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可能出現在虛空任何地方的災難,在無數智慧,無數意識,無數文明之中擁有著不同的稱唿。
在不同的參考係之中,它可能會有不同的所謂“爆發周期”——幾億年,幾十億,幾百億年,或者幾年等等都有可能。
這其中,有一些糾纏了秩序存在無數年的問題——虛空本身不存在任何規則與限製,虛空中或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絕對正確的客觀真理。
最有可能的是……真理,是由無數秩序體在無數年間彼此互動,彼此影響並最終共同搭建的,真理在秩序之海中存在,但是它們並非絕對不變,或許也不唯一。
從物理變遷意義中的時間,到根據各種帶有或多或少的象征性的虛空“周期性”事件被選定作為參考係,這個過程中需要使用者們邁過無數道坎。
但是即便如此,許多真理,許多更加適合虛空與秩序環境的“認識”仍然沉沒在難以被觸及的最底層。
似乎……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虛空之中的災難就會逐漸“遠離”文明的核心——不止是爆發之後擁有完備控製體係的世界可以堅持的更長久,而是在那些處於相對完備的控製之下的世界……本身就難以遭受災難的襲擊?
而在擁有相對完備的控製體係的文明疆土之外,災難似乎會不斷侵襲秩序世界。並且,這種看起來像是要摧毀一切的災難似乎也會抹除一些原有的規則和限製——好像也會因此抹掉一些死亡?
遙遠的、看不見的虛空之中,無數世界殘害彼此連接,血色光河之下,是深不見底的霧海和旋轉的腐化狂潮。它們就像是虛空的裂穀,秩序的傷口一般——斷裂帶。
在這裏,實際上有一個問題——斷裂帶誕生、災難的不斷爆發等等,這其中的一切,本質上在文明的可視區間之外。
文明感知到真正的危害,需要舉國麵對這樣的災難,假使虛空中真的存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說法……
被記錄在文明曆史中,被塑造在一個又一個刻度盤與倒計時之中的規則——究竟是災難自身真的存在爆發的周期和趨勢,還是說,在這些年間,災難不斷在虛空中以某些“均勻”的“規則”影響秩序世界,而在每一個跨度之間,這些零星的災難都是在積蓄力量,直到它們的積蓄足夠龐大到需要引起文明的重視?
這或許是真的存在“客觀答案”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存在能夠解答?等到真正能將形而上的種種現象與影響之間蘊含的規律都“總結”出來……這個結果本身,還真的會對於推算出它的存在而言很有意義嗎?
看起來,主觀與客觀,實際與虛無,完善與整體適用之間的種種討論,彼此之間的種種製衡與妥協永遠都不會結束。
巨大翅膀的每一次扇動,散溢出的光點都會形成一根根銳利強大的阿德洛拉能長矛,它們隨著中央戰艦群釋放出的宏偉光翼略微浮動,就好像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在唿吸一般。
當時機成熟,鎖定係統之中遍布了無數可以被看作是核心的陰影之後,這些長矛將會在瞬間釋放,它們本身的基礎決定著它們可以無視維度阻擋、無視世界法則,先於世界內部的一切甚至先於世界的底層協議反應直接對世界內部的任何目標生效。成千上萬億的鉛灰色長矛隨著巨翼的扇動被釋放出來,而它們的目標,則是已經被腐化的黑霧籠罩、爬滿了令人作嘔,甚至連最強大的吞噬性蟲族都無法接受的黑紅色花紋的狂暴群星。
要快,要準。
每一個窗口都稍縱即逝,而每一個窗口的失去,都可能意味著這裏原本能夠撤離的一部分生命會被風暴埋葬。
所幸,這些災難都爆發於文明的邊界區域,而這些邊界作為“殖民地”的作用實際上小於作為前哨站的作用,準確來說,這些曾經的前哨站,正在被更加遙遠的虛空建築物和世界取代其原有功能。前哨係統的足跡延伸的遠遠比文明本土長久,如果沒有這些國家前哨,這次災難的侵襲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阿德洛拉能得存在,保證了這些承載著生命的艦船可以在那些黑紅色腐化花紋的侵蝕之下維持飛船的穩定直到它們飛出世界屏障,飛出汙染區。一串串標記,一串串代碼在龐大的軍事指揮體係中流轉。它們有一部分會在“邊界”消失,而有一部分......則會在躍遷的中途熄滅消失。
活體塵埃雲的淨化,與艦隊主炮的交叉火力也終究難以完全攔住無形無質但又無孔不入的汙染,然而,任何一種理論與推測一旦投射到現實,卻又總有矛盾與缺失之處......
這或許很不公平,或許很沒有道理,但是......
一個龐大的集體要想將效率最大化,讓損失最小化,組成集體的無數個體之中的少數甚至多數,在許多時刻,許多選擇麵前恐怕不得不付出自己的更多利益、更多的權力,來保證龐大集體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維持運行,穩定的運行。它們之間不是不能兼顧,但是倘若能同時保障兩者之間的一切......其“完美”程度需要高的可怕,高的令任何人難以想象,即使是最理想化的平等思想與曾經最強大最冷酷的巢母核心,其特化的能力與思想也不可能與此相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完美到挑不出瑕疵,看起來就像是某種妖豔願望一般,不知道能夠擁有這樣完美的運作規則的種族,其中的個體究竟會達到怎樣的層次......
......
還能檢測到的生命、還能聯係到的艦隊越發稀少,很快,世界全維度掃描中剩下的,就隻有一團又一團空洞而扭曲的噪波。
能撤離的生命與設施都已經撤離,而剩下的,如果不是還在與前線的艦隊一起抗擊不斷擴散的災難,就是已經被災難引發的群星劇變徹底吞噬了。
宇宙中,有一塊獨特的、黑色與灰和紅交相閃爍的“巨洞”,如同宇宙之中的傷口。
艦隊的外圍,活性化的塵埃雲不斷被艦隊生產,然後在太空中吞噬那無形無質的腐化與汙染,在它們徹底狂暴、徹底失控之前,它們內部所蘊含的超凡資訊與厚重的防護會逐步解除消失,它們最終會平滑的被外圍遭受嚴重汙染的空間吞噬。這樣的創生-湮滅在逐步達到動態平衡之後,一個無形的泡泡便在宇宙中被吹了起來。
光芒開始匯聚,在艦隊的中央,龐大的巨型飛船不再任由溢散而出的光點消失,它們全部被聚焦、壓縮並匯聚於船首,匯聚於尖喙之外的暗淡光層之上,形成一個個明確而龐大的錐塔——
信息射流從聯合護盾的表層爆發出來,它們劃破宇宙,劃破遭受汙染的空間,它們切開群星,割裂空間的均勻與連續......
超出自己所有理解與兼容能力的信息洪流在世界中亮起。在它們的衝擊之下,受到汙染的、在混沌的太空中亂跑亂撞的腐化星群僅僅是被輕微擦過便炸成了一顆顆超新星,它們產生的、無比猛烈的爆炸……其釋放的破壞力不僅遠遠超過它們原本可能的最大值,甚至,這些破壞力在宇宙中擴散的速度也遠遠超過常規物理所能允許的最大速度。
曾經輝煌壯麗的群星、銀盤與星雲現在正在迅速轉化為擴散災難與死亡的源頭。
失去世界核心的整體操控與調度能力之後,這個宇宙中的一切正在走向失控與崩潰的邊緣。那無形無質的汙染接觸到的世界資訊越多,它擴散的速度就越快——遙遠的太空深處,僅剩的雷達波反饋出,在億萬光年的太空深處,存在著一個細微的圓——一個本應從任何角度看去都呈現出符合絕對統一曲率的圓,現在已經開始扭曲和變形,那是即將大爆發的征兆。
相比於浩瀚廣闊的混亂星空,那個還遠沒有達到真正的世界尺度的黑色大門原本應該是不可見的,但是它的性質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它好像是的任何感知與任何意識在一瞬間“缺失”了它原本覆蓋的一片區域的感知?
難以想象,一道可能還沒有恆星投影直徑更大的阿德洛拉資訊束能夠切開銀河,更難以想象,宇宙中均勻的、不均勻的星體結構總共有多少。
10^25,這是這個世界在崩潰扭曲之前,世界快照中記下的、表層世界結構中僅僅是恆星的數量。
這艦隊的指揮官們並沒有奢望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戰艦徹底驅散世界深處盤踞的汙染,更沒有奢望還能夠依靠它們來奪迴這個已經被腐化徹底感染的宇宙。那座大門在得到有效的控製之前已經臨近崩潰,它所釋放出的汙染在這裏的恆星周期性閃爍一次之前就足夠徹底攪動整片星空……
那可是億億萬顆狂暴危險的臨界星,那會是億億萬的、在其他的結構中足以投射出無邊的陰影的無可名狀的源頭。它們以超越光、超越法則、超越基礎可能的速度與方式在太空中狂舞扭曲,它們在星雲中劃出妖豔詭異的紋路,僅僅是看一眼,靈魂和意識就能陷入狂暴的無盡漩渦之中……
在這裏的群星,以及相關的一切結構是世界底層與次級結構的最終衍生物,它們如同世界整體活躍性之中的一座座尖塔。它們既可以是世界資訊高度活躍的象征、智慧與文明探究宇宙真理的渠道,也可以是……
迅速感染擴張汙染區域的漏洞。
沒有太好的辦法——在汙染遍布整片太空,將所有的星區與超深場全部拉入腐化的深淵之後,世界之核的世界控製能力本身就會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可能徹底消失,在這個情況下,它們可拉不動已經猶如燒紅的金屬一般滋滋作響的星空本身……
無數射流的釋放,使得形似刺球的艦隊整體在已經開始崩潰解體、概念結構與基礎法則開始不斷喪失的太空中變得越發詭異邪魅。汙染越發增強,那層活性化的塵埃雲……
它們正在被成片的撕開並被吞噬。
在如此混亂的區域內,一切本不該再有規律……但是,艦隊的記錄體係卻表明,群星在護盾附近“炸響”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僅越來越頻繁,其形勢也越發多樣……
就好像這個世界的某種意識正在操控一切企圖摧毀艦隊一樣。
“這就對了——注意力已經被吸引,聯絡外圍艦隊,投放虛空炸彈,準備炸毀世界屏障!!”
“秩序場發生器全艦隊同步開始,撤迴活性塵埃雲防護係統,聯合護盾強度最大化,準備躍入虛空!”
在刻入靈魂的記憶之中,這是長久以來不曾有過、或者稀少到屈指可數的命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虛空中,某些隱晦的光點一閃而過——這些痕跡很難被捕捉,受製於虛空非線性掃描雷達的掃描頻率與掃描範圍,那些在虛空中高速移動的點狀秩序場即使用再精確的火控係統去捕捉,也隻能感覺到輕微的殘影。它們是虛空對世界導彈,是世界之核失去控製世界的力量之後,文明摧毀世界的“主動力量”。此時此刻,整個世界之中可能的所有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了世界內部瘋狂潑灑火力的艦隊之上,即使它還想要顧及到那些瘋狂閃爍的信標也早就來不及了——
無數導彈從外側撞擊了世界屏障,並在這由時間-空間-法則表征聯合形成的自洽屏障之上轟出了一圈又一圈巨大的漣漪,漣漪波及之處,原本虛無的屏障一瞬間顯現,但是每一處顯現出的屏障,都透露著某種生機已逝的灰白與脆弱之感。這些在頻率中肆虐的鏈式破壞很快便在世界屏障中傳了一次又一次。
屏障破碎之後,虛空倒灌將抹去這裏原本的一切痕跡。
“世界結構清理完成,世界屏障破碎程度百分之百,沒有發現任何額外秩序場,監控陣列運作穩定,繼續追蹤。”
“已經確認同級周圍艦隊撤離與清理行動完成。”
“在裂穀深處......他們的戰鬥還在進行。”
旗艦內部,整體行動所拉起的潮流清晰的浮現在指揮官的意識之中,沒有任何阻礙的直接理解性模型,使得艦隊聚集體之間的情報溝通可以沒有任何阻礙。
更多的巨型導彈正在跨越虛空,它們前進的目標,是“光牆”之外,無盡虛空中被“壓”出的巨大感知性陰影。
“難以想象,這樣的結構居然能擴展,能形成如此可怖的聚合體——?!”
“警報——裂穀邊緣出現不明秩序場——”
通訊中斷了,連同之前應該給予迴應的艦隊,還有那座裂穀。
“不明秩序場!?”
突然出現的猛烈攻擊帶走了那支監控汙染動向的艦隊和汙染從虛空中撕出的裂口本身存在過的痕跡。驚愕之餘,坐鎮旗艦的、來自不同文明的指揮官們立刻開始著手調查到底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它們隱約察覺到了一隻觸手,一隻在虛空中蜿蜒的、帶有白、紫、金三色的觸手。
然而它們不知道,這樣的觸手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纏上的,隻是其中的一隻罷了。
在不同的參考係之中,它可能會有不同的所謂“爆發周期”——幾億年,幾十億,幾百億年,或者幾年等等都有可能。
這其中,有一些糾纏了秩序存在無數年的問題——虛空本身不存在任何規則與限製,虛空中或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絕對正確的客觀真理。
最有可能的是……真理,是由無數秩序體在無數年間彼此互動,彼此影響並最終共同搭建的,真理在秩序之海中存在,但是它們並非絕對不變,或許也不唯一。
從物理變遷意義中的時間,到根據各種帶有或多或少的象征性的虛空“周期性”事件被選定作為參考係,這個過程中需要使用者們邁過無數道坎。
但是即便如此,許多真理,許多更加適合虛空與秩序環境的“認識”仍然沉沒在難以被觸及的最底層。
似乎……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虛空之中的災難就會逐漸“遠離”文明的核心——不止是爆發之後擁有完備控製體係的世界可以堅持的更長久,而是在那些處於相對完備的控製之下的世界……本身就難以遭受災難的襲擊?
而在擁有相對完備的控製體係的文明疆土之外,災難似乎會不斷侵襲秩序世界。並且,這種看起來像是要摧毀一切的災難似乎也會抹除一些原有的規則和限製——好像也會因此抹掉一些死亡?
遙遠的、看不見的虛空之中,無數世界殘害彼此連接,血色光河之下,是深不見底的霧海和旋轉的腐化狂潮。它們就像是虛空的裂穀,秩序的傷口一般——斷裂帶。
在這裏,實際上有一個問題——斷裂帶誕生、災難的不斷爆發等等,這其中的一切,本質上在文明的可視區間之外。
文明感知到真正的危害,需要舉國麵對這樣的災難,假使虛空中真的存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說法……
被記錄在文明曆史中,被塑造在一個又一個刻度盤與倒計時之中的規則——究竟是災難自身真的存在爆發的周期和趨勢,還是說,在這些年間,災難不斷在虛空中以某些“均勻”的“規則”影響秩序世界,而在每一個跨度之間,這些零星的災難都是在積蓄力量,直到它們的積蓄足夠龐大到需要引起文明的重視?
這或許是真的存在“客觀答案”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存在能夠解答?等到真正能將形而上的種種現象與影響之間蘊含的規律都“總結”出來……這個結果本身,還真的會對於推算出它的存在而言很有意義嗎?
看起來,主觀與客觀,實際與虛無,完善與整體適用之間的種種討論,彼此之間的種種製衡與妥協永遠都不會結束。
巨大翅膀的每一次扇動,散溢出的光點都會形成一根根銳利強大的阿德洛拉能長矛,它們隨著中央戰艦群釋放出的宏偉光翼略微浮動,就好像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在唿吸一般。
當時機成熟,鎖定係統之中遍布了無數可以被看作是核心的陰影之後,這些長矛將會在瞬間釋放,它們本身的基礎決定著它們可以無視維度阻擋、無視世界法則,先於世界內部的一切甚至先於世界的底層協議反應直接對世界內部的任何目標生效。成千上萬億的鉛灰色長矛隨著巨翼的扇動被釋放出來,而它們的目標,則是已經被腐化的黑霧籠罩、爬滿了令人作嘔,甚至連最強大的吞噬性蟲族都無法接受的黑紅色花紋的狂暴群星。
要快,要準。
每一個窗口都稍縱即逝,而每一個窗口的失去,都可能意味著這裏原本能夠撤離的一部分生命會被風暴埋葬。
所幸,這些災難都爆發於文明的邊界區域,而這些邊界作為“殖民地”的作用實際上小於作為前哨站的作用,準確來說,這些曾經的前哨站,正在被更加遙遠的虛空建築物和世界取代其原有功能。前哨係統的足跡延伸的遠遠比文明本土長久,如果沒有這些國家前哨,這次災難的侵襲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阿德洛拉能得存在,保證了這些承載著生命的艦船可以在那些黑紅色腐化花紋的侵蝕之下維持飛船的穩定直到它們飛出世界屏障,飛出汙染區。一串串標記,一串串代碼在龐大的軍事指揮體係中流轉。它們有一部分會在“邊界”消失,而有一部分......則會在躍遷的中途熄滅消失。
活體塵埃雲的淨化,與艦隊主炮的交叉火力也終究難以完全攔住無形無質但又無孔不入的汙染,然而,任何一種理論與推測一旦投射到現實,卻又總有矛盾與缺失之處......
這或許很不公平,或許很沒有道理,但是......
一個龐大的集體要想將效率最大化,讓損失最小化,組成集體的無數個體之中的少數甚至多數,在許多時刻,許多選擇麵前恐怕不得不付出自己的更多利益、更多的權力,來保證龐大集體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維持運行,穩定的運行。它們之間不是不能兼顧,但是倘若能同時保障兩者之間的一切......其“完美”程度需要高的可怕,高的令任何人難以想象,即使是最理想化的平等思想與曾經最強大最冷酷的巢母核心,其特化的能力與思想也不可能與此相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完美到挑不出瑕疵,看起來就像是某種妖豔願望一般,不知道能夠擁有這樣完美的運作規則的種族,其中的個體究竟會達到怎樣的層次......
......
還能檢測到的生命、還能聯係到的艦隊越發稀少,很快,世界全維度掃描中剩下的,就隻有一團又一團空洞而扭曲的噪波。
能撤離的生命與設施都已經撤離,而剩下的,如果不是還在與前線的艦隊一起抗擊不斷擴散的災難,就是已經被災難引發的群星劇變徹底吞噬了。
宇宙中,有一塊獨特的、黑色與灰和紅交相閃爍的“巨洞”,如同宇宙之中的傷口。
艦隊的外圍,活性化的塵埃雲不斷被艦隊生產,然後在太空中吞噬那無形無質的腐化與汙染,在它們徹底狂暴、徹底失控之前,它們內部所蘊含的超凡資訊與厚重的防護會逐步解除消失,它們最終會平滑的被外圍遭受嚴重汙染的空間吞噬。這樣的創生-湮滅在逐步達到動態平衡之後,一個無形的泡泡便在宇宙中被吹了起來。
光芒開始匯聚,在艦隊的中央,龐大的巨型飛船不再任由溢散而出的光點消失,它們全部被聚焦、壓縮並匯聚於船首,匯聚於尖喙之外的暗淡光層之上,形成一個個明確而龐大的錐塔——
信息射流從聯合護盾的表層爆發出來,它們劃破宇宙,劃破遭受汙染的空間,它們切開群星,割裂空間的均勻與連續......
超出自己所有理解與兼容能力的信息洪流在世界中亮起。在它們的衝擊之下,受到汙染的、在混沌的太空中亂跑亂撞的腐化星群僅僅是被輕微擦過便炸成了一顆顆超新星,它們產生的、無比猛烈的爆炸……其釋放的破壞力不僅遠遠超過它們原本可能的最大值,甚至,這些破壞力在宇宙中擴散的速度也遠遠超過常規物理所能允許的最大速度。
曾經輝煌壯麗的群星、銀盤與星雲現在正在迅速轉化為擴散災難與死亡的源頭。
失去世界核心的整體操控與調度能力之後,這個宇宙中的一切正在走向失控與崩潰的邊緣。那無形無質的汙染接觸到的世界資訊越多,它擴散的速度就越快——遙遠的太空深處,僅剩的雷達波反饋出,在億萬光年的太空深處,存在著一個細微的圓——一個本應從任何角度看去都呈現出符合絕對統一曲率的圓,現在已經開始扭曲和變形,那是即將大爆發的征兆。
相比於浩瀚廣闊的混亂星空,那個還遠沒有達到真正的世界尺度的黑色大門原本應該是不可見的,但是它的性質是如此特殊,以至於它好像是的任何感知與任何意識在一瞬間“缺失”了它原本覆蓋的一片區域的感知?
難以想象,一道可能還沒有恆星投影直徑更大的阿德洛拉資訊束能夠切開銀河,更難以想象,宇宙中均勻的、不均勻的星體結構總共有多少。
10^25,這是這個世界在崩潰扭曲之前,世界快照中記下的、表層世界結構中僅僅是恆星的數量。
這艦隊的指揮官們並沒有奢望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戰艦徹底驅散世界深處盤踞的汙染,更沒有奢望還能夠依靠它們來奪迴這個已經被腐化徹底感染的宇宙。那座大門在得到有效的控製之前已經臨近崩潰,它所釋放出的汙染在這裏的恆星周期性閃爍一次之前就足夠徹底攪動整片星空……
那可是億億萬顆狂暴危險的臨界星,那會是億億萬的、在其他的結構中足以投射出無邊的陰影的無可名狀的源頭。它們以超越光、超越法則、超越基礎可能的速度與方式在太空中狂舞扭曲,它們在星雲中劃出妖豔詭異的紋路,僅僅是看一眼,靈魂和意識就能陷入狂暴的無盡漩渦之中……
在這裏的群星,以及相關的一切結構是世界底層與次級結構的最終衍生物,它們如同世界整體活躍性之中的一座座尖塔。它們既可以是世界資訊高度活躍的象征、智慧與文明探究宇宙真理的渠道,也可以是……
迅速感染擴張汙染區域的漏洞。
沒有太好的辦法——在汙染遍布整片太空,將所有的星區與超深場全部拉入腐化的深淵之後,世界之核的世界控製能力本身就會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可能徹底消失,在這個情況下,它們可拉不動已經猶如燒紅的金屬一般滋滋作響的星空本身……
無數射流的釋放,使得形似刺球的艦隊整體在已經開始崩潰解體、概念結構與基礎法則開始不斷喪失的太空中變得越發詭異邪魅。汙染越發增強,那層活性化的塵埃雲……
它們正在被成片的撕開並被吞噬。
在如此混亂的區域內,一切本不該再有規律……但是,艦隊的記錄體係卻表明,群星在護盾附近“炸響”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僅越來越頻繁,其形勢也越發多樣……
就好像這個世界的某種意識正在操控一切企圖摧毀艦隊一樣。
“這就對了——注意力已經被吸引,聯絡外圍艦隊,投放虛空炸彈,準備炸毀世界屏障!!”
“秩序場發生器全艦隊同步開始,撤迴活性塵埃雲防護係統,聯合護盾強度最大化,準備躍入虛空!”
在刻入靈魂的記憶之中,這是長久以來不曾有過、或者稀少到屈指可數的命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虛空中,某些隱晦的光點一閃而過——這些痕跡很難被捕捉,受製於虛空非線性掃描雷達的掃描頻率與掃描範圍,那些在虛空中高速移動的點狀秩序場即使用再精確的火控係統去捕捉,也隻能感覺到輕微的殘影。它們是虛空對世界導彈,是世界之核失去控製世界的力量之後,文明摧毀世界的“主動力量”。此時此刻,整個世界之中可能的所有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了世界內部瘋狂潑灑火力的艦隊之上,即使它還想要顧及到那些瘋狂閃爍的信標也早就來不及了——
無數導彈從外側撞擊了世界屏障,並在這由時間-空間-法則表征聯合形成的自洽屏障之上轟出了一圈又一圈巨大的漣漪,漣漪波及之處,原本虛無的屏障一瞬間顯現,但是每一處顯現出的屏障,都透露著某種生機已逝的灰白與脆弱之感。這些在頻率中肆虐的鏈式破壞很快便在世界屏障中傳了一次又一次。
屏障破碎之後,虛空倒灌將抹去這裏原本的一切痕跡。
“世界結構清理完成,世界屏障破碎程度百分之百,沒有發現任何額外秩序場,監控陣列運作穩定,繼續追蹤。”
“已經確認同級周圍艦隊撤離與清理行動完成。”
“在裂穀深處......他們的戰鬥還在進行。”
旗艦內部,整體行動所拉起的潮流清晰的浮現在指揮官的意識之中,沒有任何阻礙的直接理解性模型,使得艦隊聚集體之間的情報溝通可以沒有任何阻礙。
更多的巨型導彈正在跨越虛空,它們前進的目標,是“光牆”之外,無盡虛空中被“壓”出的巨大感知性陰影。
“難以想象,這樣的結構居然能擴展,能形成如此可怖的聚合體——?!”
“警報——裂穀邊緣出現不明秩序場——”
通訊中斷了,連同之前應該給予迴應的艦隊,還有那座裂穀。
“不明秩序場!?”
突然出現的猛烈攻擊帶走了那支監控汙染動向的艦隊和汙染從虛空中撕出的裂口本身存在過的痕跡。驚愕之餘,坐鎮旗艦的、來自不同文明的指揮官們立刻開始著手調查到底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它們隱約察覺到了一隻觸手,一隻在虛空中蜿蜒的、帶有白、紫、金三色的觸手。
然而它們不知道,這樣的觸手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纏上的,隻是其中的一隻罷了。