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接過指揮權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讓彗星派出十艘無人導彈艇離開編隊、前往發射陣位。而彗星率領其他導彈艇轉向西航行,遠離蟲巢。

    彗星的快艇編隊距離這個巢穴還有七十多公裏。目前她們還沒有被蜉蝣領主發現。

    但導彈艇上的反艦導彈射程隻有四十五公裏左右。編隊進入攻擊位置時,也會同時暴露在蟲群的視野中。

    這對於彗星自身是相當危險的。

    如果攻擊行動被發現,目標明顯的彗星號很容易成為蟲群圍攻的對象。而導彈艇隻有一門20毫米機炮作為自衛武器。它們很難為彗星提供有力的支援。

    因此胡德打算用十艘導彈艇做一次試探性攻擊。這樣即使攻擊失敗,損失的也隻是一些可以批量生產的機器而已。

    這種無人導彈艇排水量隻有一百多噸,但卻配備了一台燃氣輪機,因此最高航速可以達到六十節(111公裏/小時)以上。全速前進隻需要二十分鍾就可以把巢蟲納入導彈的射程。

    每艘無人導彈艇上都攜帶著四枚反艦導彈。每枚導彈長六點五米,重達兩噸半,形似一架小飛機。

    這種導彈是陳楓用手頭技術拚湊的產物。

    它使用了從大明換的老式液體火箭發動機、列克星敦的智能芯片、以及模仿艦載機的氣動設計。最後在裏麵塞上了一個三百公斤的聚能破甲戰鬥部。

    最終成品的外形看起來既粗糙又簡陋,很有毛子的設計風格。

    事實上,陳楓就是在模仿舊時空六十年代的蘇製“冥河”反艦導彈。他甚至把這個仿製品也起了個“冥河”的名字。

    陳楓選擇冥河導彈作為原型的原因,是因為它所需要的生產技術相對比較簡單。

    在未來的戰爭中,無人導彈艇本身就是一種消耗品。而導彈則是“消耗品的消耗品”,要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

    所以它的生產要求必須盡可能低,這樣才方便在今後轉由當地的工廠生產,節約艦娘係統的加工能力。

    而陳楓隻要把控製芯片的生產抓在手裏,就不用怕別人偷了這個技術對付自己。

    但是“冥河”的電子設備太老,麵對現代軍艦時容易受到電子幹擾。所以陳楓給它換了光學成像製導,並且使用了仿製的人工智能芯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免疫大部分電子幹擾手段,而且對付蟲群時也更精準有效。

    “冥河”雖老,但戰鬥部的威力並不低。當年埃及的蚊式導彈艇用一枚“冥河”就癱瘓了近兩千噸的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四枚就把它徹底擊沉。

    現在胡德用十艘導彈艇、四十枚導彈來對付一隻漫遊巢蟲,已經是留了足夠的後手了。

    二十分鍾後,十艘導彈艇到達了預定的發射陣位。蟲巢一進入射程,每艘導彈艇上就各有一條火龍騰空而起。

    十枚反艦導彈拖著長長的煙跡竄出發射箱。每一枚導彈都有六米長,重達二點六噸,猶如一架小型戰鬥機。

    幾秒後固體火箭助推器脫落,陳楓版“冥河”導彈展開折疊的彈翼,向前加速飛去。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天邊的幾個亮點。

    發射完第一批導彈後,導彈艇仍在繼續向著蟲巢前進。

    大約半分鍾後,第二批導彈騰空而起。接著是第三批、第四批。

    打空所有發射箱之後,導彈艇也不管導彈是否命中,立刻掉頭向北全速逃跑。

    發射完導彈之後,導彈艇其實已經沒什麽用了。哪怕它們能衝到蟲巢麵前,它們的機炮給巢蟲撓癢癢都嫌不給力。

    不過這個時候,大家已經顧不上注意這些導彈艇了。會議廳裏,陳楓和所有艦娘的目光都落在了沙盤上那急速前進的四十個個小紅點上。

    所有人都在屏息凝神,等待這次攻擊的結果。隻有胡德把目光投向了披著白紗裙的光輝。

    光輝的眼睛雖然被絲帶遮住,但還是第一時間察覺到了胡德的意思。她會意地點了點頭。

    早在第一批導彈發射後不到半分鍾,盤旋在蟲群巢穴上空的蜉蝣領主就敏銳地發現了這些貼著海麵急速飛來的“小飛機”。

    刹那間,原本停在傘狀蟲巢建築上的刀顎飛蝗紛紛騰空而起,猶如平地升起了黑壓壓一片烏雲。

    數百隻飛蝗離開蟲群,迎著冥河導彈來襲的方向直撲過去。

    冥河導彈的平飛高度隻有不到五十米,沒有超出刀顎飛蝗的升限。所以它們不能像艦載機一樣從高空繞過蟲群的攔截。

    但它們也不需要繞路。

    雖然冥河導彈外表看起來胖墩墩地,似乎很笨重。但液體火箭發動機給了它強勁的動力,使它的飛行速度能夠達到一千公裏每小時。幾乎接近音速。

    這個速度幾乎是刀顎飛蝗的四倍。它們根本無法追上這些致命的家夥。

    並且刀顎飛蝗並不是防空攔截特化的兵種。它們完全沒有遠程攻擊手段,唯一能夠攔截冥河導彈的方法就是迎頭撞上去。而它們也正是這麽做的。

    但兩者的相對速度實在太大了。這種迎頭攔截的難度幾乎等同於用棒球棍攔截迎麵射來的手槍子彈。

    當刀顎飛蝗群試圖以密集隊形提高攔截成功率時,對麵的冥河導彈卻突然向兩側散開了。

    ——這些導彈並不是隻知道蒙頭猛衝的傻瓜。現在指揮著它們的,是遠在馬薩島另一邊的光輝。

    列克星敦的智能芯片目前還隻能算是“人工智障”。它們隻能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並不能很好地應對複雜的戰場環境。所以仍然需要有人給出戰術指令。

    驅逐艦娘們並不擅長指揮大量僚機戰鬥。按目前無人導彈艇的智能水平,一個艦娘搭配二十艘導彈艇是最佳配比。更多僚機會降低指揮反應速度,就像頂著高延遲打網絡遊戲一樣。

    彗星這次帶了一百艘導彈艇,已經差不多達到了她的極限。她隻能保證這些導彈艇組成隊形一起行動,但無法精細地協調每一艘導彈艇的行動。

    現實戰場比遊戲環境要複雜得多,沒法簡單地“f2-a”。

    但是彗星做不到的事情,並不代表所有艦娘都做不到。

    有一類艦娘的天賦能力,恰好就是多線程微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艦娘很科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星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星海並收藏我的艦娘很科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