暫停糧食的存放業務,等著繼續擴建倉庫,等倉庫建好幹燥了之後,才可以繼續的收糧食。
而進入金行的糧食,也已經有一部分被戶部給借走了,從金行拉出來,然後往工地上送,還有就是給人發工資。
修建衛城的工人,不光要管吃管住,還得給工資,工資發下去,他們又會存到金行來,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這個月都工資,實際是上個月他們存進去的糧食。
為了避免來迴轉運的損耗和不必要的人力浪費,發放工資的時候,還會先問,是要糧食還是糧票,以前他們必定都會要糧食,現在已經有更多的人用糧票了,糧票已經基本被認可。
但這就對於戶部和金行,造成了一個難題,發行的糧票數量和糧食,有點對不上了,他們的手裏,糧食很多,但是沒有糧票了,現在是不是該加印糧票?
玉龍和長樂兩兄弟,愁的頭發都要掉了,最後覺得還是應該加印一點,得出結論以後,經過一些計算,規避風險之後,再匯報給白風,希望得到白風的允許。
白風認為兩兄弟已經有了基本的意識了,知道現在該加印了,於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所以嶄新的糧票被印刷出來,作為工資發到了大家的手中。
這期間還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部分戶部以及金行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之後,覺得糧票不可靠,因為糧票的數量和糧食的數量,開始對不上了,以後肯定會出麻煩。
於是要求給自己的工資,必須是糧食,並且把自己手上的糧票,全部兌換成了糧食,存在金行的糧食,也全部取出,這種反常的舉動,自然是會被監視的。
之後發現他們不光是自己擔心,自己去這麽做,還試圖傳播自己的錯誤思想,於是乎,在這樣的錯誤沒有釀成之前,戶部自己金行共七人,被極速處罰,並調離原崗位,給予處分,去了基層。
用玉龍和長樂給各自員工的事後總結來說,就是作為自己部門的人,應該是最敏感,也是最懂的運行原理的人,要自己去維護秩序,而不是發現問題之後,不去處理問題,直接第一個逃避。
再說了,現在這就是一個正常的運行機製,並沒有出任何的問題,加印是正常的,有出入也是正常的,對於這些數據敏感,是好事,但腦子還是不夠好使,所以這樣的人,不適合留在自己的崗位。
對外宣傳不利的言論,沒有判刑,隻是給了處分,降級調離,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現在也是告訴所有的人,隻要是在華夏的編製內的,對於他們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要嚴格的注意起來,因為他們的身份和位置的原因,隨便一句話,都可能會對華夏造成嚴重的影響。
享受著華夏給予的好待遇和好的政策,那麽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約束,沒有那麽自由的,幸虧這一次沒有造成什麽影響,不然的話,真的就得從重處理了。
現在華夏城需要開支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各種廠的工人的工資需要發放,各種的補貼需要,還有一些城鎮需要補貼支持,到處都在支出著。
戰爭一年也要送出去很多的糧食,還得預留下一些儲備糧,以麵對突然的緊急情況,所以國庫的糧食,是需要用的非常仔細的。
去年白風突然製定的編製政策,還有放開的就業製度,其實也是在緩解財政壓力,很多的廠的工資,都是國庫在發放,但是很多的工業產品,幾乎就是免費發放給所有人的。
現在去掉了很多的工人,讓他們自謀生路,就可以減少很多的財政支出,並且那些工人,是真正的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的,因為大家都有足夠多的糧食,就是缺工人。
然後白風又開始擴張國營商店,不光是華夏城裏,每一個鎮上,都開始鋪開國營商店,就如同供銷社一樣的。
一些出產的工業品,開始在商店裏售賣,價格基本就是成本加上極低的利潤,成本包含了材料以及人工,至於盈利,自然就是要進入國庫的。
這樣一來,其實所有的工業品,價格並不算高,所有人都能夠負擔的起,並且能夠緩解華夏財政的壓力,也能夠讓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糧食,在華夏開始流轉起來,以後大家發現糧食作為購買物品的東西,不如直接用糧票更方便一些。
糧票交易大家逐漸接受了之後,就可以推行貨幣了,用貨幣代替所有的票據,這時候大家也都可以接受了。
而工業品中,不光是隻有輕工業的紡織品,編織品,以前就有賣的各種瓷器,工具,現在還上了大家最需要的東西,水泥,磚瓦。
以前建築行業是工部壟斷,所以這些建築材料自然也不會到私人手裏去,都是統一調配的,現在好了,有了大量的民間工程隊,需要建設了,那麽這些東西,也就往出來放吧。
水泥有的售賣了,磚瓦也有的售賣了,價格不高,但是把自己的院子建起來之後,材料連同人工,也基本能夠把他們過剩的存糧給掏出來了。
排不上工程隊的,也都先搶著把水泥磚瓦給買了,等著自己請到工程隊了再建設也行。
簡單的一個政策,一連串的反應,大量的營收讓華夏的財政徹底的輕鬆了,收上來的糧食中,大量的陳舊糧食,也能證明大家的存糧實在太多,要是再不像這麽想辦法給搞出來的話,就真的全部給浪費掉了,糧食又不是銅鐵,生鏽了也有一定價值,糧食壞了就隻能做肥料了。
金行也有大功勞,現在倉庫才建起一半了,就已經全部把糧食給裝滿了,以至於金行不得不暫停糧食的存放業務,等著繼續擴建倉庫,等倉庫建好幹燥了之後,才可以繼續的收糧食。
而進入金行的糧食,也已經有一部分被戶部給借走了,從金行拉出來,然後往工地上送,還有就是給人發工資。
修建衛城的工人,不光要管吃管住,還得給工資,工資發下去,他們又會存到金行來,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這個月都工資,實際是上個月他們存進去的糧食。
為了避免來迴轉運的損耗和不必要的人力浪費,發放工資的時候,還會先問,是要糧食還是糧票,以前他們必定都會要糧食,現在已經有更多的人用糧票了,糧票已經基本被認可。
但這就對於戶部和金行,造成了一個難題,發行的糧票數量和糧食,有點對不上了,他們的手裏,糧食很多,但是沒有糧票了,現在是不是該加印糧票?
玉龍和長樂兩兄弟,愁的頭發都要掉了,最後覺得還是應該加印一點,得出結論以後,經過一些計算,規避風險之後,再匯報給白風,希望得到白風的允許。
白風認為兩兄弟已經有了基本的意識了,知道現在該加印了,於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所以嶄新的糧票被印刷出來,作為工資發到了大家的手中。
這期間還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部分戶部以及金行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之後,覺得糧票不可靠,因為糧票的數量和糧食的數量,開始對不上了,以後肯定會出麻煩。
於是要求給自己的工資,必須是糧食,並且把自己手上的糧票,全部兌換成了糧食,存在金行的糧食,也全部取出,這種反常的舉動,自然是會被監視的。
之後發現他們不光是自己擔心,自己去這麽做,還試圖傳播自己的錯誤思想,於是乎,在這樣的錯誤沒有釀成之前,戶部自己金行共七人,被極速處罰,並調離原崗位,給予處分,去了基層。
用玉龍和長樂給各自員工的事後總結來說,就是作為自己部門的人,應該是最敏感,也是最懂的運行原理的人,要自己去維護秩序,而不是發現問題之後,不去處理問題,直接第一個逃避。
再說了,現在這就是一個正常的運行機製,並沒有出任何的問題,加印是正常的,有出入也是正常的,對於這些數據敏感,是好事,但腦子還是不夠好使,所以這樣的人,不適合留在自己的崗位。
對外宣傳不利的言論,沒有判刑,隻是給了處分,降級調離,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現在也是告訴所有的人,隻要是在華夏的編製內的,對於他們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要嚴格的注意起來,因為他們的身份和位置的原因,隨便一句話,都可能會對華夏造成嚴重的影響。
享受著華夏給予的好待遇和好的政策,那麽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約束,沒有那麽自由的,幸虧這一次沒有造成什麽影響,不然的話,真的就得從重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