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掃描流程已經結束,開始檢查數據穩定性,確認當前艦船情況。”

    潛入死潮之門以後,深潛船第一次係統工作的狀況對於行動而言至關重要——可以說,在一次行動中,因為疏忽等人為原因而導致的事故都可以通過認真仔細地檢查第一次係統工作後所獲得的數據來排查並避免。

    第一次係統工作所得到的數據的準確程度,也決定著整次行動還有沒有必要進行下去——如果在相對最穩定的地方都得不到可以被接受的準確數據,那行動接下來的部分,就將隻能被形容為是“一步錯,步步錯”了。

    這是盡人事所能達到的。而在這之外的一切……隻能靠運氣,靠混沌係統中自己能夠貼上的那條具體的線,靠“天命”。

    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給不確定的概率和命運。然而,死潮領域之中的強大扭曲和破壞效應可以瓦解近乎所有能夠想得到的辦法。這無法避免,因此,帝國和眾存在們隻能選擇去接受。

    “……艦船姿態穩定……動力爐輸出穩定,晶能管網運作狀況良好,未發現畸變點……護盾更新迭代請假良好,全向廣播器工作狀況良好,接收設備過濾係統正常,模型建立正常……深潛船狀況良好,死潮之門穩定性良好,可以繼續進行勘探。”

    “確認艦船工作狀況良好,開始下潛。”在把小組各個成員的匯報內容整合完畢並得出了清晰的結論之後,艦長下達了新的命令。

    浸泡在淡淡的黑紅色雲霧中的艦體開始“傾斜”。它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引擎出力。暗淡平穩的光輝推動著艦船,前往這片危險且詭秘的領域的更深處。

    同航行於虛空不同的是,死潮領域內可以作為“航行參考”的內容少到幾乎不存在。雖然從理論上看,虛空應當是比死潮領域更加兇險更加混沌的地方,但是從實際上看,虛空呈現出的……如果能被認為是性質的話,那麽這個性質便是“惰性”,十分極端的惰性——虛空不會主動的侵入秩序場,不會主動的衝擊世界的基礎規則……“它”似乎不會主動做任何事。

    甚至長期以來,無數信息體的生滅甚至可能形成了某種積累,而這些積累最終的提現,便是使得虛空逐漸開始飄起一團暗淡虛無的薄霧,那團薄霧,便是種種信息擾動的結合……這些因素使得虛空航行的難易程度和危險程度相對而言大大的降低了。

    也因此,死潮領域成了對於帝國而言最為兇險的航行區間。它的內部隻有無盡的混沌、腐爛和毀滅,並且它們的出現與消失也全無規律可尋。同時,死潮領域內沒有任何可以供秩序造物抓取、可以作為聲明自身已經進行“移動”的憑據。這一點,使得在死潮領域中的航行變得極端困難。

    當艦船進入死潮領域內部以後,它就必須盡可能的封閉自身,以自身的存在屬性和規則聲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以此並同外界的腐蝕抗爭。而它若想移動,目前來看隻有兩種方法可以采用:

    要麽,以自身潛入的那座死潮之門為“原點”,創造同秩序世界內一樣的坐標係並以此作為移動的憑據。要麽,以自身為原點,在每一次使用擴散脈衝波掃描周圍的破壞濃度分布情況之後,以掃描結果作為“坐標係”,並自己解釋自己的移動方式。

    實際上,這就像是位於在一間已經腐爛的、遍布著劇毒感染物並且搖搖欲墜的房間中,自己完成一場場由自己製定規則、自己出題、自己完成、自己監考自己並自行批改的考試一樣。

    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是從漫長的時間中得到的經驗告訴帝國的每一個與此有關的研究部門與研究人員:除非針對死潮領域的特化通訊研究取得巨大突破,否則前者將注定難以走到可以廣泛應用的層次。並且,死潮之門自身的不穩定也更進一步地否決了第一種思路的可行性。

    “......道阻且長啊。”沉默中,感慨沒有從自己的潛意識內流出,它們在腦海的深處無聲的消散了。

    艦船繼續向死潮領域更深的地方前進。艦船不間斷的釋放出全向掃描波,這樣的掃描波可以有效的標記出艦船周圍的“氛圍”哪一部分相對溫和,哪一部分相對惡劣。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掃描中,艦船正在越發的遠離自己進入時的“出口”。

    “確認艦船姿態與艦船航跡——艦船正在遠離入口,艦船姿態平穩,下沉速度正常。”航行技師再一次進行了例行匯報。“艦長,按照以往的航行經驗,我們同當前的“最大安全深度極限”的距離已經接近第一警戒值——我們已經下潛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深度。”

    “在此之後,禁止個體之間直接進行思維交互,采用手動雕刻文字與滯後同步板傳遞信息。封鎖艦船尋常通道,改用特殊車鍾令係統同動力部分聯係。艦船以半速航行姿態越過第二警戒值後改入微速航行,同時由潛航改為平航。”

    “開始執行。”

    “確認執行。”

    生命與生命之間隔絕彼此的壁壘再一次恢複了完整,連接彼此的一切網絡都被徹底的斷開。他們拆下了自己麵前的晶板,在上麵劃刻出細密複雜的符號和文字,以此來完成必要的交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艦體的內部環境變得更加穩定且單一,絢麗多姿的全息投影消失了,隨處可激活的溝通窗口不見了蹤影,艦體內的一切設備都不再表現自己的種種屬性。

    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一切都將自己進行了可以說是十分徹底的封鎖。逐漸下沉的過程中,來自外麵的世界的便捷和高效開始逐漸消失。這就像是一個由事件與曆史形成的洋蔥正在被不斷剝去作為其外殼的曆史迭代。而在剝離的過程中,行動本身也在將這一切送往已經隻存在於記憶中的過去……

    目前看來,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在死潮領域中航行,能夠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行解釋自己的實際存在以及一切所作所為的能力太重要了,它就像是構造秩序場相對於虛空航行一樣重要。

    死潮領域內一切的一切,從微小花紋中的毫末,到無窮無盡的、不可測不可解亦不可數的領域本身,它的每一部分都在挑戰著帝國,在挑戰著秩序生命的認識極限——它不支持任何一種秩序規則,同樣也不受到任何一種秩序規則的製約。

    外麵的一切可行與不可行在此被全部粉碎,在這裏,一切都必須隻能依靠自己。

    “停止下潛,航行姿態改平。改為慢速航行。”

    “需要記錄所有數據,記錄設施進入最高等級工作狀態。每一次記錄到的數據都需要進行單獨封裝,必要時,以投放“漂流瓶”的方式將它們拋出……”

    船艙內的環境變得單一且寂靜。

    航船的航跡所勾勒出的航線開始同一個破壞濃度基本相同的平麵重疊。這個平麵處於帝國深潛船所能抵達的極限深度的四分之三處——這是帝國死潮航行之中的“第二警戒值”。

    當越過這一平麵以後,死潮領域能夠對秩序造物造成的影響將變得更加混亂、更加難以應對。

    “所有成員——每兩次航行姿態例行匯報後同步自身時鍾,控製信息流速。”

    護盾的外層正不斷被無形的力量侵蝕,被剝下的護盾結構化作金色的流光彌散出去。然而,它們就如同是剛剛蒸發的水汽撞入了等離子火海一般,很快便消失在周圍的惡劣的環境那無比猛烈猛烈侵蝕下。

    護盾自身被賦予的運作模式不斷的整合著來自艦船動力爐輸出的信息流,並將它們整合編程後注入護盾自身的整體容量池,以此補充護盾揮發出去的部分。

    依靠這個快速變化的動態平衡係統,深潛船能夠將自身同周圍的黑紅色濃霧隔開,但是僅僅隻是隔開……還不夠。

    在死潮領域內行動時,所有行動組與設備需要遵循的第一類要務是保證生存和檢疫,第二類要務,則是確定自身的時間——實際上,如果要考慮到自身的返迴和未來的生活,第二類要務的重要性並不低於第一類要務。有時,後者的重要性甚至高於前者。

    死潮汙染會攻擊一切和腐化一切,這其中自然包括了信息體自身的運作與變化——換言之,死潮可以摧毀時間,無論是整體的時間,還是個體的時間,亦或者是個體的某一部分的時間。

    據說是……在這樣充滿危險和未知的深潛嚐試剛剛開始的時候,“喜報”二字在帝國技術能夠使得深潛船可以在死潮領域內的淺層部分生存一段時間之後,便從所有深潛港的記錄中徹底的、完全的消失了相當長的時間。

    在那段時間裏,每一次深潛任務都會出現意外,而死潮領域中的意外恐怕有無數種,而每一種都足以致命……

    死潮領域內遍布死潮汙染——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所不侵。進入其中的一切都會受到死潮汙染的影響。理論上,進入死潮之後的一切都不會再有任何的純淨之處。

    即使有再厚重、再全麵、層次再豐富的防護體係,被層層保護起來的防護體係核心也會同防護體係一樣同步的受到汙染,隻是輕重程度上的區別罷了。

    這是研究死潮這一領域的生命與設備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強的防護,也無法杜絕隱性汙染直接作用於軀體的每一個細節。而這樣的破壞效應一旦積累起來,恐怕要想拯救那些腐壞的軀體,就隻能為他們重新寫一個故事,一個同前者,同曾經那個獨立個體再無“血緣關係”的新故事了。

    這也是兩類要務被最優先提出的原因——進入死潮領域後,或有或無的侵蝕便會開始從所有層麵進行,不分內與外。

    雖然死潮能夠導致的具體症狀沒有這一效應,但是死潮的氛圍卻能滲透到每一個角落,並在潛移默化中不斷侵蝕和改變信息原本的運行規則和發展規律——烈性狀態下,設備可能會從內部開始腐朽,生命也會變得失控狂暴,成為烈性傳染源,成為汙染的跳板。

    這必須嚴防嚴控,否則再堅固的船也會迅速成為汙染的巢穴。至於第二要務……好理解,也很難理解。

    想要維持自身的精準,總是需要一個精確的“參考原點”的。

    而死潮領域內,沒有“參考原點”。

    微小的錯誤會在自我解釋和刷新的過程中不斷累積,最終引發各種各樣的災難性後果——小則引起設備損壞,大時甚至可能會撕裂自身與外界的一切聯係和參考係統一的可能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據說,第二類要務所對應的、已經爆發過的最極端的事例……主要集中爆發於帝國最初的數次有生極限深潛試驗中?

    在那數次測試中,多艘深潛船自身與帝國的聯係被徹底的割裂了。而不斷積累的誤差,又使得深潛船自我解釋自我完善的刷新頻率和反應頻率出現了相比於原始狀態而言巨大的誤差……這樣的誤差在深潛船潛入死潮領域內部時表現出的問題並不猛烈,因為對與錯全部集中於自身——一切的一切都是存在們自己說了算,這沒有問題。但是當深潛船迴歸秩序環境,聯係開始被重新建立時,問題就會顯現……”

    “聯係重新建立,意味著雙方需要重新接納彼此。而在這樣的過程中,破碎的時間將作用於深潛船。以船自身視角的觀測來看,自己跨越的“曆史”是恆定的,自己就在死潮裏“待”了那麽久——但是在其他觀察者眼裏可不是,這段“時間”可能很短,也可能十分漫長。

    這意味著船有可能已經在死潮中泡了幾萬年……即使是超級旗艦也不可能做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堅持這麽久,哪怕隻是在淺層……”

    “啊,也是,這就是撕裂的主要表現……很多船和很多人都受到過這樣的影響,即使船隻進行過多代改進,這些因素也在致命因素列表中名列前茅……”

    死潮航行充滿著寂寞、冰冷和孤獨。

    即使彼此相隔的距離並不遠,一般而言最好也不要進行沒有必要性的溝通交流。在這裏,每時每刻都需要注意,要妥善的保護自己——死潮無處不在,也無法預測。沒人敢打保票——原本正常的一切,在下一刻是否會有一個或幾個點突然爆發出毀滅性的災難。

    至於說船與港口,船與船之間的交流?目前來看,那一切恐怕都還在想的範疇裏——不要說是通訊用的信息結構,哪怕是滿編艦隊的聯合火力,硬要在這裏前進的話恐怕也無法堅持前行多麽遙遠的距離……

    ……

    這裏是死潮領域。

    但是這裏又是什麽呢?它會是什麽呢——它的本質,可能是怎樣的呢?

    確實會是存在的反麵嗎?

    那麽……“存在”與“反存在”在因為這些現象而彼此完全湮滅之前,反存在自身形成的結構和領域又會有些怎樣的性質呢?

    這裏匯聚起來的、可怖的一切,它們真的其實的對應著秩序環境的某一部分,就像是影子一樣,將秩序的身影和形狀投射到了另外一片完全不同的鏡子的後方?

    又或者,一切秩序的反麵……都已經被徹底的、完全的混合在了在了一起?一切的性質、一切的特征被全部的、徹底的混合在了一起,也正是因此,才無法摘取出“秩序的反麵”的特征?

    甚至……侵蝕表現出的汙染和無序性……也是因此?不同的正麵和不同的反麵因無法對應,而導致了汙染的放緩和汙染的間斷性跳躍?它們看似是在跳躍,實際上則是在尋找秩序環境中最能“親和自己”的突破口嗎?

    無從知曉——任何對死潮的探測都無法得到秩序範圍內認可的結果,那些所謂的現象,得出的所謂結論全部來源於已經被腐蝕得支離破碎的殘骸。

    它們有參考價值,有研究價值,可以幫助帝國理解死潮所能帶來的現象,可以幫助帝國更好的對抗死潮。但是……那些並不是帝國真正需要的結果。

    “……”

    一部分思維似乎變得有些不受控製,有一些其他的念頭冒了出來。不過並沒有人對此過分留意——這太正常了。

    死潮會腐蝕和軟化心智。在這裏,多疑、糾結、恐懼、抑鬱、低沉等等一切都不良心緒早晚會出現,並且它們的出現將沒有什麽穩定的規律可尋。

    適當時,放寬這裏所對應的要求。太高的標準太過剛硬,在這樣的環境裏,過剛則易折。說到底,一切的安全標準的重點始終是【存在們的安全】這個整體的概念,不僅僅為了帝國的存在們,更不僅僅是為了【安全】,而重點更非為標準和要求自身的那些教條。

    偶爾……會想一些內容?那就想一些吧,別陷得太深就好。

    “改變前進方向,向第五方向增進0.12%。”

    “第六護盾擴散陣列出現三個不穩定節點,對應負載轉移至其他狀態良好的護盾擴散陣列。”

    “平行潛航已經完成任務要求的50%。動力爐與死潮航行引擎工作狀態正常。艦船自解釋能力餘量良好,護盾強度出現波動,下限值仍然位於安全警戒閾值以上……”

    無垠的黑紅色雲海裏,這一葉小小的孤舟同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詭異扭曲的漩渦和雲霧融化了比例關係。

    當混沌的漩渦和雲霧碰觸這大洋中格格不入的微小光點時,它們會立刻具現化,它們會變成沒有絲毫厚度的黑紅色光紋吸附光點的表麵上並開始向內侵蝕。

    但是它們並不能攀附太久——護盾的最表層很快就會解體,就像是死去的皮膚碎屑會從生物的本體上剝落下來那樣。

    碎屑會被周圍的環境徹底毀滅,但是護盾整體仍然能夠保證自身完整且純淨。

    這樣,外界的直接破壞力就無法侵蝕核心。雖然腐朽的氛圍無法抵擋,但是它並不會立刻殺死生命抹掉存在。對於帝國存在和帝國智慧而言,它可以被抵禦,並且可以抵禦相對較長的“時間”。

    現在,深潛船正在黑紅色的廣闊雲海中一寸一寸地“爬行”。可以知道的是,這裏隻是整個死潮領域的淺層區死潮領域。真正的深層……現在還不可抵達。

    那麽……如果這裏是一片翻卷著迷霧漩渦和黑紅色雲團的雲海,那麽這裏的下層和深處、死潮領域的真正的內部……掃描波返迴時能夠帶來的,又會是怎樣的數據?那些數據又能夠拚湊出怎樣的模型?

    一片異樣但會很寧靜的“大海”嗎?

    不知道。

    大海深處或許會是平靜安寧的,但是……雲海中不會。

    一波無形的洪峰裹挾著汙染,在混沌的濃霧中迅速擴散。它攪動著雲團,裹挾著排山倒海之勢從已經無法察覺的源頭處奔湧襲來。

    “改變航向,集中護盾至首段範圍,所有備用演算能力全部調集至有關方向,迅速執行!”

    當環境掃描得到的數據呈現出這詭異且猛烈的異常現象以後,這道命令立刻出現在了所有人麵前的同步晶板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德斯特V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德斯特VV並收藏星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