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反正前世也習慣了。
不過報道的內容倒是陳楓所關心的。
撇開這篇新聞報道裏的各種浮誇和謬誤之詞,陳楓還是能夠從中整理出一些幹貨的。
首先,他們報道的正是蟲群入侵的消息。而且報道中也展示了一些跳蟲屍體的畫麵,證明這不是空穴來風。
其次,這個報道能發出來,說明聯合帝國最初的新聞封鎖失效了。這也就意味著聯合帝國用來逮捕武裝誌願者的“叛亂破壞”罪名不攻自破了。這對陳楓來說真是個好消息。
然後,陳楓也獲知了新聞封鎖失效的原因,或者說是聯合帝國放棄新聞封鎖的原因。因為遭到蟲群攻擊的並不僅有厄貝尼一個城市,而是有六個。而這六個城市分別位於聯合帝國、大明、瀛洲三個帝國的海岸線上。所以聯合帝國的新聞封鎖已經沒有意義了。
同時,陳楓還從這個報道中得知了其他幾個遭到襲擊的城市的情況。
蟲群的戰術都是一樣的:漫遊巢蟲上岸、找到資源、然後築巢、繁殖跳蟲四處出擊。對於武德充沛的聯合帝國來說這種程度的攻擊並不難對付。在海陸空三軍火力洗地的打擊下,蔓延的蟲群很快就被遏製住了。
但其他城市因為沒有陳楓這樣的穿越者抵擋住蟲群的第一波攻勢,所以在軍隊調動過來之前都出現了巨大的破壞和傷亡。而後來的地毯式火力打擊,在清除蟲群的同時也造成了更大的破壞。被蟲群攻擊過的城區基本上都變成了一片廢墟。
大明的處理情況也基本類似。
但對於被聯合帝國軍事占領、被限製了武裝力量的瀛洲來說,這就比較麻煩了。所以直到這個新聞報道的時候,瀛洲海岸附近仍然沒能清除蟲群的侵染。
不過另一個依然還沒清除蟲群侵染的地方就有些奇怪了——菲南的剌尼瑪東部海岸。
這個地方同樣在閭頌島的東部海岸,隻不過是在厄貝尼西北方向,距離265公裏。
和位於東海岸的厄貝尼市不同的是,剌尼瑪在閭頌島的西海岸邊,所以巢蟲登陸的地方距離市區隔著一片50公裏寬的山地。
由於登陸位置偏僻,所以剛開始這個蟲群並沒有被發現。直到從這裏繁殖出來的跳蟲淹沒了附近的小鎮,菲南政府才發現這裏有異常。隨後菲南調動一支200人的本地軍隊前去鎮壓,然後……
全軍覆滅。
陳楓對這個結果倒是並不意外。
菲南作為聯合帝國的殖民地,軍事上是被嚴重閹割的。這個人口過億的國家,軍隊人數隻有不到兩萬,而且裝備還停留在世界大戰時期的水平。
菲南的陸軍實際上應該算是“治安部隊”,很大一部分士兵還在使用老式的栓動步槍,甚至子彈都不足。它的主要職能是和南部島嶼上的地方叛軍玩“過家家”,而且還經常被隻有步槍的叛軍打得滿頭包。
這樣的一支軍隊,雖然人數是陳楓在厄貝尼拉起的誌願者的四倍,但若是在戰場上遭遇,勝負還很難說。畢竟陳楓這邊是人手一支m3衝鋒槍,而且彈藥近乎無限供應。
而剌尼瑪的蟲群在毫無阻礙的情況下“猥瑣發育”了超過20小時,可以輕易地聚集起比厄貝尼多數倍的跳蟲。
所以當這支200人的軍隊遇到規模更大的蟲群時,結果就絲毫不用意外了。
不過對於一個殖民地政權來說,遇到這種事情還有一個輕鬆的選擇——隻要喊“爸爸救命”就好了。
但讓陳楓意外的是:按新聞所述,聯合帝國海軍接手此事已經是昨天下午的事情了。經過了十多個小時之後,這個蟲巢居然還沒有被清除?
要知道,剌尼瑪市是菲南的首都、第一大城市、第一大港口,同時也是聯合帝國東大洋艦隊的主要駐地之一。聯合帝國在這個港口常駐的艦隊就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戰列艦、以及大量的中小型戰艦,還有一支7000人的陸戰隊和空軍駐守。甚至據說還儲存了一批核彈頭。
這樣的一支艦隊,哪怕不動用核武器,也能夠在數小時內把百萬人口的剌尼瑪市變成一片廢墟。
而他們居然花了十幾個小時還不能徹底摧毀區區一個蟲巢?
難道是蟲群搞出了什麽能硬抗巡航導彈的幺蛾子?
不過陳楓已經不用瞎猜了。因為看完這個新聞之後,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務:
【支線任務:斬草除根】
【任務說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那些無知的布裏塔尼亞人不知道蟲群的危險,他們這是在玩火自焚。必須徹底清除剌尼瑪的蟲巢。】
【任務獎勵:500功勳值,300經驗】
嗯……看來原因已經很明顯了。
聯合帝國並不是“不能”清除蟲巢,而是故意留著這個蟲巢。也許他們是想要進行一些研究?
不過聯合帝國顯然是嚴重低估了蟲群的科技水平。
大概他們以為蟲群就是一群隻會搞蟲海衝鋒的野獸吧?
大概他們以為蟲群沒有翻身的底牌?
很可惜他們完全估計錯誤了。
“進化”這東西的原則從來都不是“越強越好”,而是“夠用就好”。
蟲群現在看起來“很弱很原始”並不是因為它們隻能如此,而是因為它們在登陸之前“這就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蟲群對付海豚和藍鯨需要電磁炮激光炮嗎?完全不需要啊!
衝擊炮aoe掉小的、錘頭爆蟲幹掉大的,工蟻一窩蜂上去啃光血肉。這就足夠對付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的所有生物了。
但是蟲群的科技都編寫在它們的dna中,賦予了它們無限的可能性。當環境需要的時候,這種在基因中休眠的可能性就會迅速變成可怕的戰鬥力。
而更可怕的,是蟲群可以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進化潛力,甚至還能吸收和學習敵人的優勢。
如果不在第一時間徹底鏟除蟲巢,那麽人類對蟲巢的打擊就會變成推動蟲群進化的動力,促使它們迅速進化出針對人類武器裝備的能力來——就像在厄貝尼進化出的高速跳蟲和擲彈甲蟲一樣。
事實上,厄貝尼的聯合帝國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擲彈甲蟲和跳蟲實際上可以算一種生物。
擲彈甲蟲就是在跳蟲的基礎上喚醒幾個休眠的基因片段的結果。它隻是增大了體型、強化了頭部甲殼,然後極度特化了腿部彈射力的跳蟲而已。它們的基因實際上沒有區別。
所以如果繼續放任剌尼瑪蟲巢的存在,它就會迅速學習並適應人類的火力打擊方式,然後天知道會進化出什麽東西來。搞不好半個月以後就要麵對裝備了電磁炮和力場盾的跳蟲呢!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估計不僅是聯合帝國東大洋艦隊要玩完,整個人類也要打出gg了。
所以這還真的必須“斬草除根”啊!
可是,陳楓要怎麽在聯合帝國艦隊的眼皮子地下幹掉剌尼瑪蟲巢呢?
不過報道的內容倒是陳楓所關心的。
撇開這篇新聞報道裏的各種浮誇和謬誤之詞,陳楓還是能夠從中整理出一些幹貨的。
首先,他們報道的正是蟲群入侵的消息。而且報道中也展示了一些跳蟲屍體的畫麵,證明這不是空穴來風。
其次,這個報道能發出來,說明聯合帝國最初的新聞封鎖失效了。這也就意味著聯合帝國用來逮捕武裝誌願者的“叛亂破壞”罪名不攻自破了。這對陳楓來說真是個好消息。
然後,陳楓也獲知了新聞封鎖失效的原因,或者說是聯合帝國放棄新聞封鎖的原因。因為遭到蟲群攻擊的並不僅有厄貝尼一個城市,而是有六個。而這六個城市分別位於聯合帝國、大明、瀛洲三個帝國的海岸線上。所以聯合帝國的新聞封鎖已經沒有意義了。
同時,陳楓還從這個報道中得知了其他幾個遭到襲擊的城市的情況。
蟲群的戰術都是一樣的:漫遊巢蟲上岸、找到資源、然後築巢、繁殖跳蟲四處出擊。對於武德充沛的聯合帝國來說這種程度的攻擊並不難對付。在海陸空三軍火力洗地的打擊下,蔓延的蟲群很快就被遏製住了。
但其他城市因為沒有陳楓這樣的穿越者抵擋住蟲群的第一波攻勢,所以在軍隊調動過來之前都出現了巨大的破壞和傷亡。而後來的地毯式火力打擊,在清除蟲群的同時也造成了更大的破壞。被蟲群攻擊過的城區基本上都變成了一片廢墟。
大明的處理情況也基本類似。
但對於被聯合帝國軍事占領、被限製了武裝力量的瀛洲來說,這就比較麻煩了。所以直到這個新聞報道的時候,瀛洲海岸附近仍然沒能清除蟲群的侵染。
不過另一個依然還沒清除蟲群侵染的地方就有些奇怪了——菲南的剌尼瑪東部海岸。
這個地方同樣在閭頌島的東部海岸,隻不過是在厄貝尼西北方向,距離265公裏。
和位於東海岸的厄貝尼市不同的是,剌尼瑪在閭頌島的西海岸邊,所以巢蟲登陸的地方距離市區隔著一片50公裏寬的山地。
由於登陸位置偏僻,所以剛開始這個蟲群並沒有被發現。直到從這裏繁殖出來的跳蟲淹沒了附近的小鎮,菲南政府才發現這裏有異常。隨後菲南調動一支200人的本地軍隊前去鎮壓,然後……
全軍覆滅。
陳楓對這個結果倒是並不意外。
菲南作為聯合帝國的殖民地,軍事上是被嚴重閹割的。這個人口過億的國家,軍隊人數隻有不到兩萬,而且裝備還停留在世界大戰時期的水平。
菲南的陸軍實際上應該算是“治安部隊”,很大一部分士兵還在使用老式的栓動步槍,甚至子彈都不足。它的主要職能是和南部島嶼上的地方叛軍玩“過家家”,而且還經常被隻有步槍的叛軍打得滿頭包。
這樣的一支軍隊,雖然人數是陳楓在厄貝尼拉起的誌願者的四倍,但若是在戰場上遭遇,勝負還很難說。畢竟陳楓這邊是人手一支m3衝鋒槍,而且彈藥近乎無限供應。
而剌尼瑪的蟲群在毫無阻礙的情況下“猥瑣發育”了超過20小時,可以輕易地聚集起比厄貝尼多數倍的跳蟲。
所以當這支200人的軍隊遇到規模更大的蟲群時,結果就絲毫不用意外了。
不過對於一個殖民地政權來說,遇到這種事情還有一個輕鬆的選擇——隻要喊“爸爸救命”就好了。
但讓陳楓意外的是:按新聞所述,聯合帝國海軍接手此事已經是昨天下午的事情了。經過了十多個小時之後,這個蟲巢居然還沒有被清除?
要知道,剌尼瑪市是菲南的首都、第一大城市、第一大港口,同時也是聯合帝國東大洋艦隊的主要駐地之一。聯合帝國在這個港口常駐的艦隊就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艘戰列艦、以及大量的中小型戰艦,還有一支7000人的陸戰隊和空軍駐守。甚至據說還儲存了一批核彈頭。
這樣的一支艦隊,哪怕不動用核武器,也能夠在數小時內把百萬人口的剌尼瑪市變成一片廢墟。
而他們居然花了十幾個小時還不能徹底摧毀區區一個蟲巢?
難道是蟲群搞出了什麽能硬抗巡航導彈的幺蛾子?
不過陳楓已經不用瞎猜了。因為看完這個新聞之後,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務:
【支線任務:斬草除根】
【任務說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那些無知的布裏塔尼亞人不知道蟲群的危險,他們這是在玩火自焚。必須徹底清除剌尼瑪的蟲巢。】
【任務獎勵:500功勳值,300經驗】
嗯……看來原因已經很明顯了。
聯合帝國並不是“不能”清除蟲巢,而是故意留著這個蟲巢。也許他們是想要進行一些研究?
不過聯合帝國顯然是嚴重低估了蟲群的科技水平。
大概他們以為蟲群就是一群隻會搞蟲海衝鋒的野獸吧?
大概他們以為蟲群沒有翻身的底牌?
很可惜他們完全估計錯誤了。
“進化”這東西的原則從來都不是“越強越好”,而是“夠用就好”。
蟲群現在看起來“很弱很原始”並不是因為它們隻能如此,而是因為它們在登陸之前“這就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蟲群對付海豚和藍鯨需要電磁炮激光炮嗎?完全不需要啊!
衝擊炮aoe掉小的、錘頭爆蟲幹掉大的,工蟻一窩蜂上去啃光血肉。這就足夠對付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的所有生物了。
但是蟲群的科技都編寫在它們的dna中,賦予了它們無限的可能性。當環境需要的時候,這種在基因中休眠的可能性就會迅速變成可怕的戰鬥力。
而更可怕的,是蟲群可以有意識地利用自己的進化潛力,甚至還能吸收和學習敵人的優勢。
如果不在第一時間徹底鏟除蟲巢,那麽人類對蟲巢的打擊就會變成推動蟲群進化的動力,促使它們迅速進化出針對人類武器裝備的能力來——就像在厄貝尼進化出的高速跳蟲和擲彈甲蟲一樣。
事實上,厄貝尼的聯合帝國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擲彈甲蟲和跳蟲實際上可以算一種生物。
擲彈甲蟲就是在跳蟲的基礎上喚醒幾個休眠的基因片段的結果。它隻是增大了體型、強化了頭部甲殼,然後極度特化了腿部彈射力的跳蟲而已。它們的基因實際上沒有區別。
所以如果繼續放任剌尼瑪蟲巢的存在,它就會迅速學習並適應人類的火力打擊方式,然後天知道會進化出什麽東西來。搞不好半個月以後就要麵對裝備了電磁炮和力場盾的跳蟲呢!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估計不僅是聯合帝國東大洋艦隊要玩完,整個人類也要打出gg了。
所以這還真的必須“斬草除根”啊!
可是,陳楓要怎麽在聯合帝國艦隊的眼皮子地下幹掉剌尼瑪蟲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