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軒轅的野望
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者:種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智叟他們在大船上,坐的還是很悠哉的,就是那些樂工還是不太習慣坐船,有些暈船的症狀,老是趴在船邊打窩。
現在水量還比較少,船速較慢,水軍的人推斷,他們可能在返程的時候,有可能遇見桃花汛,但問題不大。
不過他們離華夏越來越遠的時候,還是發現了有些不太對勁,兩岸的景色和去年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是四處倒伏的樹木,支離破碎的河岸,就像是延續了一場極大的洪水一樣,可是華夏並沒有發現過任何的不對,冬天按照他們的經驗來看,也是完全不可能產生洪水的。
這一路下來,也沒有發現有形成堰塞湖的條件,所以眾人都是極其的驚訝和疑惑的,智叟心裏也是有些不安,於是獨自返迴船艙,拿出了五十根蓍草,開始占卜起來。
好在占卜結果並不是太壞,智叟的不安也緩解了一些,他也覺得,能被廣成子選中的人,不可能遭受嚴重的天災,他相信廣成子的占卜能力,那是他的主人,絕對不可能出錯的,他哪怕相信華夏被毀滅,都不會相信軒轅部被毀滅。
軒轅部此時也在收拾著殘局,並且現在軒轅部的氣溫早就比華夏高了,華夏現在才開始動身開始翻耕土地,而軒轅部的麥苗都已經長出來了。
所以現在的軒轅部,極其的忙碌,忙到都忘記考慮華夏的人什麽時候會來了。
之前軒轅就親自上陣,同族人們一起耕種,今年他們的的耕地又增加了許多,部族的存糧也順利的支撐他們度過了冬天,軒轅部優於華夏的一點就是,軒轅部的四季幾乎是平均的,但華夏的冬天就要顯的更長一點,在地理位置上,軒轅部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哪怕是論人類文明的遷移,也是這樣的一個規律,在比神農更早的時代,白風現在所在的位置,就誕生了一支仰韶文化,後來他們擴大,然後沿著黃河一路南下,在後一個省形成了第二個同係的仰韶文化,之後又在中原,形成了第三個仰韶文化,或許就是這個文明,誕生出了神農氏。
再論神話,伏羲也是誕生在白風所在的地方,但伏羲墓卻是在中原,也是和這點一樣,所以,曆史上的王朝爭奪中原,不無道理,軒轅後來也是在中原建國,都是看中了中原合適的氣候和適合耕種的平原,作為一個農耕文明來說,中原是最好不過的。
但在戰爭比較多的時期,中原就沒太大的優勢了,隻適合在盛世建都,否則一馬平川的地方,很難有效抵擋進攻。
現在的軒轅,就在不斷的向著中原前進,他極其想將那片看不到頭的平原變成自己部落的耕地,他覺得,放在現在的神農部落手中,是有些浪費了的,他們沒有像自己這樣的耕種技術,沒能把這片土地完全開發。
要是能夠把這片平原全部變成耕地的話,那得養活多少的人啊,哪怕再有幾十萬人,也能夠輕鬆養活吧。
軒轅在看到這片土地的時候,就在謀劃了,烈山氏已經消失了,他占領了這裏的大片土地,其他的則被神農氏給奪取,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隻有和神農氏開戰。
但現在的軒轅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哪怕自己發展的再好,也不能否認現在的神農氏,才是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部族。
所以軒轅現在隻能加強和華夏的合作,獲得華夏的技術支持,加快建設他們軒轅部,又和蚩尤部繼續聯係,購買他們的鐵,武器以及獸皮,特別是鱷魚皮,現在的華夏對於鱷魚皮的需求量不大了,他們在增加自己的鐵甲數量,鐵甲的防護力是遠超皮甲的,但也有它的弊端。
造價高,製作周期長,哪怕在流水線模式下,一年都製作不了多少的鐵甲,鐵匠們還得為華夏打造其他的東西,各種工具,鐵釘等等,華夏需要鐵的地方太多了,但鐵的產量都一直很穩定,沒有多少提升。
華夏想要讓鐵的產量大增,要麽就是培養工匠,擴建冶鐵工廠,要麽就是改進冶鐵技術,但白風覺得前者可能更靠譜一些吧,一項技術可不是說改進就能改進的,不懂其中的反應原理的話,改進技術就是扯淡。
金屬的種類很多,白銀,鋁,銀對於現在的華夏沒多大用處,但鋁有啊,可是在曆史上,鋁的價值甚至比銀還高,直到電解鋁的技術出現,才讓鋁的價格下跌。
再說電,白風也不是不能造發電機出來,電磁感應需要的結構,不是什麽難題,磁石可以找,金的導電性比銅還要高的多,但電發出來了,能幹什麽,去電魚嗎?
在沒有找到用處的情況下,白風也不願意去廢這個心思,燈泡他也做不出來,主要是他一個文科生,實在是想不到應該怎麽讓一個玻璃出現真空,不然燈絲在空氣中,才能亮幾秒。
但這些技術,白風可沒有徹底的舍棄,他在留給自己孩子的書裏,把自己還沒有忘記的東西全部給寫了下來,他寫書的時候,也沒有寫什麽書麵用語,咬文嚼字,而是就像給他的兒子講課一樣,寫的極為詳細。
甚至連應該怎麽去解決某個問題,朝著什麽方向去搞,都注釋的一清二楚,因為這個時代他雖然用不到,但他覺得,以後肯定有能用到的時候,隻要有了這本書在,那麽後世子孫,就能夠省去很多的麻煩。
最近有了更多空閑的白風,爭分奪秒的在記錄,把以前寫寫下來的,又重新翻出來,改正,迴憶,又和長樂一起整理,讓所有的內容整齊一些,分門別類。
現在水量還比較少,船速較慢,水軍的人推斷,他們可能在返程的時候,有可能遇見桃花汛,但問題不大。
不過他們離華夏越來越遠的時候,還是發現了有些不太對勁,兩岸的景色和去年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是四處倒伏的樹木,支離破碎的河岸,就像是延續了一場極大的洪水一樣,可是華夏並沒有發現過任何的不對,冬天按照他們的經驗來看,也是完全不可能產生洪水的。
這一路下來,也沒有發現有形成堰塞湖的條件,所以眾人都是極其的驚訝和疑惑的,智叟心裏也是有些不安,於是獨自返迴船艙,拿出了五十根蓍草,開始占卜起來。
好在占卜結果並不是太壞,智叟的不安也緩解了一些,他也覺得,能被廣成子選中的人,不可能遭受嚴重的天災,他相信廣成子的占卜能力,那是他的主人,絕對不可能出錯的,他哪怕相信華夏被毀滅,都不會相信軒轅部被毀滅。
軒轅部此時也在收拾著殘局,並且現在軒轅部的氣溫早就比華夏高了,華夏現在才開始動身開始翻耕土地,而軒轅部的麥苗都已經長出來了。
所以現在的軒轅部,極其的忙碌,忙到都忘記考慮華夏的人什麽時候會來了。
之前軒轅就親自上陣,同族人們一起耕種,今年他們的的耕地又增加了許多,部族的存糧也順利的支撐他們度過了冬天,軒轅部優於華夏的一點就是,軒轅部的四季幾乎是平均的,但華夏的冬天就要顯的更長一點,在地理位置上,軒轅部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哪怕是論人類文明的遷移,也是這樣的一個規律,在比神農更早的時代,白風現在所在的位置,就誕生了一支仰韶文化,後來他們擴大,然後沿著黃河一路南下,在後一個省形成了第二個同係的仰韶文化,之後又在中原,形成了第三個仰韶文化,或許就是這個文明,誕生出了神農氏。
再論神話,伏羲也是誕生在白風所在的地方,但伏羲墓卻是在中原,也是和這點一樣,所以,曆史上的王朝爭奪中原,不無道理,軒轅後來也是在中原建國,都是看中了中原合適的氣候和適合耕種的平原,作為一個農耕文明來說,中原是最好不過的。
但在戰爭比較多的時期,中原就沒太大的優勢了,隻適合在盛世建都,否則一馬平川的地方,很難有效抵擋進攻。
現在的軒轅,就在不斷的向著中原前進,他極其想將那片看不到頭的平原變成自己部落的耕地,他覺得,放在現在的神農部落手中,是有些浪費了的,他們沒有像自己這樣的耕種技術,沒能把這片土地完全開發。
要是能夠把這片平原全部變成耕地的話,那得養活多少的人啊,哪怕再有幾十萬人,也能夠輕鬆養活吧。
軒轅在看到這片土地的時候,就在謀劃了,烈山氏已經消失了,他占領了這裏的大片土地,其他的則被神農氏給奪取,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隻有和神農氏開戰。
但現在的軒轅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哪怕自己發展的再好,也不能否認現在的神農氏,才是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部族。
所以軒轅現在隻能加強和華夏的合作,獲得華夏的技術支持,加快建設他們軒轅部,又和蚩尤部繼續聯係,購買他們的鐵,武器以及獸皮,特別是鱷魚皮,現在的華夏對於鱷魚皮的需求量不大了,他們在增加自己的鐵甲數量,鐵甲的防護力是遠超皮甲的,但也有它的弊端。
造價高,製作周期長,哪怕在流水線模式下,一年都製作不了多少的鐵甲,鐵匠們還得為華夏打造其他的東西,各種工具,鐵釘等等,華夏需要鐵的地方太多了,但鐵的產量都一直很穩定,沒有多少提升。
華夏想要讓鐵的產量大增,要麽就是培養工匠,擴建冶鐵工廠,要麽就是改進冶鐵技術,但白風覺得前者可能更靠譜一些吧,一項技術可不是說改進就能改進的,不懂其中的反應原理的話,改進技術就是扯淡。
金屬的種類很多,白銀,鋁,銀對於現在的華夏沒多大用處,但鋁有啊,可是在曆史上,鋁的價值甚至比銀還高,直到電解鋁的技術出現,才讓鋁的價格下跌。
再說電,白風也不是不能造發電機出來,電磁感應需要的結構,不是什麽難題,磁石可以找,金的導電性比銅還要高的多,但電發出來了,能幹什麽,去電魚嗎?
在沒有找到用處的情況下,白風也不願意去廢這個心思,燈泡他也做不出來,主要是他一個文科生,實在是想不到應該怎麽讓一個玻璃出現真空,不然燈絲在空氣中,才能亮幾秒。
但這些技術,白風可沒有徹底的舍棄,他在留給自己孩子的書裏,把自己還沒有忘記的東西全部給寫了下來,他寫書的時候,也沒有寫什麽書麵用語,咬文嚼字,而是就像給他的兒子講課一樣,寫的極為詳細。
甚至連應該怎麽去解決某個問題,朝著什麽方向去搞,都注釋的一清二楚,因為這個時代他雖然用不到,但他覺得,以後肯定有能用到的時候,隻要有了這本書在,那麽後世子孫,就能夠省去很多的麻煩。
最近有了更多空閑的白風,爭分奪秒的在記錄,把以前寫寫下來的,又重新翻出來,改正,迴憶,又和長樂一起整理,讓所有的內容整齊一些,分門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